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43、不久,中组部一位重要领导就到了省城。跟他一起来的还有新任命的省委朱书记。

在省委常委会上,中组部领导宣读了中央关于朱书记的任命文件,童书记和朱书记当即了班。接着那位领导又宣读了另一个任命文件,省委组织部严部长升任为省委副书记。严副书记的事上级早就做了决定,这没有什么奇怪的,让人到意外的是那位领导还在会上对省委常委的分工提了一个建议的意见。说是建议,实际上就是上面铁定了的决定,只不过是官场上说话的艺术罢了。

那位领导清清嗓子说:“本来严副书记当过多年组织部长,分管群情况悉,轻车路,上级原本也是有这个想法的。但考虑到牛副书记这几年工作成绩突出,在省里德高望重,而且又代管了一段群,让他继续分管群也许更加适合。所以我建议严副书记接管牛副书记原来管的那一摊子,让牛副书记放手来抓群工作。”听到这个意见,除了牛副书记外,包括童书记和严副书记在内的其他常委都暗暗吃了一惊。在大家的脑壳里,严副书记是新上任的朱书记的老战友老下级,朱书记上任前也提过这个要求,严部长任副书记后分管群已成定论,谁也没料到今天竟突然转了一个这么大的弯。但吃惊归吃惊,下级服从上级,全服从中央嘛,任何人都是没有二话说的。所以朱书记当即就表了态,坚决按上级的意见办。

省委常委分工的事,当天晚上临紫市就有两个人知道了。这两人便是雷远鸣和高志强。

雷远鸣是严部长也就是新上任的严副书记打电话告诉他的,当时雷远鸣就像一只穿了孔的皮球,一下子了气,抓着话筒半天说不出话来。严副书记也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小雷呀,这事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看你也别灰心,节后换届时继续当一阵市长,朱书记是我的老战友老上级,尽管我不分管群,但我说的话他会考虑的,一有机会就给你安排。”听严副书记这么说,雷远鸣又重新看到了一线希望,他说:“严书记您放心,我是不会灰心的,对未来充了信心。”高志强接到牛副书记的电话时却显得比较平静。在北京时他已经动过了。他就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早就心中有数。而且他知道省委接着还会开会,将派人到临紫来做些必要的考察工作,临紫常委班子的定夺即将水落石出。高志强于是加紧了行动,该安排的工作都安排了下去,该落实的事情也基本落实好了,还频频走访有关市领导和退休老干部,为自己正式上任市委书记奏响了前奏。

这个时候,不少关于高志强的传闻又在机关和大街小巷里传开了。

说高志强养了好几个‮妇情‬,有宾馆的服务员,有外事办的女科长,还有从外地到临紫来投资的富婆,高志强从来不在常委楼里住过,都是轮着,一个‮妇情‬那里住一个晚上。

说高志强还跟一个有着一对大房的年轻‮妇少‬有染。那‮妇少‬的房虽然大,但她男人的级别却和她的大房成反比,小得可怜,在机关里干了十五六年还是一个小小副科长。那男人本来拿着刀子要去杀高志强,后来‮妇少‬骂她男人道:“你是个猪?我这样还不是为你好?你想将这个副科长当到退休那一天,是不是?”那男人想想,自己女人不睡也被高志强睡了,杀了他,自己也得搭上条命,又何苦呢?就听了老婆的劝,扔了刀子。不久他就提了科长,很快又当上了副局长。

