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失去了,才更想占有。
清和只是淡淡看了他一眼。
圣元便无话可说,觉得清和这么多年的道,原来都修成了脾气。很多年前清和不是这样的,虽然对他不算好,但也还勉强应付着。
他以为至少有年少相识策马同行的情,却到今天才发现,这点故人之谊随着身份立场的变化,随着帝王喜怒无常翻云覆雨的心术,早已无声湮灭了。
“当年成全朕,如今又要成全朕的儿子。”圣元发现原来他从未看明白过清和,“朕总以为你是懒问尘世,却原来仍有这等野心。”清和轻轻摇头,“当年帮陛下,乃是为了天下。而今成全他……”清和顿了一下,转过身,有风吹动衣角,留下一个水漾漾的背影。
“是私心。”圣元看着他背影,愣了片刻,突然大笑。
“覆门灭族,心死之人,还会有私心吗?”清和沉默不言。有仙鹤扑腾路过,见他同这人说话不开心,便怯生生上前,啄了啄他手中拂尘。清和于是笑了,抬手抚摸了一下呆呆的鹤头。
他对万物从来温柔如此,何曾心死。
仙鹤又看到他间新佩的
坠,是从前没见过的样子,好奇地伸头要啄,被清和抬手拦住。
清和对它摇头,声音含笑,“这个不能碰。”圣元便也好奇起来,走过去,只见一挂冰丝苏,上镶一颗雪白通透的珠子,不知是何材质,莹莹似玉,又
光似贝。
“这又是何时得来的宝贝。”皇上本就不快,此刻更有些郁结,这天下最好的东西,都该收入帝王家才是。
清和答非所问,“夷则身上,如今已没有一块妖骨。”这话他已经说过一次,圣元没有怀疑,也不敢怀疑。
然后圣元又听到他语气从容,好似在说今天的天气,“他身上所有的妖骨,都化在这里了。”圣元愣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明白清和在说什么。他再看那颗珠子,便觉得没有方才那般致可
,而有了些
骨悚然。
他们修道之人果然心思诡谲,异于常人。圣元不能想象,若是自己,如何能安然自若,把这东西当成宝贝佩在身上。
然而他又觉得心里有些酸痛,好像看到了某种极为珍贵美好的东西——同样是来自那碧海深处的,他或许曾经有过,却永远失去了;或许从来,也没有真正明白过。
他现在只是,一点都不想同清和继续说话了。
至于那颗骨珠……清和想起早上的情形,看着身侧探头探脑的仙鹤,并没有收敛面容里深深笑意。
他一早醒来,身侧已经空了,只稍稍一抬头,便不难找到夏夷则的身影。
“夷则,”他喊了一声,听到少年悉而轻快的声音,“师尊!”终觉心安。
“师尊,”夏夷则走过来,在他头坐下,手里拿着一串
坠,“我见这珠子好像极为珍贵,总是拿在手里又不方便,就挂起来如何?”清和笑了笑,“是很珍贵。”
“是有什么特别之处,可以助我易骨吗?”清和摇头,目光逡巡过夏夷则身上每一处被他亲手更易的地方。
“并不是。”夏夷则愣了一下,他一直是很聪明的,比清和以为的还要聪明,“那便是我自己的东西了。”他低下头,重新抚摸着那骨珠,叹了口气。
“师尊,你把它打磨得真好看。”清和拍了拍他肩膀,“夷则收好罢。”然而,当清和一层层穿好衣服,正摆着衣带,动作突然被轻轻按住,然后一双手停在
间。
清和垂着眼,看夏夷则屈下身来,将那骨珠并着苏挂在
侧。雪白衬天青,十分般配悦目。
“师尊,”他又拂了拂衣穗,终于觉得稳妥,这才站起来,同清和目光相对。
“弟子既然易尽妖骨,又何必再保留这一丝半毫。从今往后,弟子只当重活一回,不再耽于旧骨血。”
“弟子前半生种种,皆因这一身妖骨而起。”他望着清和,眼睛里有新生的神采,“因缘际会,尽系师尊——那便请师尊,一直系上吧。”清和看着他,终于体会到,这徒弟易骨新生,充了志在必得的胆魄,已不再是青涩少年。
一场师徒之情,至此确实有了大不一样的转变。夏夷则,这被牵引护佑的徒弟,他从此再没有清和封印的制,抛却了妖身也再不被清和所忌,然后他终于可以反过来,牵住了清和的一生。
后来,当他再次离开清和,去月城,去江陵,去长安——迢迢回首,也依稀可见清和身侧,一串清辉摇曳。
所有的远别,便也算不得远别。
tbc第三十三章33后来,世人忆起圣元驾逝前那一年,也知是泼天风雨,却这样氤氲而苍茫,总看不清晰。一如夤夜来去的风声,你听不出是秋霜渐次落下,还是寒刃在墨中逡巡。
多少诡谲的言同圣上的心情一样变化无端,从巷陌
过时尚有喧哗的余音,又于某天突然齐齐缄默,好似半片幻梦,终被暗夜
埋。
只有青云之中那些锐的捕风者记得,是从圣上密访太华重返京城后,长安的风,开始变了。
圣上向来薄情,却存恋旧之心,红颜已凋,故殿未封,淑妃堂前芝兰一如往昔,窗明几净,竟比生前更得宠眷。
某朝中,圣上似不经心,随口提起了小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