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137匪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晚上和唐氏结伴去给齐老太君请安,唐氏问道:“今天瞧你脸不太好,可是家里有什么事?”她中午看见蒋氏来了。

“还是为了祖母的事。”蓉卿含糊带过去“大伯和父亲已经上了,家里的嫂嫂过来和我说一声。”唐氏哦一声,道:“一路北上到永平府,也要两个多月吧?”还好天气冷!

两个人说着话,身后就听到桦大喊她们:“还想着去找你们呢,没想到你们已经出来了。”几个人皆是笑了起来,洵大看着蓉卿问道“怎么瞧着脸有些泛白,是哪里不舒服吗?”蓉卿摸摸脸,怎么一个两个都觉得她脸不好看?

“别摸了。”洵大笑道“你若是没事,这面颊上红莹莹的和水桃似的,但凡心里有点事,那点红就没了,只剩下白了!”蓉卿愕然,苦笑着道:“洵嫂嫂这是在取笑我呢。”话题算是带过去了。

几个人就结伴接着往前走,唐氏问洵大“一直没有机会问您,别院那边住的如何,守着的下人可还尽心?”

“好是好。”洵大无奈的笑道“就是太安静了,住个三五还成,让我住在那边,可不得把我给急死了。”

“你就是个热闹的人。”桦大笑道“还学人家附庸风雅,可不得急死你。”唐氏也忍不住轻轻笑起来,洵大道:“您说的没错,我是没那福气享清净的了。”说着话几个人已经到了齐老太君房里,朱妈妈正拿着美人捶坐在脚蹬上轻轻捶着,齐老太君歪着罗汉上,戴着眼镜不知道在看什么,见几个人进来就招手喊来蓉卿“正好你们来了,帮我瞧瞧。”蓉卿走过去,发现齐老太君正在看库房的册子,她笑着问道:“祖母要找什么?”齐老太君就把册子递给她,道“我记得我陪嫁里头有个翅木绣江图的屏,还是我娘家兄长去苏州带回来的,我这会儿想找出来摆在窗头上,可怎么也看不见。”

“这些事您让丫头们看就成,您上了年纪房间里光线又暗…”话落,翻了几页册子,指着上头道“您看看是不是这个?”齐老太君放远了看了半天,点头道:“就是这个。”然后递给朱妈妈“你带着婆子拿出来。”朱妈妈应是。

齐老太君就看着几个小辈,问道:“怎么今儿一起来了。”桦大就笑道“我们一起来,您也只能看得见五弟妹一个人,可怜见的我们这些昨黄花,可不就是没人疼的了。”

“你这个猴儿。”齐老太君呵呵的笑道“都快当婆婆的人了,还像个没长大的一样。”栋哥儿眼见着也要开始说人家了。

齐老太君又看着蓉卿,问道:“翰哥儿还没有回来?”蓉卿点头,道“过两要出门,许是衙门里的事要准备吧。”

“可是为了江匪的事?”洵大听着就面惊恐的样子“现在外面都传遍了,说运河上出现一股神出鬼没的盗匪,有来无影去无踪的本事,还能行侠仗义,不抢百姓银财,只劫富人之物。”一顿又道“说的神乎其乎的,我听着就惊出一身汗来。”

“若真有这么厉害的人,又怎么会去做盗匪。”齐老太君嗤笑道“指不定是那些人自己散出来的谣言,吹嘘标榜自己。”几个人都笑了起来,桦大点头道:“还是祖母一针见血,有见地。”蓉卿却是若有所思,如果这些话真的是那股盗匪传出来的,那这些人确实不是简单的角

“祖母。”唐氏开口道“…四爷说等过了七七,就派人将大哥和大嫂的棺木移去祖坟…”齐老太君听着就颔首道“这些事你们夫两个决定就成,法华寺那边再请了人做几场法事就成。”唐氏,不确定的问道:“司哥儿和荣哥儿要不要去?”齐老太君就皱了皱眉,道“荣哥儿留下吧,让司哥儿跟去就成。”入土要长子捧土摔灵。

