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22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22当詹诺夫刚才把“地球”的观念灌输给特维兹时,的确让他到震惊与好奇。只是他当时因为脑筋还在牵挂着“超波自动回报器”的问题,一时不能有强烈的反应罢了。一等问题刃而解之下,他自然而然有了反应。

许正因为哈利·谢顿所最常提到有关“第二基地”乃是“在银河另一尽头”的说法,使他悠然神往吧。谢顿甚至还点明了它的地点。

“第二基地”是在“星球的末端”到底那种把“银河一端”与“银河另一端”相连的讲法,是指什么而言?所谓两端之间的连线,究竟是一条直线,一条螺旋线,一条圆周线,还是什么?

而现在,特维兹却已恍然的顿悟到,这种联系并非一条直线或曲线,或者可能可以在银河的地图上画出来的任何一种线。它远比这种实体的“线条观念”还要更为艰深象。

当然,以“特米诺”为“银河某一尽头”的讲法,是可以成立的。它正在“银河边缘”对它来说也正是我们“基地”的边缘“尽头”、“末端”的讲法,只是一种字面上的意义。然而它也正是指当年谢顿所说的“银河中最新的世界”一个必须去找到的世界,然而当初兴起这个观念的那一刻,它并不存在。

以这种立论来看,那么“银河”的“另一端”又是什么呢?是指另一个“基地”的边缘吗?竟然扯来扯去仍旧是“银河中那个最古老的世界”吗?而依据刚才詹诺夫不经意之间的立论,那个“最古老的世界”只可能是“地球”

“第二基地”必定就在“地球”上。

虽然谢顿曾说过“银河”的另一端就是“星球的尽头”可是谁能保证说他不是以“隐喻方式”讲的呢?就像詹诺夫追溯人类的历史那样,由最近现在的那些住人星球往回推,一直顺着那条看不见的线回溯过去,推回它们的起源星球,不正好就是指“地球”乃是“星球的尽头”吗?

特维兹想到这里,不由得心旷神怡的笑了起来,他以诚挚的语调说“多告诉我一些‘地球’的事吧,詹诺夫。”詹诺夫摇摇头。

“我所知道的,都已经告诉你了。我们要到‘川陀’去,才能找到更多的资料。”特维兹说道“不,我们不去那里,詹诺夫。我们不会从那里找到什么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并不打算去‘川陀’。我控制这艘船,并不是你。”詹诺夫连嘴巴都吓张开了。他好一会儿才过气、回过神来,用着呜咽的声调说“喔…喔…好伙计!”特维兹说“帮帮忙,别这么难过好不好,詹诺夫,别悲观好不好?我们要去找‘地球’啊!”

“可是只有到‘川陀’去才”

“不,不可能。‘川陀’只不过是个你能去翻一些盖灰的资料,还有研究一些模糊影片的地方。你去了也只能有灰头土脸的结果。”

“可…可是我盼望了几十年,我梦想”

“你梦想能找到‘地球’。”

“可可…是那只是”特维兹站起来,伸手一抓詹诺夫的长袍。

“不必再重复了,教授。别再重复。因为当你还未踏上这艘船以前,你就告诉过我要去找‘地球’的;你说你有把握可以找到,因为你说过那句话:‘我心里有个极佳的可能。’现在我不想再听到你提‘川陀’的事,我只想听你把这个所谓的‘可能’告诉我。”

“可是那还得证实一下才行哪。目前为止,它只是个想法而已,一个希望,一个很模糊的可能啊。”

“好!就告诉我这些!”

“你不懂啊。你本就不懂啊。这个领域只有我才研究过啊。可是这里面并无任何历史的依据,毫无凭据,也未肯定,也不真实啊。别人谈起‘地球’来,只认为它乃是理所当然的事实,而且会认为它可能只是个神话。而中间却包括了几百万个矛盾哪——”

“那可好,且说说看你做的研究又是什么?”