特别神的是说高志强有一天晚上在宾馆里跟女服务员睡觉,正逢公安局搞严打,有两个干警把高志强和服务员赤身体从上拎了起来。两个干警都是刚从警校毕业分配到临紫的,也不认识高志强,一上来就要他5000元罚款,负责给他保密。高志强出门是不用自己动手花钱的,难得带钱在身上,所以只好对干警说:“你们是办案经费不足吧?我写个条子,你们去找市财政局长。”说着真地就写了一个让财政局长给公安局拨三万元办案经费的条子。这两个干警哪碰到过这么开心的嫖客,也就开心地说:“你这样的白条,如果财政局长不认帐怎么办,我们信不过你,先看看你的证件。”想想临紫地界上哪个不归他高志强管?他还用得着带证件吗?高志强说:“我的证件在秘书手上,我告诉你们号码,打个电话让他送来就得了。”干警说:“你别搞笑了,一个嫖客还有秘书,我们局长都没有秘书呢。你老实点,快拿罚款来吧。”高志强说:“你先打个电话试试嘛,我又跑不了。”两个干警本来想给高志强一点颜看看的,又觉得这不像一般的嫖客,只好耐着子按高志强说的号码打了一个电话。那是一个手机号码。不想电话接通后,那边竟然是干警非常悉的声音。干警到奇怪,忙放低了声音,说:“谢局长,怎么是您的电话?”谢局长也听出了干警的声音,忙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电话的?”原来这个电话是公安局长的特线电话,只有市委书记和管政法的副书记以及政法委书记三个人掌握号码,一般是出了特大事件才会动用这个电话,连公安局内部都没人知道。

绷着紧张的神经听了干警的报告后,谢局长在那边破口大骂道:“谁让你们去抓嫖的?还不快给我滚开!”干警只得扔下电话,和另一位干警灰溜溜地跑了。

这些传闻高志强也有所耳闻,他一笑了之,并不往心里去。让他到有些担心的是,有人说他跟省里一个要害部门的女处长打得火热,这就不得不叫他留一个心眼了。谣传甚至还说,那个女处长在省里买了一套房子,高志强每次上省里开会或是出差,从来就不回家里去住,都是跟女处长住在那套房子里。更有甚者,说高志强对老婆生了一个女儿很不,不久前那个女处长已给他生下一个男孩,可惜是个死婴,最近高志强又让她怀上了一个。这些真真假假的传闻让高志强坐立不安,他知道这不是空来风,一定事出有因。

世上最不好对付的,大概就是无中生有的传闻了。因为传闻不知原创作者是谁,更找不到案发地点,不可能发文件下通知,或是把各部门的领导召来安排部署一番,让他们回去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的指示神,把传闻清除掉。就是能下文和安排部署,那效果也只能适得其反,让传闻越传越远,越传越神。高志强也就不予理睬,把力全转移到了工作上。特别是关于一二三四工程,已经初见成效,还要再上台阶,确保红旗不倒。这是高志强心炮制出来的杰作,他想现在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了。

不久,省委牛副书记和省委组织部新上任的曾部长一行赶到了临紫市。他们此行的名义是来视察临紫市经济建设情况,所以还跟了一大帮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牛副书记的意图很明显,高志强是他推荐的人,他多次在常委会上说高志强如何如何德才兼备,近一年来的政绩如何如何突出,他当然不能让自己的这些话落空,必须亲自到临紫市来找点佐证。为此,出发前牛副书记特意给高志强打了招呼,要他选好可看又有新闻价值的点。高志强告诉牛副书记,点都是现成的,保证让领导意。牛副书记说:“不仅仅我意就是了,还要让新闻记者意,让全市和全省人民意。”高志强深知牛副书记的良苦用心,再一次去看了他亲手炮制出来的一二三四工程,把工程负责人一个个喊到面前,耳提面命,什么地方还得加强,什么地方还得修正,一一做了代。这样仍然不放心,牛副书记他们要到临紫市的头天下午,他又回头复查了一遍。还让毕云天陪着去看了看紫黎公路施工的进展情况,嘱他到时尽量把工地搞得热闹一点。

