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19章福临和八阿哥是同一条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可是关睢的人把守着门不许进。八阿哥死了,娘死了,朵儿死了,关睢服侍的所有人都死了。一夜之间,关睢已经完全换了模样,虽然还是那些假山池水,还是那些古树梅花,但是树不再绿,花不再香,人们,也都不再笑。如今的关睢,被一阵愁云惨雾所笼罩,到处悬挂着白灯宠,鬼气森森,连守门的侍卫,都像是没有人心的泥偶,冷而僵硬,任凭怎么哭怎么求,都只有一句话:“皇上有旨,不见任何人!”了,全了。这还是后吗?这里竟没有一个忍冬认识的人,没有一个女,甚至没有太监,有的,竟是带着武器的侍卫。男人是不许进后的呀,而这关睢的门前守着的,分明是御前行走的带刀侍卫,他们怎么竟然进到了内来,怎么会阻止庄妃娘娘的身边丫环,他们怎么敢?死了一个八阿哥,难道连后的秩序都没有了吗?庄妃娘娘陪伴了皇上整整十年了,如今在她生死关头,竟连见一面的愿望都不能达成,这什么都有的皇里,难道竟独独容不下一点点人情味儿吗?

忍冬跪在关睢门前,伏地大哭起来。

红光蔓延,太就快升起来了!

大玉儿沉沉地想,皇上在外边等着呢,等着呢,太就要升起来,太会出来的,就要出来了。

她松开手,又在等待中重新昏睡过去,并在睡梦中继续着她另一轮的等待。

,太就会升起来了。十二岁的玉格格坐在帐篷外,似乎只是打了个盹儿的时间,再一抬头,地平线上,草原的尽头,太竟然探出了小半个脸儿。

小格格跳起来,目瞪口呆,屏息而待,那澄红的、凝脂般的、初升的太,有棱有角,滟滟滴,一点一点,探出来,探出来,猛地一挣,跃在半空——“太出来了!”小格格叫一声,扯开马绳跃马扬鞭,向着太升起的地方狂奔过去,奔过去,初升的太照在她身上,光泛彩,万道光芒。

“太!太!”庄妃喃喃着。

“生出来了!生出来了!”稳婆叫着,报喜声顷刻充盈了整个屋子“是个阿哥!是个阿哥!”

“恭喜娘娘,是个阿哥!”稳婆用金剪剪断脐带,手脚利落地妥,抱至庄妃眼前。

然而庄妃的眼睛只是微微开阖,低语一声:“太出来了!你们看到了吗?”头一歪,再度昏过去。

稳婆莫明其妙,却懂得见机行事,立刻以更加喜悦的声音大声告诉着:“是个阿哥!娘娘说看见太了!是太落到永福里来了呢!是大喜之兆啊!我们都看见了!真是太呢!”众太医从午时劳累至夜,如今终于大功告成,母子平安,遂分外兴奋起来,随声附和着:“是呀,咱们都看见了,太降到咱们永福了呢,小阿哥大福大贵,将来必是龙虎之材!”永福一时挂起红灯,又分别去各报喜传讯,众人自谓这一番辛苦必得重赏,俱喜气洋洋,顾不得辛苦劳累,都脚步轻盈起来。

忍冬正自跪在关睢前哭得撕心断肠,忽闻一声婴儿的啼哭划破夜空,不一震,心道:好响亮的哭声!爬起来便往回跑,却与来报信的丫环撞个怀,忙拉住问道:“娘娘怎样?”

