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借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奉孝你看曹会不会借?”袁尚不怎么确定曹的决定。
“为什么不借,依我们先前猜测,曹极可能想收降青州黄巾,以充实兖州,但他兵少,又初战不利。”郭嘉慢慢分析。
郭嘉接着淡笑道:“故能得公子相助,才能增加击败青州黄巾的胜算,在兖州确有余粮的前提下,两万兵卒半年口粮,与收降百万人丁相比,孰轻孰重当下立断。”
“可惜了,这青州黄巾我也志在必得。”袁尚道。
“公子想怎么谋划?”
“派遣一部兵马协助曹击溃黄巾军,设法将其回青州,然后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降他们。”袁尚说出了大概的思路。
“那样就跟曹撕开脸面咯。”郭嘉笑道。
“我想不会,毕竟曹跟我袁家是暂时的盟友,即使怨恨我们也不会立即翻脸,况且那时我有一计使曹不得不更加仰仗我军。”袁尚道。
“曹军中有荀文若、荀公达这样的大才,恐怕不会让我们轻易地收编黄巾余呐。”郭嘉想到了阔别许久的荀彧。
“曹有荀文若但我也有郭奉孝。”袁尚笑道。
郭嘉叹息着苦笑“看来我只好随军去一趟兖州了。”寿张县南,曹军大营。
曹听完陈的汇报后,就沉默不语,他思量着事情的利弊得失。
“他娘的,袁尚这小儿欺人太甚,竟然趁火打劫,索取我们的粮食。”夏侯惇恼火道。
陈小心地看着曹的神“他说是借,两年后就还。”
“跟送还不一个样。”夏侯惇怒道。
程昱摇摇头“袁家跟袁显甫都是惜名望之人,为了这些军粮违背信誉倒也不会。”曹看向了荀彧荀攸等谋士,希望他们能帮分析利弊和可行。
荀彧道:“袁显甫跟其父袁本初可不一样,他既礼节下士,珍惜名望,又着重实利,他不趁机索取好处反倒可疑。”
“那么说是可以向他们借兵了?”曹问道。
荀攸道:“兖州库存还算丰足,能以借出这些粮食,换取冀州军的协助倒也可取,只是借出的兵士该归我们指挥,而不能让他们擅自行动。”曹再问了其余下属,见众人都没什么建议也就答应了袁尚的要求。
三天后曹跟袁尚正式达成协议,以借出总共二十四万石粮食为条件,换取袁尚军三千骑兵的援助。
经过协商后,曹立即征集船只,从东郡由黄河水路,运送粮食到济南。
而袁尚的援军,正好沿济南到东平段水路河岸,护送运粮船,然后赶赴寿张与曹军汇合。
经过袁尚、田丰、郭嘉等人商议,最后由张辽部两千骑,加上赵云部一千戍卫骑驰援曹,而郭嘉以袁尚军的代表和监军身份,随军统筹。
临行前袁尚亲自送三人,对于郭嘉随军出征袁尚是有些担心的,所以让典韦带上两百狼卫保护他的安全。
“子明、子龙,你们两人一定要保护好军师的安全。”袁尚吩咐道。
典韦咧了咧嘴声道:“主公放心,俺在军师就在。”
“云知道,一定护卫军师的周全。”赵云抱拳道。
袁尚再看向了张辽“文远,对你就不必多吩咐了,一切小心,见机行事。”张辽也抱拳行礼“公子宽心,辽但有疑问即询问军师。”最后袁尚看向了淡笑的郭嘉,两人都没有说什么,这就是君臣间的默契。
郭嘉也没有说什么,拱了拱手后进了马车里。
青州黄巾大营里。
周仓一手捧着个陶碗一手拿着酒坛“大头领,上次不能斩了曹军中的那个大将当真是可惜。”管亥哼了哼“曹当真厉害,这么点人竟然从我们的包围中跑了。”
“大头领,探子打听来消息,曹从东郡调集大批粮食运往青州的方向,我们为什么不去截了。”何群问道。
“你们懂个,先不说人家是用船只运送,你们怎么下河去抢。”管亥顿了顿后继续说道:“谁又知道那船上的真的是粮食?”周仓会意道:“大头领的意思是曹使的诡计,让我们前去截取然后伏击我们?”管亥点点头“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但是俺们没有多少天余粮了,再不打下个城池夺取粮食就要饿肚子啦。”何群诉苦道。
管亥何尝不知道,但兖州的郡县都加强了防备,他们只能打劫一些在城外的地主豪强,但那本不能解决问题,看来只有拿下一两个县城才行。
(明天两更,求收藏,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