第七十九章语不惊人死不休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沈子成小心翼翼的走进御书房,只见朱元璋站在书案后边,冷冷的看着自己。
沈子成跪下山呼万岁,这次朱元璋可没叫他起来,只听朱元璋缓缓的说道:“官廉吏治,才能真正兴利除弊。这句话说的不错,可是你知道要做起来有多难吗?”
“草民知道。”沈子成明白已经已经打动了这位历史上绝对排名第一的铁血反**皇帝。沈子成接着说道:“皇上当初曾经说过…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唯廉者能约己而利人,贪者必损国而厚己。有才者,或尼于私,善柔者,或昧于,此皆不廉政之也,尔等当深戒之。由此可见,皇上痛恨官吏**,鱼百姓。可是,皇上,为何贪官总是杀之不尽呢?”朱元璋眼中难得出一丝赞许,这番话就算是叫官员来背,也未必能背得出来,但是沈子成就牢记在心中,况且沈子成说的都是对的,贪官污吏还真的是杀之不尽。朱元璋建国以后大力整肃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这位乞丐出身,当过游僧的开国皇帝,深谙作为“防民之具,辅治之术”的法律的极端重要,建国伊始,就在《大明律令》的基础上制订颁行《大明律》,紧接着又亲自编定《明大诰》。朱元璋立法一为治民,二为治吏,尤其是《明大诰》则着重于惩治贪官。要说朱元璋的决心不可算是不大,朱元璋的魄力也不可谓不大,但是明朝建国以来,贪官就没有断过。
“你倒是说说为何贪官不绝?”朱元璋缓缓的说道。
沈子成松了口气,朗声说道:“皇上,一个读书人辛辛苦苦,寒窗十年考中进士,也无非是外放做个七品官罢了,他们年俸只有九十石大米…”朱元璋厉声斥道:“怎么?难道九十石大米还不够一个县令一家人一年的过活?莫非是嫌朕给的少?”沈子成摇头道:“皇上,问题就在这里,一位县令去地方上任,一应关系都要打点,县令身兼行政、刑罚、赋税数职于一身,他需要人来做事,就不能不给办事的人好处。这是人之常情,县令还得聘请跟班、聘请师爷,这些人的酬劳也是要从县令的酬劳里边来扣除。若是有上司查访,招待的钱要县令出,逢年过节的人情送礼,也都是从俸禄里出。县令要奉养双亲,要照顾子,万一有个头疼脑热,要请大夫。可这一共只有九十石,绝对是不够的,皇上,朝廷发的都是实物俸禄,官员领回家的不是大米,就是布匹,甚至还有胡椒,偶尔才发银子。官员们的俸禄多少,是用大米来衡量的,所以这所有的东西,都要折算成大米。而大米和其他物事的比价却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就说布匹好了,一匹好的丝绸,可以换三十石大米,一个县令一年就是三匹丝绸。可是县令不能拿着丝绸去当街叫卖,只能放在布庄里寄卖,能不能卖到三十石且不说,就算卖到三十石了,难道不给布庄一些钱财?这样里外里亏的都是官员。他们不贪才是奇怪了!”朱元璋冷声说道:“你好大的胆子,竟然说朕刻薄官员。”
“草民万万不敢。”沈子成听朱元璋的语气,就知道自己说到了点子上去,接着说道:“皇上,如今官员的俸禄少,是因为国库空虚,国库空虚是因为赋税太低。皇上何不抬高赋税呢?”朱元璋笑道:“百无一用是书生,朕出身贫寒,知道民间疾苦,百姓赋税若是重了,生活艰难,对朝廷不。你居然说要加税!”沈子成硬着头皮道:“皇上,如今大明立国之后分封开国功臣,皇上的龙子也都分封到了外地。在现在,大明的许多农户都有自己的土地,他们少许的赋税就可以安居乐业,自然是好事。但是皇上,您要想想,你有二十多个儿子,就说秦王好了,秦王分封出去之后,他的儿子会有多少个?他的儿子也要封地,他的孙子呢?还是要封地。一代代传下去,皇族子弟和大地主的地只会越来越多,而大明的版图只有这么多,老百姓也是要生儿育女的,蒙元杀了这许多汉人,现在人自然是少,一百年后呢?现在人十五六岁就成婚了,一百年足足可以生下来六七代人,老百姓人是越来越多,地却越来越少。而不用缴纳赋税的贵族他们手中的土地却逐渐增多,那皇上明鉴,朝廷的赋税是不是会越来越少呢?”
