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就要看书网】
也可以来帮忙。”石靖琛也点头赞同,而且石家的几个兄弟也可以过来帮忙。
两个让说完这些,抬头看了看天,发现快到午时,他们出来半天,也是时候回去了。
不过纪修然不想原路返回,便对石靖琛说道:“三哥,我们从另一条路回去,如何?”这样,他便可以多看看青山村周围的风景了。
石靖琛自然不会拒绝,点头应下,整理好地上的工具,便带着他往回走。
纪修然出了门,忍不住往两边看看,说道:“三哥,我们去河边看看吧。”他之前在大青山的外围走了一圈,今天并不想上山。
就想起了一直没去看过的汶水河,今天便想去河边的走走。
石靖琛当然不会有异议,带着他往河边走。
其实说起来青山村依山伴水,风景确实秀丽,但是不好的地方也就在这水上。
这条三十米宽的河,虽然并不是很宽,却完全阻断了青山村的出路。
如果不是有这条河,青山村的村民种种田打打猎,怎么也能把子过好。
哪会像现在,村里的东西运不出去,村外的东西也运不进来。
就算盖房子,想买些好点的砖瓦,都没办法往这运。
所以整个青山村一座砖瓦房都没有,便显得更加落魄。
走过东边的一片荒地,两人便走到汶水河边。
纪修然站在河提上,受着水面上出来的带着水汽的微风,眉眼不自觉的放松下来。
抬眼,往对岸看去,隐隐可以看到对岸村子里的青砖大瓦房。
心中不慨,相隔不过数十米,这两岸的生活水平相差却甚大。
纪修然叹过后,心中便强烈的产生一丝沉重,暗暗下定决心,要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汶水河的通问题不解决,他以后
出一些好东西,便运不出去。
如此一来,如何把东西卖出去,卖不出去又如何谈赚钱。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造桥。
如果是在现代,这么一条小河上的桥,转眼间便能建好,但在这个时代,想实现却不容易。
纪修然想着便不住探出头,往河底看看看,水虽然也算清澈,但这么看却
本看不到底。
这样看来,这水起码也有三米深,而且扔到水面的草叶子,没一会儿,就打着旋的漂出去很远,看来水很急。
这种情况下,普通的桥本不经用,而且这种情况下建桥的难度也加大很多,最主要的问题,没有钱呀。
纪修然不想到了记忆之书里的一篇文章,是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章。
描述的是,他那个世界里,千百年来最著名的那座石拱桥。
他翻开记忆之书,把那篇文章,从头到尾的好好读了一遍。
文章里面对于桥身的描述很详细,数据都很确,还有一张图片。
这么详细的资料,他完全可以复制出,一张可用的设计图。
而这座桥的数据,对现在的汶水河完全符合,可以借鉴。
而且石拱桥中的第一“仙桥”,也是在生产条件落后的古代,建成的。
一直屹立了一千三四百年,还能保存完好,可想而知是多么的优秀。
石靖琛看他陷入深思,没有开口打搅。
等纪修然回过神来,便看到这人站在他的旁边,一脸柔和的看着自己。
纪修然笑了笑,开口道:“三哥,我们回去吧。”石靖琛淡淡一笑,点了点头。
纪修然回去之后,便回到自己房间,开始复制设计图纸。
这座桥表面看上去是一个弓形大拱,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实际上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建造的时候,纵向砌制,使得28个拱券相互独立,各个拱券采取下宽上窄,略有收分的方法,增加桥的稳定,而主券上有五道铁拉杆,外券相邻的拱石直接有相连的
铁,让相邻的拱石紧紧连接在一起。
把这些重要特点清楚之后,他和石靖琛在周围的河边走了一圈,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
造桥,选址很重要。
他现在虽然没有那么多的银钱,还没办法建造这么大的石拱桥。
但是也不耽误他提前考察一番。
等找到合适的地点,便测量出相应的数据,再回去完善图纸。
他来来回回找了五个地方,通过对这五个地方地质的勘察,最终确定了离村口200米的那个地方。
这个地方是纪修然考察了这么久,发现的建桥最合适的地点。
测量之后,确定这个地点,河面宽110.8尺,换算过来就是36.9米。
和“仙桥”的跨度37.02,数据相差不大,这些造桥的数据也可以照搬。
有了准确的数据,纪修然据这些数据计算了一下,造桥总用料,石材2800吨左右。
换算下来,差不多需要300两银子。
而那些铁的部分,让纪修然有些为难,朝廷对于铁器把控的很严格,这大量的铁制品他没办法拿到。
只能想其他方法代替了,就算不用这些铁器,纪修然也能把桥建立起来,只不过成品立的时间应该就不会那么久了,其实他也没想过要建立一座,能够
立上千年的桥,名留青史。
就算建成之后,只能坚持两三百年,他也很足了。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