还有江东大道和紫街的开发,也已破土动工。只是堆土机开到紫街街口时,紫街人用城墙上的大石头把街口了个严严实实。高志强知道牛副书记是肯定会上紫街视察的,便对毕云天说:“你是紫街人,只有你说话他们才听,你让他们把石头搬开,给我一点面子。”毕云天说:“我试试吧,不过万一出了什么事,我可负不起这个责。”高志强说:“不要你负什么责,石头搬开后,堆土机暂时也不会开进去的。”毕云天笑道:“高书记面子这么大,我敢不从么?”毕云天便找到了海叔。海叔说:“云天,你想起要到海叔这里来了?”毕云天说:“这一向我在忙紫黎公路的事,也没空来看海叔。”海叔说:“把紫黎公路建设好,你可为临紫市老百姓立了一大功。海叔想不到你小子还这么有能耐,把这个项目给要了回来,看来你的翅膀已经硬起来了。”毕云天说:“还不是靠海叔多多教诲。”海叔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两人正说着话,一伙人听说毕云天来了,就纷纷围上来说:“云天你在政府当常务副市长,可要为紫街说说话,我们世世代代住在这里,国民来了都不赶我们走,他高志强是什么东西,要把我们赶出去?”毕云天说:“我今天来,正是要和大家商量这事。”紫街人说:“你也是来动员我们搬走的么?如果你也要我们搬走,那你就不是紫街人。”毕云天说:“我不是这个意思。”紫街人说:“那你是什么意思?你不要忘了,你是在紫街长大的,你如果只知道做你的大官,不管我们紫街的事,你以后再也不要踏进紫街一步。”毕云天一张嘴巴哪里敌得过他们几十张?只得无奈地转过头去,向海叔求助。海叔就站直身子,抬了手往下,众人立即就不吱声了。海叔说:“我正在和云天商量这事呢,要你们来瞎掺和什么?你们走吧,有什么事我会通知你们的。”众人这才陆续散去。

等到屋里就只海叔和毕云天的时候,海叔才说:“是高志强让你来的吧?”毕云天说:“什么事也别想瞒过您海叔啊。”海叔说:“高志强本来也不想动紫街的,但姓牛的有这个意思,他也不好回绝。”毕云天说:“是牛副书记的秘书宋晓波打着牛副书记的牌子,带着钱老板多次找到高志强的门上,高志强才不得不答应下来。如今这些领导身边的秘书也不得了,哪个得罪得起?”海叔笑道:“这就叫做狐假虎威。”毕云天叹一声,说:“我真搞不清,有了钱哪个地方不可去开发,干嘛偏偏盯住紫街不放?”海叔说:“紫街是市区的繁华区段,但按照新的城市规划,却被划在了环线的边沿上。”毕云天说:“这个规划是我签发的,这我清楚。”海叔说:“可前不久出台的开发江东大道和紫街的方案上,紫街便跟江东大道一样,被归到了环线之外。”这一下毕云天终于懂了海叔的意思。他想,用环外的价位来拆迁购地,吃暗亏的是紫街的老百姓,开发出来的房产地产那么值钱,得利的是开发商和背后的几个人,怪不得牛副书记的秘书对江东大道和紫街这么来劲。

沉默了一会儿,海叔说:“不过你也要想开点,紫街迟早是要拆迁的,不可能一直这个样子下去。”毕云天说:“你的意思是让他们的堆土机开进来?”海叔说:“省里牛副书记不是要来临紫视察吗?让人把街口的石头搬开吧,这个面子还是要给高志强的,不然你怎么去向他差呀。”毕云天说:“那就谢海叔了。”