“生了,是个阿哥!”小丫环天喜地,嘻笑着“我们正往各报讯呢,皇后娘娘已经来了,命我过来请皇上呢,姐姐也快回去吧。”忍冬大喜,回头对着侍卫啐道:“庄妃娘娘生了个阿哥,还不去报讯吗?狗仗人势的东西!”拉着小丫环一路跑回。

侍卫气得直翻眼,却不敢怠慢,只得跑进关睢报喜:“恭喜皇上,永福庄妃生了,是个龙子!”然而皇太极仿佛没听见,又或者听见了却不清楚太监话里的真正含意,仍然维持着同一个姿势搂着海兰珠默默坐在八阿哥小小的棺椁前,对侍卫的话置若罔闻。

侍卫不得法,只得磕一个头再次禀报:“皇上,庄妃得了一个龙子。皇后娘娘已经在永福里候着了,请皇上也过去看看。”皇太极这才抬起眼来,微微地一挥手,淡然道:“知道了,去吧。”小阿哥嘹亮的哭声惊天动地,被裹在一小小的锦被里,虽是刚出生且是“早产”的婴儿,却已经稀稀地有了一圈胎,脸蛋通红,皱成一团,张大了嘴,用哭声向全世界宣告着自己的降生,仿佛在说:人们,看吧,我来了!

哲哲从产婆手里抱过婴儿来,笑道:“难为这么小小的一个孩儿,倒有这么大嗓门,将来跟他父皇上了沙场,不用举动箭,就是一声狮子吼,也可退敌了。”产婆将胞衣提去房后埋掉,忍冬指挥着众人手忙脚地收拾水盆巾,又在门首高梁上悬起一张小弓和三枝小箭,红线为弦,蒿杆作箭,向门外,预祝孩子将来必会长成一名英勇擅的巴图鲁。忽远远地见陆连科来了,大喜,忙拉着进来见哲哲。

陆连科跪着见了礼,又向哲哲道喜。哲哲因问道:“皇上知道了吗?”

“知道了。”

“那皇上怎么说?”

“就说知道了。”

“就说知道了?还说什么了没有?”

“再没说别的。”哲哲听了,又惊又叹,半晌无语。忍冬等更是如入冰窖雪一般,将一团高兴住,人们面面相觑,俱失落莫明,却不敢怨言。永福得子偌大喜事,却只兴奋了几分钟,仿佛石子投湖,几圈涟漪就平淡了下来,非但不见半分喜气,反而有种抑隐忍的凄惶

人们一时静寂下来,都不知说什么才好,惟听见婴儿洪亮的啼哭声,稳婆先惊醒了,跪下问道:“回娘娘,红蛋已经煮好上,是这便送去各,还是等到天亮再送?”忍冬也转过神来,回道:“炮仗一早备下,现在可以鸣放吗?”哲哲叹口气,低头想了一回方道:“送蛋的规矩是人的老礼儿,为小阿哥祈福的,断不可省,各这时候早已惊醒,这便送去吧,也让大家高兴高兴;至于鞭炮,皇上一早有令,举三月不许闻丝竹之声,何况炮竹?还是免了吧。”庄妃得子的喜讯转瞬传遍中,有人喜,有人妒恨,而皇太极,却只是冷淡。

原是势利之地,永福庄妃生儿子这样大事,皇上就在咫尺之遥的关睢里,却不肯移驾走几步过来看一眼,连句安嘉奖的话儿也没有。其冷淡之情,不要说与当初海兰珠生八皇子时的那般大张旗鼓相提并论了,就连东西两的那些庶妃都不如。如此种种,人们岂有不看在眼里的?私下里俱议论纷纷“一样是生儿子,宸妃生产的时候怎样热闹来着,这可好,冷冷清清的,连句话儿都没有。”

“小户人家生儿子还得分蛋放鞭炮呢,何况皇上得了阿哥?”

“谁敢啊?关睢那位正伤心,举上下三月不许闻丝竹之声,还放鞭炮?”这些话,庄妃并没听见,但是也猜得到了。生了儿子,可是皇上连看一眼都不肯,永福一早备下炮竹喜灯,也都不见鸣放。难道就为海兰珠死了儿子,别人就不许生儿子了吗?生了儿子就不能高兴了吗?