唐氏应是。

“栋哥儿的亲事,你在外头相看的时候,也帮司哥儿留个心,他没了娘和老子,可婚事不能耽误了。”齐老太君说起来眉头微皱“不求家世,年纪大个一两岁也无妨,老实踏实会过子就成。”桦大道:“您不说我心里也记着呢,到时候我瞧着不错的再请您过目。”齐老太君点了点头。

齐老太君给司哥儿说媳妇,家世相貌不谈,只在人品和年纪上有要求,蓉卿垂目喝茶,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

她也是怕再娶个不省心的回来,家里又会挑事闹事。

几个人又坐了一刻,连二和其它几个妯娌,以及长辈里的妯娌也都过来了,一众人在房里说了一刻的话,蓉卿跟唐氏一起辞了回去,到蓉卿院子时,唐氏道:“闵氏的事情一直没有机会谢你,四爷心里有事只怕也没有想到这上头去,辛苦你了,五弟妹。”蓉卿笑笑,忽然想起来有好几没有看见齐皓了,问道:“四哥他…还好吧?”

“还是那样。”唐氏叹了口气“不过在庶务上顺手了,人确实比以前开朗一些,可回到家里依旧是捧着书,要看不看想着心事。”一顿无奈的道“但总比以前好点,愿意和我说话。”这就是进步啊,一步一步来齐皓总会改变的。

“不着急。”蓉卿笑道“四哥这十几年都是这么过来的,您要让他一时半会儿改了,也不是容易的事。”唐氏理解的点点头:“能这样,我已经很足了。”齐皓得封了世子,如今虽没有在朝中当差,可光府里的庶务也够他忙活的了,还有她,主持中馈琐事团团转,两个人坐在一起也有话说,有商有量的,别人家的夫也不过如此罢?!

心思转过她又有些羡慕的看向蓉卿,齐宵的体贴疼护她看的见,那样的情她不敢奢望,却也忍不住羡。

两人分开,蓉卿回了房里,青竹和红梅正在房里摆置衣裳,见蓉卿进来,青竹歇了手给蓉卿倒茶,蓉卿问道:“这两没有看到青青,她都干什么了。”

“她啊。”青竹笑着道“也不知看到谁房里的帐子好看,说要给绣顶帐子,就天天埋头在房里做针线。”青青的绣活是跟着蕉娘学的,针黹上比明兰和青竹四个人都要好,蓉卿听着也不笑了起来:“难得她有心了。”青竹把茶奉给她,笑道“说是要赶在夏天给挂上呢。”蓉卿抿轻笑,正要说话,外面听到明兰喊了声:“五爷回来了。”蓉卿听到便起身了出去,与齐宵面撞上,她笑道“今天回来的早。”

“嗯。”齐宵轻声道“下午在中,出来就直接回来了。”蓉卿服侍齐宵了朝服,又换上家常的道袍,洗了手脸两个人坐在桌边说话,青竹和红梅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蓉卿道:“去镇江的事定了?”

“嗯。”齐宵点头,蓉卿就道“那我给你收拾衣物,要走水路夜里还是凉的很,带两件夹袄吧。”齐宵按着她的手:“这些事不着急。”问道“听说今天五嫂了?”蓉卿听着情绪就落了下来,嗯了一声,把苏容玉的事情说了一遍:“…和柳姨娘两个人出来几个月了,一点消息都没没有。”齐宵皱眉,问道:“十一月山东境的河面上难寻船只,若她们只是临时起意,她们若想顺当只怕会选择陆路,虽慢但却不用多费周折。若是走的水路…”他眉头拧的更紧。

一句话,点醒了蓉卿。

是啊,苏容玉和柳姨娘若是临时起意想要南下,那码头上寻找载运的船只可就不那么容易,即便是找到了也有迹可寻,如若未走水路,那就只能租了马车一路下来。

如果两种都不是,那就只有一种解释,就是苏容玉早有准备,又或者说,有人帮他们安排好了一切。

若是这样,那情况比他们想的就要复杂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