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十三个学科构成专业结构体系。
可以说三个专业,十三个学科构成专业体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既注意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当然,因为王老先生毕竟不是郎中和助教,因此他的建议并不完善,比如这十三个学科应该学些什么,这就要看书院的了。
魏拾遗学医,对中医没有歧视,因此对北宋的医学还是有一点了解。他依稀记得王安石确实将医学进行了改革变法,但那不是在变法里面的吗?怎么提前了?
难道是因为他昨天去找了王安石,产生了蝴蝶效应?
魏拾遗不得而知,但是他知道现在王安石的目的已经从增加学生名额,转到了对医学的变革。对此,他是大大支持的。
魏拾遗觉得支持,房间里的助教们和林提举却有他们自己的意见,有些人觉得这样不好,但有些助教却觉得这样很不错。
觉得不好的人认为书院里的学生不多,如果分开学,那么每一科能有多少学生?而且,如果分科,总不能让学生仍旧学习那么多,又因为跑来跑去,书院里的助教也会比较累。不仅如此,王助教他那里还会分一个科出来,他那儿的学生,谁教?
而支持的助教则持相反的意见,他们说有些学生的天赋不一样,助教所擅长的方向也不一样,比如一些学生和助教在针灸方向擅长,其他方向不怎么样,如果分科学习,那么就能把他们所擅长的发挥到极致,学生学起来也不会那么累。
刚才魏拾遗进来的时候他们就是在讨论这个,也为此争辩得热火朝天。就连魏拾遗问周赟问题的时候,也没停下来。
就在这时,房间里的讨论停止了,突然安静了下来。
“魏拾遗,我听说昨天是你去找了王老先生,提出发展外科,并且专门设这个学科的,那么你说说,关于这个你有什么意见?”魏拾遗还没反应过来,他就被点名了,点他名的就是林提举。
他也不紧张,理了理思绪,他就跟以前在医院开会的时候汇报一样,站起来,铿锵有力的开口说道:“提举,我认为王老先生的提议是可以的,不过我也理解不支持这个做法的助教们。”
“首先,书院的学生少,分科之后每一科的学生更少,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王老先生最初来书院视察的时候,说的便是增加书院学生名额这件事,因此,这个问题便能轻易解决。”
“其次,如果分科,其实助教们的工作并没有增加,反而会因为分科之后,助教只教学一刻或者两科,其他的不需要教学,反而能增加助教们对那一两科的理解,平里休息的时候,便能有更多的时间细细钻研。”
“再其次,外科那一学科,他所学的王助教那里都有研究,那边的学生少,该怎么教学都怎么教学,而且那边的学生除了解剖之外,他们其他学的东西和其他学生并无不同,因此并不用担忧。”
“最后,我的观点就和支持分科的助教们一样,分科能最大程度的挖掘出学生们的天赋,学生并不是全能的,有人擅长一个方面,就有人擅长另一个方面,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不把他们擅长的完全发掘出来?”
“综上,我支持王老先生的建议。”说完之后,看到林提举点头,魏拾遗便坐下了。
魏拾遗说得有理有据,还用了首先其次最后的方式,一点一点的解释他为什么支持,等他说完,那些持反对态度的助教便有些迟疑了。
就在这时,王老先生站起来,一脸严肃和不可拒绝的说道:“分科是我昨晚想了许久才想出来的办法,太医局的学生太少,他们一起读那么多的书,也不能保证他们全部都学会了。想法,分科制反而能让他们学得。”
“而且,这也能顺利的帮太医局增加学生名额,学生一窝蜂的在一块儿学习,考核的时候看着人就多,但如果分科学习,考核的时候看着人少,局生的名额都是有限的,每年出来的局生也必须保证那个数量,官家仁慈有想法,他必定能理解我们这一举措。”太医局是想增加学生名额的,哪一个当郎中的不想多要几个学生,但无奈学医的出路没有科举的出路好,因此学生并不多。
还有就是一些学生因为不知道一些只是被刷下来,不能入学读书,如果分科的话,那些所谓‘偏科’的学生应该就不会被刷下去了。
反对的助教心里蠢蠢动。
“好了,就按王学士说的办。”最后,林提举下了最后讨论结果。
这会儿,就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了。
讨论结束,接下来就是讨论分科之后的事情,如果成功,那么每一科的学生应该学写什么,这不好定夺,一些助教认为可以学那本书,一个助教认为可以学另一本书。
这个范围不是王安石能理解的,他便没有再发言,而是低着头拿着纸笔开始写呈文,也亏得这里这么吵,他也能写下去,还真做到了不为外物所影响。
关于分科学习魏拾遗倒是有些想法,他本就是从现代来的,现代读书就是分科制,小学初中没分,高中开始分文理,大学更是分专业,此时太医局的学习模式就是现代大学的专业模式。
既然这样,他倒是能出一点主意。
接下来,魏拾遗便有意无意的提起,装作灵出现似的说道:“提举,助教,我觉得可以把每一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