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刘宝瑞相声专区之官场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和申一看乾隆急了,赶紧说:“您先别着急呀,您哪,打库房里头,拨出四万两银子来,派人给刘墉家送去,旨意上就写:恩赐路费银…”皇上一听:“哎,你到底是哪头儿的呀?!他把我参美啦,合着参完了我,我再送他四万银子,我怎么那么闹得慌啊?噢,你们俩勾着哪吧?”
“不,不是。主子您听啊,我这话还没说完哪。您哪,就跟我的主意办。”乾隆心说,照你的主意办,哎,我银子没啦!
和申说:“主子,您不是拨四万银子,送他当路费吗。可旨意上别写四万。”
“那我写多少?”
“您写三万。”皇上说:“哎,那我更倒霉啦!我花那份儿昧心钱干嘛呀?多给一万银子?”
“您听我跟您说呀。旨意上写三万,实际是四万,这叫栽赃一万。您送的路费银他还能当面儿约吗?不约,不约就收下啦。平时,他们爷俩老这样说:他们刘家这中堂,清如水,明如镜。家里头,米不过十石,纹银不过五千两。爷两,两辈子中堂,家里连五千两银子都没有,谁信哪?爷俩又都作过御史,更是来财的官儿呀,他能没钱吗?哎,他老说没钱。这回哪,您给他送四万银子,旨意上写三万。到那儿,他马马虎虎就收下了。收下之后,到第三天,他得出城回山东。咱们呢,派兵丁在城门口儿把守,把他截住。问他干嘛?他说,回家。银子哪儿来的?皇上赏的路费。多少?您旨意上写三万,他也按三万收的,必然他说,三万!三万?好,回来?带到午朝门外,咱们当面儿大秤约银子,约约多少。旨意上写三万,他也说三万。‘叭!’一约四万,多一万!这一万银子哪儿来的?来源在哪儿?说不上来,打他个贪赃枉法,杀他个闭口无言!这不就杀了嘛!”
“对呀。”皇上,也是糊涂催的!你不想想,刘墉那个主儿是干什么的,你这主意。
“对,好!就依着你。这就写,户部拨银子…”又一琢磨:“哎,不行。和申哪,现在我给他送银子…他不疑心吗?他把我参下来啦,我倒给他送银子去,回头他一起疑心,再来个不要,你说这不白费劲吗?!”
“主子,您怎么啦?不要!不要当时就杀呀。那是抗旨不遵哪!”
“哎…对!对!就这么着!”还对哪?!
写旨意,拨银子,派谁送去呀?
“和申,你给他送去得了。”
“我?好嘛,我给送去,没私也有弊呀。那他还不留我的神哪,我不能送。”
“那…派谁送呢?”
“哎,三位王爷。七王、八王、九王,跟罗锅儿表面儿上都不错,您要派他们三位给送去,刘墉就不起疑心啦,我跟着也没关系。”
“好。宣三位亲王上殿。”七王、八王、九王,三位亲王来到金殿,乾隆这么一说:“现在呀,刘墉呢,虽说把我参下来啦,可是他们爷俩两辈子中堂,清如水,明似镜,是咱们朝里的栋梁,有功之臣。如今他这官儿丢了,一抹到底,回家抱孩子去啦。那么朕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赏他这个三万路费银。派你们仨呢,跟和申一块儿给他送去。啊,朕不退朝,等着你们回来旨,快去快来!”
“遵旨!”三位王爷、和申下殿啦。下殿怎么样啊?到户部提银子。让骡子驮着,奔礼士胡同了。他们这儿走着,咱先不提…。
再说刘墉。刘墉在朝房跟和申说完了那些话,哪些话呀?就是“在这儿不好意思,不要紧,明儿上我家磕去。行拜师礼,吃炒菜面,喜事”说完,大摇大摆出来了。
您琢磨琢磨,这顶子、翎子全没啦,秃着脑袋,带着朝珠,后头耷拉着小辫儿,他…他不好看哪!
不戴官帽子,也甭迈方步儿啦,随随便便遛跶着吧。他一出来,张成、刘安,两个管家,上去啦:“给中堂请安。”
“给中堂请安。”
“哎,别叫中堂啦,帽子没啦,还叫什么中堂?还中堂哪,我快成‘南糖’啦!”俩管家知道,刘墉跟底下人闹着玩儿,所以,底下人有时候也跟他闹。就说:“呦!中堂,我还没瞧见哪,怎么您这帽子…又混没啦!”都加“又”字儿啦。
“什么…什么叫又没了呀?”
“唉,哎呀,这月咱爷们儿,官运不旺啊,连这回,没了三回啦!”
“别…别说啦!多难为情啊。”
“您现在上哪儿啊?”
“回家。”
“回府哇?”
“别府不府啦!中堂没了,回什么府哇?‘酱豆腐’!回家!”
“那,给您顺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