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分卷阅读9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久归太子,臣等不忘先皇厚恩,方奉太子之命诛杀臣。愿陛下将大位传与太子,上顺天心,下副民望。”武则武见人情汹汹,不便严词拒绝,只好默然不答,正在踌躇间,蓦见李湛立在门前,叹道:“没想你也是军一员,朕待你父子不薄,不意竟参与这等谋!”李湛听后,登时俯首无语。李湛是李义府之子,当年李义府恶名远播,其长子李津、次子李洽、三子李洋、女婿柳元贞,分别以收贿罪遭放。当时李湛和家人一起,同被放至岭南。直到上元元年,大赦天下,李湛返回洛,不久朝廷还准他任官,去年武则天特别恩准,让他担任千牛卫将军要职。

武则天把目光转向宰相崔玄暐,见他全身披挂盔甲,十足一个武将模样,不长叹一声:“这些人当中大都是你近推荐,但你本人,却是朕亲自提拔的人,竟然也背叛朕!”崔玄暐见李湛面羞愧,显得异常狼狈,心想这当儿必须鼓舞士气,免得半途而废,他向来能言善道,口齿便给,当即答道:“臣参与这次行动,全是为大局着想,只有这样做,才是真正回报陛下的大恩。”这句说话实在有点强辩,但也不能不这样说。

起兵之时,张东之已把二张其余三个兄弟张同休、张昌仪、张昌期关入大牢,当在狱中同被处决。五人的首级同挂在天津桥示众,五个头颅的上空,群鸦飞舞,发出骇人的尖叫。

同一天,袁恕己说服相王李旦,以他为首,率领南衙兵马镇守,以防万一,而二张的同,包括宰相韦承庆、房融、司礼卿崔神庆等人,全都被捕下狱。

,武则天下了一道制赦,命太子李显监国,同时大赦天下。这道监国制赦,显然是张柬之等人早已拟好,自行盖上玉玺发布。而身为监国的李显,依然镇茫茫然,还没回魂过来似的,一切事情任由张柬之代他安排,形同傀儡。

张柬之以李显之名,当委任袁恕己为凤阁侍郎,挤进宰相行列。袁恕己制定敕书,帕特使安抚各州。

再过一,武则天知道再无法勉回局面,正式宣布让位给李显。

神龙元年一月二十四,武则天终于结束长达数十年的统治。二十五,太子李显在通天即位,一个人竟然两次坐上国君的宝座,这是历史上鲜有的重祚。

李显坐在御案前,脑子一片混,兀自在想:“当初助我登位的人,怎地全都背叛了自己,五王是这样,现在竟连女婿都如此,全都和我作对!”韦后在旁道:“你可知王同皎在外怎样说,他说三思跟我廷,危害国家社稷,而皇帝你全不理会,只顾自己乐,你说气不气人。”李显听得然变,拂衣而起,怒道:“好大胆的奴才!”甩下一句便转身走进内堂。

韦后看见,不由暗暗窃笑,知道李显动火了。

果然不出所料,次李显命御史大夫李承嘉、监察御史姚绍之,着二人彻底调查此事真相。再命侍中杨再思、史部尚书李峤、刑部尚书韦巨源会审。

平康坊一带,不少头等馆掩映在垂杨绿柳之中,此处环境十分幽雅,丝竹声声,歌细细,足令游子销魂。

花楼是长安有名的馆,座落在平康坊南曲与中曲之间。长安的知名馆,环境和设计全是大同小异,一般前楼都设有餐馆茶室,儿门只在此陪酒吃茶,以歌舞助兴,别于其它一般馆。

穿过花楼前面厅堂,便是宽敞的四合庭院。院中遍布花竹奇石,层峦迭翠。回廊处一列列的排着小房间,偶尔传出歌乐之声,窃窃私语的嘻笑声,若非间中听见“接客、送客”的声音,实难想象这里是生涯的馆。

