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二一四年)天边才微曙光,颜小豆已起到厨房升火打水,她往灶口加了几柴薪后,走到后院喂。她抓起饲料,嘴中“咕、咕”地念了几声,十多只便全往她靠了过来,她微笑地将饲料洒在地上。
“多吃点,才能多下点蛋。”她神奕奕地到舍里拿出里头刚下的蛋,装进篮子内,走回厨房。
她想煮一些有营养的食物给补补身子,自从一个月前生病后,身子就没再好过,气还愈来愈差,看了几个大夫也都没起,嘴里只呢喃着想见父亲一面,但这本不可能,父亲两个月前被征调到军队为国效命,怎么可能回村?
“不过,说不定爹一回来,的病就好了。”小豆乐观地想。
她自饔中舀出白米,心里仍思忖着该如何让爹回家,原本她是想请人捎封信带到家中去,但是叔公说军营不比客栈,不是说走就能走的,若战前私逃可是死罪一条,即使阿爹知晓病重也莫能助,他不能擅离军队,这话听了真教人气。
“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小豆转身望向声音来源,母亲站在厨房口,一脸疲惫,眼下还有淡淡的黑眼圈。
“娘,你去上躺着休息,这儿我来就行了。”她将米放入木桶中煮。
“我不累,娘没那么虚弱。”颜母顺手拢起散落在颊边的发丝。
“哪有不累的道理?你照顾了一整晚呢!”小豆推母亲出厨房。
“快去休息,若是累倒了怎么办?”
“别急。”颜母拍拍女儿的手。
“娘有话跟你商量。”
“什么事?”她望着母亲紧皱的眉头,心里有股不祥的预。
“怎么了?”
“身子愈来愈虚弱,而且她要见你爹。”颜母叹口气。
“我明白她想见旺财的心情,但咱们哪有办法让他回来,我想了一整夜也蹦不出个法子来,怎么办才好?”婆婆是个庄稼妇,未出嫁时在家帮忙农事,嫁为人妇后,种田种菜,勤俭持家,以夫为天,不料三年不到,丈夫就死了,年纪轻轻便守了寡,还带着稚子,虽然有夫家亲戚的救助倚靠,但孤儿寡母,要生活也着实不易;好不容易将儿子养大,也娶了媳妇,本以为三代同堂,可以承膝下,共享天伦,怎晓得儿子却被征召入伍,自己的身子也在这时病了。
颜母明白婆婆担心见不到儿子最后一面便离开人世,这些她完全能明白体会,倘若是她,也希望能有儿子在身边,毕竟苦了大半辈子不就是为儿为女,但她这为人媳妇的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又何尝好受?
颜母叹道:“这年头不知是犯了什么冲,竟然打起仗来了,搞得大伙儿离子散的。”
“朝廷的事谁得清楚。”小豆也皱下眉头。
“不过爹说了,是有蛮人来打咱们,既然人家都下战帖了,咱们也只能硬打。”
“你爹哪懂得打仗这种事?他大半辈子都在田里过,顶多就会斗、斗蟋蟀。”颜母大摇其头。
“但是爹在信里提过他在军中过得很好,还杀了好多敌人。”
“我看他是在吹牛”她才不信自己的丈夫有这么神勇,二十年的夫又不是做假的。
“娘,你别对爹这么没信心。”小豆笑道。
“我只要他保住老命就成了,才不管他到底杀了多少人。算了,不说这些,娘是想托人带封信到军营去,你觉得怎么样?”
“可是叔公说捎了信去也没用,现在在打仗,怎么可能让爹回来?”
“这我知道,但是总得试试,就当是最后的希望,咱们也算尽人事、听天命,完成你的最后心愿;若什么都不做,只这样干等干耗着,我可受不了。”颜母疲惫地抹抹睑,振作神。
“我知道。”小豆点点头,不管希望有多渺小,还是试试看的好。
“等会儿我就去请叔公替咱们写信,不过在这之前,娘还是先回房歇着吧!这儿有我。”她推着母亲离开厨房。
“你再不休息,也要累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