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身形刚起“噗”一声部便挨了一脚,奇猛的打击力道将他迫得向前冲去“叭”一声爬倒在地。

青影又到,他身躯一扭,翻手时手中已拔起了一把飞刀,翻转时飞刀迫空而飞,人亦站起。

八尺外站着长子,右手食指中两指挟着他扔出的飞刀,冷冷地向他注视,寒声向他道:“以你的身手和超人的反应来说,足以成为一高手之林,但内力修为太差,只能聊算二人物,你姓什么叫什麾?”中海浑身冒汗,仍隐隐作痛,一面全神戒备,一面调息,道:“无名小卒,姓名有污阁下之尊耳,不说也罢!”长子冷冷一笑道:“说不说也不急在一时,后再说。贫道目下正在用人之际,替你找一处让你安身立命的地方暂住…”中海不等老道说完,冷笑道:“在下有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免劳道长窦心。”

“那是说,你愿随贫道效命呢?”

“在下有事待办,从不替人效命。”

“两条明路你都拒绝了?”

“正是此意。”中海傲然地答。

子神一冷,眼中涌起重重杀机,道:“那你得死!”说完,将飞刀抛在脚下,又道:“用你的刀结束你自己,免得贫道多费手脚。”中海俯身拾刀,手一触刀柄,便全力顺手掷出,接着向侧一窜,远出三丈以外,撒腿便跑。

身后,长子的长笑声入耳,语声直入耳鼓:“哈哈!竟然有人要在贫道面前逃走,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中海不辨东西南北,全力狂奔,他的轻功本就高明,加以峰顶草深林茂,转折窜逃极易,虽是技臻化境的长子,要想在短期间追上他也不是易事。

真糟,他逃至下山的路上来了。攀上峰顶的上层,一条铁索下悬十余丈,壁间有石坎以资承足,必须援索而下。第二段是三层悬木的巨梯,共有八十一级,上接攀援的铁索,下抵崖壁底部,看去像是直沉千丈,胆小的人不要说爬,连看上一看也是会心飞魂破的。

奔到索道口,他大吃一惊,老天!稍一大意他便要失足冲下百丈深崖去了。

他想绕道,可是扭头一看,老道已接近至三丈外了,他当机立断,奔至崖口抓住铁索向下急降。

天无绝人之路,下面空悬的木梯上人声吵杂,一群紫书院的士子正在叫嚷着向上爬,看人数当在百人上下。

他一面下滑,一面叫:“长子老道在上面杀人,在上面杀人…”他的叫声宛若沉雷,下面的士子们一阵大

子一怔,被中海的叫声愕住了,看下面大群士子热闹腾腾的叫啸着,他不能无所顾忌,传至官府耳中毕竟不光彩。他拾起两块拳大碎石,向下急投,然后扭头便走,消失在草木丛中。

中海命不该绝,降下五尺余,惊骇中抬头上望,正好看到碎石下坠,依稀可看到两团小黑影头飞至。

不由他闪避,也无处可避“噗”一声左肩挨了一记重击,左臂立即不听指挥。

他临危不,双脚猛蹬崖壁,身向外,第二块碎石“叭”一声暴响,火星飞,击在铁索上碎成无数石屑,依然到石屑着剌痛的觉。

左手力,肩痛如裂,几乎使他失手下坠。右手拚命抓紧,以腿狭住铁索,吊在半空中息。

下面已有几个大胆的书生到了下端,一个大叫:“上去看看,老道走了,追上他,屏顶没有第二条下山的路,抓住他送官究办。”一面叫,有人一面向上爬。

中海心中大急,暗骂道:“这几个书呆子真要命,我没下来他们却要向上爬,岂有此理!”向上爬的士子们却向上叫:“上去,快上!免得被老道溜走了。”大隐屏高耸入云,只有这条路可以上下,但中海却不知道,心道:“老道定以为这两块石子可以要我的命,自信太过,可能已经走了,我何不去看看玄玑子的死活?也许还有救哩!”他利用一双手脚向上攀升,事实上他也无法向下爬,下面的书呆子已经阻绝了下路,铁索幌动着的,显然还不止一个书生向上攀爬。

他大胆地向上升,果然不错,长子早就走了,大隐屏虽然四周都是绝壁断崖.却阻不了像长子这种武林绝顶的高手,老道的游龙术和壁虎功,足以上下自足。

远远地,他看到小亭中人影全无,先前坐起的玄玑子又重再躺下了,他的脚程比书生们快得多,抢上屏顶,便看到躺在血中的玄玑子。

他看清玄玑子的伤势,知道已无法挽救了。黯然摇头叹息道:“道长,有事要小可代办么?”玄玑子半睁着眼,用走了样的声音息道:“施主,听…听我说。世间能…能克制长子的人,恐怕只…只有庐山天池…电剑童婆婆.带着我的箫去…去找她,她会传你克…克制长子天机剑法的…的剑术,为世除…害,功…功大莫焉。”

“道长,小可功力…”中海大叫。

“小心,长子自…自命不凡,手时专喜刺人七坎,七坎不会立…立毙,痛…

苦非几,后遇上他,须小心七…七坎…”话未完,吁出最后一口气,身躯一阵痉挛,断气了。

中海抹上老道的眼皮,拾起竹箫,苦笑道:“道长,你所托非人,我怎能和长子互论长短?我本不配和他动手,动起手来死的必定是我,唉!我恐怕无法替你报仇,也无法完成你的心愿了。”下面,十余名大胆的书生已经快到了。他对箫有偏,想放弃又到可惜,而玄玑子临死时将箫托他带到庐山找电剑童婆婆,不管他是否答应,至少也得尊重死者的遗言,如有机会途经庐山,何不找一找童婆婆。

他仔细将竹箫打量一番,只见与长箫并无不同,只是比常箫稍坚而略轻,箫身刻了两个字:玄玑他将箫带上,由原路下山,返回排云山庄,已是午后了。

看看接近庄院,远远地奔来五男两女,领先的人是庄主的拜弟安宁,他们显然是前来找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