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射仪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献爵的人都坐下祭酒,接着把觯中酒喝尽,站起。坐下放下觯,行两次稽首礼。拿着觯站起,国君回拜两次。献爵的人拿着觯在洗的南边等待。小臣请国君指定献觯的人。如果让二人都献觯就依次进献,把觯放在篚里,在东阶下都面朝北行两次稽首礼。国君回拜。献爵的人洗象觯,登堂,斟酒,依次进前,坐下把象觯放在祭物的南边,以北边为上位。下堂,到东阶下,都为送上象觯行两次稽首礼。国君回拜。献觯的人都退回到门右北面的位置。
国君坐下拿过大夫所献的象觯,站起,向主宾敬酒。主宾下堂,在西阶下行两次稽首礼。小臣之长辞谢。主宾登堂行两次拜礼。国君坐下放下象觯,回拜。拿着象觯站起,主宾进前接过空象觯,下堂,把象觯放在篚中。换觯,站起来,洗觯。国君命令:不换,不洗。返回来登堂斟酒,再下堂行拜礼。小臣之长辞谢。主宾登堂行两次稽首礼。国君回拜。主宾告诉传命人,请求依次向群臣劝酒。传命人报告给国君,国君允许。主宾在西阶上依次向大夫劝酒。传命人让大夫长登堂接受劝酒。
主宾在大夫的右边,坐下,放下觯,行拜礼。拿着觯站起。大夫回拜。
主宾坐下祭酒,站着喝尽觯中酒,不行拜礼。如果是象觯,就下堂更换酒觯,洗觯。登堂,认方壶中斟酒。大夫拜谢接受。主宾为送上酒觯行拜礼,接着就席。大夫们都接受了敬酒,如同接受主宾敬酒的礼仪,不祭酒。最后接受敬酒的人拿着空觯下堂,把空觯放在篚里,返回原位。
主人洗觚,登堂,从方壶中斟酒,在西阶上献给卿。司在主宾的左侧给每个卿都铺设重席,以东边为上位。卿登堂,行拜礼接受觚。主人为送上觚行拜礼。卿辞让重席,司撤去。然后进献干、酱。卿登席就位,庶子摆放盛有牲体的俎。卿坐下,左手拿酒爵,右手祭干、酱,把酒爵放在祭物的右边,站起来,取肺,坐下绝祭,不尝肺。站起来,把肺放在俎上。坐下来擦手,取爵,接着祭酒。拿着爵站起。走下席位,在西阶上面朝北坐下喝尽爵中酒,站起来,再坐下放下酒爵,行拜礼。拿着酒爵站起,主人回拜,接受酒爵。卿下堂回到朝西的位置。献酒给所有的卿。主人拿着空爵下堂,把它放在篚里。传命人让卿登堂,卿都登堂就席位。如果有诸公,就在卿前先献酒给他们,其礼仪与献卿的礼仪相同。其席位在东阶的西边,面朝北,以东边为上位,没有增加的席。
小臣又一次请国君指定献爵的人,二大夫献爵同初始时一样。(小臣)请国君指定献爵的人,如果命令长者一人献觯,那么,献爵的人就把觯放在篚中。一人在洗的南边等待。献觯的长者在东阶下行两次稽首礼。国君回拜。献觯的长者洗象觯,登堂斟酒。坐下把象觯放在祭物的南边。下堂,和站在洗南的人,二人一起为送上象觯行两次稽首礼。国君回拜。
国君又一次举起放在祭物南边的象觯,或主宾,或长者,任国君赐予,如果赐予主宾,主宾在西阶上依次向大夫敬酒,大夫中最后接受敬酒的人,拿着空觯下堂,把它放在篚中。
主人洗觚,登堂,在西阶上献给大夫。大夫登堂,行拜礼接受觚。
主人为送上觚行拜礼。大夫坐下祭酒,站着喝尽爵中酒。不拜谢。已经喝尽爵中酒,主人接过空爵,大夫下堂回到原位。胥宰在洗的北边,面朝西向主人进献干、酱,没有牲体。逐一向大夫献酒,接着进献干、酱。挨着主宾西边,以东边为上位,如果有面朝东者,就以北边为上位。献毕,传命人让大夫登堂,大夫都登堂就席。
