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二百八十三章兵指淮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百八十三章兵指淮南此时后殿之中,神情尴尬的还有一人,天子刘协。

宗卷册遗失,刘协这个当皇帝的责任最大,即便因由应该追溯到他老爹,但是身为大汉天子,这种责任还是不得不承担。现在刘备自称大汉宗亲,但宗卷册遗失又不能证明什么,如何处理即是刘协将要面对的大问题。

平心而论,刘协还是希望将刘备纳入宗室之中,这样可以增强皇室的力量。即便很微,但对于现在乃是傀儡的刘协来说,就算最细微的力量,他都不会放过。但是宗卷册不存,他又不能名正言顺地证明刘备是宗室。如果剔除,一旦刘备后找到证据,自己事宗室,那刘协的头上就先要扣上糊涂的屎盆子。所以相对于刘备而言,刘协更加头痛。

这一次,曹和曹植两父子自然乐于见到,因此都是笑而不语,特别是始作俑者曹植,心中更是已经乐开了花。心中忍不住暗道:“果然,还是动脑子适合我,刺杀那些硬碰硬的,以后还是不要亲自动手为好!”曹植暗想之余,那边心向刘协的孔融,此时也是脸无奈,这种局面,任他再聪明,也是无解。

就在曹父子看戏,刘协孔融无奈之时,刘备忽然高声说道:“陛下,臣幼时曾记下宗卷册,能将父祖在宗卷册中的谱系背诵出来!”

“能背诵出来?”闻得此言,后殿中所有人的目光同时“刷”一下聚焦到刘备身上。

刘协听到,皱了皱眉头道:“宗正,汝管理宗卷册多年,可能将宗卷册内容都背下来?”那老头没有想到刘备会这一出,然而面对刘协的质问,这老头只能用一贯和稀泥的态度,含糊答道:“呃…老臣以前可以,只不过现在老了,倒是忘了不少。”听得这老头之言,曹植忍不住暗骂道:“该死的老头儿!”只不过刘协听到却是暗喜,微笑着再问道:“既然如此,若玄德背诵,汝可能辨认!”老头听到,继续含糊道:“应该…呃…可以…”这老头虽然说得不清不楚,只不过刘协要的就是这效果,点头对刘备道:“卿且背之,待宗正辨认一二!”刘备听得,立即拱了拱手,用平和的声音念道:“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6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县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备乃刘弘之子也。”听着刘备报了这么一大串祖宗名号,到最后所有人都有些昏昏睡了。当刘备说完之后,刘协呆了一下,旋即问道:“宗正,可有误?”那宗正闻言,念叨了好一阵,而后答道:“陛下,至东郡范县令刘雄止,皆有官爵可寻,应该无误。只是…”说到这里,宗正止住了话头。以他的滑头,自能看出,若是自己将话说死了,一旦出现问题,黑锅就是他来背,自然不会自己撞上去了。

刘备听到,眼中闪过不愉之,暗骂道:“好一个狡猾老头,不就是说个‘是’字,真有这么难?”不过宗正虽然不说,但刘协却需要刘备作为助力,因此点了点头道:“东郡范县令乃是卿之祖,要寻不难。曹卿,你以前乃兖州刺史,范县县志应该有记述刘雄之事吧,可以县志对之。”曹植闻言,翻了翻白眼,暗道:“以县志对之,靠,这样也行?”只不过曹明显觉得此事太烦,摆手道:“陛下,臣若是没有记错,东郡范县以前的确有一名县令名叫刘雄。而这刘雄的确生了一子乃刘弘,而刘雄之故里则在涿县,与玄德所言相符。”听着曹不反对,刘协心中暗喜,点头道:“既然如此,卿当是宗室无异。”随即对那老头道:“宗正,去比对,看玄德与朕是何关系。”不要他做决定,那宗正办事倒快,应了一声,拿过刘协的谱系与刘备所言的谱系对比了一下之后,拱手答道:“陛下,刘大人当是陛下之叔也!”刘协听得大喜,说道:“原来卿乃是朕之皇叔。”说完,却是转而对众人说道:“朕今得以与皇叔重聚,幸甚。曹卿,朕准备设宴款待皇叔,卿以为如何?”刘协打的什么主意,曹自然清楚得很,不过他对此也没有在意,毕竟天下汉室宗亲多的是。而且刘备这个宗亲也有点问题,他现在还要借用刘备之力,于是笑道:“陛下能与玄德重聚,实在是喜事,自当设宴。此事臣自会办妥,请陛下放心。”刘协点了点头,笑道:“如此就有劳曹卿了。”随即转头对刘备道:“朕与皇叔初次相见,却是有话长谈,请皇叔到偏殿与朕一聚叔侄之情。”刘备自然答允,其他人亦知道刘协下的是逐客令,纷纷起身告辞。只有曹植起来之时,恨恨地瞪了刘备一眼,原来已经计算好的一切,竟然被这大耳贼三言两语就蒙混过去。不过说起来,也不是没有收获的,最起码刘备这个皇叔之名,得来并非名正言顺,可计较之处极多。曹植目的虽然没有完全达到,但也算完成了一半。

不过曹植还是有些不,若非曹最后那一句,刘协本不敢拍板。想到此处,曹植却是几步追上曹,小声说道:“父亲,刘玄德英雄也,其得天子承认为皇叔,名声大涨,怕是…”未等曹植说完,曹便不屑一笑道:“汉室宗亲,又能如何。刘繇汉室宗亲,最后不也亡于狮儿之手。刘虞亦汉室宗亲且威望其高,最后亦死于公孙伯圭手上,宗亲之名,威胁不大。”说到这里,曹转而责备道:“植儿若有闲暇,还是多读书习武吧,此等事无需过分关心。”说完当先大步离去。

