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卷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高祖固辞。府僚劝进曰:“伏承嘉命,显至伫策。明公逡巡盛礼,斯实谦尊之旨,未穷远大之致。何者?嗣君弃常,自绝宗社,国命民主,剪为仇仇,折栋崩榱,焉自及,卿士怀脯斫之痛,黔首惧比屋之诛。明公亮格天之功,拯水火之切,再躔月,重缀参辰,反玉于涂泥,济斯民于坑岸,使夫匹妇童儿,羞言伊、吕,乡校里塾,谈五霸。而位卑乎阿衡,地狭于曲,庆赏之道,尚其未洽。夫大宝公器,非要非距,至公至平,当仁谁让?明公宜祗奉天人,允膺大礼。无使后予之歌,同彼胥怨,兼济之人,翻为独善。”公不许。

二月辛酉,府僚重请曰:“近以朝命蕴策,冒奏丹诚,奉被还令,未蒙虚受,搢绅颙颙,深所未达。盖闻受金于府,通人弘致,高蹈海隅,匹夫小节,是以履乘石而周公不以为疑,赠玉璜而太公不以为让。况世哲继轨,先德在民,经纶草昧,叹深微管。加以硃方之役,荆河是依,班师振旅,大造王室。虽复累茧救宋,重胝存楚,居今观古,曾何足云。而惑甚盗钟,功疑不赏,皇天后土,不胜其酷。是以玉马骏奔,表微子之去;金板出地,告龙逢之冤。明公据鞍辍哭,厉三军之志,独居掩涕,义士之心,故能使海若登祗,罄图效祉,山戎、孤竹,束马影从,伐罪吊民,一匡静。匪叨天功,实勤濡足。且明公本自诸生,取乐名教,道风素论,坐镇雅俗,不习孙、吴,遘兹神武。驱尽诛之氓,济必封之谷,玉不毁,谁之功与?独为君子,将使伊、周何地?”于是始受相国梁公之命。

,焚东昏奢异服六十二种于都街。湘东王宝晊谋反,赐死。诏追赠梁公故夫人为梁妃。

乙丑,南兗州队主陈文兴于桓城内凿井,得玉镂骐驎、金镂玉璧、水环各二枚。又建康令羊瞻解称凤皇见县之桐下里。宣德皇后称美符瑞,归于相国府。

丙寅,诏:“梁国初建,宜须综理,可依旧选诸要职,悉依天朝之制。”高祖上表曰:臣闻以言取士,士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所谓才生于世,穷达惟时;而风遂往,驰骛成俗,媒孽夸炫,利尽锥刀,遂使官人之门,肩摩毂击。岂直暴盖冠,不避寒暑,遂乃戢屦杖策,风雨必至。良由乡举里选,不师古始,称度骨,遗之管库。加以山河梁毕,阙舆征之恩;金、张、许、史,忘旧业之替。吁,可伤哉!且夫谱牒讹误,诈伪多绪,人物雅俗,莫肯留心。是以冒袭良家,即成冠族;妄修边幅,便为雅士;负俗深累,遽遭宠擢;墓木已拱,方被徽荣。故前代选官,皆立选簿,应在贯鱼,自有铨次。胄籍升降,行能臧否,或素定怀抱,或得之余论,故得简通宾客,无事扫门。顷代陵夷,九乖失。其有勇退忘进,怀质抱真者,选部或以未经朝谒,难于进用。或有晦善藏声,自埋衡荜,又以名不素著,绝其阶绪。必须画刺投状,然后弹冠,则是驱迫廉捴,奖成浇竞。愚谓自今选曹宜隐括,依旧立簿,使冠屦无,名实不违,庶人识崖涘,造请自息。

且闻中间立格,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求之愚怀,抑有未达。何者?设官分职,惟才是务。若八元立年,居皁隶而见抑;四凶弱冠,处鼎族而宜甄。是则世禄之家,无意为善;布衣之士,肆心为恶。岂所以弘奖风,希向后进?此实巨蠹,尤宜刊革。不然,将使周人有路傍之泣,晋臣兴渔猎之叹。且俗长浮竞,人寡退情,若限岁登朝,必增年就宦,故貌实昏童,籍已逾立,滓秽名教,于斯为甚。

