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三百六十七章:种树的前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忺息楼完工,新客栈也正式营业之后,其实就快要过年了。

客栈有七天的年假,在过年前,陈杨也就没有在微界内安排工作了,该有的物资都有,不工作也没问题。

微界内也算放了个年假,大家章做什么就自己做去。

报名最多的活动还是去小西洋度假,这简直就是微界马尔代夫嘛。

不过小西洋要穿越沙漠,如果只是新人,一两个人去就太危险了,大家凑足了人数后才组队出发了。

西界河的独木桥经受住考验,一人一马过去完全没问题,只不过马儿还是有些害怕,废了不少力气才将他们带去的五匹马都带过去。

而陈杨带头组了另一个队伍,那就是雨林队,去雨林中度个假。

剩下的人还有几个去高原了,还有的都是留在营地和湖心岛,因为澄湖的薄冰融化了,现在两地之间行动很方便,他们开启出了一条道路,还在湖岸修建了一个马厩,从营地到湖岸很快。半小时都不用。

想当初,陈杨刚刚进入微界,没有马,连鞋子都是用树皮制滥造的,要小半天才能走到湖岸,后来悉了路径,制作出了好鞋子,现在又有了马,效率不知道高了多少。

竹筏也改进了多次,速度快了很多,载重力也在不断加强。

现在他们总共有五艘竹筏,因为有时候去天印山脉也要竹筏。

邢荼老爷子和郭子峰以及白晶也跟着陈杨他们出发,但是他们的目的是茶树所在地,而不是雨林,他们要移植一下几株茶树,顺便好好照顾茶树,等来年就可以收获了。

后,天印山脉也需要建造出一个小营地,养蚕需要人手,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

不过营地之中有几个老人会养蚕,洪贵的父母就会。姜伊宁对养蚕也很有兴趣,打算给他们打下手。除了他,李森也想学习一下,他最近正在研究一些蚕丝制品,这会对他了解蚕丝很有帮助。

不过这些等年后再做也完全来得及,所以他们现在还是专心度假。

因为已经悉路径了,所以他们的速度快了很多。

穿越天印山脉到黄土高坡的路他们已经开辟了很多条,其中一条是马匹专用,虽然绕路,但是相对平坦。

此刻的天印山脉还是一幅秋景,唯有在前段时间暴雪的时候有些影响,靠近湖岸的部分有积雪。

他们骑着马,悠闲地在山路之间前进,不方便的路段就下马牵着前进。

陈杨走在最前面,因为他需要开路。

他想趁着这次机会,将这条路彻底打通,以后来往也方便一点,至少能保证马匹通行。

他遇石搬石,遇树挪树,将一路上的障碍全部清除。

这条路径本来就是他们找好的路,并没有太大的高差,陈杨此刻再清除一下障碍,那就方便多了。

不过他清除障碍的方式十分简介暴力,别人还真无法模仿。

数百斤重的巨石,一个人就轻松抱起,比的树,直接连拔起,完全就是人形暴龙。

因为陈杨效率太高,他们的前进速度并没有耽误多少,很快就到了黄土高原。

这个季节,夜间温度很低,不过人数多,搭建临时庇护所也很快,他们并不打算退出微界,反正都带了防寒物,在庇护所旁生两堆火,很温暖的。

他们刚刚到天印山脉和黄土高坡的界处的时候,前往小西洋的队伍已经到了。

沙漠中并没有什么阻碍物,沿着河策马奔腾速度很快,连食物都没消耗多少,水源更不用担心。

虽然沙漠条件更加恶劣,但是那是针对开拓者而言,陈杨他们当时过来的时候差点死在这。

而后来者就享受到开拓者的福荫了,路线找好了,水源找好了,只要带足食物就本不用担心了。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就是这个道理。

到了沙漠的众人第一件事就是体验蒸馏海水。

陈杨他们当时刚到小西洋的时候就做了一个海水蒸馏器,后面找到水源后就半废弃了,但是还可以使用。

这批过来小西洋度假的界民大多数都是新人,很少走出墨原的范围。小西洋和沙漠都没来过,十分好奇。

不过他们制作的海水蒸馏器没那么专业,蒸馏出来的虽然是淡水,但是口不如净化过的天然淡水好。

倒是通过这个蒸馏器提炼出来的盐口还算不错。和他们从天空之镜取来的湖盐有所不同。

孙博正好也在前往小西洋的这一行之中,他决定要多蒸馏几天,带一些海盐回去。

海水蒸馏器要多次加水,这个过程会将海盐反复提纯,直接食用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

“陈杨他们说当初进沙漠的时候差点死在这边,我怎么觉得有些夸大其词了。”许萌的表弟嘀咕道。

“你一直待在营地当然没觉,你可以进沙漠试试啊。”许萌鄙视的说道。

“去就去。”许萌的表弟有些不服气。

“好了,别赌气了,当时我在一行人之中完全是拖后腿的,可是直接昏过去了,你确定要去?”翁吉笑着说道。

许萌的表弟顿时不言语了。

翁吉可是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的人,不是挂个名号的花瓶,他还是相当尊敬的,说实话,他也没有信心。

“翁教授,详细跟我们说说吧,我还兴趣的。”最近新加入的一个中年界民说道,他是云式的舅舅。

不止他,其他很多人也对沙漠的开拓历史很兴趣。

能开拓一个从来没有人踏足过的地方,这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想一想都热血沸腾。

虽然知道过程一定是艰辛的,但是还是会心生向往。

既然暂时没机会真的去试一试,听听当事人说一说也是好的。

翁吉可不是一个只会埋头研究的学者,他不知道开了多少场讲座,参加了多少场辩论。

学术不能永远停留在纸面上,这是他的行事方式,所以他讲起当时的经历来也是绘声绘,明明是如实述说,却能让众人仿若亲临,听到关键之处也是揪心的很。

“当时真的是弹尽粮绝了,他们拖着我前进,在地里挖水,喝泥土里渗透出的水,将其过滤,这样才勉强恢复体力。而且我们当时不知道,其实在我们不远处,就有一个水源。后来也是借着这个水源,我们继续前进,找到了小西洋,靠海水蒸馏器制造淡水的同时寻找新的水源。”翁吉缓缓道来,又讲到他们解救搁浅的鲸鱼,鲸鱼群驱赶鱼群回报的事。

其他人都静静听着,虽然看似平静,可他们的内心却如海舨汹涌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