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六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北印征德十五年。

不知不觉,秦芾来到北印已经五年了,算算子,南安也该是潜昌十年了。那年的冬天,她无意中从一个南安商人的口中得知,南安里发生了政变,舅舅魏潜遇刺受伤。就在那个晚上,她作了一个梦,梦里红的火龙高高飞起,飞龙上坐着一个英俊的少年,手里执着长剑,手舞动着山河,另一手揽起了月。

醒来时,也不知其意,只觉得那少年的长相与她的十弟一般。

忐忑不安了好久,终于又等来了南安的消息,旧皇魏潜驾崩,新皇魏昱登基,南安从此易主。

带来消息的南安人忧心忡忡地说:“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能做什么?”她则不出旁人看不懂的舒心笑容。她始终没有忘记,那少年曾经那样悲伤地送她远嫁,他的眼里带着对于整个皇朝的置疑和不,在那一天,她就预测了他的未来必定不凡。

她说过,她会等待。

而如今,他果然踏上了五彩的祥云,俯瞰山河,而她这个不在南安的南安人则第一次预见了桃花开南安的未来。

正当南安朝政新旧替之际,北印柄却陷入了不小的麻烦。先是天,北印柄的西边重镇围齐因为税赋的加重而导致民暴动,直到顾征杀了几个贪官污吏又多加安抚,才使得围齐稍定。

而入秋之后,雨不断,秦河开始泛滥,一时间秦河沿岸的许多村落被水淹没,好多百姓都离失所,无家可归。

北印柄深秋历来有被水患侵扰的纪录,秦河的泛滥也是常有的,可是像征德十五年这样令人心惶惶的灾难确实是少见的,甚至是从来没有的。

在不断的力下,顾征终于累得倒下了,病来如山倒,御医们几经会诊也是束手无策。

顾征不能上朝,就把所有的国事给了顾炎和顾放。顾放几乎每天都到半夜才回来,看见他时,秦芾都会笑着问他境况如何,而他则常常只是回以苦闷的凝望。

水患严重,饥民增加,而他父皇的病情一点也不见好转。

时间长了,秦芾也觉不忍,终于在一个下午向他细细问了顾征的病况。

顾放说:“其实原本只是失眠,没有胃口罢了,可是没有想到会变成卧病不起的大恙。”秦芾说:“你若是信得过我,就让我去给父皇看看。”

“芾儿也通医理吗?”接触越深,他就越觉得在她身上有许多的不可思议。

“小时候无事可做,也会看看这样的书。”她不敢告诉他,她从小就这些,娘亲看她如此着就干脆把她送入皇家的太医院,若非后来的那些变故,此刻她说不定就是个了不得的名医了。

“顾放,你可敢信我?”

“此刻我也没了主张,不信你又能信谁?芾儿今就随我一起入吧。”他们是驾着马车去的,外面雨下得很大,而街道两边任何一个可以挡雨的地方,都挤了无家可归衣衫褴褛的农人。

顾放不叹了口气,“天灾如此,北印的百姓该如何生存呢?”秦芾却只是扫了一眼,然后脸不变地说:“天灾常因人祸起。”他不解,就问:“芾儿,这话什么意思?”她凝视着那一双双充了怨恨却又不敢言语的眼睛,心里早就明白了七八分。

“为何年年都有水患,唯独今年局面如此糟糕难以收拾?不是因为天,而是因为…”她在他的手心轻轻划了两划,那分明就是一个人字。

顾放还要问,马车却已经到了皇,他只好把即将出口的问题又回去。

入了寝,顾征正好睡着,顾炎的母后,那位清无比的顾娘娘守在一边,看见他们进来,连忙竖起了食指,示意噤声,不意,这微微的动静还是让那个老人醒来了。

秦芾行礼,顾征只是面带倦意地说:“算了、算了,北印人都是鲁莽汉,不讲究这个的。丫头,过来坐吧!都已经五年多了,你还这么生疏。”她也不推辞,就坐了过去。

“丫头,怎么好久不来朕这里,闷在家里做什么呢?放儿有没有欺负你呀?不要怕,告诉父皇,什么都可以说的。你们也是,都成亲那么久了,也没有生个孩子给朕抱抱,到底是从南安来的,身子骨弱,就连生儿育女的能力也比咱们北印的姑娘差了许多。”秦芾觉得他为老不尊,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别说她和顾放不过是挂了名的夫,就算是真的,也不该当面说这些话。她朝顾放使了一个眼,示意他说点什么,转移话题,没想到顾放的脸皮比她还要薄,居然。已经红了脸。

这下,她倒是在心里偷偷笑了起来。

“征哥,你呀就不要管这些事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的。”顾娘娘虽然已经四十开外了,却依旧丰姿楚楚的,只是带笑纹的眼里总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忧心和怒火。

她曾听顾放说起这位顾娘娘,她是王爷之女,先帝着的侄女,顾征的堂妹,那种荣耀足以让她如天上最亮的星辰,少女时,她已经名远播,只可惜这位天之骄女心里头只有顾征一人。

顾征曾经偷偷爬过墙头去看她,隔着小小的绣楼,她抛下心做成的锦衣,他捧着衣服高声说,一辈子就只会要她一个!她则信任地红了脸。他们的情事后来不知被哪个人传了出去,一时间人人都在羡慕这一对幸福的金童玉女。

秦芾问顾放,那两位娘娘,顾征如今究竟最喜哪个?顾放那一回一直没有回答,但是从表情里秦芾已经可以看懂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