新生的婴儿声嘶力竭地哭泣着,声音宏亮,所有的人都说,听啊,这孩子的声音,好像号角一样呢。大玉儿睁开眼睛,在她恢复说话能力的第一时间,在她的神智还不曾真正清醒时,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把福儿抱来。

福儿。这新出生的孩子就这样拥有了他的名儿。他被抱至他母亲的面前,被他的母亲紧紧拥在怀里。大玉儿看着自己新出生的孩子,暗暗发誓:儿子,别哭,你出生了,你来见妈妈了,你就像太升起一样光芒四,这是多么好的事情。你还为什么要哭呢?是在怨恨你父皇不疼你吗?没关系。眼前的小恩小惠不算什么,咱们想要,就要他整个儿的江山,父皇的怀抱算什么,那崇政殿的金銮椅才是你的位置!孩子,我一定会抱着你,陪着你,走上那代表无上尊荣的金銮殿的。

儿子,你来了,来夺你父皇的江山来了,来替你额娘讨还公道,建立不世功勋来了。你又何必哭呢?他该笑才对,该陪着额娘一起笑,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但是此刻还不是庆功的时候,还不能无顾忌地笑,还不可以把所有的心思表在脸上。度过了生死攸关的一一夜,再醒来的大玉儿已经非常清醒而且理智,并且慈宽容。对于皇上的种种冷遇,她非但无怨无尤,反常常对人讲:“姐姐出了这样的事,我做妹妹的最伤心,要不,也不会提早了整个月生下福儿,好在看着还筋骨齐全,没病没残的,就是八阿哥在天之灵保佑了。我在月子里出不得门,不能去看望姐姐,你们谁替我带句话儿,请她得空来看看她的亲侄儿,就当是看见八阿哥了,也可略宽心些。福儿紧着早产,还是晚了三天,也没缘看见他八哥的面儿。”说着伤心落泪。

旁边的人赶紧劝:“庄妃千万别这样,月子里的人见不得眼泪,伤了身子最难补的。已经是早产了,要再不好好保养,坐下病来,可是要不得的。都这时候了,还只顾着别人宽心,怎么自己倒好好地伤心起来了呢?”庄妃复又拭泪道:“各位娘娘说得是,只是我心里想着,我姐姐打小儿就身子单薄,若再不自己当心,可叫皇上心里怎么过得去呢?虽说人死不能复生,然而姐姐还年轻,自己调养着,不过一年半载,再生个阿哥格格,也是一样的。岂可为去了的人伤了身边的人呢?”众人愈发戴,都说:“到底庄妃是读过书的人,想得比旁人周全深远。”说了几次,话风终究吹到皇太极耳中去。太宗觉得内疚,这方离了关睢,匆匆往永福来探望一回。娘抱出阿哥来,皇太极也只是在娘怀中看了一眼,并不伸手来抱,脸上也毫没一丝儿模样儿。

大玉儿暗中切齿,脸上却丝毫不,赔笑说道:“皇上虽伤心,也要自己保重。福儿虽生早了一个月,倒幸喜身子强健,还等着皇上给取名儿呢。”皇太极淡淡地道:“你不是已经定了叫福儿吗?就随你好了。”庄妃道:“这只是一个名,随口叫叫的,正名字还等着皇上来起呢。”皇太极道:“急什么?哪个阿哥不是等着了岁办了礼才起名的,便是八阿哥,也还没个正名字呢。”说到这里,想起八阿哥至死还没来得及有个名字,不刺心伤怀,声音哽咽。也不及嘱咐几句,拔脚便走。

人们见说得好好的,忽然皇上站起来走了,吓得伏地叩送不迭。大玉儿气得发昏,却惟有强自忍耐,自己发话下去:“阿哥的名字,我自己来取好了,就叫福临!”关于福临的出生,传着很多种神奇的说法:有人说庄妃因为受了惊吓动了胎气才早产的,可是福临生下来面阔体壮,足斤足月的,哪有半点早产儿的柔弱,分明天生贵人,有神明暗助;也有人说福临的出生和八阿哥的死仅差了三天,本就是八阿哥英灵未远,转世重生,他们两个,其实是一条命,永福顶上的红光就是明证;还有的说,大家伙儿亲眼看见的,福临出生的时候,永福殿顶上光芒万道,就像有太罩着一样,这位阿哥长大了,必定是大福大贵,位极人臣的。

这种种的说法,让皇太极听见了,大不耐烦。在他心目中,是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死去的八阿哥的。况且,就算福临可以补偿八阿哥的死,又有谁能补偿海兰珠的香消玉殒呢?