然后在西阶上稍东的地方为乐工设席。小臣引乐工进入。乐工六人,四人鼓瑟。仆人之长空手扶助大师,仆人师扶助少师,仆人士扶助上瞽。扶助上工的人都左手拿瑟、瑟头朝后,弦朝里,抠住瑟下小孔,右手扶助上工。扶助大师、少师的人空手扶着他们进入。小乐正跟随着他们,由西阶登堂。乐工六人面朝北以东为上位,坐下,扶助上工的人把瑟给他们,然后下堂站在西悬的北边。小乐正站立在西阶的东边。然后乐工歌唱《鹿鸣》三遍。主人洗觚,登堂,斟酒献给乐工。乐工不站起,把瑟放在左边,一人行拜礼接过酒爵。主人在西阶上为送上爵行拜礼。
进献干、酱,让人帮助乐工祭,喝完爵中酒,不拜谢。主人接过空爵。众乐工不拜谢接过酒爵,坐下祭酒,把爵中酒喝完。都有干、酱,不祭。主人接过爵,下堂,把爵放在篚中,回到原位。大师和少师上工都下堂站在鼓的北边,众乐工在后边陪立。然后吹奏《新》三遍。吹奏完毕,大师和少师上工都在东边土坫的东南方坐下,面朝西以北边为上位。
传命人在东阶下请国君立司正,国君允许,传命人于是充当司正。
司正到洗前,洗角觯,面朝南在中庭坐下,放下角觯。司正登堂,在东楹柱的东边接受国君的命令,在西阶上面朝北命令主宾诸公卿大夫。国君说:“以我的意愿使宾客安坐。”诸公卿大夫都回答说:“是,怎敢不安坐。”司正由西阶下堂,面朝南坐下取觯,登堂,从方壶中斟酒。
下堂,面朝南坐下放下觯。站起来向右转身,面朝北恭敬地站立。坐下取觯,站起来,再坐下,不祭酒。喝完觯中酒,放下觯。站起来,行两次稽首礼。向左转身,面朝南坐下取觯,洗觯。面朝南把角觯放回原来位置,面朝北站立。
司到更衣的地方,出左臂,套上扳指,穿上皮制臂衣,拿着弓,在弓把外夹持四枝箭,箭头在弓把中部位置,右手大拇指钩弦。司在东阶前对国君说:“请司马行礼。”接着报告说:“大夫和大夫为耦,不足由士侍于大夫,与大夫为耦。”于是到西阶前,面朝东,向右回头命令属吏拿箭器具,箭器具都拿进来。国君的弓矢放在东墙的东边,主宾的弓矢和中、筹码、丰都放在西堂的西边。众人的弓矢不拿,把众人的弓矢和承矢的器具集中在一起,放到更衣的地方,等待。工人士和梓人由北阶登堂,在两楹柱中间测量尺寸,或红或黑,画出一横一竖垂直叉的标志做为箭站立的地方。正亲临现场视看。画完,由北阶下堂。司打扫画物的地方,由北阶下堂。太史在将设置中的位置的西边,面朝东等待执掌自己的政事。司面朝西告诉太史说:“国君画有熊饰的布;大夫画有豹、麋饰的布;士画有犴饰的布。箭的人的不是自己应的布,中不算。地位卑微的人和尊贵的人结为一耦,二人同一个布。”太史答应了。接着比配三耦。
三耦在更衣的地方的北边站立,面朝西以北边为上位。司告诉上说:“某人侍侯您箭。”告诉下说:“您和某人箭。”说完,接着告诉三耦到更衣的地方取弓矢。
司进到更衣的地方,三枝箭,两指夹持一枝箭从更衣的地方出来。面朝西拱手行礼。对着台阶面朝北拱手行礼,到台阶拱手行礼,登堂拱手行礼,对着物面朝北拱手行礼,到物前拱手行礼,从下物稍退后,引导箭。向三张布箭,每人四枝箭。开始向画有犴饰的布箭,再向画有豹、麋图饰的布箭,再向画有熊饰的布箭。
完,面朝北拱手行礼。到台阶,拱手行礼下堂,和登堂箭的礼仪相同。接着到堂的西边,改取一枝箭,两指夹持。然后拿扑,入带,站立在将设置中的地方的西南,面朝东。