花楼的女,多半是些富家女儿,甚至出身官阀之家,只因家道中落,或是父兄犯事,致沦落风尘,而更有一些是左、右教坊的歌姬,不少堪称才皆绝之人,成为长安城中的名

开设馆的老鸨奇货可居,要价自然昂贵,一般商人士子在前楼赏赏歌舞犹可,倘要女陪侍一宿,或找名诗作对,价钱当真令人咋舌,若非高官巨富,恐怕也无福消受。

王琚还不知自己和王同皎的谋划已破,打算在行动之前,到花楼一见深的女人晓昕,他踏上台阶,鸨儿已笑了上来。

这个鸨儿不过三十多岁年纪,形容依然十分俏丽,妍姿质,与她身分颇不相称。原来这个鸨儿名叫孟,大家都称呼她为姐,年轻时是头等名,垂拱年间是一位富商的外室,积了些金钱,富商死后,不为府中家人所容,索旧业,调教了几个好女孩,当上鸨母来。

王琚是怀州河内人,字少孤,长得悟有才。他小时喜钓鱼,竟别出心裁,独出奇巧,自制了一个“木獭”的捕鱼器,将木头雕就成水獭的模样,獭口装有活动机关,能够张合,在嘴里放上鱼饵,腹下悬了一块石头,垂钓时用竹竿把木獭放入水中,借石头重量沉于水底,当鱼儿游进獭口吃饵时,触动机簧,獭嘴马上咬住鱼儿,悬着的石头同时落,浮出水面。

那时王琚只十岁左右年纪,光看他这个巧思,已知其人天纵英明,实非凡子。王琚喜结朋友,且与李隆基情甚厚,他今次参与诛杀武三思,一是痛恨武三思和韦后所作所为,二是为了李隆基,他知武三思不死,李隆基一家势必危在旦夕,他和李隆基倾谈间,也曾暗示了这次行动。

李隆基当时吃了一惊,他知武三思眼线甚多,要行刺他实非易事,忙叮嘱他千万不要鲁莽,须得三思而行,不可冒昧从事。王琚听见,只得支吾敷衍。

鸨儿孟牵着王琚的手,将他领到一个房间,在前厅坐下,使人奉了茶,着小丫头到后院通知晓昕,坐下来与王琚说道:“王公子几不来,晓昕都愁痛了哩!”王琚听后一呆,急忙问道:“真的吗?昕儿好点了没有?”孟微微一笑:“应该没有大碍的,她休息了几天,已经好多了。只是我不明白,公子既然已赎出晓昕,她该开心才是,但这两三天来,见她镇价愁眉不展,心事重重,我多次问她,晓昕总是摇头不答,到底你俩发生了什么事?”王琚听毕,心中又喜又疼,疼的是自己不应该和她说这次的计划,让她终担心难安,竟出病来!喜的是知道晓昕对自己一片真情。相比之下,倒是自己为了这件大事,一连几天只和王同皎等人结聚商议,却忘记了她,不觉暗自叫声“惭愧。”便在王琚痴想间,一阵环佩的叮咚声转入耳中,接着淡淡的清香飘然而入,王琚立时清醒过来,心中一阵动,连忙站了起身。

一个清丽俗的人儿微着气,匆匆走了进来,只见她一袭水红的罗衣,脸上泛着几许哀怨,彷佛不胜微风的娇娜,她一看见王琚,眼眶儿不由一红,两颗珠泪直淌而出,扑进王琚的怀里。

识趣地退出房间,顺手把房门带上。晓昕自从得知王琚的事后,这几天来,常是受怕担忧,天天盼着王琚,真个望眼穿。现在见王琚安然无恙到来,心中登时一宽,噎道:“琚郎,能见你没事真好……”王琚看见她这个模样,不敢说出自己还没行动,轻轻拍着她香肩,安道:“我没有事,不用担心!”晓昕服侍他在内房躺下,竟又一时无语。王琚沉沉如醉,一切事情全抛在脑后,消融在晓昕的温柔与真诚之中。

王琚微微张开眼睛,再次打量这个房间。唐朝一般女的居室内,多会贴一张白眉神像,或是挂一幅“时逢好鸟即佳客,每逢名花似美人。”的对联,可说是俗不可耐。

而晓昕的房间却不同,正面墙上,只挂一张她亲笔的题句:“十月轻寒叶未凋,淡黄疏绿短长条;无情有态堪怜处,角云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