任凭太医们穷经皓首,翻破万卷书,喂了几十公斤的参汤当归下去,海兰珠却仍一瘦似一地萎顿下去,急得皇太极每天跳脚儿骂人,恨不得解散了太医院,改成死囚牢才好。

傅胤祖一三番地跪着磕头,口称罪臣,直说臣等无能,罪该万死。皇太极焦虑万分,骂道:“罪该万死,罪该万死,你们便是死一万次又有什么用?太医院供佛似的供着你们,难道是白吃饭的?宸妃若有事,自然要提你们的头来,便磕烂了也没有用。”太医们唬得衣襟簌簌,只不敢说话。皇太极一时软下来,又央着傅太医:“当初绮蕾病成那样子,十成死了九成,你还不是妙手回,从阎王殿里给拉回来了?现在宸妃不过是伤心伤身,又不是病,怎么倒不见你有主意了呢?”傅胤祖磕头道:“皇上,当初静妃娘娘重伤,只伤在身,未伤在心,她为人意志坚定,兼在底子好,所以能救;如今宸妃娘娘忧思至深,原本自小体质薄弱,如今又自己不肯保养,每里只念着八阿哥,要与阿哥一道去。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老臣纵有回天之力,却也无法可想呀。”皇太极听了,益发揪心裂胆,痛不可当。每一有时间就守在海兰珠身边,搜心刮肚地说些宽心的话,除此也只有听天由命而已。哲哲先时还一天三次地往返探视,守着说些节哀顺便的现成话儿,然见海兰珠待搭不理的,渐渐心也淡了,只命太医小心服侍便是。

可怜那海兰珠原本花朵一般娇柔软的人儿,如今却如游丝灰槁,仿佛随时都会随风散去,且一时清醒,一时糊涂,算起来,竟是糊涂的时候多,清醒的时候少。

而福临的降生,加速了她的死亡。一夜又一夜,福临的哭声穿阁越户,让她清楚地听到,却恍惚地迟疑:是八阿哥在哭吗?八阿哥去了哪里?

她总是一遍遍地问人:你们听到八阿哥的哭声了吗?他是不是饿了?是不是醒了?

人们莫明其妙,她们并没有听到任何的声音,但是面对宸妃的问题却不能不含糊回答:不,不是八阿哥,是永福庄妃的儿子、九阿哥福临的哭声。

皇太极听了,更加烦恼怜惜,不顾青红皂白,命陆连科到永福传口谕,叫妈好好看着阿哥,不叫哭闹,惊扰宸妃休息。

庄妃听了旨,气了个发昏,却只得勉强忍耐,隔着帘子说:谢谢陆公公关照。我尚在月中,就不起来了,请公公回禀皇上,小阿哥很乖,并不大哭的。至此大玉儿彻底死了心,再也不指望皇太极来探望于她,便是偶尔来了,她也只守礼应对,并不如前喜。

生下了福临,生下了她与多尔衮共同的儿子,这叫大玉儿对自己的前途、对儿子的前程已经看得很清楚,她这一生已经没有了退路,是必须陪着福临健康地长大、并且勇往直前、一直走上金銮殿的帝皇宝座,除此更没有第二种选择的。皇太极的心中只有海兰珠,只有八阿哥,即使是一个死了的八阿哥吧,也要比刚刚出生的九阿哥更叫他看重。这样的丈夫,不要也罢;这样的阿玛,不要也罢。况且,他本来就不是儿子真正的阿玛。

