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一章黄镇的手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兖州,单县,李吉口。

黄河依旧冰封,但冰层已经变薄,站在岸边侧耳听去,甚至能够听到冰块相互撞击的声音。

天已经来了,随着气温的上升,积雪开始融化,将一条官道得泥泞难行。

下雪不冷化雪冷,倒寒虽然让路边的桐子花开得洁白,但看起来却给人一种不近人情的寒冷。

冷着脸子坐在马上,黄镇将手抄在已经被摸得漆黑的棉袄下摆里,冰凉的手让他不打了个寒战。又看了看身边无头无尾的俘虏队伍,心中更是懊恼非常。

那一万多俘虏在路上走了十多天,缺衣少食,气候又这么恶劣,这一路都来,衣衫破烂,已经彻底变成了一支叫花子大军。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很多人都赤脚踩在稀泥里,脚板上又是血又是脓。即便如此,他们还得提起神向南彳亍而行,否则便会被长胜营的士兵一顿鞭子翻在地。而以俘虏们的营养状况和伤势,这一倒下去就再也没机会站起来了。

短短十天之中,这一万多人中就有三千来人苍蝇一样死在崇祯十六年的天里。

济宁大战之后,长胜营损失惨重,一千多勇敢的士兵永远留在山东,超过百分之五十强的战斗减员让这支功勋部队彻底残废了。虽然最后的胜利让人鼓舞,但长胜营的士兵们却恼火。

这一战之后,长胜营就接到命令,让他们全军撤回陈留休整。而他们的战斗任务则由镇远营接替。

“他妈地,苦仗都打完了。摘果子的时候镇远营来了。”黄镇简直火透了顶。他也曾经带着一群军官去找高原要一个说法,可惜高原本不同他们见面。军法无情,闹是闹了,命令还是要执行的。

再说,以长胜营现在的情况,补充进队伍的大多是新兵,以现在的状况就算拉上战场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接到押送俘虏回陈留的命令。这也很正常,高原一向是一个心软地人,再说陈留军也有政策,不许待俘虏。这么些人深入明境。若像照成例简单教育之后再发给路费放了。这些强盗一心北归,只怕会再次集聚起来为祸百姓。高原的意思是,既然不杀,索全部回陈留劳动改造。

老实说,高原此举黄镇是非常赞同的。现在的陈留劳动力匮乏,连妇女都从来做工。这一万多壮丁若全回去,只怕何长顺要笑得合不拢嘴了。

俘虏中成分复杂。有汉军有人有蒙古人。因为民族不同。待遇也不同。汉军地待遇要好些,初步决定先集中学习,待改造好之后分配进军工部门做工。蒙古人用来换牛马。而人要惨些,高原的意思是直接拍卖给地主们为奴。

黄镇甚至琢磨着是不是也买两个,家里的地越来越多,却没人耕种,看着大片良田就那么荒着,心疼得紧。

“接到替换我上战场消息,只怕大牛那小子要高兴得跳起来。”黄镇摸了摸自己脸上的那长的大胡子。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一个文士骑马过来,悄悄说:“黄将军,眼见着就要过黄河了,那事该怎么办?”这人姓索,是黄镇军中的赞画。本是考城的一个小秀才。傅山征辟地方文士时被强行征用。本打算让他到杞县去做县尉地,可他对军事却有很大兴趣。便进了长胜营。后因表现出做了黄镇地副手。

黄镇听他这么一问,焦躁地哼了一声,语气很不好:“索赞画,你出的什么馊主意,说是这法子一用,管叫那三千建奴死无葬身之地。可你看看,你看看…”说着话,他动地指了指那群无头无尾在地上艰难挪动的俘虏“还有好几百人活得好好儿的,比你我都结实。”索赞画懊恼地点点头,羞愧地说:“将军,我也没想到建奴这么经折腾,他娘的,也不知道他们吃什么长大的?”

“人家可是喝酒吃惯了的,身体着呢!这一路行来,人家没倒下,我们先要垮了。”黄镇又想起从兖州出发时莫清所说的话。

那天,莫清让人请他到衙门地谈话。

因为莫清是黄镇的侄女婿,又不是正式场合。莫和尚地冷脸上居然挂着一丝笑容,他恭敬地请黄镇坐在上首“侄儿莫清见过叔叔,今请您过来是有一事想请您为高将军分忧。”听莫清说出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黄镇倒有些觉得奇怪:“究竟有什么事情,高将军怎么不亲自跟我说?”莫清:“叔,你也知道将军是一个菩萨心肠,有些事情他不方便做也做不出来。”

“什么事情呀,越发地奇怪了,快说,军务繁忙,我可没时间同你蘑菇。”莫清突然收起笑容狠狠地盯着黄镇:“黄将军,高将军的意思是让你在路上将那三千建奴全杀了。”听莫清这么一说,黄镇笑了起来:“原来是这样啊,我道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杀就杀呗,说一声就是。我也恨不得食建奴的喝他们地血,儿郎们早就想动手了。”

“好,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对了…”黄镇笑着向莫清一伸手:“军令拿来。”

“没有。”

“什么!”黄镇惊叫一声:“没有手令你就让我杀人,这这这…”黄镇吓出了一声冷汗,未接军令就擅自屠杀三千俘虏,时候若追究起来,只怕自己担待不起。

莫清冷笑一声:“怎么。黄将军这是要见了军令才肯动手了。若有军令,我还找你来做什么。嘿嘿,叔,我一直以为你是一个顶天立地地男子汉,却不想也贪恋权位,只顾个人的荣辱得失,不肯为将军分忧。真叫人失望。”

“分忧。分什么忧?”黄镇不解。

莫清耐心地说:“建奴入寇,手上有斑斑血债,杀之大快人心。可是,高将军地子你我都知道。那是一等一仁慈的。依照他地意思,这三千人都不杀。不但不杀,还要好吃好喝优待。你说,这公平吗?”黄镇:“不公平,妈的,我们自己都吃不,还优待什么敌人。回陈留。平添这么多张嘴巴。却是一个极大的负担。依靠我说,还是杀了干净。”

“对呀!”莫清继续导黄镇:“这只是其一。其二,你想呀。这三千人可都是后金锐,到陈留之后,若被有心人煽动,起来了怎么办。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常。汉军可以不少,但建州东奴却不得不杀,否则必成大患。我的意思是。反正你要押送俘虏回陈留,索在路上做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