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峨嵋山色黯然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高出五岳,秀甲九州”!
峨嵋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佛家称此为光明山。
山中云海幻变,有两座高峰,终年出在云端之上,远看好像峨嵋,故名峨嵋。山上以伏虎寺规模最大,环抱在山拗里,殿脊重重,林木蔽天。
这是初的一个早晨。
伏虎寺正当早课时光,僧侣们宛如四条灰长龙,一个个双掌合十,在悠扬钟声中,鱼贯进入大殿。
大殿上,品字形放着三张上覆黄绫的长案,中间一张长案后面,放着一把黄披椅,左右两案,也各有两把红披的坐椅。
这情形,是寺中重大典礼才有的场面。
但今天并不是寺中举行大典的期,何以掌门方丈和四大长老要亲自主持?
全寺僧侣都觉到今天的早课,有些不同寻常,可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故。
伏虎寺清规素严,尽管每个人心头都在猜测着可能发生之有,但大家还是合十当,缓步徐行,跨进大殿,分左右四行,各就班位。
数百僧侣;静穆得没有一丝声音。
跟在这群僧侣后面的,是一名衣少年,看去约有十六七岁,生得双眉斜飞,目若朗星。
他跟随着大家,也双手合十,目现鼻,鼻视心的走进大殿,站在右侧后排最末一个位上,敢情他是新入门的俗家弟子。此刻钟声已停,从殿后缓步走出四个身披大红袈裟的高僧,各自在左右两边预设的红被椅子上坐下。
这四位高僧,正是本寺监寺长老、和持戒院、罗汉堂、祖师殿的主持。
四人之后,又从后殿走出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和尚。
只见他白眉低垂,面容慈祥,身披紫金袈裟,右手待着一串檀木念珠,左手托一柄紫玉如意,缓步走上正中香案。
这位老和尚正是本寺掌门方丈——大觉大师。
全殿僧侣,在这一刹那,个个面庄严,上身微储,向上合十为礼。
大觉大师把手中紫玉如意,放在案上,然后正身肃立,单掌当,缓缓抬头,掠过全殿僧侣,口中低喧一声佛号,徐徐说道:“阿弥陀佛,峨嵋山,号称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我峨嵋一派,也蒙佛祖慈悲,武林中,和少林、武当、华山三派,同为江湖四大门派之—…”声音不响,说来不徐不疾,但偌大一座大殿,数百僧侣无不听得甚是清晰。
他话声微微一顿,接着面容一肃,继续说道:“只是江湖大劫将兴,杀孽已萌,出家之人,五蕴皆空,不宜卷入江湖是非之中,老僧几经考虑,本门决定退出江湖,封山二十年。
因此,老僧郑重宣布,凡我门下,已经皈依三宝弟子,从明起,不准擅离本寺一步,本门俗家弟子,也一律不准再在江湖走动。”峨嵋派在江湖上被列为四大门派之一,声誉极隆,何以突然宣布退出江湖,封山二十年?
全寺僧侣,不全都凛然失。
但峨嵋伏虎寺清规素严,掌门人这种重大决定,自有他的远大见解,僧侣们虽觉事出突然,心头各有疑问,纷纷猜想。
因为大家都还记得本门在六十年前,也曾经有过一次封山,那还是上一代方丈手里的事。目前,除了方丈和四位长老之外,谁也不清楚当年要封山的原因。
在近乎凝结的空气中,没有一个人敢出声问话。
大觉大师眼看没人提出意见,这才微微颔首道:“大家该知道祖师创业维艰,老僧此一决定,亦情非得已,本门戒律极严,一经决定,就不准违忽,同时由特戒院派人通知本门俗家弟子,一体遵照。”待戒院注待起立躬身,应了声:“小僧谨遵掌门人法谕。”大觉大师点头还礼,接着目光一转,笔直朝右侧后排瞧来,和声道:“南珩,你早餐之后,可到方丈室来,老僧另有待。”原来站在右侧后排末尾的那衣少年,叫做赵南珩,他听到方丈吩咐,心头不一阵猛跳,慌忙躬身应“是”!
大觉大师面容慈祥,朝全殿僧侣合十为礼,然后取起紫玉如意,缓缓转身,朝殿后走去。
四位长老同时站起,跟在大觉大师身后,步入后殿;但他们脸上,显得异常凝重,而且还隐约出悲愤之!
四条灰长龙,依然有规律的退出大殿。
每个人的心底,都着惶惑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