抱了这样的心思,大玉儿反而坦然起来,每只加紧自己调养,闲时便看看书下下棋,或者逗鹦鹉玩一回,颇为悠闲自得。

且说哲哲因那朵儿临死之前说过一句“吃对食儿”的话来,心中大不快意。只因中接二连三的红白喜事,才一直隐忍着不曾顾上。

早请安毕,因旧话重提,面向众妃道:“按说里的女孩儿服侍这么些年,也都大了,该是放出去的时候了。那天朵儿的话你们也都听见了,女和太监们竟有这些勾当,我再容不得这些个事,虽是钗儿和福子死了,难保还有不干净的,这盛京皇里岂是藏污纳垢之地?因此我的意思是,上下通算一算,按照花名册子将各里的大丫头一齐发放出去,或卖或配,或令父母领回,又或者看她服侍得好,赏几两银子令她自寻去路,另换更好更新的来。你们看是怎样?”贵妃娜木钟因自己的丫头去得尽了,巴不得各人也都像她这般丢了心腹的才好,因此第一个抢先说道:“皇后这说得最是有道理不过,古往今来的女也都有规矩的,几年一采,几年一放,没有总扣着耽误人青的。况且这些女孩儿这些年也大了,知道的事儿也多,脾气也大,不知养出多少种嘴里形容不出的坏病儿来呢,也的确是该清扫一回了。”诸妃子听了,俱面面相觑,大有不忍之。尤其巴特玛,最是心软面和之人,偏是手下的几个丫头却个个伶俐练达,尤其大丫头剪秋,更是身边片刻少不了的眼线膀臂,比寻常主子还聪明有决断呢,大凡巴特玛思虑不定的事儿,多是剪秋代她拿主意;又或是子里该添该减的,也都是剪秋留心着增减调度;便是里的眉高眼低,也都是剪秋在旁提着她,助她逢凶化吉,察言观。因此听了这话,竟是摘心尖子一般,忍不住辩道:“也不一定是各个都该去的,也该问问她们自己的意思才好。”娜木钟一愣,她与巴特玛一处,向来是她说一巴特玛绝不说二的,如今竟为着一个丫头和她唱反调,不大怒,反相讥道:“若是事事都问她们的意思,咱们也真叫白做一回主子了。”巴特玛红了脸,不敢再说,然而努嘴别头的,分明是不愿意。哲哲看了,也不好立下严命的,看看四周,五之中,原已有两的下人是死绝了的;如今庄妃刚刚生产,告假不来;巴特玛虽在,却是说明了不乐意的。推算下来,竟惟从自己的清宁清除起来,方可服众。

说话,不料早在帘外听得一清二楚,明欺皇后心软,又缺乏手段,遂拼了一个目无尊上之罪,掀帘子进来,朝着哲哲身前便跪下去,抱腿哭道:“娘娘,奴才是早立了誓要一辈子跟随娘娘的,娘娘若撵我出去,是惟有一死了。那钗儿没廉,是她自家做下的丑事情,至于朵儿的话,不过是临死前要拖人下水,她说的那些混话,奴才是听也听不懂的,更绝无此等肮脏行径。求娘娘明鉴。娘娘若是因为里新近出了许多事情便要撵出奴才去,那奴才便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说着大哭。

哲哲早已软了,不由地说道:“丫头起来,我又并没说你什么。只是你也大了,难道一辈子守在里不成?”只是磕头不起,指天誓地说要服侍终生。

诸妃看见哲哲颜松动,知她心中早已允了,只是话说得了下不了台,遂都假意劝说,都赞忠心,这是皇后娘娘慈恩浩动上苍,老天才特意派下这么一个人来服侍她的,就同王母娘娘身边的金童玉女一样,是她命中如此,倒不可强其志的。

哲哲听了自是受用,遂笑道:“这也赞得她太过了,做奴才,自然该是忠心的,若是各个都像那个叫什么钗儿的那般油腔滑调,藏耍鬼的还了得?”又命各回去整饰闱,裁减仆从,说是“做主子的别只惦着一心邀皇上的宠,自己身边养着小鬼儿呢都不知道。回去说给那起不长眼的奴才们知道,里的声名要紧,若是再有那起不三不四的人事叫我知道,非但当事的人要死,便是知情不报的也要连坐的。”各都不好应声,只得低头听训,过后应景儿地随便点一两个用不上的丫头报数,随哲哲发出去。剪秋等一干人心怀鬼胎,都以为这回必定死了,大惊小怪多,打听着事情消停了,这才放下心来,从此果然收敛许多,不敢再像从前那般频约密会,无法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