臣总司内外,忧责是任,朝政得失,义不容隐。伏愿陛下垂圣淑之姿,降听览之末,则彝伦自穆,宪章惟允。

诏依高祖表施行。

丙戌,诏曰:嵩高惟岳,配天所以称;大启南,霸德所以光阐。忠诚简帝,番君膺上爵之尊;勤劳王室,姬公增附庸之地。前王令典,布诸方策,长祚字,罔不由此。

相国梁公,体兹上哲,齐圣广渊。文教内洽,武功外畅。推毂作籓,则威怀被于殊俗;治兵教战,则霆雷赫于万里。道丧时昏,谗孔炽。岂徒宗社如缀,神器莫主而已哉!至于兆庶歼亡,衣冠殄灭,余类残,指命崇朝,含生业业,投足无所,遂乃山川反覆,草木涂地。与夫仁被行苇之时,信及豚鱼之,何其辽夐相去之远欤!公命师鞠旅,指景长骛。而本朝危切,樊、邓遐远,凶徒盘据,水陆相望,爰自姑孰,屈于夏首,严城劲卒,凭川为固。公沿汉浮江,电风扫,舟徒水覆,地险云倾,藉兹义勇,前无强阵,拯危京邑,清我帝畿,扑既燎于原火,免将诛于比屋。悠悠兆庶,命不在天;茫茫六合,咸受其赐。匡俗正本,民不失职。仁信并行,礼乐同畅。伊、周未足方轨,桓、文远有惭德。而爵后籓牧,地终秦、楚,非所以式酬光烈,允答元勋。实由公履谦为本,形于造次,嘉数未申,晦朔增伫。便宜崇斯礼秩,允副遐迩之望。可进梁公爵为王。以豫州之南谯、卢江、江州之寻、郢州之武昌、西、南徐州之南琅、南东海、晋陵、扬州之临海、永嘉十郡,益梁国,并前为二十郡。其相国、扬州牧、骠骑大将军如故。

公固辞。有诏断表。相国左长史王莹等率百僚敦请。

三月辛卯,延陵县华逻主戴车牒称云:“十二月乙酉,甘降茅山,弥漫数里。正月己酉,逻将潘道盖于山石中得一。二月辛酉,逻将徐灵符又于山东见白麞一。丙寅平旦,山上云雾四合,须臾有玄黄之,状如龙形,长十余丈,乍隐乍显,久乃从西北升天。”丁卯,兗州刺史马元和签:“所领东平郡寿张县见驺虞一。”癸巳,受梁王之命。令曰:“孤以虚昧,任执国钧,虽夙夜勤止,念在兴治,而育德振民,邈然尚远。圣朝永言旧式,隆此眷命。侯伯盛典,方轨前烈,嘉锡隆被,礼数昭崇。徒守愿节,终隔体谅。群后百司,重兹敦奖,勉兹厚颜,当此休祚。望昆、彭以长想,钦桓、文而叹息,思弘政涂,莫知津济。邦甸初启,籓宇惟新,思覃嘉庆,被之下国。国内殊死以下,今月十五以前,一皆原赦。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赐谷五斛。府州所统,亦同蠲。”丙午,命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鋋县。王妃王子王女爵命之号,一依旧仪。

丙辰,齐帝禅位于梁王。诏曰:夫五德更始,三正迭兴,驭物资贤,登庸启圣,故帝迹所以代昌,王度所以改耀,革晦以明,由来尚矣。齐德沦微,危亡荐袭。隆昌凶,实违天地;永元昏暴,取紊人神。三光再沉,七庙如缀。鼎业几移,含识知泯。我高、明之祚,眇焉将坠。永惟屯难,冰谷载怀。

相国梁王,天诞睿哲,神纵灵武,德格玄祇,功均造物。止宗社之横,反生民之涂炭。扶倾颓构之下,拯溺逝川之中。九区重缉,四维更纽。绝礼还纪,崩乐复张。文馆盈绅,戎亭息警。浃海宇以驰风,罄轮裳而禀朔。八表呈祥,五灵效祉。岂止鳞羽祯奇,云星瑞而已哉!勋茂于百王,道昭乎万代,固以明配上天,光华月者也。河狱表革命之符,图谶纪代终之运。乐推之心,幽显共积;歌颂之诚,华裔同著。昔水政既微,木德升绪,天之历数,实有所归,握镜璇枢,允集明哲。

