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分歧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家都来了。”看到几乎整个陈留的地方政务系统的官员都过来了,这些可都是脾气古怪的大爷,断断得罪不得。高原立即换上一副笑容“快坐,快坐,卫兵,抬些椅子过来。”所谓地方政务,按照高原的分工,这些人大多处理地方行政,主要工作就是征收税款、地方刑狱、种秋收、征调民夫,以及…地方风化。反正都是一些七八糟的,高原不想做也做不好的事情。
这些家伙的来源也五花八门,有读书人、山人、明朝降官、地方豪族和大中地主。虽然对这批人很不冒,但高原不得不承认,这些人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最先进的文化,地方上要想不出子,还不得不靠他们。你总不可能让军官们拿着刀子到地方上去征税和组织劳役吧?
因此,文官们纠结在一起,倒成为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这些人的行事准则秉承的还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的那一套,以前既然在明朝的科举制度内找不到出路,就不得不转换一个思路,索投靠了高原集团。在尝试到权利的美味之后,这些儒生知识分子已经铁心跟着高原干,可以说身家命都绑在高原身上了。在他们看来,陈留集团不但是高原的,也是他们的。利益集团的荣辱得失可同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很明显,高原的北进同后金锐决战地军事计划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荀宗文是河南本地人。又是高原地老人,很自然地成为众文官之首。被推出来向高原发难。
高原所住的房间虽然大,但到处都堆放着书籍和文件,显得很凌。卫兵也是整理了好半天才清理出一个空位,又搬来几长凳,这才将这十几个大人安置完毕。
等大家安静下来,高原刚要张嘴,荀宗文首先跳了出来。他怒气冲冲地说:“高将军,你刚才说要叫人捆我去杀头,不麻烦你,荀宗文现在就在这里。快将我绑了去吧!”高原有些尴尬,他刚才说的也不过是气话,老实说,他平时对这个刚直的夫子颇多畏惧,一看到人,心中已有些怯了。笑着说:“荀先生你也真是的,我哪里说过这话了?高原自起兵以来。你就做了我的僚属,平里也多有教益。我尊敬你还来不及,哪里还会说这样的话?”见高原不提这茬,荀宗文脸上的怒气平息了许多“反正我不同意出兵河北。”
“对,我们不同意。”
“出兵河北得不偿失,太冒险了。”
“毫无意义的,毫无意义。”
“为什么要出兵河北?”一见荀宗文起了头,众文官七嘴吧舌地闹了起来。
高原只觉一阵头疼,忙按了按手。
“大家别闹了,一个一个说,你们这么吵,我什么也听不清。荀先生,出兵河北同东虏作战的想法三个月前我也同你说过。当时你也没反对,怎么现在又有异议?”
“此一时,彼一时也。当时我也是思虑不周,这才没有反对。但现在地情形是,我军过河作战不合适。”荀宗文起身一拱手:“高将军,出兵河北毫无意义。理由有两点:一,河北残破,大军北上,不能就地补给,后勤供应上困难重重。这仗一打。也不是三五天就能分出胜负的。到时我军粮草供给跟不上,只怕就是一个惨败的结局。”高原淡淡道:“后勤上面的确有些困难。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最多让负责后勤的人员多跑些路,多征用些人罢了。”荀宗文继续道:“其二,将军以前不是说过,凡战总要讲究一个战略目的。总体来说,所有的战略不外乎两个出发点:广其地,夺其财。我刚才说过了,河北残破,我同东虏作战,即便打退敌人,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就算能够顺利拿到几个州府,扩大我领地和人口。可将军想过没有,河北靠近京畿,历来都是朝廷防御重点,后金有屡屡入寇。若我军势力进入河北,必将受到朝廷地重点打击。战略回旋余地太小。不合适不合适。若将军执意出兵河北,除非…”高原问:“除非什么?”
“除非接受朝廷招安,以勤王的名义入卫京城。”还真是一个顽固的投降派呀!高原有些光火,脸开始难看起来。
还没等高原发怒,那群文官中又有人不依荀宗文了。一个文官跳了出来“荀先生,你这话就不对了。我陈留局面如此之好,自当裂土封建,难不成还要将这一切给朝中大老捏不成?”荀宗文也是发怒:“你懂什么?”那文官见荀宗文面不善,直接坐下,抬头望着天花板翻白眼,尤自道:“未闻有力强者投降力弱者,滑之大稽也!”这人高原是认识的,原本是江南的一个山人。说起山人这个职业,也算是明末一个特殊的职业。山人本指那些不求仕进的化外高人,到明末,却已经蜕变成一种抛弃儒学,不参加科举,完全转入娱适自我的人生。更有甚者,则于清客可寄食者一类。
既然是寄食者,出游就是他主要的特征了。他们出游一是游山玩水,二是游于巨室大户之门,其生活来源也来自达官贵人。
此人其实本无特殊才能,来陈留之后,被傅山看中,强行拉去做官。刚开始,这家伙还有些抗拒,干了两个月。觉得这工作也不错,也就上了高原的贼船。
他虽然没什么本事。却喜哗众取宠,而挑战上位者地权威却是个出风头的好时机,既然荀宗文是文官头,不反对他,又能反对谁呢?
果然,他这一反驳,居然得到了高原地赞许。
高原朝他微微点了点头。
看到高原的态度,文官们又分成招安派和造反派开始辩论起来,浑然忘记了他们来时的目的。
高原只听得脑袋里一阵“嗡嗡”响,早听说过明朝文官扯淡得厉害。这回他是真正的见识到了。回想起事业草创之初,大家都是豪的喝酒吃,然后提着刀子上战场,那才痛快呢。可惜这种生活自己是再也回不去了。
事业越来越大,他也不可能事必躬亲,要想治理地方,还得靠文官和知识分子。如果说以前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村长。有事扯着嗓子喊一声就行。而现在,自己已经管辖有两府之地,人口几十万。扯着嗓子喊一声,能够听到的也不过身边寥寥几人。这也是上位者必须适应的一个转变。
事业到了一定规模,领导地者能力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制度和统治机器地运转是否高效灵活。
议题既然转向了招安,又吵成这样,高原觉得是时候结束这个话题了。他将眼睛转向傅山,而傅山则避到了一边去。显然,傅青主是没有信心在辩论这统一大家的思想。智慧和口才有时并不能划一个等号。
“大家静一静。”一直坐着微笑的侯方域出手了。
“招安一事也不是不可行,但大家有一点没想透。”侯大公子地名头摆在那里,大家都很给面子地安静下来。
侯方域道:“现在就算将军接受招安也没什么,高将军还是高将军,自然还带他地兵。可大家伙就惨了些,到时候朝廷一纸公文,让大家都散了,你们如何自处呀?呵呵,在座诸公,除了反正过来的大人们外。可都是没有功名地。要不,你们也去南京会考?即便是反正过来地大人们,只怕也没地方安置,见了往同僚,却又如何应对?”众人都不说话了。人毕竟还是自私的。在关系到切身利益的时刻,都会站稳自己的立场。
高原松了一口气。侯朝宗还真非得虚名,几句话便打消了众人接受招安的意图。不过,究竟北上不北上,却还是要议上一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