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雪关在夜半醒来,在寂冷的织花榻榻米上。
纸门拉开望出去,长长的走道那一头还有着灯,丽姨一定还在那儿,守在她受伤儿子的侧。
铁悠入夜后开始发烧、梦呓,医生来过了两回。据三泽说,他是三天前的晚上在河原町出的车祸,抵死不肯住院,这才回家来的。
这件事故,雪关不能不觉得她该负点道义上的责任…显然是那晚在樱花公园,她着实刺了铁悠,他一热血沸腾起来,下一步便决定成为飞车少年,摔断自己的一条腿!
稻村过了黄昏才走。把她们留在三泽大宅,他显得很踌躇,然而,拗不过丽子的坚持。而对于丽子来说,回到京都之后所发生的这种种情节,不论她事先是不是料想过、盘算过,总之,她仍是再度陷进来了,在一个命运里。
正因为朝着一个命运她这样一步步的接近、走来,彷佛那命运正是她自己一手造起来的。
雪关轻声步出房间,觉得这时候若是过去探看丽姨,对于她和病人都像个干扰。
她本来在铁悠睡房的外室与丽姨作伴,陪了一下午、一晚上,最后才让三泽安排到这客房歇下。
夜凉的迥廊,木栏杆上染着一片水。京都的星光比之台北来得清而寒,雪关独自依着栏杆,忽然心恻恻的,想着这谜似的古都家乡、谜似的事、谜似的人…
往那深黑的庭园望去,林隙之中也有一缕谜似的光影子,她心一跳…他在那里,那泥地屋子里,他打下午便进了工作室,那时候医生刚走,铁悠被治疗过,沉睡在镇静剂的葯力里。铁舟的态度出奇得很,这屋子里的事,乃至于丽子的去留,他似乎用了某种方法,使它们变得与他无关。
雪关走下迥廊,循着那光影子去,一颗心提得和脚尖一样轻。
泥地屋子里到处亮着霜白的灯泡,但也许是在深育,也许是雾气的缘故,这陶舍幽悄悄的,像是中国诗里那句“云母屏风烛影深”的味道。
不闻人声息,她先给右壁一座斑驳的格子架引了过去,一个个木格子里,存放着各式各的中国古陶瓷的破片,她逐一念出那上面手写的标示…
宋磁州窑画花枕破片、宋龙泉窑双鱼洗破片、明青花鱼藻盘破片、唐三彩美人俑破片,油滴天目碗,歌窑小胆瓶,彩陶、黑陶器残片…
那些个天青、影青、月白、描红、紫金的,种种幽的泽;那留在碎片上的,断损的折枝花、牡丹瓣、一枚瓜蒂、半只麒麟,甚至只是仙人一只残了的云灰袖子…
雪关深深地被住了。
这些祥陶、断瓷怎会有如此这般特殊的美?这种残缺之美,哪来的动人力量?
她想痴了,连那一张张标示上墨浓的笔迹也看痴了。
是了,一定是铁舟的手迹,带着拙趣,但是一笔一划极清正的文字,为他所收集、研究的陶瓷破片一个个下了注明…
冰裂纹、柳叶纹、鱼子纹、蟹爪纹…雪关默念着,仿佛想把这些美丽的名词留在心里。这时,忽然听见屋子的另一边有动静,她从格子架前走到后头的一座方门一探。
一股炽热面而来…她看见两座窑,一大一小都比人高,犷的砖砌、兴兴轰轰的火气,铁舟就在那窑下,服发的,脸上也是一种郁郁烈烈的神情。
他在烧窑,分明是到了关键的时刻。
每隔一下子,他便把窑上烟囱里的砖头出一点、推入一点,再出一点;不住地由那窑门上的口,窥伺窑内的火。
不知不觉的,雪关走入了窑场,走入铁舟四围的烟和霞里。
他就算晓得她,也没作声,全神守在窑下。却于一霎间,他跳起来,雪关还没明白怎么一回事,已见他纯迅速地堵窗口、关闭焚烧口,拉下一切机关。
他的窑火熄在一个最适切的时间上,早一点是欠火,晚一点便过火了。
然后,像是筋疲力尽似的,铁舟往旁边一座旧陶缸一坐,去一只麻手套,用两手指直着眉心。十几个小时的工作,终于告了一段落。
雪关静静地站在一旁,好半晌,才轻声问他“什么时候可以看到窑里的东西?”
“还早,”铁舟回道“烧窑的时间长,等它冷却的时间更长,急着开窑,釉面受冷会裂,甚至得整件作品都会碎掉。”她凝视他,突然,诘间似的道:“你对窑里的作品没有把握吗,铁先生?”铁舟抬头,眼里带着惊讶之。这深夜不眠的少女,这样率然地侵入他的工作室,她是从哪里看出他的内心的?
久久他才承认“我花了几个月的工夫亲手造这座窑,已经烧过六窑了,还是摸不到它的脾气,今晚这一窑…”话便断了。铁舟丢下手里的麻手套,起身走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