朕虽庸蔽,暗于大道,永鉴崇替,为已久,敢忘列代之高义,人祇之至愿乎!今便敬禅于梁,即安姑孰,依唐虞、晋宋故事。

四月辛酉,宣德皇后令曰:“西诏至,帝宪章前代,敬禅神器于梁。明可临轩遣使,恭授玺绂,未亡人便归于别。”壬戌,策曰:咨尔梁王:惟昔邃古之载,肇有生民,皇雄、大庭之辟,赫胥、尊卢之后,斯并龙图鸟迹以前,慌忽杳冥之世,固无得而详焉。洎乎农、轩、炎、皞之代,放勋、重华之主,莫不以大道君万姓,公器御八枿。居之如执朽索,去之若捐重负。一驾汾,便有窅然之志;暂适箕岭,即动让王之心。故知戴黄屋,服玉玺,非所以示贵称尊;乘大辂,建旗旌,盖令归趣有地。是故忘己而字兆民,殉物而君四海。及于华内竭,畚橇外劳,则抚兹归运,惟能是与。况兼乎笙管革文,威图启瑞,摄提夜朗,荧光昼发者哉!四百告终,有汉所以高揖;黄德既谢,魏氏所以乐推。爰及晋、宋,亦弘斯典。我太祖握《河》受历,应符启运,二叶重光,三圣系轨。嗣君丧德,昏弃纪度,毁紊天纲,凋绝地纽。茫茫九域,剪为仇仇,溥天相顾,命县晷刻。斫涉刳孕,于事已轻;求徵杖,曾何足譬。是以谷川枯,山飞鬼哭,七庙已危,人神无主。

惟王体兹上哲,明圣在躬,禀灵五纬,明并月。彝伦攸序,则端冕而协邕熙;时难孔棘,则推锋而拯涂炭。功逾造物,德济苍生,泽无不渐,仁无不被,上达苍昊,下及川泉。文教与鹏翼齐举,武功与车并运。固以幽显宅心,讴讼斯属;岂徒桴鼓播地,卿云丛天而已哉!至如昼睹争明,夜飞枉矢,土沦彗刺,既星亡,除旧之征必显,更姓之符允集。是以义师初践,芳凝甘,仁风既被,素文自扰,北阙藁街之使,风车火徼之民,膜拜稽首,愿为臣妾。钟石毕变,事表于迁虞;蛟鱼并出,义彰于事夏。若夫长民御众,为之司牧,本同己于万物,乃因心于百姓。宝命无常主,帝王非一族。今仰祗乾象,俯藉人愿,敬禅神器,授帝位于尔躬。大祚告穷,天禄永终。于戏!王允执其中,式遵前典,以副昊天之望。禋上帝而临亿兆,格文祖而膺大业,以传无疆之祚,岂不盛欤!

又玺书曰:夫生者天地之大德,人者含生之通称,并首同本,未知所以异也。而禀灵造化,贤愚之情不一;托五常,强柔之分或舛。群后靡一,争犯兴,是故建君立长,用相司牧。非谓尊骄在上,以天下为私者也。兼以三正迭改,五运相迁,绿文赤字,徵《河》表《洛》。在昔勋、华,深达兹义,眷求明哲,授以蒸民。迁虞事夏,本因心于百姓;化殷为周,实受命于苍昊。爰自汉、魏,罔不率由;降及晋、宋,亦遵斯典。我高皇所以格文祖而抚归运,畏上天而恭宝历者也。至于季世,祸荐臻,王度纷纠,回炽积。亿兆夷人,刀俎为命,已然之,若线之危,跼天蹐地,逃形无所。群凶挟煽,志逞残戮,将先殄衣冠,次移鼎。衡、保、周、召,并列宵人。巢幕累卵,方此非切。自非英圣远图,仁为己任,则鸱枭厉吻,剪焉已及。