司马师命令负侯的人拿着旌旗背向布。负侯的人都到布前,拿着旌旗背向布等着。司到更衣的地方,让上耦箭。司返回原位,上耦走出更衣的地方,面朝西拱手行礼前行。上在左边,同行。对着台阶面朝北拱手行礼,到台阶前拱手行礼。上先登上三级台阶,下跟在后面,隔一级台阶。上登堂稍左。下登堂,上拱手行礼,同行。都对着物面朝北拱手行礼,到物前拱手行礼。都用左足踩物,转身看布中心。两足合并等。司马正到更衣的地方,出左臂,套上扳指,穿上皮制臂衣,拿着弓,右手夹持箭,出来,由西阶登堂,到达左边的物,站在两个物中间,左手拿着弓,右手拿着弓梢,向南举起弓,命令负侯的人离开布。负侯人用声答应着快速向西到达避箭器具的南边,又用商声答应着直到避箭器具的地方,声音停止。负侯的人把旌旗给代替他(获者)的人,退后站在西方。获者站起来,和他一起等待。司马正从下的南边出来,转过身后从西阶下堂,然后到更衣的地方,放下弓,摘下扳指,下皮制臂衣,穿好上衣,返回原位。司进前,和司马正在台阶前身体左边相错,在堂下西阶的东边,面朝北看上,命令说:“不要到人,不要到旁边去。”上拱手行礼,司退回,返回原位。然后箭。上已经发出一箭,夹起第二枝箭,然后下箭。替着出四枝箭。获者坐着说:“中了”在声中举起旌旗,在商声中收起旌旗,中而不放筹码。完后,右手挟弦,面朝北拱手行礼,拱手行礼同登堂箭的礼仪相同。上走下三级台阶,下稍靠右边跟从,与上间隔一级台阶,同行。上在左边,和登堂箭的人在台阶前身体左边相错,相互拱手行礼。到达更衣的地方,放下弓,摘下扳指,下皮制臂衣,穿好上衣,返回原位。三耦完也是如此。
司去掉扑,倚放在台阶西边,到东阶下,面朝北向国君报告说:“三耦完。”转身上扑,返回原位。
司马正出左臂,套上扳指,穿上皮制臂衣,拿着弓,右手夹持弓弦,出来,和司在台阶前身体左边相错。由西阶登堂,从右边的物的后边,站在两个物中间,面朝西南,推弓,命令拿箭。负侯的人答应,同初始离开布时一样,都拿着旌旗背向布等待。司马正由西阶下堂,面朝北命令摆设箭的器具。小臣师设置箭的器具。司马正面朝东,用弓作为指教的工具。已经设置了箭的器具,司马正到更衣的地方,放下弓,摘下扳指,下皮制臂衣,穿好上衣,返回原位。小臣坐下,把箭放在箭器具上,箭的末端朝北。司马师坐下,四枝四枝地数箭,数完。如果箭不足,那么司马正就再一次出左臂,拿弓箭登堂,命令拿箭与初始时一样。说:“取箭,用不着选择!”于是再去取箭,把取来的箭在箭器具上,完,司马正进前坐下,把箭分为上下。站起来,返回原位。
司到西阶的西边,把扑倚放在那,由西阶登堂,面朝东向国君请求箭,国君答应。于是司到西阶上,命令主宾侍侯国君箭。诸公卿大夫把自己的耦报告给堂上。大夫则下阶就位而后报告。司由西阶上登堂,面朝北告诉大夫说:“请下堂。”司先下堂,上扑,返回原位。大夫跟随他下堂,依着次序,站在三耦的南边。面朝西以北边为上位。
司面朝东在大夫的西边,比配大夫和大夫的耦。命令上说:“某人侍候您箭。”命令下说:“您与某人耦。”比配完毕,接着比配士的耦。士的耦站立在大夫的南边,面朝西以北为上位。如果有士和大夫为耦,就以大夫的耦为上。命令大夫的耦说:“您和某人耦。”告诉大夫说:“某人侍候您箭。”命令士的耦和命令三耦的词语相同。诸公卿都没有下堂。
