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七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妙?”锦虎鼓掌道。

“在何处动手呢?”活阎罗问。

沧海神蛟在桌上重新将碧云谷的形势划出,指手划脚地说:“咱们有坐骑,可以从浦城的东泉巡检司入山。先在建宁放出空气,说咱们已到松溪做案。瞧,进入碧云谷只有一条小径,全是丛山峻岭,谷北是芳尾村,相距只有五里地。从东泉前往必须先经过芳尾。那家伙从府城来,必定先经过碧云谷,咱们暂时不向碧云谷下手,在谷中等他。两村中间,谷东岔出一条小比,十里地有一座平原。说平原是假,其实是一片黄沙碎石堆叠的河,鬼怪出没,蛇蛇横行,叫做黄泉坡,是从来没有人敢进入的鬼地方,正是下手供的好所在,没有人会知道里面所发生的事情。当然,咱们假定他是唯一劲敌,即使他能接得下咱们五人围攻,也难逃一死。”

“为什么?”锦虎不解地问。

沧海神蛟桀筑怪笑,说:“我的故乡是福宁州,对这一带山川、地势、异物了如指掌。

世人但知建宁府的梦水出产奇毒无比的短独蛇,也叫蜮,能含沙影,中处溃烂而死。其实,黄泉坡的所谓鬼怪,就是这种形的三脚毒蛇在作怪害人。这一带的蜮比建宁府梦水所产的更大、更毒,我的暗器黄蜂刺就是用蜮毒淬练的,中者岂能不死?解药只出产在本城西南百里地的太湖山上,山顶的湖叫圣湖,湖中的芙蓉石上便有这种解药。咱们将他引到黄泉坡,如果他比咱们高明,便引他到蜮蛇多处,他将翅难飞,必死无疑。”

“好,就这么办。”锦虎鼓掌叫。

沧海神蛟得意地狂笑,说:“算行程,那家伙当在这几天中到达,咱们必须立即进行,一面放出消息,一面前往黄泉坡勘察该地形势,以便布置天罗地网。同时,咱们早些到芳尾快活一段时,听说那儿不但金银珍宝很多,值得销魂的女人也多著哩!”

“咱们明天就走,听你这么一说,他妈的!我的心里可著呢!”锦虎怪叫。

同一时间,中海已离开了延平府,踏上至将乐百丈山的旅程。

百丈山,在将乐的北面约百里左右,许久许久以前,这一带山区是区,是越国越王的避暑地,在山上建有亭台楼榭,开辟了一条大道,路程相当近。可是近两千年来,这一带已湮没在丛莽中,沧海桑田,已非往昔的胜境,只有一条小径山盘旋,不辨东西南北,需要走上一天才能到达山上硕果仅存的破古庙。据说,山西北有一条秘径,可抵江西的南丰,但很久很久没听说有人走了,大概已无迹可寻了。

百丈山是总称,其实,那一带全是无尽的山岭和古林。距县北不足三十里,有一座云奇峰,当地的土著也称它做百丈山。山南有一座小山村叫做百丈村,只有二三十户人家,这就是名医神针冷冰的居所。

百丈村看上去十分荒凉,相距最近的村落也在十里开外。在本地,神针冷冰的名号反而知者不多,只知他是个游甚广,喜栽花种药的怪人,人如某名,冷冰冰地极少有笑容。

有一幢大宅院,婢仆众多,不种田而富有,附近的人都称他为冷爷。

但在江湖朋友的口中,这位冷爷却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不少人不远千里而来,跋前来就教,治伤、疗疾、配药、拔毒,他不管对方的身份为人如何,来者不拒,但必须先缴他指定的诊金,不然即使死在他的大门口,他也无动于衷,怪得不近人情。

因此,这条小径经常有外地人进出,当地的人也不以为怪,皆认为进出的是冷爷的朋友。

中海对神针冷冰所用的针,只抱著看一看的念头,当然也希望能发现他龙家的家传雕龙金针。但他身上无钱,想装病求治也力不从心,因此,他并不急于赶路,希望在途中遇上前往求医的人好结伴同行。

到武夷山必须从建宁府走祟安,所以他将包里和骨匣暂时寄存在延平府城的客店中,以一天两百里的脚程赶到将乐,在北门入山要道上等候机会。

县南面临将溪,是城区最繁华的地方,城北却是住宅区,相当僻静,只城外有一段小街,散处著不少贩卖杂物的店铺,供应附近村落的常用品。

最北面街尾,有一座破败的小庙,叫做灵光寺。说是寺,不如说是庙倒来得恰当些,因为里面供的既有神,也有佛、菩萨,主持不是和尚而是庙祝,神佛一家,不伦不类。从前也许确是寺院,破落后便无人过问,主持挨不住清苦行脚云游去了,地方人士只好找来了两个孤老头来主持,把神像也搬入,便成了神佛一家的破庙。

中海缺少盘,只好在庙宇中投宿,晚间到达,被安置在庙后厢破败凌的禅房中安歇,老庙祝居然热心地替他张罗茶水,并不见外欺生。

一等三天,每天在庙门口留意过往的岔眼人物,愈等愈心焦,偏偏等不到至百丈山治病的江湖人士。

这天,他决定如果没有希望,必须走一趟百丈山了。一早,吃了一顿薯签野菜煮就的早餐,坐在庙前的石阶下,捺下焦躁留意往来的行人,希望有奇迹发生。

皇天不负有心人,居然被他等著了。

城门方向,一乘山轿缓缓而来,轿门下放,三面窗也放下了,可以清晰地看到轿中的乘客乃是一个脸枯黄,年约四十上下的中年人。大热天,穿得甚少,可以看到中年人瘦得只剩下皮包骨,瘦骨嶙峋,大概是重病身多年,去死不远了。抬轿的轿夫一点也不费劲,但走得很慢。

轿前后,共有五名仆人打扮的壮汉,背著包里,带了单刀、铁尺等防身兵刃。显然,山轿里的病夫不是普通人物。

中海心中狂喜,心说:“谢天谢地,可给我等著了。这人患的是久年腿股风,不但须用针,还得用炙,妙极了。”他刚站起,山轿已在庙门停下了,一名体面的长随健仆挪了挪间的单刀,向中海含笑走近抱拳行礼。

中海堆下笑,上抱拳回礼。

健仆不等他发话,说:“打扰兄台了,讲问这儿可是到百丈山的大道么?”说的是官话,带些苏杭口音。

中海笑道:“不错,正是至百丈山大道,诸位是前往找神针冷爷的?”健仆大喜,认为可找到一个言语相通的人了,说:“正是,敝主人身患痹症,正待前往请冷爷妙手回,但不知到百丈山冷府还有多少路程?”中海已将冷府的路径打听清楚,问:“诸位从未来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