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三章惺惺相惜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龙飞九天,势必翻江倒海!”贾诩简简短短的答道。

“愿闻其详!”曹微眯起双眼,用手捋了捋颌下的短短的黑须道。

贾诩稍一沉,沉声道:“凉州辖郡,有国十二,县九十八,户籍造录一万四千余户,三万四千余口。其下有陇西、天水、武都、金城、安定、北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居延十二郡属。其中张掖、酒泉、敦煌、西海河西四郡由祁连山雪水化融,聚集成休屠泽、居延泽和冥泽等湖泊,这里水草肥美,乃是天然的牧场,昔汉武大帝从匈奴手里夺得河西之后,强盛一时的匈奴有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反之,如果凉州为敌所占,则雍州所能依赖的屏障就不复存在,长安乃至关中都会处在西凉铁骑的威胁之下,故以诩揣谋,高宠在这个时候染指凉州的目的,一是为筹建北进骑兵找寻合适的伙伴,因为在我们获得了青州的盐场之后,高宠就再也没有机会获得上好的马匹了;二是期望在那里扶植亲己的势力,这样就等于是在我们的背后时时了一把刀子,在必要的时候,我相信他就会图穷匕现了。”贾诩不愧是老狐狸,一席话便点透了高宠所有的意图,也让曹听得不住嘉许点头。

道:“高宠小儿处心只虑,妄想北伐中原之心久矣,昔无锐骑兵与我虎豹骑抗衡,今一旦立足凉州,使西凉剽骑为其所用,待羽翼丰。举两路兵一出淮南,一出荆襄,再传檄凉州骑自西威胁雍京,此三面围攻之下,任我军有三头六臂也难以阻其前进!”贾诩见曹动容,却稳稳的放下手中的酒樽,笑答道:“丞相其实也不必多虑。高宠此举想法虽好,却并非无隙可击,西凉不仅地形复杂。而且有汉、羌、胡、先零、勒支诸部杂居,大大小小的势力割据各郡、县,并不是打败了一个韩遂就能搞定的。更何况,韩文约这个凉州盟主也不是吃素的。凉州可是他的一亩三分地,谁想分一杯羹岂是那么容易的。先前丞相取凉州不得,源于韩马诸部的抵抗,今韩马相争,做这渔翁者,可不止高宠一人,丞相何不也伺机而动?”中平五年,西凉诸部在狄道王国的统领下。兵围雍州门户陈仓入十余,后朝廷调回镇黄巾起义有功的皇甫嵩为帅,连战大破叛军,失去威望的王国即被韩遂废杀。其后,阎行父阎忠代督诸部,不久后病死,至韩遂继任盟主时,也仅仅是象征派使者入朝参拜了一下,由于要应付来自北方袁绍的巨大威胁,曹在雍州一带的兵力不足,面对凉州复杂的情况,镇守长安的司隶校尉钟繇所能做的,也只是自保而已。

贾诩的这番话幸尔不是在正式的议事朝堂上提出来。要不然必会召致群起而攻之,在荀攸、程昱等一干谋士看来,在南有高宠、北有二袁的情况下,曹的主要目光无疑应该投放到河北战场上,击破相互争斗不休的袁谭袁尚才是当前的重点。

从当前的形势分析,不能说荀攸、程昱等人考虑的方向不对,曹要想摆与高宠对峙的平衡,首先确实是必须击破二袁,一统幽冀,这与高宠染取凉州的目的一样。但本着敌人想要获得的就是我们所要争夺的这个战争信条,争凉州的成与败对于曹和高宠来说,又是关系到今后争霸天下的重中之重。

在张绣那里,贾诩巧施计谋,以弱胜强,让一向视天下英雄若无物的曹大吃苦头,特别是宛城之战曹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尽遭身亡,但张绣也势力实在太弱,能让贾诩施展才能的时候终是有限。

当两个深谙政治为何物的人走到一起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彼此的眼中都是那么的充着深意和玄机。

贾诩选择投降曹的时机是那么的适切,建安四年末,曹挟天子令诸侯刚刚四年,政治上得天独特的优势让原本对立皇帝不太兴趣的袁绍眼红起来,于是乎先是迫使曹让出了大将军位,继而又兵陈黎,时时以拥兵南下相威胁,就在曹多面受敌的当口,张绣和贾诩来了。

张绣是曹的宿敌,几度征伐宛城无功,就张绣的表现来看,在二年多的时间内,先是投降然后背叛,然后又降,其中的的反复无常可谓到了极致,尤其是曹昂、曹安民、典韦的阵亡,在曹的征战史上,吃这样的败仗不多,如果连张绣贾诩这样的大敌曹都能既往不咎,那么天下还有什么不能包容的呢?

