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二十九章升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皇上,皇上!”温体仁呼哧带的跑进了崇祯的书房,这时还没有上早朝,由于战事原因,温体仁被允许不经通报直接入。这两声急促的喊声让崇祯心里咯噔一下,又怎么了,难道女真人又打上来了么,崇祯皇帝这些天来已经被这样的通报出神经质来了。

“皇上,大喜啊,皇上,大喜啊!”温体仁脸喜的说道。这让崇祯也吃了一惊,这年月对他来说哪还有什么大喜啊,倒霉的事连绵不绝,经温体仁这么一说,他也来了神。

“什么大喜,难道是八旗退兵了么?”崇祯站了起来热切的问道。

“那到不是,八旗还和李开的人马在对峙呢,不过估计很快就能退兵了。因为登州的援军到了!”温体仁赶着邀功请赏。

“登州?”崇祯皇帝一愣,不是他不知道登州,而是他没料到登州能够来援,要说登州距离北京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山东其他地方的援军还没有动静,登州倒是先到了,多少有些诧异。

“有多少人马,怎么来的?”崇祯问道,这才是他最关心的。

“回禀皇上,登州人马大概有一万,是坐船延运河而下,此时已经到了城下,登州巡抚孙元化正等着皇上召见呢!”

“快快召见,等等!让孙元化自己进城来,人马暂时驻扎在城外!”崇祯又犯了病,不信任他手下的这些武将,自从袁崇焕的事情以后,他对任何人都抱有戒心,一万人虽说不多,可是一旦进城绝对可以颠覆整个北京,再说一个小小的巡抚竟然带了一万的援军,这也着实让他生疑。

“皇上,臣有罪,臣救驾来迟!”孙元化一进大殿就匍匐跪倒,顿时声泪俱下,倒把崇祯得手足无措。

卿快快请起,你千里来援何罪之有啊!”

“臣,臣有欺君之罪,臣此次来只求皇上能让臣战死沙场,以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任崇祯怎么说,孙元化就是不肯起来,在那里痛哭涕,而且不断的用袖子擦拭着眼睛,可是却依旧泪如泉涌,崇祯看得真切,对孙元化的印象好了几分,于是说道:“孙卿,你救驾来迟原也算不得什么罪名啊,朕能体谅你,毕竟登州和京城千里迢迢,你能来就不错了,朕又不是不通情理的人,怎么会怪罪你呢!”

“皇上,多谢皇上体谅臣,可是臣不光是救驾来迟,臣还和李开有协议才能到达京城,所以臣犯了欺君的大罪啊!”一提李开,崇祯心里又是一惊,怎么什么事都和这个李开拖不开关系呢!不过一想到孙元化手里有一万的士兵,此事又和李开有关,他不得不小心从事,现在李开得罪不起,孙元化和他到底什么关系也不清,所以还是谨慎从事的好,不要再象袁崇焕那样,将援军放跑了,得孤家寡人。崇祯心里盘算好,任你怎么样,等把北京的围解了再说,那时要杀要刮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孙卿你到说说和李开有什么协议,你又是怎么到达京城的啊?”崇祯尽量语气和缓,孙元化敢上殿多少还证明他还有些忠心,若是真的背叛也就不来了。

“是,这要从去年臣在登州遇袭说起…”说着孙元化将去年登州海战的事大概的说了,那时还是天启皇帝在位,崇祯对这事并不太清楚,尤其是朝鲜海军的加入,虽然在民间有所传播但是庙堂上还从未有人提起,这当然归功于银子的功劳。登州现在是朝鲜私盐在中原的卸货码头,邓家是不容孙元化有事的,所以大量的银子使出去,自然很少有人在皇帝面前嚼舌了。好多事都被扼杀在萌芽里,所以朝廷上真正知道登州事情的人并不多。

当然了,在孙元化的叙述中,我不会以一个好人的身份登场的,这符合他们对我的一贯看法,登州这场海战,孙元化定位为我在海上遇袭,逃到登州,文龙部是一直追杀到登州的,这时孙元化扮演了登州救世主的角,为了避免登州百姓受到牵连,他不得不向我妥协,换得朝鲜援军的帮助,剿灭了海盗,但是也因此受制于我。可贵的是孙元化身在曹营心在汗,时刻不忘记自己是大明朝的人,所以只是拖延应付我,实际上利用和朝鲜贸易所获得金钱大量的秘密训练乡勇,铸造火炮,希望有一天能离我的控制,为大明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终于这样的机会来了,于是他不顾一切千里驰援,试问这样经过我渲染润的故事能不人么?

