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十七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岂止‘讨不了好处’?!

嘿嘿!”汪士荣笑道,随即脸肃然,一字一顿的道“除非他们主动投靠,按蒙古人的规矩,这些战败之人轻则贬为奴隶永不得生天,重则全家老幼一律处死——所以,某以为不论大汉蛮夷,人皆有趋利避害之心,他们在我们大汉受优待礼遇,是因为他们与我大汉大有用处,而投效本族人却必然为其他族酋清洗,纵然保却命但权势却永无指望,你说他们该如何选择?!”周培公恍然,欣然点头“善!”

“故此,若科尔沁、土谢图来攻,我料察哈尔部必定以我大汉为倚靠,拼死抵抗,无他——权位尔!”汪士荣斩钉截铁的道。

“汪先生说得是,不过…”林风虽然连连点头,但心中却隐约觉得有点不对“不过这样一来还是要和蒙古人开战啊!”

“主公说得不错,这世间之事,尽皆弱强食优胜劣汰,哪里有白白享受太平的好事?属下适才所言,只是说咱们开战的本钱——若是这个本钱丰厚,别人过来讨不了便宜,自然也不会过来碰这个霉头,”汪士荣笑道“放归察哈尔部落之后,主公可令大汉骑巡哨草原,立大汉之兵威,而后则立即与各部通商!”

“通商?!”林风疑惑的问道。

“不错,现在蒙古形势亦是非常凶险,三大部落皆有争霸之心,然草原大漠却不产铁,极缺兵刃甲胄,所以咱们一定要通商以安其心!”汪士荣眉一扬“此外,还需大量输入茶砖、布匹、食盐,这些物资干系草原民生——若是咱们不给他们,他们迫于无奈,也是要过来掠夺的!更何况咱们也不会吃亏,也可借此购买战马!”

“但…这样一来,岂不是资敌?!”周培公苦笑道。

“是资敌!”汪士荣大大方方的一口承认,令林周两人面面相觑“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若咱们不卖,也会有别人卖——现在山西陕西兵祸连绵,边防形同虚设,他们要勾连中原商贾,也是容易得很,那既然这样,还不如咱们主动售出!——不过咱们通商得有其他目的,眼下蒙古内战即将爆发,我料准葛尔部今年必将大举东进,所以咱们就一定要厚此薄彼,要卖给土谢图、科尔沁等兵力稍弱的部落大批兵刃、甲胄、甚至火炮,尽量武装他们的部众,协助他们抵御准葛尔铁骑;而另一方面,也要过大同、走山陕为准葛尔部输入粮秣、茶砖等等,支持他们长期征伐,务必要令蒙古诸部战火连绵、大漠草原横尸遍野!——只有这样,咱们大汉方能上下其手、各个击破,”汪士荣笑道“此乃卞庄刺虎之计也!”

“此事不易为…”周培公是典型的实干派,马上就考虑起实施细节“一则我大汉的财力未必能够支撑;二则要进行此项攻略,那商队中人除了会做生意之外,亦恐少不了多派挑拨离间、造谣生事之辈…”

“嘿嘿…无妨无妨,”林风凸起中指,在桌子上轻轻敲击,得意的笑道“这个东西我来布置,嘿嘿…不就是造谣和做生意么?——这可是本帅的强项!”

“蒙古既去,那辽东战事如何料理?!”周培公微笑着看着汪士荣,言语之中仿佛大有深意。

“咳…咳…”汪士荣慢的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朝林风作了一揖“蒙大帅不弃,收录为门下走卒,士荣不才,当奉一薄礼!”

“什么薄礼?!”林风愕然道“不是辽东那些佃户义军吧?!”

“主公果然机,属下钦佩之至!”汪士荣轻轻拍了个马,随即笑道“主公可知,为何自前明天启朝以来,辽民之善战为天下汉人之首?!”

“这个…好像是明朝军费砸得多吧?!”林风想了想,补充道“另外辽东久为战场,打了几十年,当然民风刁悍!”

“主公说得没错,不过此间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辽民善马——自我汉人唐代失却河套之后,这骑军就一厥不振,到明代领有辽东之后方才略有改善!”汪士荣凝视着林风“而八旗胡风熏陶百年之后,现在辽东可谓我大汉骑军之源!”

“主公…”周培公低声解释道“现在在辽东与关外清军开战的义军,就以马军为主力,来去如风、善骑善,丝毫不逊于人…嘿嘿,同为义军,但杨起隆之类比起他们来,简直是不堪一击!”

“啧啧…真他妈帅!”林风兴奋的骂了一句话,当即两眼放光,口中兀自称赞道“阔气啊、阔气,老子还第一回听说农民军以骑兵为主力!”

“呵呵,主公不知,清廷在关外设立的马场极多,专为八旗供应军马,而此番战事一起,却白白为义军做了嫁衣!”汪士荣笑道“不过现在嘛,自然是咱们汉军受惠!”

“哦?此话怎讲?!”林风期盼的看这脸笑意的汪士荣。

“凭这个…”汪士荣探手入怀,取出一方官印和一份薄薄的丝绸旗帜,上书“大周钦使”字样“这批义军多为吴三桂、耿忠、尚之信和祖氏的子弟和佃户,眼下我大汉应当以吴三桂的名义去招抚他们!”

