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信得夜航与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6岁,她独自去英国读书。大学报考分子生物学,没有选择其他热门专业。这门学科试图了解生命现象本质及其客观构造。,灵,意识,情绪,情,这些组成,她经由与贞谅共同生活,已触摸到此中结实血。把所有经验,先大力织成一块平衡光滑的织物,再慢慢切割它的经纬,剖析它的纤维属。也许她一直渴望能够更广阔和客观地检视自己。
在过程中,只是逐渐受到幻灭。理论对了解自我质地没有最终帮助。贞谅赋予她颠沛离四处游的童年,已成为内心观念的坚硬基石。她只信任身体力行得以检验的真实事物和直接经验。
伦敦是郁而不存亲近的城市。古老建筑,人群面无表情生疏有礼,情的保守和刻薄,与它无血缘的人无从领会。学校里身材瘦削脸苍白的欧洲同学,她与他们无话可说。细雨霏霏的气候常有,雨水使人倦怠。休息,她独自带一把长柄雨伞,穿黑大衣和球鞋,背帆布包,坐地下铁穿梭整座城,逛遍博物馆,美术馆,教堂,广场,集市…所有大街小巷。用脚步丈量地图上的每一个标记。疲惫时,走进街角咖啡店买一杯热咖啡,一只夹新鲜酪的全麦小圆面包,坐在落地窗前的高脚木椅上,看着街景进食,休憩。雨中的古老建筑,清冷轮廓湮没于水雾中。电车开过叮叮当当。耳边略带坚硬腔调的英语嗡嗡作响。
她说,在这个城市里,我得到完全的隔绝,因此觉得自由。
20岁,她意识到生命陆续缓慢长出新的结构和部分。她仍旧习惯在眼皮上描出漆黑壮的眼线,眉间涂上戏剧化的白粉。皮肤黝黑,东方面孔,一双眼尾细长的漆黑眼睛,单眼皮,眼神高远冷淡。十年如一,始终是齐眉刘海的浓密长发。她来自高山上与世隔绝的少数民族村庄,唯一留存下来的样本。同学老师以为她是本人或韩国人。她说她是中国人,他们会问她来自中国哪里。她无法说明经历,生严肃,不科打诨嬉笑过场,于是从不解释也无说明。很多人因此认为她倨傲。
她的确无法轻易说清内心容量。那里隐藏的黑暗深沉难辨。
跟身边同龄人并不靠近,几近活在完全不同的层面。她少年时想要和贞谅反向而走,在临远积极投身友谊寻找伴侣,成年之后却自动放弃。投靠人群需要付出太大代价。事实上,她并不知道如何与人互换。她的生命在按照一种既定的秩序坚定有力地生、蓬,即使是新生的结构,也遵循同一轨道。等她清楚自我的属,她便也学会了坦然接受孤立。
因为失去对情的信仰,投入情姿态不羁。不结朋友,只有恋人。很多恋人,男,女,年龄身份全无限制。与不同肤不同语言的人进行身的联结,这种短暂而迅急的麻醉,使她一度无法自控。与旁人的关系,都以自发行动作为主要方式,直率,热烈,截然干脆。她耽溺于与物药。
种种方式,不过是想暂时得以忘却。忘却存在,忘却记忆,忘却时间,抵达常经验无法揭示的心灵层面。听到,看到,觉到种种清醒时无法被打开的超大门。只要能够有效完成,哪怕昙花一现,时效完尽,身躯跌落大地分崩离析。这些礼物,暂时使她忘记自身是个异质的存在:没有亲人,没有故乡,没有归宿。她被放置在世界任一角落,随波逐,孑然一身,自生自灭。
我们是否一定要寻找和回归故乡,这样才会联通本源,让心安宁。15岁时,她询问琴药,并要求他后安排时间带她去寻找梅。他答应她,但说,其实你未必需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最终,你也不会知道要去的是哪里。所谓故乡,我们回不去的地方,你不必担心没有家,没有血缘的认知。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暂存这具身之中的过客。度过此生,是让灵魂完成这段旅程,让它获得超越的能量。世间所有地方,不过都只是旅店。也许以后我们还回来。也许不再回来。
你希望自己回来,还是不回来。
当然不要回来。如果回来,那说明我们的力量不够。
16岁冬天,与贞谅最后一次去往清远山。