“你要在高志强手下做事嘛。”海叔说“暂时也只能这样,反正很快就要过节了。节后你们可能又要召开人代会,这段时间我估计高志强是不可能有太多力来管紫街的开发的。至于以后怎么样,再作打算。”牛副书记一行赶到临紫时,紫街街口的大石头也搬开了。高志强很高兴,拍着毕云天的肩膀说:“云天啊,要做好临紫的工作,我是离不开你的,你可得多给我点心。”当即要带毕云天去宾馆拜见牛副书记和曾部长。毕云天说:“下午不是要一起去看一二三四工程么?”高志强说:“下午是下午,下午人多,你怎么能引起领导注意?跟省委领导多打打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毕云天只得跟着高志强进了宾馆。牛副书记跟毕云天打过几回道,彼此比较悉,主动过来跟毕云天握手,还把他介绍给了曾部长。一旁的高志强就一个劲地夸奖毕云天,说:“临紫市的工作,云天可给我挑了一半的担子。”牛副书记就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身边有将心不慌啊。”下午临紫市几大班子陪着牛副书记和曾部长,沿着一二三四的顺序,将一条公路两个市场三个厂子四千亩笋竹林逐个进行了视察。不用说,一条公路的扩建已经初具规模,两个市场热闹繁荣得很,三个厂子产销两旺效益显著,四千亩笋竹林开发也生产了良好效应。牛副书记和曾部长边看边点头称是,说高志强是个实干家,为临紫市的百姓办了实事。牛副书记对紫黎公路的扩建特别兴趣,说:“紫黎公路改建好了,整个临紫市的经济动脉就打通了,今后临紫市的前景一片光明啊,志强你这步棋走得对。”高志强显得很谦虚,腼腆地说:“做得还很不够啊,如果这也算是成绩的话,主要是省委的正确领导和临紫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又把毕云天推到前面,说:“这都是毕市长的功劳,他利用在中央行政学院学习的机会,牺牲休息时间,了解信息,疏通关系,请专家到临紫市来调查研究,进行可行论证,才让上级部门把紫黎公路纳入西部大开发的项目库,来了开发资金。”牛副书记说:“好哇,志强你手下有这样的能人,临紫市经济的腾飞大有希望啊。如果全省各地都像你们这样团结一心,把力放在经济建设上面,我们早就跑到各省的前面去了。回去我们就向全省发出号召,让大家都来学学你们的经验。”一旁的记者们见状,敢忙掉过镜头,把这些宝贵的场景拍摄下来。还把话筒支到高志强雷远鸣和毕云天嘴边,要他们谈谈体会。他们见省委领导在场,当然不好说什么,要他们去采访牛副书记和曾部长。两位领导于是充分肯定了临紫市委市政府在经济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同时高屋见瓴地提出了今后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守在领导身后的高志强几人也没闲着,他们拿出身上的笔记本,飞快地记下了领导的指示,并表示尽快贯彻落实到全市广大干部职工中间去。

紧接着一行人又回头看了江东大道和紫街。高志强对牛副书记说:“江东大道的开发已进入实质阶段。紫街年深月久,居民也多,拆迁工作有一定难度,但我们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节后开完人代会,我们就着手安置和拆迁工作。”牛副书记说:“居民拆迁要做好思想工作,特别是要把居民安置落到实处,决不能有半点马虎。我们搞建设是要造福于民,如果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那就违背了共产人的宗旨。”高志强说:“我们一定按照牛书记的指示神抓好落实。”一旁的毕云天听他们一唱一和的,心中好笑,却不吱声,只顾低了头跟着他们往前走。

上午按计划视察完毕,中午稍事休息,下午全体市委委员和离退休的市级老同志集中在市委大会议室里搞民意测验。会议由曾部长主持,牛副书记作指示。牛副书记充分肯定了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临紫市各方面的工作,接着说:“临紫市的班子是团结的,过得硬的,富有战斗力并且卓有成效的。当然这些是与大家的支持和协作分不开的,同时也是与高志强这位主持市委常委工作的带头人的身体力行分不开的,省委对这个班子放得心。”说到这里,牛副书记扫视了全场一眼,继续说道:“当然不能老是让高志强同志这个副书记代理主持市委常委工作,名不正言不顺嘛。为了推动临紫市各项事业更加快速稳步地向前发展,省委决定在临紫市班子的现有成员中产生一位书记,请大家推荐。”牛副书记讲话完毕,曾部长就民意测验的一些细则作了说明,然后让工作人员把推荐表发给每一个市委委员。

事前高志强做了一些铺垫工作,市委组织部也和各位通了通气,加上大家都知道省委常委早就定了高志强,搞民意测验不过是为了完成一项程序,何况市委委员又都是各县区委政府和各部办委局的一把手,与省委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是他们的天职,所以除了个别人之外,大家都毫不犹豫写了高志强的大名。

牛副书记对这个结果很意,回去跟朱书记报告一声,又在省委常委会上获得通过,便最后敲定下来。不久牛副书记和曾部长便代表省委再次专程跑到临紫市,在市委全会上郑重宣布了省委常委的决定。高志强于是修成正果,从市委常委工作主持人成为正式的市委书记。

44、牛副书记和曾部长走后,已是正式的市委书记的高志强特意上了一趟双紫公园。

刚好头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雪,双紫公园里白皑皑一片。没有什么人,只有高志强独行着,脚下踩着积雪,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像以往一样,他先在盼紫亭上逗留了好一阵,接着又去了紫亭。

望着大雪覆盖下的临紫城和远处那条与大雪融为一体的紫江,高志强心头也是茫然一片,没有大功告成的兴奋,没有独占鳌头的得意,也没有居高临下的豪迈。过去高志强曾设想过,有一天正式成为市委书记,也许会动一阵子,不想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竟然心静如止水。是呀,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自己身上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为此高志强差不多把心智都耗费殆尽,这大概就是此时动不起来的原因吧。

那么这么个大雪天,高志强又跑到这个双紫公园来干什么呢?

