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杨靖诬指我父勾结匪盗攻打县衙,简薛斩了三百户农人首级邀功,三百人呐!华林县统共两条街,三百匪盗不吭声不出气,就排着队走进去也得惊动街坊四邻吧?何人听见一丝声响?”
“简薛未至时,县衙安好无恙,县衙刚刚烧起大火,简薛就带兵来‘平叛’了。县衙内外被烧得一片白地,李县令一家二十三口与县衙属吏役六十七口,尽数被烧成焦炭。大火灭了,简薛就带兵从完好无损的城门西去徐乡,将无辜农人斩首诬指为匪盗。”
“草民拿不出证物,可天昭昭,黎庶睁眼!若请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前往华林县中询问详查,此案即刻真相大白!”容庆气恨难平,目血泪,冲着谢茂咚咚磕头:“十一王!冤枉啊!”仲夏夜里,蝉鸣灯热。
本该是焦躁万分的气候,听了容庆这字字清晰、句句带血的辩白,在场所有人都觉到一股从心尖儿里窜出来的寒意。容庆的声音很惨厉,正常人不会像他这样扯着嗓子喊,他是有多绝望,才会撕破了嗓子去叫喊,好像要把命都付予这一声久不被人聆听的“冤枉”?
没有证据,也不需要证据,因为,整座华林城都是证据!
——何其明目张胆,何其猖狂放肆?!
在场所有人都不为容庆口诉的情形心惊,七品官不算什么,圣京西市掉一块招牌下来,怎么也得砸着一个。可是,京中散官与地方县令又不相同。县令虽小,却是代天牧守一方。京中各衙门中六、七品的小官常在天子脚下,多数也就是大朝会时远远地给皇帝磕个头。谢朝的每一任县令,在赴任前后都要和皇帝单独奏对,殷殷恳谈。
谢朝统共才不足六百个县,哪一块土地皇帝都看得很重要。
悍然杀死朝廷命官,杀的还是天子亲授一方的县令!这件事如何不让人心惊胆战?
唯有谢茂神不变,沉道:“此事我得仔细想一想。”他做了两世皇帝,平定天下之后,紧跟着的国策都是轻徭薄赋、与民生息。
落到刑案上,最紧要的措施即是慎用斩刑。——打了这么多年仗,到处都缺人丁,鼓励早婚早育是一个办法,少杀几个犯人也是办法,毕竟斩首示众也只能肥田,死刑犯不判死,留着去晒盐挖矿干点体力活,也是为谢朝盛世发光发热嘛。
所以,谢茂在死刑判决上采取了皇帝终审制。全国地方判死的案子先统一送刑部,刑部初核之后,分会大理寺、都察院复核,最终皇帝手里斟酌勾决。
换言之,整个谢朝几十年里涉及人命的案子,谢茂全都看过一遍。
谢茂表示,奇葩案子见识太多,他心中已毫无波澜。
他想的是另外一件事。
这案子要说离奇刁毒其实也不然。然而,这又确是一个极其可怕的大案。
它的可怕之处,不在于青天白之下死在其中的两位朝廷命官、百余县衙吏役、数百农夫,而是,就在距离圣京不过九百里之外的黎州,竟然有人玩下这么大手笔的一手遮天,长达数月之久,也半点风声都没透出来!
照容庆所说,皇帝不止被蒙在鼓里,如佞所愿给无辜死去的华林县丞容绪岸扣上谋逆大罪,还给杀良冒功的守备将军简薛连升三级!
——这事儿,可比杨靖不遂、残杀朝廷命官还来得可怕。
文帝在世时,有人敢将欺君大罪看得如此儿戏么?当今御极不足一年,就闹出这事儿来,这不是照着新君脸上拼命糊屎又是什么?
要真像容庆所说的那样,杨靖在办这件事上这样明目张胆、近乎傻,查出证据是不难的。难的是,……有没有人敢去查?查了又敢不敢如实上奏?这件事可怕之处,不在于杨家外戚的势力,也不在于案子本身复杂难破,而是,它所能造成的政治影响。
杨皇后娘家再牛,也总有政敌要搞他。可就算杨靖与简薛都被凌迟处死,这件事上被打脸最惨的,仍旧是皇帝。简直堪称登基以来的头一!
换了是你,你敢冒着得罪控着你生死前程的顶头上司的危险,去“查”这个案子吗?成本太高,收益太低,非常不划算。
谢茂将朝中所有人过了一圈,不得不承认,肯做的人……几乎没有。
哪怕是前两世重生后卯着劲儿的他,出于种种考量,也不会出头去查这个案子。他会把容庆保护起来,他会让容庆再等几年,等他顺利熬死了当今,干掉了侄儿,当上了皇帝之后,再来翻案。
现在去查?就算去华林县搜到物证、请回人证、甚至拿到杨靖、简薛的口供,他那个小心眼儿又封建信、疑心甚重的皇帝大哥,估计都能脑补一个总有刁民要害朕江山不稳、用此事污朕令名的小剧场来。
据谢茂对他大哥谢芝的了解,一本奏上去,皇帝留中不发是客气的。真把皇帝惹急了,他就敢把证据直接烧了,证人砍了,再问你一句,空口无凭,以何为证?攀污皇亲,剑指东,存心谋逆,罪当诛族。生生冤死你!
容庆双目眦血,磕头道:“千岁!草民所言句句属实,华林县人皆可为证!”
“行了行了别磕了,待会儿还睡觉呢,闹得一地板血,招苍蝇。你这事儿吧,孤知道了,若你所言不虚,杨靖、简薛,有一个算一个,必要他二人伏法授首。”谢茂一只手指慢慢地在榻沿上敲击,“不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