“纪云先生…您不是开玩笑吧?!”林风瞠目结舌的道。

“主公难道忘记了?——您现在可是大周皇帝陛下的驸马,吴氏皇室的亲戚…”汪士荣笑嘻嘻的道“有我这个大周钦命使臣的官印为证,谁敢不信?!”

“妙哉!”周培公拊掌大赞,转头对林风笑道“主公,若能招降过来,进了军营之后他们就是汉军了——即使有些人发觉不对,但那时还能由得了他么?!”

“我靠…”一想到忽然白白得了这么多锐骑兵,林风简直兴奋得有点胡言语了“真他妈太帅了!——我!”

“主公不必如此!”汪士荣皱眉劝谏道“此事说来简单,但若要招抚成功恐怕还得陈则震大人多下功夫,这个金银美女或者官职俸禄什么的都是少不了的,吴三桂这个名号只是其中一个助力罢了!”

“无妨无妨,只要能招降过来,要钱给钱、要官给官!”林风大大咧咧的摆了摆手,忽然想起一事,当下脸笑容的对汪士荣道“纪云你就不要回江南了,夏国相那小子估计不会放过你,依我看,你还死留在北京比较好!——哦,对了,回头我就给则震下令,命他尽快想办法把你的家人接过来!”

“主公切切不可!”汪士荣急道“若士荣不归,大汉势必与大周恶,此为下下之策,而且联姻一事事关重大,某还需在江南周旋一番!”

“唉…但夏国相那小子心地险恶,纪云你重入户口,叫本帅如何放心得下?!”林风看着汪士荣,关切的道。

“主公体恤,士荣不尽——不过为主尽忠,乃臣子本分也!”汪士荣叹道“大周与大汉联姻一事还有许多波折——就这亲一事也是麻烦,这陆地上连绵千里都是伪清的地盘,安平公主若要过来,恐怕只能走海路了!”

“哦…大周不是没有海港么?!”林风想了想,忽然觉得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主公不知,这海港还是有的,眼下尚之信已然臣服大周,公主若要出海北上,自然是从广州黄埔港出发了!”汪士荣苦笑道“士荣所忧者,却非海港,乃台湾郑氏的水师!”

“这个嘛…”林风稍一沉,随即快的答道“纪云不知,台湾郑家和本帅有过约定,估计他们是不会找麻烦的!”

“唉…主公!”汪士荣摇头叹气道“这草草一约,如何能定得了大事?那台湾郑家奉大明唐王为主,对吴三桂那是恨之入骨,而且眼下又在福建与镇南郡王尚之信兵戎相见,却又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大周与大汉联姻?!——即算郑经顾虑主公的面子,表面上不与为难,可大海茫茫,他若要伪装海贼暗地里下手,谁又能拿他如何?!”

“说得也是…唉…”林风皱起眉头,这个政治上的东西确实太肮脏了,那是谁也不敢打包票的。

“故此,士荣愿为大帅走一趟,定要周旋得主母平安而来!”汪士荣凛然道“且士荣眼下还是大周的官员,大丈夫来去分明,此次也正好借机辞官,与大周撕掳得清白!”

“既然如此…那好吧!”林风想了想,终于点头应承道“这次你回去就坐咱们大汉的海船吧——我也得派一个得力的臣属去大周亲!”

“哦?!主公将遣何人?

”汪士荣稍一思索,劝谏道“大周朝野尽皆以为主公乃一介武夫,那既然如此,某以为不如将计就计,干脆派一个鄙的武将出使,以慢其心!”

“呵呵,那好吧,这次我派一个红鬼过去!”林风嘿嘿笑道“这个人是我的家臣,乃瑞典国人氏,在我近卫军中司职上校,专门卫护左右,那是一等一的亲近之人——嘿嘿,怎么样,够鄙了吧?!”汪士荣张大了嘴巴,失声道“红鬼?!

“哦,这个人对我忠心耿耿,陆战海战都是一把好手…”林风忽然省起,转头定定的看着汪士荣,试探着问道“…莫非纪云看不得蛮夷之人?!”

“非也非也!”汪士荣谓然叹道“大帅当真容四海,连藩外夷人亦能得受重用,汉唐遗风,不外如是!”林风失笑道“纪云说笑了,有本事那当然得重用,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能斤斤计较什么狗出身?!”

“这正是士荣弃大周而投大汉之缘,”汪士荣神肃然,反手一指南方,郑重的道“大周拥兵百万疆域宽广,但却暮气重重毫无奋发之意,观其朝堂,貂冠羽饰者无不沾亲带故,其势如同一棵即将蛀空的大树;而大汉虽然兵弱地窄,但人心振奋朝气蓬,看主公麾下重臣,李光地、陈梦雷、汤斌、周培公等出身小吏,施琅、孙思克、赵良栋等先为降将,而杨海生、赵广元、刘老四等更是匪盗之,然大帅事事以才干为先,简拔重用,之护之、信之任之,不以臣下鄙而轻慢之,不以臣下才高而嫉妒之,亦更不以臣下功大而顾忌之,处处以人为本,事事兼容通济,人人知遇而愿效死命,故大汉如同一棵展枝开芽之新苗——非士荣狂妄,纵观天下英雄,某今敢在此断言:假以时,我大汉其势必兴,而席卷天下囊括寰宇者,非主公莫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