接着司命令三耦各与自己的耦替拿箭,都出左臂,套上扳指,穿上皮制臂衣拿着弓,右手挟着弓弦。一耦出来,面朝西拱手行礼,对着箭器具面朝北拱手行礼。到箭器具前拱手行礼。上面朝东,下面朝西。上拱手行礼进前坐下,把弓南北方向横放。左手在弓的表面,右手取一枝箭,和弓背中部合并在一起。站起来,理顺箭翎同时向左转身,不要转成圆圈,面对相背的方向拱手行礼。下进前坐下,把弓南北方向放,左手在弓里,右手取一枝箭,和弓背中部合并在一起。站起来,理顺箭翎,同时向左转身,不要转成圆圈,面对相背的方向拱手行礼。已经替拿完箭,把四箭平齐,合并四箭,挟持四箭,二人都向内转身,面朝南拱手行礼。到箭器具南边,都向左转身,面朝北拱手行礼,三枝箭,两指夹一箭。拱手行礼,和耦向左转身,上在左边。退下的人和进前的人身体左边相错。相互拱手行礼。退下的人在更衣的地方放下弓箭,摘下扳指,下皮制臂衣,穿好上衣,返回原位。其余二耦替拿箭,也是如此。最后的人接着拿引导箭的箭,一次拿四枝箭。在更衣的地方把它给有司。都穿好上衣,返回原位。
司使人箭与初始时相同。一耦拱手行礼登堂和初时相同。司马命令离开布,负侯的人答应和初始时相同。司马下堂,放下弓,返回原位。司仍夹着一箭,去掉扑。和司马在台阶前错,到东阶下,面朝北向国君请求放筹码。国君允许。司返回,扑,然后命令放筹码的人设置中,用弓作为指教的工具,面朝北站立在所设中的南边。太史放筹码,小臣师拿着中,中头朝前,坐下设置中,面朝东。退下。太史在中里放八枝筹码,其余的筹码横放在中的西边,站起来,等着放筹码。司面朝西命令说:“超过布中系绳,中他物弹起后触到布,箭到布没进反弹回来,国君就可以放筹码,众人就不算数。国君只要中,中三张布的哪一张都算数。”放筹码的人命令小史。
小史命令获者。司接着在堂下进前,面朝北看着上命令说:“不中不放筹码。”上拱手行礼。司退回原位。放筹码的人坐下拿出中的八枝筹码,改换八枝放入。站起来,拿着筹码等着。然后开始箭,如果中,那么放筹码的人就每一箭放一个筹码。上在右边,下在左边。如果有剩余的筹码,就转身放下。再拿中里的八枝筹码,改换八枝放入中里,站起来,拿着筹码等候。三耦完。
主宾下堂,在堂的西边拿弓箭。诸公卿大夫则到更衣的地方,依顺序排在三耦的南边。国君将要箭,司马师命负侯的人都拿着旌旗背向着布等待。司马师返回原位,隶、仆人扫侯道。司去掉扑,到东阶下,向国君报告可以箭,国君答应。司到西阶的东边向主宾报告。
然后扑,返回原位。小正一人,在东边的土坫上拿取国君的扳指和皮制臂衣。一名小正从大正手中接过弓,拂去弓上的灰尘,两名小正都在东堂等候。国君将箭,主宾就下堂到堂的西边,出左臂,套上扳指,穿上皮制臂衣,拿着弓,中三枝箭,两指夹一枝箭,由西阶登堂,先在物的北边三尺的地方等待,面朝东站立。司马登堂,命令离开布和初始时相同。从右物的南边转身,然后下堂,放下弓,返回原位。国君走近物,小正用笥捧着扳指和皮制臂衣,大正拿着弓,都跟从国君到物。小正坐下在物的南边放下笥。接着用巾拂试,拿取扳指,站起来,佐助国君戴上扳指和红皮制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套。小臣正佐助袒衣,国君出红上衣。袒衣完毕,小臣正退回在东堂等候。小正又坐下拿取皮制臂衣,站起来,佐助国君戴上。拿着笥退回,在东边土坫上放下笥,回到原位。大正拿着弓,用衣袖撢拂弓把的上下弯曲处,上边两次,下边一次。左手拿着弓的中部,右手拿着弓梢,把弓给国君,国君亲自试弓的强弱。小臣师用巾向里拂箭,然后把箭给国君,国君发一箭小臣师递一箭。大正站立在国君的后边,把箭的运行情况报告国君。
“下”是“没到”
“上”是“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