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周恩来与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所以,总理喝酒喜问两句话:“陈老总来不来?”或吩咐:“叫乔老爷来参加。”总理与陈毅私甚深,自不必言。乔冠华是总理一手培养起来的外家,一直深得总理喜。我曾想过其中的原因。比如乔冠华不拘束,格坦活泼,他敢在总理面前出洋相,但分寸把握的好,决不伤大雅,这是可以给总理带来很大愉快的。毕竟总理也愿意过上一般人际往的生活,但多数干部对总理都是毕恭毕敬,礼貌周全,拘束了自己也就拘束了总理。

“乔老爷”一出场就敢出洋相。总理访问非洲,获得很大成功。返回北京前,在西北14号机场休息一晚上,准备第二天返京接受政领导和各界群众的隆重。乔冠华接不住那活跃子,跟大家策划鼓动一番,第二天一早就带大家提前来到机场,按高矮次序分几排站好队,忍住笑在那里等总理的车到。

总理的车驶来了,司机不明白怎么回事,就减慢速度,缓缓向队列前滑过。于是,乔冠华像个中学生领队似地跨前一步,斜侧半面带领大家呼起口号。那动作是模仿群众,又几分夸张的滑稽:“热烈周总理!”

周总理访问非洲胜利归来!”乔冠华的洋相,逗得周恩来在车里就噗嗤一声,叹着摇摇头,那眼神仿佛是忆起了学生时的生活,忆起了青年时的活跃、嬉戏、自由自在。

车停下来。周恩来再次慨万千地摇摇头又点点头,才钻出车门,一边朝大家走,一边忍俊不止地乐,指点着乔冠华说:“你这个乔老爷呀,总有出不完的洋相!”在一片笑声中,乔冠华不失时机地指挥记者:“来来,给总理和大家合个影。”于是,呼声更高,是真正的皆大喜。

在我的印象中,只要周恩来、陈毅、乔冠华3个人到了一起,准喝得厉害。你敬他,他攻我,我劝你,各有一套办法。酒桌上的其他人被他们一带动,再拘束的人也会放开了,气氛准好。何况,总理、陈毅、乔冠华3个人都是一斤以上的白酒量,有闹酒的“物质基础”不过,真论酒量,还数不到一斤量的陈毅和乔冠华。首长里很有一些“大喝”比如地方干部中,有名的是“南京四大喝”这“四大喝”中又以许世友声名最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喝酒主要不是能喝不能喝,而是敢喝不敢喝。会喝的都伯敢喝的,敢喝就是敢玩命。许世友一生传奇,7次参加敢死队,9次负重伤,那股二杆子劲若是上来,玩命跟你拼起来,后果足堪忧,所以没人敢撄其锋锐。

国务院这边要讲“大喝”廖鲁言可以说最负盛名。据说一次散席,桌上剩半瓶汾酒,他拿起来灌汽水一样喝掉了,淡淡说一句:“别费了。”可是,就这位国务院最能喝的部长,竞被一个文秀洒的水静给灌醉了。看来国务院的最高领导现在是要向她讨回这个“公道”

“水静,我迟到了。”总理笑着点头致歉。

出门口的水静也带着歉意说:“总理,真对不起呢,小平、富他们等你很久,后来听说主席找你,知道一下来不了,他们就先吃了…”

“这就对了嘛,不要等。”总理反而轻松一些,他就是担心叫其他客人久等。

“他们吃完就走了,尚奎也陪他们去了。”水静仍然歉意难消:“尚奎叫我在家等你,他再三关照,说总理重诺守信,说了就一定会来,不管多晚。”

“我答应了的就会来的。”总理随水静进了餐厅。

记得那次吃饭时间不长,不到一小时总理就出来了,说去跳舞。我闻到了酒味,不放心问:“水静很能喝?”

“嗯,”总理点点头“名不虚传。”我问水静是否能喝,是为了测测总理喝了多少,以便把握是否适合跳舞?总理只说“名不虚传”没讲喝多少。见他步履稳健,还像平时一样轻快似阵风,我就放下心,没再多问。30年后看到水静写的文章,才知道那天总理喝了整一斤茅台酒。

据水静著文回忆,那天总理坐下就问:“还有剩菜吗?”

“剩菜怎么行呢,”水静说“总理,我给你留了菜。”

“那就不客气了,”总理把手放在餐桌上“我就吃吧。”水静回忆说,是她亲自为总理收拾桌面,摆上饭菜。都是江西特,总体上是以尚奎同志的家乡兴国县的“四星望月”为主,这个雅称还是主席在兴国搞调查时给取的哩。

那个“月”是米粉蒸,那四颗“星”是四碟小菜,无非辣椒、青菜、豆腐之类。

总理没有动筷子就问:“有茅台吗,水静?”

“有。”水静取来一瓶茅台。

“还有吗?”周恩来含笑扬扬下颏“有就再拿一瓶来。”

“有。”水静忙再拿出一瓶,怔怔地望住总理,不明所以。

“好了,水静。”周恩来指指桌边“来,你也吃一点。”

“总理,我刚吃过了…”

“吃过了就随便吃一点么。”总理继续指点桌边。

水静忽有所悟。既然是请客,哪有让客人独酌独饮的道理?咳,起码的礼节都忘了。

尚奎不在家,作为女主人理应作陪。于是,水静忙招呼服务人员再取一套餐具,坐在桌边。

总理将一瓶茅台推向水静,平常口气平淡声调:“听说你会喝酒,今天我们俩一人一瓶,怎么样?”这才是常里识英奇,淡中见豪侠,水静忙不迭摆手:“哎呀,总理,我哪能喝这么多呀?”

“喝吧喝吧。”总理心中有数,知道豪饮的人说谦虚话只是随口而不会随“能喝多少就喝多少。”总理吃一口粉蒸,说:“在中央苏区时,常吃到这种菜,其中以兴国的最具特。”说着嚼着,已然斟一杯酒,对水静一举:“谢你和尚奎为我准备了如此佳看,干!”会喝的人客气只是嘴头上,见总理斟酒水静也为自己斟杯。随着总理一声“干!”总理一饮而尽,落杯时,水静紧随着举杯,一饮而尽。

总理如此豪,水静自然不会再有丝毫拘束,马上斟第二杯,举起说:“都是些土产,总理太客气了。这一杯我谢总理的光临。”水静仰面干杯,落杯时见总理微微一笑,也痛快干脆地将杯中酒一干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