“皇上,臣当真是有罪啊,这事情一直欺瞒着皇上,还请皇上治我的罪,臣万死不赎其咎。”大概的说完了自己的经过,孙元化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可是泪水又止不住的留了下来。这让崇祯更加动了,正所谓子回头金不换,光是孙元化在这种关键时刻能毅然决然的率部前来支援,就说明了他是忠心的,哪像那个袁蛮子,死不悔改。人么,总是有错的,就像这个孙元化,当时也是被无奈才答应了李开,这不也是知错能改主动送上门来请自己处置么!自己又不是不大度的人,想当年齐桓公还能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呢,这点作君王的道理他崇祯还是懂的么!崇祯皇帝读诗书,常常拿古代的圣贤君王和自己做比较,此刻孙元化主动承认错误,自然是让他刮目相看。

卿请起吧,人谁无过,难得卿知错能改,索幸卿能途知返,又没有犯下什么大错,至于和朝鲜私自通商,朕也就不再追究了!”崇祯故作大方的说道,其实就是他不通商,以李开的实力也能在其他地方找到突破口,效果是一样的,何况自己这次已经和李开签订了协议,允许朝鲜船只往来中原,如此从表面上算来孙元化也就算不上犯了什么大罪,不过是提前了半年,可要是崇祯知道自己面前的这个大忠臣,偷运私盐,并且和我称兄道弟的,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宰了他。

“谢皇上,臣一定为皇上肝脑涂地,请皇上放心,有臣在谁也别想动京城的脑筋,除非他从臣的尸体上迈过去!”一听崇祯这话,孙元化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来了,不佩服起我来。

自然了,这一切都是我和孙元化谋划好的,尤其是痛哭涕一节,经过我巧妙的安排,了很多辣椒水浸在孙元化的衣袖上,只要他用衣袖一擦眼睛没有不泪的道理。至于崇祯皇帝的反应,倒是很难估计,不过以历史对他的描述,此人疑心虽重可是要没有什么太大的把柄在他手里,至少不会重罚的,估计不会把孙元化怎么样的,尤其是这个时刻,孙元化手握重兵,崇祯已经吃了袁崇焕的亏,不会不长记,再说真要是孙元化不幸…,那我也只好给他报仇雪恨了,谁让孙元化自己抢着要效忠他的皇帝呢,原也怪不得我。

果然崇祯上套了,就在于孙元化够坦诚“如实”待自己的罪行。其实崇祯也不是傻子,对于登州的事他也是有耳闻的,奈何天高皇帝远,再加上底下有人帮孙元化说话,他一时也顾不过来,终于让孙元化有机可乘。原本孙元化也不是这样的人,对于作假也是一窍不通,奈何有我这样的兄弟不断的熏陶和帮助他,自然是进步飞速了,何况他骨子忠君思想还在作怪,虽然知道骗皇帝不对,可是为了我口中的大义还是决定和我配合,于是就取得了这样的效果。

“孙卿,你这一万的部队够么,如今八旗兵多,而李开火炮多,恐怕不是他的对手,我们还是再想其他的办法吧!”崇祯对于孙元化的这点人马实在是没有什么信心。

“皇上,别的不敢说,这一万人可都是臣挑选的忠勇之士,至于大炮,不是臣夸口,当世估计再没有人比臣更了解大炮的了,别看李开的大炮多,可是和我军中的大炮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臣的军队中现在就有数百门火炮,昨若不是臣指挥部队配合李开,估计八旗也不会那么快撤兵!”孙元化话音一落,在场的所有人都惊愕了。

“什么!昨天你配合李开?”崇祯一字一句的重复问道。众人也均是不信。和我这么长时间,孙元化倒是学习了我的不少长处,但是吹牛一条已经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要是此时我在业也会自愧不如的,这绝对是他临场发挥的,没有我的因素参杂在内。

“是啊,昨天城西的那支骑兵正是臣的部队,若不是马匹不够,也不会让皇太极有反扑的机会,再有若是没有臣的火炮,那李开的大阵估计也早被皇太极冲开了。”孙元化自豪的说道,是的,昨天他的部队是出了不少力,可也没有说的那么玄乎,至于骑兵,那里面至少有我一般的人马,不过这时孙元化为了夸大自己的战绩自然是要望自己脸上贴金了,而且他越说越顺溜,甚至自己都相信自己说说的一切都是事实了,这觉悟这境界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孙元化把昨天的战事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直让众人神往,多来皇帝和大臣们都愁云密布,好久没有这样开心了,孙元化的到来无疑给众人注了一针强心剂,尤其是崇祯恨不得由自己来指挥这场战役,好芳千古。这时他已经耐不住子了,非要到城头检阅这支英雄的部队,大臣们自然是顺着皇帝的意思了,难得皇帝高兴,谁敢自找没趣啊。

于是君臣们在卫的护送下再次登上了城墙。不同于前一天,这时广渠门外驻扎着大量的士兵,整齐的营帐和来回巡逻的士兵,让人看了不振奋。孙元化拿出一个信炮,点燃“砰”的一声在天空炸开,营内的官军立刻响应,霎时间只见得从营内钻出无数的士兵,手里握着武器迅速的整队集合,号令统一步调一致,不一会就在城下形成了一个个小方阵。

