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418章将在外君命不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在李丛嘉还要说些气话之时,楼下一声断喝:“殿下不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只要六殿下顺江而下,挥军增援,一定能打败伪周的进攻,收复中原!”楼下边说话边走上来四五人,为首者锦袍玉带,二品官服显得格外不同。

他正是金陵城来的钦差大臣、现任吏部侍郎郭鹏。此人是南唐保大初年进士及第,历任翰林、刺史等职,算是年轻力壮的干臣,已经开始在朝事中暂头角。

但此人一向孤傲不太合群,很少与朝堂上的大臣们拉帮结伙,虽然深得皇帝李景信任,却举步维艰。这一次,朝堂中不少人被派到前线领军,空余位置极多,他才有机会任职吏部。

可是,股还没坐热,就让人一脚踢出京城,来鄂州传旨。

他快马加鞭,夜行船,总算赶到了鄂州,幸运地见到了李丛嘉。

他不知道,其实李丛嘉完全可以躲开他,早早就去襄樊。但李丛嘉知道,南唐战局吃紧,一定会调自己和二哥李弘茂回援。他如果躲了,一定会引起朝臣迁怒,得不偿失。

因此,他呆在鄂州,就是为了见一见这个钦差大臣,写一封回信,让他给父皇李景,免得中间传话过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郭鹏脸有得,轻轻一揖:“六殿下,战局危急,我就不客套了!陛下有旨在此,请六殿下接旨!”李丛嘉微微躬身,也不管郭鹏惊诧的脸,一把夺过他手中的圣旨,打开细读。

意思和猜测相近,无外乎命令他全军回援,不必在乎岳、朗等州,一切以巩固大唐江山为重云云。末了,还封了他一个官职:西北兵马招讨使,率水陆军回援寿州。

李丛嘉收起圣旨,转手给了后面的李处耘:“处耘,你马上调集水军,除了商定的那几条大船,其他都随郭大人东去,在庐州一带登岸,火速增援寿州。记住,一切听从指挥即可!”郭鹏愣了一下,他马上道:“六殿下,你的意思是你不奉旨?”

“我哪儿不奉旨了?我是西北兵马招讨使,然后才是率水陆军回援寿州。现在,我任命李将军为兵马招讨副使,主增援事宜。而我,则要带奇兵一支,袭击襄樊,牵制伪周国山南东道、武胜军,防止他们顺江而下威江陵腹心之地…”

“可是,可是…陛下的旨意…”

“郭大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父皇的旨意虽好,但却忘记了一点,周军完全可以顺江而下,要远比从寿州进攻更方便!以我之见,真正的战斗必然在楚州展开!虽然我们得到的消息表明,那里出现的应该是辽军,但是,谁知道是不是假消息?战局千变万化,如何能以固守应付进攻?”说到这儿,他掏出一封信,递给郭鹏:“我一向相信郭将军是正直之人!此信是我的一些打算和想法,请郭大人一定要直接给陛下!安排两个高手保护郭大人,免得让人钻了空子!”说完,他一挥手:“赵普,咱们走!”

“六殿下,你这是要去哪儿啊?我怎么向陛下复旨?”

“一切理由都在信中!我时间很紧,北方辽人已经快要突破雁门关了,无数人的鲜血赢得的时间,绝不能轻易费掉!郭大人,拜托了!”看着李丛嘉翻身从楼上跳了下去,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郭鹏呆呆地看着,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这就是那个特立独行的六殿下?果然不同凡响!

##########雁门关,铁壁森严,如果不是夜下那残存的旗帜,不是那城头颤抖的铁箭,不是月光下升起的烟火,恐怕没有人相信,这宁静的地方刚刚经过一天一夜的血战!

杨延朗抱着铁,斜倚在垛口上,气,挥手示意士兵们组织城内百姓救治伤员。他已经坚持三个时辰了,自从杨延玉受伤后,他不得不一直身先士卒,一人独守这几十米关隘,血拼千余辽人。

眼看着东方渐晓,这残酷一夜又要过去了!杨延朗松口气,站起身来,远眺雁门关外群山,树枝微微有些淡青,显示出天的气息,已经是二月初了,再有一个月,恐怕树枝都要见绿了吧!

坚持了一个半月,还需要坚持多久?雁门关还能坚持多久?

身后传来“扑腾”一声,两个百姓绊在尸体上摔了一个大跟头,住一个伤兵,惨叫声、怒骂声成一片。

杨延朗回头瞪了一眼,马上没了声音。他轻轻抱起那个少了半只腿的伤兵,看着他惨白如蜡的脸,轻叹一声:“告诉我,你的祖籍和姓名…”

“并州广原刘家嶷,刘绍!将军,为我报仇!”说着,这个明显失血过多的士兵晕了过去。

在这个时代,断了半支腿,就算活下去,恐怕也成了残废,再难支撑家族。

杨延朗轻叹一声,看着身后东倒西歪、头破血的将士和百姓,眼中是悲哀。他和父亲接待过各方来客,深知现在天下的目光都聚焦在此地,杨家将因此事名震天下,也有可能因此哀鸿遍野、一蹶不振。

如果没有汉帝的撤退命令,如果没有大唐李丛嘉的表态,恐怕杨家将就得一直血拼到底,甚至全军覆没。

杨业眼血丝,从城内仅存的几百幢古屋中走出,洗了把脸,向杨延朗点点头:“延玉还没有回来吗?”杨延朗脸变了几下:“应该没回来吧?才两天一夜,怎么可能这么快?”一共近八千守军,现在已经剩下不到五千。和辽军一万五千多人的损失相比,杨家将已经是完胜。但考虑地形地势以及最开始的偷袭成果,双方实际战损比差不多三比一。

辽军不愧是锐,本不擅长攻坚战的他们,硬生生用寒水凝沙,架木搭桥,用一万多百姓的血汗将雁门关外的陡峭石坡铺平。同时,一架架登城车、冲车、云梯、渡濠器具、投石车渐渐丰富起来。

从一无所有,到现在攻城器具俱全,辽军的手段不可谓不彩,但是,他们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杨延朗正思考着这五十来天的战,忽然听到远方传来哭声。他放眼向关外望去,瞬间脸大变,情绪瞬间变得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