“皇上,大明要想千秋万代,就要加税!”沈子成斩钉截铁的说道。
朱元璋被沈子成说动了心思,对啊,他有二十六个儿子,还有女儿,那他的孙子是要按百来算的,他的重孙子很可能就要按千来算的,个个都要封地。可是大明的国土就是这么大,地给了皇族,那老百姓种什么地去?朱元璋本就是贫苦出身的人家,对民间疾苦最是清楚,老百姓只要能一亩薄田,有一口饭吃就心意足了,可是要是把老百姓的没有立锥之地,没有果腹之食,老百姓爆发出来的反抗也是非常恐怖的。朱元璋很想大明能千秋万代下去,沈子成…是人才啊!
“为何加税就能解决这个难题呢?”朱元璋淡淡的问道。
沈子成朗声说道:“皇上,您想想,现在您定的商业税是三十而取其一,农税更是低廉。可是农税是给朝廷的,有地的地主向佃户收多少地租,却是皇上您没有规定的。假若将来皇族的土地越来越多,那失去土地的老百姓也就越来越多,到时候一亩地是只一点赋税给朝廷,可要是地主们收沉重的田租,又怎么办呢?老百姓就会把责任推到朝廷身上。所以,皇上,臣的意见是,一提高现在的田税,二,定下地租的上限。决不能让地租无限制的上涨。老百姓一亩地种出二百斤粮食,给朝廷不过二十斤,可给地主的地租就可能是一百斤,甚至更多,这样的话,岂不是危险至极?”朱元璋怦然心动,沈子成说的对啊!朱元璋缓缓的说道:“你…平身吧!”
“谢皇上!”沈子成站了起来,腿都已经酸麻了,口中接着说道:“皇上,田税只是其一,茶酒盐一定要收税,就说宋朝好了,宋朝从茶酒盐之中获利五千万两银子,如今咱们大明的国土比宋朝辽阔,将来的人口肯定要比宋朝多,茶酒盐的消耗也自然要比宋朝多。到时候大明得到的必然远超宋朝,此外市舶税对从海外来的客商要收税。如此一来,就可以充实大明的国库。国库有了钱,就可以给官员多发一些俸禄,虽然说高俸禄未必能让全部官员都廉洁起来,但是至少足了自己的需求之后,还敢以身试法的人,可就不多了!皇上对贪官的刑罚,可是天下人人都知道的!”
“你…”朱元璋有些惊异的看着沈子成,当初他命大内亲军都督府去查沈家众人,知道沈子成是个不学无术,欺行霸市的恶霸,所以有意为难沈子成,就是不抓他,就是要他在苏州城里把脸丢尽,但是今一见,沈子成谈吐不凡,见识远博,实在是难得一见的人才啊。看来那大内亲军都督府又干了一件蠢事…
“皇上,草民也知道抑制田租是不太容易,但是草民有个办法。因为地,总是要有人去种的。老百姓除了种地之外,别的活路很少。民以食为天嘛,城里的人还可以做个小生意什么的。可是农夫除了种地一无所成。草民斗胆,请皇上对商人稍微放开一点,鼓励经商。一来可以繁荣经济,二来,许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就可以有别的活路,比方说,我开一个印书坊,就要请几十个工人。那农民除了种地之外,还有别的活路,为了让自己的地有人种,大地主就不敢过分抬高田租,因为要是他们把田租抬的太过分的话,农夫就不会去给他们种地,而是去给商人干活去了。皇上,这正是互相制衡之道啊!”沈子成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抬眼看了看朱元璋,只见朱元璋沉着脸,不言不发。沈子成暗想朱元璋已经被自己打动,接下来就看朱元璋到底能做到多少了。其实明朝的赋税真的很低很低,大量的钱财都被官员地主拿去了,最后背黑锅的却是大明的皇帝们。不过,也不能算背黑锅,皇帝嘛,总是要代表统治阶层的利益的!
“沈子成,你很好!”朱元璋缓缓的说道:“朕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夸过一个人了。”沈子成谢道:“多谢皇上夸奖!”
“你对朕说的这番话,的确值得让朕赦免你们沈家全家。明朕就命人赦免你们沈家的罪过,让沈万三回来!”朱元璋继续说道。
沈子成跪下谢恩:“皇上英明!皇恩浩,沈家不尽…”沈子成心中暗笑,哼,就是你个老小子抄了我们沈家,还不尽呢!现在只不过是大家伙儿免了罪,可当初富可敌国的家产又得从头赚了,谢,谢个!
朱元璋忽然淡淡一笑:“沈子成,朕还有个问题想问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