惟王崇高则天,博厚仪地,熔铸六合,陶甄万有。锋驲驰,振灵武以遐略;云雷方扇,鞠义旅以勤王。扬旍旆于远路,戮宄于魏阙。德冠往初,功无与二。弘济艰难,缉熙王道。怀柔万姓,经营四方。举直措枉,较如画一。待旦同乎殷后,昃过于周文。风化肃穆,礼乐畅。加以赦过宥罪,神武不杀,盛德昭于景纬,至义于鬼神。若夫纳彼大麓,膺此归运,烈风不,乐推攸在。治五韪于已,重九鼎于既轻。自声教所及,车书所至,革面回首,讴德泽。九山灭祲,四渎安。祥风扇起,雨静息。玄甲游于芳荃,素文驯于郊苑。跃九川于清汉,鸣六象于高岗。灵瑞杂沓,玄符昭著。至于星孛紫,水效孟月,飞鸿野,长彗横天,取新之应既昭,革故之征必显。加以天表秀特,轩状尧姿;君临之符,谅非一揆。《书》云:“天鉴厥德,用集大命。”《诗》云:“文王在上,于昭于天。”所以二仪乃眷,幽明允叶,岂惟宅是万邦,缉兹讴讼而已哉!

朕是用拥璇沉首,属怀圣哲。昔水行告厌,我太祖既受命代终;在天禄云谢,亦以木德而传于梁。远寻前典,降惟近代,百辟遐迩,莫违朕心。今遣使持节、兼太保、侍中、中书监、兼尚书令汝南县开国侯亮,兼太尉、散骑常侍、中书令新吴县开国侯志,奉皇帝玺绂。受终之礼,一依唐虞故事。王其陟兹元后,君临万方,式传洪烈,以答上天之休命!

高祖抗表陈让,表不获通。于是,齐百官豫章王元琳等八百一十九人,及梁台侍中臣云等一百一十七人,并上表劝进,高祖谦让不受。是,太史令蒋道秀陈天文符谶六十四条,事并明著。群臣重表固请,乃从之。

译文高祖武皇帝名衍,字叔达,小字练儿,是南兰陵中都里人,汉朝相国萧何的后代。萧何生酆定侯萧延,萧延生侍中萧彪,萧彪生公府掾萧章,萧章生萧皓,萧皓生萧仰,萧仰生太子太傅望之,望之生光禄大夫萧育,萧育生御史中丞萧绍,萧绍生光禄勋萧闳,萧闺生济太守萧阐,萧阐生吴郡太守萧冰,萧冰生中山相萧苞,萧苞生博士萧周,萧周生蛇丘长萧矫,萧矫生州从事萧逵,萧逵生孝廉萧休,萧休生广陵郡丞萧豹,萧豹生太中大夫萧裔,萧裔淮令萧整,萧整生济太守萧辖,萧辖生州治中副子,副子生南台治书道赐。道赐生高祖已故的父亲名叫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因参与辅佐帝王创业,封爵临湘县侯。历任侍中,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丹尹,赐赠镇北将军。

高祖在宋孝武大明八年即甲辰年生于秣陵县同夏里三桥的住宅。生下来就奇特异常,两股之间二骨相连,头顶突起,右手上有纹为“武”皇帝到长大时,博学多通,喜谋略,有文武才干,世俗之辈和名都推重赞许他。所居之室常像有云雾缭绕,人有经过的,心神则敬畏。

出仕初任巴陵王南中郎法曹行参军,升任卫将军工俭的束合祭酒。王俭初次相见就十分看重他,对庐红人蛆说:“这个趸郎三十岁之内就要做诗中,过此就贵不可言。”竟陵王子良设置酉皿官舍,招致有学问之士,高祖与选趣、谢跳、王融、萧琛、范云、任防、陆便等一并在此游,号称八友。王融英俊清朗,见地和鉴别人才的能力过人,特别敬重高祖。常对其亲近的人说:“统辖天下,一定属于这个人。”屡经升迁为随王的镇西谘议参军,不久由于为亡父守丧离职。隆昌初年,明帝辅政,起用高祖为宁朔将军,镇守寿。服丧期,任太子庶子、给事黄门侍郎,入廷与台省值班。因参与萧谌等谋立天子的功勋,封爵建县男,食邑三百户。

建武二年,北魏派遣将领刘昶、王肃统率军队侵犯司州,任命高祖为冠军将军、军主,隶属江州刺史王广作为援军。距离义一百多里时,大家因为北魏的军队强盛,畏惧犹豫没有人敢进军。高祖请命先行,王广便分出部下兵配隶高祖。那天夜裹便进军,离北魏军队几里远时,径直登上贤首山。北魏军队不知来了多少人马,不敢近。黎明时,城裹人看见援军到,于是军队出城攻打北魏军的营栅,高祖统率所带领的部队从外面进击。北魏的军队内外受敌,便放弃重围撤走。战罢,任命高祖为右军晋安王司马、淮陵太守。返回后任太子中庶子,领羽林监。不久,出外镇守石头。

