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说出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站住。”就在叶石三人准备离开天香阁的时候,原本大厅中的一个人突然喊出声来,拦下了叶石三人离开的脚步。
叶石听到这声音,身体顿了一顿,迈出去的脚还是收了回来。尽管,叶石可以不理会这声音,直接离开天香阁,可是与其这样走人,不知道和谁恶了,还不如留下来直面面对,看究竟是谁开得这口。
杜莺和东方辉,自然是跟着叶石的,叶石如果不理会走了,他们也会跟着走,而现在叶石选择留下来,他们自然也跟着留下来了。随着叶石转身,他们才看见一个人朝着他们走来,不用想,肯定就是这个人喊出来的口。看其身上的衣着,显然这人是一名世家贵族子弟,而且从其脸上的嚣张气焰来看,这人很有可能,是didu本土的世家贵族,就算不是,也肯定是从其他两个上三城的高等城池过来的。
杜莺和东方辉都皱了皱眉,显然他们知道,这次恐怕是有麻烦了,尽管东方辉是中等城池高城的东方家子弟,而杜莺更是高等城池天乌城的杜家子弟。但不管是东方家还是杜家,都比起上三城中的家族要差上许多,甚至毫不夸张的说,便是中等城池和高等城池的差距,也没有下五城和上三城的差距那么大。现在,杜莺和东方辉只能希望,对方不是didu本土的人,否则强势的背景加上地头蛇,那可就更加的麻烦了。
叶石倒是没有太去在意,只是看到这人走到面前,因为之前这人的语气不善,叶石也不会客气,皱着眉问道:“是你叫我?”
“没错。”来人撇了撇嘴,目光在叶石三人身上扫了几眼,叶石和东方辉没有引起他的注意。倒是杜莺让其多看了两眼。尽管现在杜莺看上去,长相有些普通,但还是有一股气质在,而且身材也不错,来人是一名男子,自然多看了几眼。不过,也只是多看了两眼而已。来人目光没有在杜莺身上多留,重新回到叶石身上。不屑的笑了笑,说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到这天香阁来,是想干什么。”这话不是询问的语气,而是直接质问了,显然叶石三人,并没有被来人放在眼中。只有认为自己高出对方不止一等,对方完全没有说不的权利,才会用这样的语气问话。
对于来人的语气,叶石自然是觉很不了,本来就不大高兴,现在更别想叶石给个好脸了。叶石目光发冷的看着来人,说道:“我们从哪里来,想干什么,关你什么事,不觉得你管得太宽了吗。”
“很好。”来人冷笑起来。眉宇间带着几丝怒意,显然没想到他竟然会被对方给骂回来了,尽管对方的语气只是有些沉,算不上骂,但在来人看来,这已经和骂没有什么区别了。冷笑几声过后,来人倒是没有直接发难,而是沉着声音说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你们看起来,不像是要参加拍卖会竞拍的,而且进来后直走天香阁执事办公的地方。显然是拿什么东西给执事鉴定拍卖。”
“这个时候,还能够拿出东西参与拍卖。恐怕那东西不普通,小子,那东西是什么,告诉我,如果我兴趣的话,直接就在这里给你买下来,也省得你明天拍卖麻烦。”来人说道,末了更是冷厉的瞄了叶石三人一眼,警告道:“这样的话,我也不再和你们计较什么,放过你们,如果你们还想反抗的话,就别怪我不客气,在这didu,还没有多少人敢和我们魏家作对。”魏家,didu大家族之一,比起唐家和高家,也是丝毫不差。而和唐家、高家不同的是,魏家虽然没有参与天香阁中,却在另外的一大势力里,便是耀天钱庄,和天香阁不同,耀天钱庄比起天香阁,能够获得更多的金币,背后支配的,是耀国的皇室,直接由皇帝掌控。而魏家,则也分享着耀天钱庄的一部分利益和权利,虽然比不上皇室,但也是不菲的收入。
就拿现在站在叶石眼前的人,就是魏家的第二代子弟,名为魏东,魏家当代家主的侄子,老家主的孙子。在didu里,也是个权势滔天的主,手中更是有着丰富的财产,就拿魏东来说,虽然是第二代的魏家子弟,但手中握有的财产,便有几百万金币之多。要知道,天乌城的四大家族,每年的收入也才不到上千万金币,魏东一个人的财产,就能够媲美天乌城一个大家族的一年收入。
从这看来,一方面是上三城的势力等确实不是下五城能够比拟的,另一方面,则是可以看出魏家的财大气。恐怕,也就除了皇室能够稳魏家一筹,其他的家族单论财产,是比不过魏家的。正因为如此,魏家每个人都是财大气,在拍卖会开始之前,便会先来看看有什么中意之物,一般来说,看中之后也会在拍卖会上和人竞拍,最后才拿到手中。
只是这次情况却有些特殊,本来魏东对于叶石三人,也没有太去在意,就算是从叶石三人的举动来看,是有着什么贵重物品寄放拍卖,倒也不会让魏东故意去为难,原因自然是看不起叶石三人了。可是就在刚才,高家的一位执事才半透的跟他提起,这三人寄放拍卖的物品,是一件十分贵重的东西,甚至只要将其拿到手,通过剑阁学院招生考核也是完全没有问题了。
魏东看准这次拍卖会,就是希望能够有什么东西帮助他通过剑阁学院招生考核,本来他的实力,已经是剑道四品上段,加上一柄七品剑,通过剑阁学院招生考核,足足有着八成的把握,但对于魏东来说,八成把握还是太少了,他需要的是十成把握。这次听到了高家的执事这么说,哪怕没有明说是什么东西,但魏东那里愿意放过,这才有了这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