山顶上废弃古老的寺庙,清远寺,大殿里有三座佛像,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用生长一千年银杏雕刻而成。清远寺也许是一座真正的庙宇,古老,被废弃,永恒仪式的佛像,没有人来烧香跪拜祈求俗世繁荣。寺庙历经浩劫多次,被战争和权力替轮番洗刷。后来有一年,雷电劈击殿前老玉兰树,引燃火灾。但始终没有人扰动三座大佛,佛像完好无损,大佛神情目空一切。
庭院里腊梅在雪后凛冽寒气中绽放,黝黑清瘦枝干上,金黄梅花密密排列,散发出清香,在灰白天里显出生机。破损墙壁上留有墨迹,有人用放逸行书抄了一首晋人的诗。
山气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辨已忘言。
她们在诗句前伫立,长久凝望这片字迹。
晚上住在寺庙旁边的小旅馆。这家私人旅馆名叫清宿,每次来山顶,她们都会住在这里。旅馆有温泉,在天温泉里浸泡,细雪落于头脸轻轻碰撞,咝咝融化在滚烫热汤里。她和贞谅全身赤,偶然而稀少的亲密靠近。她紧绷绷的身体,仿佛蓄势待放的花蕾,坚硬青涩。身心极为早,也许因为身边存在一对内心深沉不驯的成人男女。贞谅纤瘦,但毕竟是在褪中,体有一种坠。如同已开到盛期的花树,在释放出内里最后一股力量。她的手臂、后脖以及后上的刺青,花纹均来自古代图饰。
她记得那刻当下,这个成年女子对她说的话。
贞谅说,信得,不知为何,我觉得人越老去,越觉得这个世界什么东西都不像是真的。只有我们的情是真的。人若死去,什么都无法带走,余留的不过是内心幸存的记忆。只有情与我们同行。但它在这个假的世界里处处碰壁,最后也会如同假的一般带来损伤。我的确渐渐觉得什么都不重要,去往远处的哪里,过什么样的生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真实的情。如果人得到整个世界,却没有得到情,只是独自一人,他该如何存活。我不愿意寂寞至死。
她说,信得,我不愿意寂寞至死。
她说,而我要在很久之后,才能明白这句话。因为只有在那时我才能够知道,寂寞是什么。
那天是星期三。清晨,贞谅独自外出。
她出门时穿一件红大衣,黑镶银线的丝袜,丝绒绣花鞋。脸上扑了粉,涂淡淡的口红。她对装束一向率,有时邋遢潦草毫不在意,但这次却有郑重美,浑身熠熠闪烁。她说要出门见人,黄昏时回来,但没有详细说去哪里,见什么人,做什么事。信得也就什么都不问。看见她手指上戴着一枚钻石戒指,心有好奇,用手抚摸这枚光闪烁的戒指。贞谅说,你可喜。她说,喜。贞谅便把那戒指了下来。
她把它放在她手心里。说,你喜就给你,可以戴着玩玩。这是个庸常东西,不会让人显得更美。它不过是一个旧礼物。
她看出来这戒指极为昂贵,指圈内刻有奢侈珠宝品牌的限制编号。贞谅遣送它的态度平淡自若,没有留恋,已不关心它出路如何。她只开门准备离开。她说,你逐件收拾行李,我们要走。她问,我们要去哪里。她但笑不语,对她摆了摆手,眼神表明一切早有安排,不必心。她的红大衣鲜明耀眼,在门沿边快速掠过,如同一道彩虹光线。门外冰天雪地,光剧烈,湛蓝天空如同宝石般明净而纹丝不动。
她知道贞谅已做出决定和琴药分手。她们两个即使离开临远,不过继续面对漫长孤旅。往前走或者往后退,都不是出路,总之哪里都不是家。贞谅会再找一个岛屿吗。再找一个异国小镇吗,或者再找到一个高山之巅的村庄吗。她们最终并不知道将去往哪里。所有存在过的都是临时决定。她悉贞谅风格。小时候某个早晨她在旅馆里睡得正酣,贞谅已打包好行李,走过来抚摸她的头发,轻快地说,起,我们要离开。
她决定去找唯一的朋友庄一同。穿上大衣,骑自行车一个多小时,抵达他家花园门口,在楼下高声叫他名字。这个英俊软弱的男孩从里面跑出来,看见她眼睛里有喜悦惊奇光彩。他真的喜她,她想。忠心耿耿跟随在她身后,做她意愿的事情,附和她的想法,容忍她暴戾任,为她偶尔的温柔主动喜不自胜。以后她还会有这样的伴侣吗,或者说,这是她需要的伴侣吗。她无力猜想,只觉得身心疲倦想获得安歇。
她说,一同,我想在你家里停留一会儿。我要躺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