原来高志强没有忘记一年前的那个心愿,那就是一旦成为正式的市委书记,他要像颜知府和历代临紫的长官那样,到这里来栽几棵树。只是这么大的雪,暂时是无法栽树了。就是没有大雪,也不是栽树的季节。高志强想,天来临后,再栽树也不为迟,而自己上任后的工作必须马上理一个头绪,采取更得力的措施才行。比如一二三四工程,虽然已经初见成效,但要想有新的突破,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还得拿出新的思路。特别是紫黎公路,主要是毕云天在负责,可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有些棘手的问题,你这个一把手不出面还解决不了。还有毕云天开了个头搞了试点的教育体制改革的事情,已经有不少意见反馈上来了,下一步怎么办得好好研究研究。

再就是节后马上要召开的人代会,要产生新的政府班子。这可是高志强任命书记后的第一件大事情,是不能有丝毫失误的。如今的代表不再像过去那么听话,某个小方面的工作没做好就会出漏子,而且这漏子不出就不出,一出就是大漏子,到时你这个市委书记想收拾都没法收拾。

这么想着的时候,有人踩着石阶上的积雪上来了。回头一看,竟然是多时未见的丛林。高志强有几分惊喜,上去说:“丛林啊,真想不到是你啊。”丛林迈上最后一步台阶,抖抖脚上的雪,笑道:“来请我们的书记批条啊。”高志强说:“批什么条?”丛林说:“我的辞职报告不是在您手里么?”高志强说:“你别逗了,你的报告江永年早就拿走了。省委宣布任命我为书记后,第一件公务就是签署同意你停薪留职的报告,你的面子不小吧?”丛林说:“谢我们的大书记了。”高志强说:“应该说谢的是我啊。如果你没出一马,恐怕这个时候我也就不是站在这个紫亭上了。”丛林笑道:“您应该谢的是您自己,如果您不亲自去那趟北京,早有人取代您了。”高志强有些惊讶,说:“你听谁说的?”丛林说:“听谁说的?圈子里有几人不知道您抚棺悲哭《琵琶行》的壮举?”高志强摇摇头说:“纯属谣传。”丛林说:“从前我见您写的那幅《琵琶行》,以为您仅仅是书生意气而已,其实您不是。”高志强不想过多去说这事,便转换话题说:“你怎么要急着走呢?谭主任就要退了。”丛林当然懂得高志强的意思,她说:“过去我确实有这个想法,可我到深圳走一趟回来,看看人家的事业,那才真叫事业,所以现在我再也提不起这方面的兴趣了。”高志强不知说什么好。他意识到此时的丛林,已完全不是过去的丛林了。

沉默着在山上走了一阵,高志强看看表,时间已经不早,说:“我们下山吧,今天我还有一个会要开。”两人开始往山下走。高志强无话找话地说:“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丛林说:“我当然知道您在这里,我还知道您想到这里来做什么?”高志强说:“你倒说说,我想到这里来做什么?”丛林说:“想在这里栽几棵树,像过去的行政长官一样。”高志强笑道:“可惜这不是栽树的天气。”丛林说:“是呀,如果不是这个天气,我也要栽棵树到这里?”高志强侧了头望着丛林,说:“你也想栽树?真有意思。”丛林说:“是呀,我也想学颜知府样,栽一棵槐树在这里。”这个槐字让高志强心头砰然一动,他脚下的步子就凝住了。

丛林没有理会高志强,继续一步步朝坎下迈去。高志强在石阶上的积雪里站了许久,望着丛林那拔的身影在雪地里晃动着,最后消失在公园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