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哪怕在场的众多工程师、研究者,并没有亲自去看过他的作品。
但是口口相传了五六十余年的传奇建筑师,在他们心中拥有足够的分量。
而律风,正是这位传奇大师的学生。
连殷知礼的亲孙子殷以乔,都和他关系密切的一起去了乌雀山……
“这样听起来……”安安静静在旁边听完全程的人表示,“盘山结构说不定真的值得一试。”不过是一句猜测,立刻引起了其他人的附和。
“当然值得一试!要不然吴赢启把我们召集来,是好玩的么?”即使报告厅没有任何资料,参与会议的人员已经对接下来的会议充期待。
他们经历过太多希望和失望织的过程。
两年前乌雀山的地震之后,项目开始停滞不前,他们这些经历过众多建设工程项目的老员工,隐隐约约能够受到它的结局。
如今一场“乌雀山大桥研究会”把他们重新聚集在一起,就像点燃了希望的小火苗。
哪怕在乌雀山上建盘山桥的可能微乎其微,他们也不介意陪着桥梁分院再次重新开始。
毕竟,这是国家的任务,意义重大。
没有人愿意付出心血,面对一场轰轰烈烈的无疾而终。
因此,当律风走进报告厅的时候,完全受不到报告厅该有的严肃寂静。
聊天的声音热闹喧嚣,还有几声关于地震带裂层的争吵。
吴赢启跟这群人相多年,清楚现在是什么状态。
他说:“他们能够聊成这样,说明心里还没放下乌雀山大桥。你等着看,我马上让他们安静下来。”律风觉得新鲜,以为吴赢启要拿过话筒,来一次“同志们安静了”。
谁知,吴赢启只是招呼着抱着今天会议资料的人,催促道:“你们赶紧把资料发了,”于是,在律风困惑的视线里,桥梁分院负责发放会议资料的工作人员动了起来。
他们仅仅只是公事公办的把资料放在桌面,连多余的问候、解释都没有,整个吵杂热闹的报告厅,竟然慢慢安静下来。
气氛变得太快,律风觉得无比诧异。
他习惯了大家聚在一起就会变得吵吵闹闹的会议气氛,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默契的安静。
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本不需要工作人员招呼,便自顾自地拿起身边的资料。
同伴若是还想聊,他摆一摆手,翻一翻手上厚重的打印稿,对方就跟他似的,赶紧回到座位,拿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来。
工作人员一边发,律风和冯主任一边准备讲解用的ppt。
刚才还喧闹得像有无数人吵架的报告厅,瞬间回归了会议该有的肃静,只剩下纸页翻动的声响。
律风觉得不可思议。
等他准备就绪,再抬头,便见到了无数专注的视线,汇聚而来。
建设集团、工程学院、研究所、勘察院……
他们身前一块块桌牌,写上的不是他们的名字,而是他们代表的单位。
那一瞬间,律风觉得自己面对的不再是报告厅上百人,而是面对这上百人背后所有集体。
也是乌雀山大桥项目成立以来,参与研究的全部人员。
律风定了定神,点开了准备已久资料,声音平静克制的说道:“这次邀请大家到场,是为了一起研究乌雀山大桥是否可以采用盘山结构设计的问题——”随着他的话音,报告厅宽大清晰的幕布,投影出了盘山大桥的概念图。
巍峨连绵的乌雀山中,盘亘着一条银巨龙般的桥梁结构,在渲染的光之下熠熠生辉。
这张盘山大桥概念图一出现,律风就听到了回声阵阵的叹。
它从乌雀山脚下开始攀升,沿着山体走势,弯曲成了柔和的弧度,然后在最为合适的地方,飞跃地震带断层,完成了桥梁横跨两岸的任务。
律风说:“这只是我做的一个概念构想,从乌雀山大桥现有方案选点开始,规避方案一的高峰、陡坡,在方案三、方案四的地点,自行建设高架桥,逾越地震造成的裂隙和断层。”他的讲述,伴随着心绘制的黑白设计图。
没有乌雀山翠绿渲染,单纯的黑桥梁线条,更加清晰地表达出他的全部所思所想。
盘山建桥,凌驾断层。
人为的降低乌雀山架桥地点的高度,将那条能够直通藏区的高速公路,全程建设在桥梁上,跨越乌雀山。
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一般的想法,却因为幕布上细致详尽的设计图,显得尤为认真。
从桥梁两端的引桥高速路,到主梁搭桥的初步设计,律风得画得完完整整。
即使吴赢启告诉他没有必要,只需要在会议室阐述自己的观点,随便给一个示意图就行。
律风仍然像一个完美主义者,将它们规划得尽善尽美。
可惜,建立这么一座前所未有的桥梁,不是他图纸画得漂亮就能成功的。
律风说:“这样的设计存在极大的建设施工困难。首先,桥身必须选用抗震材料,保证不受乌雀山地震带影响。其次,乌雀山冬季冰雪会造成桥体产生低温效应,导致盘山大桥存在行驶风险。然后,我们也没有任何的设计经验可以保证它能够成功。”他说出的这些困难,全是在桥梁分院档案馆里找不到解决办法的问题。
律风将它们直白的抛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