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7章从不吃亏的李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微信的悄然上线,没有造成太大的轰动。
除了滕迅几家有关的企业在关注,其他人关注度不高。
这时候,普通人更关心的其实还是量费用的降低。
4月1号,不仅仅是移动,联通和电信同样采取了降费措施。
两家也是无奈之下,做出了这样的抉择。
其实3g的推广,一开始其实是为了限制移动一家独大的,从3g牌照的颁发就能看出来这一点。
政府,其实更希望三家能缩小实力差距。
所以之前颁发牌照的时候,给了联通wcdma牌照,给了电信cdma2000牌照。
这两种体系,在国际上已经取到了成功,有成的运营模式和规范。
唯独移动,拿到了华夏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牌照。
这也就意味着,移动要从头开始,独立运营这种新模式,没有参照物。
一开始,其实联通和电信都占据了先机的,3g智能机刚出现的时候,包括oppo第一款智能机,都是采用两家的规格来做的。
可当移动的td机出现,oppo甚至决定为对方定制3000万部td机,以及移动和远方达成合作,率先降低量费用的时候,这种格局就出现了变化。
三方上次的发布会结束,市面上的td智能机忽然大行于世。
原本,移动的用户就比他们多。
很多人其实都不是太愿意换号,可之前因为没有支持移动规格的智能机,这些用户只能退而选其次,选择了支持其他两家的3g手机。
现在既然有了td机,移动也主动降低了量费用,用习惯了自己移动号码的用户,自然会选择回归。
4月1号,三家都推出了新的量套餐和收费标准。
以5元套餐为例,之前各地标准不一。
不过很多地方,都是5元10m量的套餐,超出套餐外的量,资费在0。01-0。03元/k之间,换算过来,也就是超出套餐外1m量,费用就高达10元到30元左右。
而现在,三家都降低了费用,增加了套餐内量。
以江北为例,4月1号,移动5元套餐量达到了30m,超出套餐外的量费用,也降低到了1元/m。
而原本每个档次的量套餐,用户只能订购一次。
这次,移动却是推出了量加油包业务,同档次的套餐可以订购3次。
而在远方pp和万卡通上充值,还能享受9折左右的优惠力度。
这下一来,用户使用3g网络的热情大增。
光是4月1号一天,在pp和万卡通上订购量业务的用户就高达500万人以上!
而使用短信和移动本身充值体系的用户,按照移动的统计,也有600万人次左右。
哪怕都是订购最低档次的量套餐,1号一天下来,量充值费用就高达5000万以上,实际上这个收入只会更多!
这时候,很多用户其实没有订购套餐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