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四十八章誓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崇祯十五年对北中国来说是一个悲惨的年份,先是席卷整个天下的农民军与明军的大决战,然后是持续大半年的旱灾,然后是蝗虫,到年尾又是大雪灾。

上百万条鲜活的生命死于天灾**,黄河以北已经萧条破落到近乎蛮荒年代。中国的血已经快要干,而且将继续下去。

随着后金的入寇,烽火中,一副末世的画卷徐徐展开。

不管怎么说,崇祯十六年的节如期来临。

三十夜,陈留。

高原出兵的子定在大年初一,并不是因为这个子有什么独特之处,或者有重大意义。实际上,高原也希望能够早点出兵。可惜最近天气太坏,道路条件恶劣。准备工作早已做好,却一拖再拖,直拖到今天。连大雪之后,天气到年三十才放晴。

那么,过了年三十就走吧,真要三十这天才出发,也未免不太人道。

因为要准备第二天清晨的军事行动,高原也没有组织任何联活动,只下令,凌晨五点,所有出征将官和军中文职官员在火神庙大殿集合,然后去英烈祠誓师。因为陈留一直实行宵,也不允许民间放鞭炮,因此高原集团第一个节就这么平淡地过去。

从来只人说过后金如何如何强大,后金的士兵如何如何骁勇,对此高原还是怀疑的。在他看来,所有封建社会的军队,不管再怎么强,总比不上自己训练出来的现代军队。这一点已经在湖北打败任光荣的战役中得到严整。可任光荣的军队是农民军,就算在闯军也属于地方镇守部队,还不是主力锐。这样的战绩也没有什么可夸耀地。

因此,这临到要出发去同后金入寇主力决战了。高原反而有些担心起来。这一晚。他都在上辗转反侧,竟然不能入睡。

四点三十地时候,他终于忍无可忍地穿衣起,让卫兵给自己泡了一杯浓茶提神。刚喝没两口,此次随军出征的众人都过来了。院子里闹成一片。

这次出征高原军一共有六千主力战兵。分别是他亲领的飞虎营、王滔的无畏营和黄镇的长胜营。

现在地飞虎营主要由两千左右的骑兵组成,这两千骑兵中,轻骑兵一千二,重甲骑兵六百。除了骑兵。还有一支炮队。有大小火炮六十门,由梁云龙率领。除了这两大块,还有通讯、侦察骑兵一百。

无畏和长胜两营各有士兵两千五百,其中火手一千,长手一千五百。

如此算来,这支远征军已经达到了七千之数,同预计的六千有些出入。这主要是,因为这次战斗没定远和镇远两营的份,两营房将兵非常不。也不知道是谁出地馊主意,居然发动大家写血书请战。为了不打击士兵们地国热情,无奈之下,高原只得紧急从两营中各调了五百积极分子加入远征大军,如此将这个风波平息下去。

这七千人装备良。士气高涨。算是高原军中的锐。为打好这仗,他可以说是将家底子全掏了出来。

至于留守的定远和镇员两营则分别驻守陈留和开封。主要目的是防备西面和南面的李自成。至于吉归的曹字营则驻扎归德的水城,用于监视东面的明随行的陈留大将中王滔和黄镇肯定是要去地。本来,高原想让傅山随军参谋,可荀宗文去了襄,家中也需留人主持,不得以,傅山留下了,参谋军事的头衔落到了徐以显的头上。

因为是在明朝的统治区作战,军事和政治两手都要紧张,为方便理顺陈留军与朝廷、地方的关系,侯方域也一同前往。侯与徐在湖北已经搭档过一次,这次又同事,配合上自然没什么问题。

大军出动,自然要征调辅兵和民夫。所以,七千大军身后还跟着一万多辅兵。算起来,高原这支军队也有近两万人,可以号称十万了。

除了这些,军队中还有两个部门非常奇特:医护队、接收队。

医护队不出意外由德喜和尚率领,这个老和尚地医疗工作开展得很好,他将整个开封和归德地区地和尚全部集合在一起,做了些简单培训就送进军队去当医官,总数已经达到一百二十来人。可以说,陈留军每一个百人队就能分配到一个光头和尚。

接收队的人数有些庞大,总数达三百之巨,全是书生和酸丁。这些人都是前一段时间傅山征用地官吏,因为开封和归德地方太小,也没地方安置。这次出兵,高原索将他们都带了去,沿途行军,每拿下一地就让他们建立地方政权,扩大陈留军的据地。保障后勤运输线的畅通。

书生们一听说要去打仗,一则以惧,二则以喜。惧的是兵凶战危,生死未知;喜的是,如果一切顺利,每人至少可以捞到一个知县当当,也算是出仕了。

虽然这个仕途名不正言不顺。

“都准备好了?”看到院子的军官,高原深一口气走了出来。

“是!”众人都整齐地立“好,去广场吧。”众将整齐地随高原朝广场走去,徐以显指挥几个书办将高原屋中墙壁上的大地图起下来,放进已经堆卷宗的包裹中,又从傅山手里接过高原的威武将军印,算是正式接手参谋工作。

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到处都前来送行的百姓,他们站在队伍的两边,伸长脖子在队伍中寻找着亲人的身影。

“他爸,你可以要平安归来啊!”

“放心吧,没事,且看我杀敌立功,为你和儿子多挣十亩良烙的饼。带在路上吃吧。一路小心呀。”

“娘。你回去吧,再拉拉扯扯,别人要笑话了。”青年人很不耐烦:“我死不了,就算死了,弟弟也会奉养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