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曹兵退交州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献上万字大章,将荆州、州战事终结,接下来恢复单一视角情节!给各位书友阅读带来不便,小弟深愧疚,今再加更两章!望各位兄弟多多支持!
文丑听得埋伏皆定,顿时大喜,当即言道:“好!如此一来,那马孟起必死无疑,传令下去,命各部将士,今夜三更随我一同偷袭马军营寨!”
“诺!小人领命!”那斥候一拱手,当即接令而退,去执行文丑吩咐之事。/至于在另一边,马军营寨,马超连攻淳化两阵,一平一败,加之余粮所剩无几,军心愈来愈是不稳,马超回营后,一直眉头深锁,脸黑沉得似乎能滴出水来。
文丑威猛坚韧,淳化城守备森严,军中存粮将近,眼前形势可谓是对凉州军万般不利,马超无计可施,心中难免暴躁。
这时,马超的帐篷忽然打开,马岱、马铁皆是脸凝重地走进帐内。
“三弟,军中粮食还可维持几天?”
“最多七天!兄长,我军连战况不利,军士士气低落,若是七天之内不能攻破淳化,军中必生变故!”
“七天!”马超重重地吼了一声,原先他要效仿项羽之破釜沉舟,这想法是好,但事实却并非如他所料。
马超不是项羽,而文丑在智谋上比之苏角虽强不了多少,但其有贾诩这个毒士指点,若是马超当真不留余地,将退路尽断。只会得兵士造反。
原因无他。项羽破釜沉舟。惊吓苏角,苏角自阵脚,因而楚军能看到生还的希望,因此拼死去杀。
而若是马超亦破釜沉舟,文丑本不会有半点惊吓,只会引军据城死守,马军见无生还希望,当然会有兵变。
“兄长。若是此刻我等当机立断,即刻退军,这七粮食,只要谨慎而用,足够我军赶往长安!”忽然,马铁在一旁低声弱弱地劝道。
“你!”马超狮目猛地暴瞪而起,怒火汹涌,正想呵斥马铁,却忽然止住了口,因为他发觉马铁之言。实乃目前最为妥当之法。
“哎,是我小觑了文丑。小觑了贾诩,若我早听你等意见,赶往长安,合两军之力,当下西凉大军早就攻略京兆大半城县!”马超终究还是收住了怒火,连连变后,更是叹声自责而道。
“兄长,胜负乃兵家常事,吕军于关中仅有七八万兵马,如今一半入了北地,时下左冯翊、京兆顶多只有四万兵马,我等于此牵制大半吕军,那么伯父攻往长安所受力将大减!”
“且伯父身边又有庞令明这员悍将,此时长安大有可能已被伯父攻下,我等此时赶去,及时和伯父大军会合,无需多便能攻下整个京兆!”
“其后,西凉大军再来攻伐左冯翊,到时大军无兵粮之忧,且兄长和庞令明联手,文丑必死,于此,左冯翊必破无疑,还望兄长当机立断,早决定撤军事宜!”马岱先是安马超,然后又与他各做分析,马超一边在听,紧绷的脸亦随之放松起来。
少顷,马超脸一定,颔首而道:“岱弟所言有理,传令下去,命各部人马收拾行装,今夜一更时分,趁夜撤退!”马岱、马铁脸一喜,当下接令退去,两人走出账外,各做安排,不在话下。…就在此时,司马懿踏步而来,眼中神光四,曹仁见状,仿佛猜到司马懿已经察觉到诸葛亮的计策,心里不一喜,连忙起身问道。
“莫非军师已有良策?”司马懿神一凝,重重颔首,拱手作揖说道:“今懿在此寨内巡视一遍,发觉寨内毫无辎重车队驶过的痕迹,如此看来,诸葛亮一开始就并无打算与我军在此对战,早就做好随时撤军的准备!”曹仁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仿佛察觉到什么,凝声问道:“军师言下之意是?”
“诸葛亮前番驻军于此,全为阻挠我军进程,为偷袭宛城的兵马争取时间!”
“这?纵使宛城兵力空虚,但亦有八千兵士把守,即使面对万人兵马强攻,至少亦要半月才能攻克,况且诸葛亮才智过人,岂能料不到我等会在途中调派兵马驰援宛城,以防万一,他此举实在莽撞!”曹仁听言,脸大变,不过很快又反驳而道,司马懿双目一眯,摇首凝声喝道:“非也!诸葛亮并非莽撞,而是出奇制胜,他料定我等对其所有忌惮,进军必定谨慎缓慢,于是将大部分兵马由一悍将统领,火速往宛城进发偷袭!”
“同时再派剩余兵马,在新野境界抵挡些许时,据先前细作回报,新野城大概有三万余兵力,前番我等见彼军仅有不到两万兵马,也就是说偷袭宛城的兵马足有一万五千,如此一来,等我军杀到新野城下,宛城早已丢失!”曹仁听得不惶急起来,失声呼道:“宛城一失,我军后路尽断,军心必然大,岂有不败之理,宛城万万不能失,军师可有计策,力挽狂澜?”其实宛城不能丢失,对于曹仁来说,还有一个私人的原因,那就是曹纯,曹纯乃曹仁族弟,是其至亲血脉,时下曹纯已经驰援宛城,若是曹纯入城而守,覆巢之下,其又岂能独存!
司马懿目光刹地一凝,冷言而道:“若要力挽狂澜,亦非不可,我有一计,可使刘备、诸葛亮死无葬身之地!”
“计从安出?军师快快道来!”曹仁双目刹地瞪大,脸狂涌喜,急急又问。
不过司马懿接下来却是说出了一番令曹仁心惊胆跳地话语。
“诸葛亮竟然剑走偏锋。如此冒险。我等不妨将计就计。弃宛城,狂攻新野!新野城只有不到两万兵力把守,只要都督下令,让八万曹军背水一战,不战则杀,硬取围攻新野,新野城半月之内,必然失守。到时,刘备、诸葛亮之辈,皆成都督阶下囚!”司马懿心中只有‘大业’,此计出得可谓是冷酷无情,他明知李典、程昱、曹纯落入险境,危在旦夕,但却仍然置之不理,反而要利用此点,达成他所想要的目的!
曹仁听得脸骇然,望着司马懿鸷的目光。只觉得不寒而栗!
少顷,曹仁终于反应过来。怒火顿涌,厉声喝道:“司马仲达,你可知宛城之内可有李典、程昱、曹纯等忠义之士,他们知得宛城至关重要,不可丢失,必然死守不弃,为我军拼死坚守,直至城破之时,若宛城当真丢失,李典、程昱、曹纯等人必死无疑,你焉忍相弃?!”司马懿面对曹仁的呵斥,面不改,双目直视着曹仁的虎目,冷声说道:“刘备乃世间枭雄,昔年挫败连连,皆因麾下无出谋划策之人,此番得之诸葛亮这般旷世大贤,又有荆州作为基,崛起之势,不可挡也!”
“若是不趁其未有成势之前,尽快铲除,等他羽翼丰,魏王一统天下之霸业,便是遥遥无期,都督,魏王皇图霸业皆在你一念之间啊!”司马懿此言一落,曹仁如遭雷轰,整个人顿时失神,司马懿缓缓地闭起双目,心中叹了一口气,诸葛亮此人实在太过恐怖,若非如此,司马懿亦不会出此狠计。
司马懿心知,纵使曹仁依计行事,攻克新野,助曹铲除刘备、诸葛亮这两员心腹大患,但曹亦绝不会对他有丝毫之情,毕竟曹纯乃曹氏之人,曹甚至可能会加恨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