四年,魏帝亲自率领大军侵犯雍州,明帝命直担前往援救。十月,到达襄,诏令又派遣左民尚书崔慧景统率众军,高祖与雍州刺史曹虎等都受其节制调度。第二年三月,慧景与高祖进军行至邓城,魏主帅率十多万骑兵忽然来到。姜景惊慌失,打算退兵,高祖坚决阻止他,不听从,便急忙自撤。北魏的骑兵趁机攻打他,于是大败。衹有高祖率军抗战,杀敌近百人,北魏的骑兵稍稍退却,因而能够列成队形断后,到傍晚才得以下船。慧景的军队死伤将尽,衹有高祖保全军队而回。不久任命高祖行雍州府事。

七月,仍任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郡诸军事、辅国将军、雍州刺史。遣一月,明帝逝世,东昏登位,扬州刺史始安王遥光、尚书令徐孝嗣、尚书右仆迹、石将军萧坦之、侍中江祀、卫尉刘暄轮中值勤,逐在奏章上签署意见作为敕命批发。高祖听说后,对母亲的叔伯兄弟张弘策说:“朝政出自多家,是祸的缘由啊。《诗经》说:‘一国有三公执政,我们听从谁的呢?’何况现在有六人执政,又怎么能成啊!仇怨若结成,将相互诛灭,当今避祸,衹有此地。勤勉地推行仁义,可以自然成为西伯。祇是弟弟们在京都,恐怕蒙遭世患,需同益州谋划此事呀。”当时高祖的大哥萧懿从益州罢官回来,随后行郢州事,于是派弘策到郢州,向萧懿陈述计谋道:“从前晋惠是个昏庸的主子,众王争夺权柄,于是九次兴起内难,三次引来外寇。如今六位显贵争夺权柄,每人把持着王法,控制君主在公文上画押,各人想独擅威势,极小的怨愤也结仇,按理将相诛杀。况且后继的君主在东时本来没有好的名声,狎昵亲近左右的人,胡蜂对人残忍,总理万机,便将放纵他的望,哪裹肯空据君位衹表示同意,将政务委任给朝廷大臣?相互猜疑积月累,一定会兴起大的诛杀。始安想成为趟伦,迹象已经显,跛足的人要登天,确实没有这样的道理。何况生非常猜忌狭隘,祇会自取祸而已。所能居要当权者,衹有江柘、刘喧罢了。江柘懦怯不果断,刘暄软弱没有才干,力薄任重必致败事,翘足可待。萧坦之怀猜忌,出言即伤人,徐孝嗣的才干不是顶梁柱石,任人纵,如果矛盾化祸兴起,一定内外土崩瓦解。如今得以镇守外藩,幸运圃谋安身之计,明智的人能从事物细微的变化中预见其先兆,不需良久。趁现今猜疑防范还未大兴之时,应当召唤众位弟弟及时聚集。晚点再相防备,拔足身便无路了。郢州萦绕着荆州、湘州,西面注入漠水、沔水;雍州兵马,招致几万,虎枧其间,来观察天下。时代太平社会安定就对本朝竭尽忠诚,时局大就为国剪除暴戾,可得以随着世道的变化而进退自如,遣大约是万全之策。如果不早点图谋,后悔莫及呀。”萧鲸听了脸改变,心裹却不赞同。弘策回来,高祖便启程接弟弟萧伟和萧儋,逭一年到达襄。于是暗地裹制造军用器械,大量砍伐竹木,沉没在檀溪之中,秘密地作为造船只的备用材料。当时所住的房屋常有青赤白黑黄五种颜环绕,形状有如盘伏的龙,其上紫气腾空而起,形状如伞盖,望见者无不以为奇异。