就是因为看准了这一点,贾诩劝说张绣归降了!

也是因为看到了张绣榜样的作用,曹对归降后的张绣、贾诩礼遇倍至,授命朝廷封张绣为扬武将军,贾诩为执金吾,参司空军事,这样的待遇可以说在投降的诸将中是绝无仅有。

与曹作法截然相反的是袁绍,这位承继四世三公显赫地位的大将军不仅不能器重田丰、沮授等得力谋士,就是和同父异母的兄弟袁术之间,也是纷争不断,相互口舌攻伐,两相比较之下,哪一个更是明主旁人自然瞧得出来。

想了想,道:“文和,雍凉之事关系重大,元常独守长安,势孤力寡,我增兵驻守,奈北征河北在即,宛城曹仁的二万大军又为高宠牵制,动弹不得,所以,我令文和为雍州参事,与元常一道负责西面战事。”元常是司隶校尉钟繇的字,当年天子从长安困,正是赖钟繇和贾诩两人之力。

“丞相放心,凉州之事在权谋,非在战力,诩定当竭力而为,不负所托!”贾诩作揖道。

第一百七十四章固若金汤秋高马肥,寒风肃杀。

在金城郡至天水郡间的官道上。一支约三万人的西凉步骑混编部队由镇西将军韩遂亲自指挥,浩浩向东南开拔。并在距离北原城有六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镇西将军韩遂是一个瘦瘦小小的中年男子,除了一对让人永远也无法猜透的眸子外,这个男人的外貌似乎和他的身份显得很不相称。

但若是谁小瞧了他,等到的结果就将是失去命。

旌旗如林,疾风马嘶,又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韩遂深深的了一口气,比起战场上千军万马的杀戮,他更喜用一种更“文明“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比如用计设下圈套杀毒杀,比如借刀杀人,然后再毁尸于无形。

“只有莽夫才会希望靠战场上的胜利去获得一切!”韩遂曾不止一次对着女婿阎行这样提醒道。

可现在,阎行已经死了,他死得是那么的不值。又那么的让韩遂到震惊。

在戒备森严的军营之中,阎行居然被人兵不血刃的挟持并杀死,这样的敌人所具有的除了计谋之外。还必须有足够的胆气。

“是马超吗?”韩遂心中闪过这一念,但随即又被他否定掉了,马超的武力虽然很好。但头脑却不及阎行,两人手只有阎行算计马超的份。

“在凉州的地面上,难道说还有如此厉害的对手存在?”韩遂神情严峻的抬头看了看落下的天

历经无数次战事的他曾经一次次的将对手算计。无论是北伯玉、李文侯,还是王国、阎忠、马腾。他们都不过是西凉这片土地上的匆匆过客,只有他韩遂才是它真正的主人。

但是,这一次自信的韩遂却有些动摇了。在接到西线兵败的消息后。他及时封锁了不利的消息,一面继续号令杨秋、张横两部保持对冀城的迫,另一面却悄悄的撤回了自己地主力。在收拢了逃回金城的万余溃兵之后,韩遂合兵三万大军直扑北原。

声东击西才是兵法的真髓,以他对马腾的了解。知道在冀城的正面中规中矩的马腾一定会集中主力防御。先前他让阎行猛攻北原的目的就是想从侧冀打开缺口,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这个战术无疑仍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案。

早在到达之前。韩遂就派出了多路斥侯打探北原城中敌人的虚实。怎奈斥侯每一次都回报说北原守军警备森严。无法混入城中。更无法得知对方的虚实。

孙子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知己而不知彼,胜负各半。现在既然敌情不明,韩遂能做的就是希望士兵养足神,然后在城中守军最容易疲劳的清晨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