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只说几句也就算了,语气中还全是唯恐天下不。
说到底还是曹自己惯的。
陆偃在自己的位子上坐定,眉眼低垂陷入了沉思。
东汉末年皇权衰微,所以曹氏掌权之后一直努力建成一个高度集权的皇权,将所有权利都集中在皇帝手中,或许就不会频繁出现造反的情况了。
在这种考量之下,他们在宗室分封之上极为严苛,虽然有王侯之分,但是那些分封出去的王侯却并没有实权。
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之内非但没有官员任免权,反而连自身的自由都没有,“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他们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封地,不能轻易和其他诸侯王往,甚至只有数百老兵护卫王国,说是宗室,实际上和囚徒无甚两样。
——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既违宗国藩屏之义,又亏亲戚骨之恩。【1】如此一来,皇帝手中的权利的确得到了保障,但是宗室子弟手中几乎没有能用的兵力,对外来侵略没有半点抵抗之力。
曹魏几任帝王皆早亡,君主幼年即位,宗室诸王无实权,权利自然被朝中大臣把控,也正是因为这样,司马懿父子掌控朝堂之时,曹氏几乎没有半点反抗的力量。
而后理所当然,三家归晋。
晋室以为曹魏亡国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分封宗室,建国之后便迫不及待一口气分封了二十七个诸侯王,不只封的多,权利也越放越多。
允许诸王自己选拔管理,自行招募军队,各自管理治下军务,直接掌握了地方的大权。
无独有偶,当年高祖立国,以为秦二世而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始皇帝没有同姓子弟守护四方,在封了许多异姓王之后又陆续封了九个刘氏子弟为王。
诸王权利变大,没有能制住他们的人大都会生出什么不合时宜的念头来,所以,景帝后来削藩惹出了七国之,而晋室诸王为了争权夺利,直接引发了八王之。
景帝险而又险平定了七国之,其后武帝颁布推恩令,这才结束了汉初诸侯王割据的局面,可是晋室没有出现景帝武帝那般雄才大略的君主。
陆偃眸光微沉,掩在衣袖下的手已经攥了起来。
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导致天下生灵涂炭,白骨盈野比之汉末更加黑暗,晋朝的统治彻底崩溃,而后,便是——五胡华。
诸侯王自相残杀,外族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他们是光明正大的被司马姓的王爷请来帮忙,不赶紧率领族人迁入中原还等着他们哪天一灵反应过来吗?
在曹坐镇北方时不敢有丝毫妄动的关外诸族趁此机会坐大实力趁虚而入,最终埋葬了这个短命的政权,成为十六国北朝两百余年天下纷争战不停的源头。
司马氏那时能做的,只是率领治下百姓南迁,和居于山越的南方百姓争夺立足之地。
大唐的史书记载之中,两百余年的战,对汉人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
陆偃无声叹了一口气,好在现在什么事情都没来得及发生,曹氏大公子颇有其父之风,以后总会有解决的方法。
可惜这些事情只有他一个人知晓,若是文和文若他们能一起分忧,他也不至于如此发愁。
陆少良捏了捏眉心,很快将那个念头抛之脑后,他一人能知晓已经是难得,若是真的透出去,只怕他离消失也不远了。
那股子神秘的力量虽然不管他的所作所为,但是这些后世之事知道的人还是越少越好,毕竟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曹放下手中的书简,瞪了郭嘉一眼然后无奈摇了摇头,显然,他对曹昂很有信心,对其他几个儿子足够信任。
曹丞相对于儿子虽然一直是放养,但是也没彻底放手,他曹孟德能够立足于世之中凭的是真本事,要是真养出来一群纨绔,又有何颜面面对列祖列宗?
在场几人对曹丕曹彰曹植这几位已经长成的公子不是全无印象,再看郭嘉那幸灾乐祸的模样,一个个都眼角搐的移开了视线。
郭奉孝笑眯眯接了诸多眼刀子,没头没脑的又来了一句,“少良以为,何时才是东征乌桓的最佳时机?”※※※※※※※※※※※※※※※※※※※※嘉嘉:搞事搞事!
【1】《魏志?武文世王公传》第70章陆偃一顿,看着朝自己眨眼睛的鬼才笑道,“主公有意开漕渠,渠成之,自然便是发兵之时。”俊雅无双的男人淡定自若,没有丝毫局促之,郭嘉有些遗憾的耸了耸肩,受到来自旁边几人的谴责目光后老老实实坐了回去。
他只是问了一句话而已,都这么大反应做什么?
他一个文弱书生,还是吃了陆少良不成?
荀彧看着毫无悔改之意的郭奉孝,收回目光看向他们家撑着脸看戏的主公,“下个月的考试,主公想要选出几人?”科举,即分科取士之意,他们耗费那么长时间才仅仅能在豫州一地推行的政策,将读书、应考和做官直接联系了起来。
到底还是时间太短,还要兼顾世家大族的利益,接下来再想往下推行,只怕难上加难。
曹敛了笑意,屈节关节敲着面前的案几,“稳妥起见,不能超过双十之数。”洛的书院被把持在朝臣手中,不只洛,中原有些名气的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