永元二年冬季,萧懿被害的消息传来,高祖秘密召来长史王茂、中兵吕僧珍、别驾柳庆远、功曹史吉士瞻等谋划。计定之后,十一月乙巳在官署办公的厅堂召集僚属,对他们说:“从前武王在孟津会盟,都说‘殷纣可以讨伐。如今昏庸的君主恶贯盈,竭力施极端残暴,诛减杀戮朝廷贤臣,很少留下其后裔,使生民涂炭,是上天的旨意要诛杀他。你们要同心疾恶,一道举义起事,获取公侯将相的地位,的确就在此曰,各位立功尽效吧,我绝不食言。”遣一天树立起义大旗。于是招收聚集得到带甲士兵一万多人,战马一千多匹,船只三干艘,起出檀溪中的竹木装建成战舰。

先前,东昏任命刘山为巴西太守,配备兵三千人,派他前往荆州依随行事萧颖胄去袭击襄。高祖知道他们的谋划,于是派遣参军王天虎、庞庆国到江陵,致书各州府。山西上时,高祖对众将领说:“荆州本来畏惧襄人,加上亡齿寒,自有伤弓之鸟般的危急,难道不会暗中赞同我吗?我若统荆州、雍州之兵,扫平定束夏,就是韩信、白起再世,也不能把我奈何。何况是以无足比量的昏庸之主,役使的那帮近侍左右传达旨意的人呢?我能让山到荆州,便立刻被杀,诸位试着观看如何。”山至巴陵时,高祖再命天虎携书信给颖胄兄弟。待他离去后,高祖对张弘策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次之,心理战为上,两兵战次之,今天就是这样的。不久前派天虎去州府,人人都得到书信。这次乘驿马非常火急,衹有两封书信给行事兄弟,说‘天虎当面陈述,;等问及天虎却没有什么所说的,行事不能知道什么,不容随便胡说。天虎足行事的得力亲信,他听到后一定认为行事和天虎共同隐瞒了什么事情,于是人人生疑。山被众人口舌惑,对他们心起猜疑,于是行事进退无法自明,必定陷落我的计谋之中。这是驰送两封空函而决定了一州的命运呀。”山到达江安,得知这一情况,果然猜疑不西上。颖胄非常畏惧,便斩杀天虎,将首级送给山。山相信了他,带着几十人驰马进入,颖胄埋伏甲士将他斩杀,把首级送给高祖。并禀告推尊南康王为帝的计议,且说:“时候不利,应当等到来年的二月;就匆忙进军的话。恐怕不是帝王对战事的谋划。”高祖答道:“如今披甲待敌者十万,粮草军用很快自行穷尽,况且所凭据的道义之心,为一时的骁勇锐,久事多,还是怕生猜疑懈怠;如果屯兵百,必生悔恨。若童儿背离,则大事不能成功。如今太白星出现在西方,依仗道义而行动,有天命有人谋,有什么不利?计划已经确定,怎能中途停止?从前武王讨伐殷纣,行动有逆太岁,还需等待什么年月吗?”竟陵太守曹景宗派遣杜思冲劝说高祖接南康王建都襄堡,等正定了帝位,然后进军,高祖不听从。王茂又私下对张弘策说:“我侍奉节下,义无犹豫可言;然而现在将南康置于他人手中,他人就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节下前去便会被人使唤,这难道是世之计?”弘策向高祖说起逭事,产祖说:“假使前途大事不成功,还要良莠贵同归于尽;如果功业能建成,威慑四海,号令天下,谁敢不顺从!哪襄是平庸无能受人摆布?等到了石城,将当面晓谕王茂、曹景宗。”在沔水以南建立新野郡,用来聚集新近归附的人。

三年二月,南康王属相国,任命高祖为征束将军,配给鼓吹一部。戊申,高祖从襄出发。留下弟弟萧伟镇守襄城,总理州府事宜,弟弟萧儋镇守垒城,府司马庄丘黑镇守樊城,功曹史吉士询兼长史,白马戍主黄嗣祖兼司马,都县令杜永兼别驾,小府绿事郭俨主掌转运粮饷。向京都发布檄文道:大道不会常常平夷,时世也不能永久太平,险阻舆通达相袭,晴明暗非一,都是经历艰难困窘而后通达顺利,资助凭藉太多反而难以开启圣人。因此昌邑背德,孝宣兴起,海西政,简文登升,都是扩大了先人的事业开创基业,继承发扬了上天的使命,这些道理应验于以前的经典,事迹昭著于过去的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