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摧毁陆地的台风通过。
律风会忐忑。
即使跨海大桥拥有全中国最为先进的建造技术,从脚底的海上平台到桥顶的尖角,都从实验数据里显示它们能够在16级台风中安然无恙。
也挥不散他心中的害怕与恐慌。
因为,利苏将要刮过的不止是南海隧道,还有宝岛重建中的桥梁建筑,以及立安港整片宽阔城市与村庄。
跨海大桥深入南海的最后一段加固结束。
为了防止造成危害,工程师们拆除了平时施工搭建的临时平台与扶梯,放回工程作业船,准备返航。
可律风依然站在甲板上,眺望远处台风将来的方向。
本该熹微的晨光敛去踪影,变得沉无比,预示着那道恐怖台风即将进入南海。
“回船舱吧,台风要来了,我们得快点返航。”翁承先的声音,清浅地从律风身边传来。
“翁总工。”律风看着身边的老人,问道:“您遇见过这么强的台风吗?”他一贯温和的笑意,不见了痕迹,只剩下眉心深重的皱纹。
“遇见过。”翁承先扶了扶眼镜,“96年我在广东造桥。那时候我们技术还没现在这么强,能抗住的台风,也不过是10级左右……那时候,来了一个破坏力远超我们认知水平的超强台风。”
“楼塌了、桥毁了、人没了。”他声音变得很轻,视线变得极远,好像透过辽阔海域,重回了曾经的人间地狱。
人在灾难面前,如蚂蚁一般挣扎,被无情的大自然噬。
人类尚且如此脆弱,又怎么有能力去保住一座建设中的桥梁。
但是,翁承先勾起笑容,恢复了他平时的慈祥。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一定可以从利苏手上,保住南海隧道的跨海大桥。”他声线里是自信,“因为我们研究了几十年的桥梁,绝对不会重蹈覆辙。”第53章桥,修得很好!
南海隧道工程作业船集体返航。
一路上对讲机汇报没有停过。
每一个部分的加固工作都按照计划完成,就算是预测中不会登陆的宝岛区域,也进行了相同的防护。
工程作业船固定在港口,所有人进入了项目组大楼。
远处黑的乌云快速涌来,平时已经亮起来的天空重新沉入了黑夜。
负责人刚刚回到办事处会议室,狂风作,瓢泼大雨席卷而来!
律风站在会议室紧闭的窗前,眺望着远处的大桥。
雨水逐渐变大,铁灰的桥梁,染上了墨海般的泽,渐渐被窗户上的雨痕掩盖。
会议室打开的中国新闻台,正在持续播报着台风利苏的情况。
沿海地区严阵以待,电视里可以见到防台防洪工作人员四处奔走,检查台风登陆地区的安全设施。
早上六点,新闻进行了现场连线。
律风以为会在安稳室内,见到前线采访,谁知道连线现场背景里,竟然是灰蒙蒙的南海隧道。
记者穿着雨衣,面容都被暴雨浇得模糊,拿着话筒止不住在暴雨中声嘶力竭。
“各位观众,我正在立安港!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台风来临前的南海隧道跨海大桥的影子——”律风耳边轰隆的雷鸣雨落,与电视里传来的声音渐渐重叠,此起彼伏。
清晰的“中国新闻电视台记者丁鸿达”几个字,出现在直播画面上。
“丁记者?”律风诧异地盯着丁鸿达。
“律风你认识丁鸿达?”瞿飞也发现了老人,“这个家伙怎么台风来了还没忘记直播。”
“记者嘛,肯定是新闻台给的任务!”翁承先听着丁鸿达语气快速的播报,眉头紧皱,“台风要来了怎么还不跑!”电视画面清晰直播着汹涌海,拍击岸边。
丁鸿达站立的位置,离跨海大桥直线不到1公里,台风登陆绝对会受到袭击。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丁鸿达眼睛都被雨水砸得睁不开了,依然语调快速的播报情况,并且有摄像机传回跨海大桥的加固情况。
“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南海隧道全体工作人员已经加班加点完成了跨海大桥的加固,现在利苏即将登陆,进入了南海范围,风特别大、大!”他的声音被吹出了不同的杂音,甚至有些站立不稳。
身后巨直立,穿过跨海大桥,拍出了一波又一波的回声。
律风没能从雨幕遮挡的窗前见到的画面,从高清摄像机镜头里看得清清楚楚。
蔚蓝碧波变为了白,席卷起超出桥面的涌,一层一层砸向跨海桥。
“台风还没登陆,子就两桥高了。”
“咱们后续的防风、防设施是不是该再加几米?这么大的子打过去,承受不住啊。”
“利苏几年才一次?台风要来肯定停运。我们该担心的是台风过后的维护处理。搞不好桥面、桥的泥啊……哎……”议论声夹在窗外暴雨与电视中台风声里。
哪怕工程师们亲手做了防护,也止不住担心亲手建起的大桥,更担心的是这场台风过后,麻烦又繁重的清理维护。
他们盯着电视里跨海大桥的样子,揪心程度与丁鸿达竭力的喊声相近。
丁鸿达刚才还戴得好好的雨衣帽子,早就吹得挡不住砸脸的大雨。
他握着话筒,脚步都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