“我当初必须把所有的故事和传说全部予以收集,每一丁点儿的历史,每一条传奇,每一个扑朔离的神话都加以搜集。甚至连‘小说’在内。任何有提到关于‘地球’这个名词的,任何谈到有关物种起源的那个星球的东西,我都照单全收。费了卅年之久,我才把能从‘银河系’每个世界中所集到的,都集到了。而现在,只要再能到‘川陀银河大学图书馆’去找一下,就可以有个结果了。可是,你不准我再提——”

“对。别再提。只需把引起你注意的那一点告诉我;告诉我为什么你会这么想,为什么在所有收集到的资料中,你唯独认为它可能的理由。”詹诺夫猛摇头不迭。

“帮个忙,戈兰,我老实不客气的说,也请你能原谅,你口气听起来十足就是个政客,或者是个军人。然而历史工作却并不是那么一回事;这可不灵的。”特维兹耐住子,深呼了一口气。

“好,请告诉我要怎样才灵,詹诺夫。我们还有足足两天时间。请教育我吧。”

“你不能把可能完全寄托在某一个神话,或者某一堆神话传说上。我必须把它们加以全部集起来研究分析,重组;找出它们内容中的雷同、大同小异、和差异;找出由各种角度和立场的观点,那些本不可能的气候型态,星球系统的天文细节与实际情况的变化;把那些英雄文化的起源地点加以分类排斥;还有其它几百种项目。即使我们不谈这些细目,两天时间还是不够的。我花了三十年哪,告诉你!”

“后来我就设计出一种电脑程序,来把那些所集到的神话和传说全部过滤了几遍,找出了它们的共同点,排除掉那些绝对不可能的。慢慢的,我才终于归纳出、塑造出了一个‘地球’应该有的模式。总之,假如人类全是由一个星球上发源的话,这个星球就必须能代表所有物种起源,所有文化英雄,英雄文化的故事,而有着它的共同点。你要我扯进数学上的细节吗?”特维兹说“目前还不要,谢谢你,可是你凭什么知道,你未被你的数学观念导入歧途呢?我们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特米诺’是在五百年前才发现的,它上面的第一批人类,乃是从‘川陀’所选出来的几十个,者几百个人。当然这些人里面,必也包括了一些由其它世界中所挑选出来的人。然而某些对这点并不了解的人,他们虽然不会假设说哈利·谢顿和韩定这两个人是出生在‘特米诺’上的,他们却可能把他们视为是出生在‘地球’上的,而‘川陀’的这个名词,对他们而言,即代表‘地球’。当然,假如研究过谢顿时期的‘川陀’,一个地表完全被金属包裹的世界的话,也许就不会把它视为一个不可能的神话了。”詹诺夫一脸喜悦地道“好伙计,本人收回刚才视你为政客或军人的说法。你具有着一种非常了不起的灵觉。当然,我必须对它加以界定。我发明出一百种经过扭曲的历史假设和自己编出来的神话型态,然后试图把这些假设捏造的事实,套进我归纳出来的那个‘地球应有模式’之中。其中一项发明,正是以‘特米诺早期史’为基础的。然而,对不起,电脑将所有这些全都打了退票。每一个。当然也许是因为我缺少那种小说创作的才能,而使得那上百个编出来的假设很不合理的缘故,才遭到惨败的,不过,我的确尽了力。”

“我绝对相信,詹诺夫。那么,你的那个‘地球应有模式’又告诉你了些什么呢?”

“一大堆具有各种变化的相似物。也可以说是某种轮廓。但却绝无一点神彩。一个能适于人类居住的星球,你不能要它自转得太快,那样的话,会使空气动型态产生出无法想象的风暴情况;你也不能要它自转得太慢,那样的话,温度的转变型态就会过于极端。它必须具备天然理想的条件。人类喜住在那些有着适当条件的星球上,而凡是能住人的星球,这些所谓的‘适当条件’都是差不多的。也许有人会说,‘好巧!’然而那绝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事实上,”詹诺夫平静的说下去“那只是个众所皆知的社会科学现象。在物理学上讲,也是。我相信,但我并非一名物理学家,而且我对物理方面不太有把握。不管怎么讲,它正是所谓的‘人类甚本生存原则’。一名观察者,是藉着唯一观察它们的行为,来影响他所观察的事件;或者是藉着身历其境的亲眼所见去观察它们。然而问题在于:‘那个合乎模式的星球到底在哪里?究竟哪个星球的自转,才合乎银河标准时间的廿四小时,等于一个银河标准太呢?’”特维兹咬住下想着。

“你认为那才可能是‘地球’吗?难道说,‘银河标准’就不能以任何某个世界的当地特为基础吗?难道不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