城上的崇祯看的真切,也不由咂舌,这支部队比关宁铁骑还要训练有素,其实若论战斗实力,孙元化的部队还和袁崇焕的关宁铁骑有一定差距,问题是我的军队一开始就注意队列的训练,所以士兵的组织纪律很强,像这样的集合训练都不知道搞过多少次了,自然是步调一致。

“皇上,咱们还是出城检阅一下部队吧,士兵们都希望能看到您的身影。”孙元化在一旁请求道,对于他的请求崇祯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出去吧难免有变,可是不出去呢又怕寒了人心,这时北京最大的一股军力可就是孙元化这支部队了,若是再失去,那么自己这个皇帝也就没有再当的必要了。崇祯皇帝一狠心,跟着孙元化出城检阅部队。

孙元化的部队没有让崇祯失望,当崇祯的战马出现在众人的视野时,所有的士兵都举起了刀,口中高呼“万岁!万岁!”声音整齐而响亮,这种久违的觉不让崇祯想起数个月前,袁崇焕帮助自己平定阉患时的情景,可惜那支部队已经不再理睬他这个万岁了,然而取而代之的是一支更听话更勇猛的部队。昨天崇祯皇帝在城头上看见了孙元化部队的表现,只是当时他没有想到这支部队居然是属于他大明的,此时的零距离接触更加让他心澎湃,尤其是看见营门前排放的一尊尊大炮,让他更不知道说什么了。

看着皇帝瞅着大炮发愣,孙元化如何能不明白皇帝的意图,一努嘴,立刻有士兵上前命令,所有的炮手已经严阵以待,听得命令,练的装填炮弹,点燃火绳“轰,轰”的数声,百炮齐发,那声势可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震得崇祯在马上直摇晃,幸亏有人牵着马的缰绳,否则战马非惊不可,其他的大臣可是没有那么好命了,坐下的战马纷纷昂起头,有的前蹄离地,竖立了起来,不断的长鸣,当然是没有受过这样的惊吓了,不少官员被狼狈的甩下马背,让崇祯看了,心里暗自解恨。这帮无用的书生,连马都控制不好,活该!

崇祯亲身经历体会了众炮群发的威力,越发的重视孙元化了,在回城的路上特意将孙元化叫到身边,询问战况和登州的情况,对于能在短短一年内能编练这么多的新军,并且形成战斗力,崇祯最是兴趣。明眼的人也都看出来,这位孙元化孙大人将是继袁崇焕之后又一位皇帝的宠儿,升官发财指可待。

“初,依你看这和朝鲜贸易是好呢,还是不好?”屏退了左右,崇祯皇帝单独会见孙元化。

孙元化不知道崇祯为什么这么问,但是一提到贸易他是收益者,自然很有发言权,于是中肯的说道:“回禀皇上,依臣看这贸易有百利而无一害。”

“哦?你倒说说这利从何来?”崇祯还是第一次和人谈起海上贸易,对于郑和下西洋向四夷宣扬中国的威仪他还是很向往的,只可惜自己生不逢时,捡了一个烂摊子!崇祯常常因此叹自己是运不佳。

“皇上,那臣可就实话实说了,若是没有这海上的贸易,臣是万万养不起这些军队,更是造不出这些炮的,李开其人十分重利,在他眼中一切都以利益衡量,昨天是敌人,今天也能变成朋友,只要有钱赚,这个人什么都不管,但是他做买卖也比较公平,臣向他收取赋税他从来没有拒绝过。就像这次他不惜血本的来中原,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在我国沿海通商,单以臣一地所获可养兵一万,试问若是沿海各地都通商了那能养多少兵啊,皇上您还何愁辽东不灭呢!”孙元化自然捡好听的说,尤其是养兵一万,对崇祯太有引力了,自从他上台以来,就一直为银子的事发愁,辽东的军费不断暴涨,已经让他吃不消了,可是他哪里知道孙元化的银子大部分是贩运私盐所得,只不过这也让他算到海上贸易里去了,而且是万万不能让崇祯知道的。

“可是,万一李开也和倭人一样扰我沿海,那我们该如何呢,又或者他像这次这样直接登陆,我们又该如何应付呢?”这是崇祯心存的最大疑问。

“皇上,你别看李开现在实力大的,可是一旦我们大明有了军费,小小的朝鲜军队又何足挂齿,他朝鲜再厉害不过弹丸之地,人不过数百万,兵不过二十万,我大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哪里还要畏惧这样的小国,再说就是他船再多,也毕竟有限,像这次他动用了那么多船,不还是只运了万把人过来么,只要我们在沿海港口多多修筑炮台,还怕他何来。再说了,正所谓和气生财,这道理李开最明白了,他是把我大明的物产卖到海外,从中牟利的,所以他是最不希望和我大明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