那不在意的态度,让曹植暗暗摇头,心中兀自道:“刘备又岂是刘繇、刘虞之辈可比。不过事已至此,算了…”接下来,便是刘协跟刘备一聚叔侄之情,不过刘协对刘备不,也没说什么心底话,只是拉拉关系罢了。晚宴方面,安排也不算太盛大,来的以米虫居多,曹营重臣没来几个。倒是关羽、张飞几人也被请来了。刘协见着关张的相貌,知道不是常人,更是知道这次拉拢刘备的策略没有错。

喜之下,刘协便提出加封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一个豫州牧,曹可以给刘备,但是左将军就不能了,若是晋位左将军,有开府之权,曹还不想刘备离他的掌控。故而当刘协提提出来之后,便指示一帮依附他的米虫跳出来反对,刘协明白曹的意思,最后只能作罢。

随后便是逢场作戏的时间,曹和刘协是两个最无聊的人,刘备却是如鱼得水,跟一众米虫都混了个脸,算是“认识”不少公卿大臣。当然,刘备的表现,也被董承几人看在眼里,就不提了。

不过,曹显然不给刘备太多时间留在许昌,晚宴之后第二,便直接拨了三千普通士卒,和之前承诺的一万石粮草,打刘备去沛县了。却是现在的吕布,借助富庶的徐州,势力扩展得很快,曹担心东面会生变故,因此不敢怠慢。

刘备走了之后,曹也开始调兵遣将,他很清楚,单凭刘备一人,绝对拿不下吕布。不过此时正值夏季,暑气很重,不宜开战,故此曹只是先安排粮秣,大军未动。

然而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建安二年秋,河北与淮南,同时生了两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且说河北一边,早前袁绍因为曹拿下了张绣,大为着急,决定亲征公孙瓒。只不过就在袁绍亲征之时,后院却是起火了。黑山于毒带领黑山黄巾进攻魏郡,而令人震惊的是,没甚重型攻城器械的黑山军,竟然攻陷了由河北正梁麴义镇守,号称天下第一大城的邺城!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没有人想到,风头正劲的袁绍,竟然会有后院起火的一天,而且对手还是战力不强的黑山军。而袁绍收到消息之后,不敢怠慢,火从幽州退兵,率领大军反攻邺城!

河北战端再启,淮南则传出更劲爆的消息。袁绍的兄弟,大汉后将军,手握传国玺的袁术,称帝了!称帝之后,袁术定都寿net,建号仲氏。随即大肆封赏群臣,相比较袁绍后院起火,这等诸侯混战的消息,袁术称帝的消息切实震惊了天下。

虽然现在天下诸侯谁都不将天子当一回事,但是大汉四百余年的传承,其深厚的底蕴还不是现在任何一个诸侯可以取代的。

袁术称帝,先招来的便是“奉国家以征天下”为核心战略思想的曹。其公然称帝,不就是打曹的脸嘛,于是立即让刘协下诏,定袁术为反贼,继而号召天下诸侯讨之!

这么一个捞名声的机会,谁会放过。因此天子诏令一出,诸侯们同时响应,只不过都是口头支持一下罢了。倒是袁绍,收到消息之后立即跟袁术断绝关系,便将其剔出袁氏家族。

就在曹以及其他诸侯一致谴责声讨之中,袁术直接以行动展示自己的决心,点起七路大军,进攻徐州!

袁术也是无奈,他称帝自然知道风险,想要稳固下来,必须要有一场军事上的胜利作为依托。因此袁术决定拿吕布,这个于徐州立足未稳的家伙开刀。此举让吕布大为火光,本来还想坐山观虎斗的他,立即响应了天子诏令,加入讨伐国贼的行列。当然,这只是口头宣言,真实情况乃吕布还是需要动用自己的兵力,抵御袁术的入侵。

本来还想出兵,但见到袁术拿吕布开刀,立即放缓了的大军集结,来个坐山观虎斗。

说起来,袁术的确有些傻,他称帝之举,明显便已经将自己变成了靶子。而最大的敌人,则是曹。若然他出兵讨伐的乃是曹,吕布本着坐山观虎斗的原则,应该还是会不作理会,口头声讨一下了事。但是袁术偏偏拿吕布开刀,看起来吕布的确是要比曹弱,但问题在于,无论袁术能不能击败吕布,最后曹肯定要找他晦气,这就让袁术两面树敌。

这两面树敌都算了,若然真能打下徐州,曹也会忌惮一下。问题在于,袁术也实在太弱了点,七路大军,看似人多势众,气势汹汹。但是进得徐州之后,却全都萎了。在陈登父子的劝说下,吕布派人说服刘备不要cha手战事,而后亲自领兵敌。在陈出谋,张辽、高顺等将用命之下,不到一个月时间,就三下五除二就将袁术的七路大军杀了个灰头土脸,败回淮南。

袁术败退之快,让人咋舌。不过这时代的诸侯,哪个会是仁慈之辈,在吕布顶过了袁术最强劲的一波攻势之后,就开始有人加入到痛打落水狗的行列了。

先难的乃是江东孙策,直接宣布离袁术,并决定出兵进攻庐江。孙策的离,直接导致袁术后院起火。随后起人曹自然也开始调兵遣将了,将目标暂时由吕布转移到袁术的身上,至于屯兵沛县的刘备,自然会去摇旗呐喊一番。

如此一来,算是四路大军征讨,真正有实力的是三路。虽然如此,但袁术面对的,乃是东北、南、西北三面的夹击。

袁术,讨董之后就是当时最大的诸侯,虽然这些年实力非但没有增长,还有点滑落。但是与曹相比,也是分毫不差。这次机会难得,曹又岂会放过一举击垮袁术的机会。因此尽起马步大军十七万大军,与大部分将领,兵指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