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真是敢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四那年,海州中央广场举办了一次颇具规模的万人相亲大会,场面使人目不暇接,热闹非凡。吴冰本不想去,只是母亲看到女儿年纪不小,仍旧单身,硬催她去碰碰运气。临行之前,吴冰忍不住笑,爸妈要是亲临现场,看过那些歪瓜裂枣,该会作何想?吴冰去了才知道,男生本不用为长相发愁,只要看到哪个男生的资料板上贴了蝴蝶,不用说,此人不是医生就是公务员,定有婚房。看来这年头,情是要论斤讲价的。
毕业前夕,吴冰尝试着找工作,不过第一场招聘会几乎断了她这方面念头。吴冰条件应该不错,她自己也坚持这么认为。海州大学虽比不上北大清华,但也足够她在写简历时不用遮遮掩掩。外加形象知动人,天生一副白领气质,她曾相当自信。月薪xxxx以下本不予考虑!单位给配车她还得问问索纳塔还是帕萨特!年终奖至少够xx才能和她谈,否则,没戏!
那天吴冰好不容易挤进会场,以为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可是想挤身接近展台都困难。地传单简历,处吆喝叫嚷,放眼望去,各人等纷纷使出绝招前进。一男生鄙视身边某师院学生,递简历时大声嚷嚷:“我师大的!”师院败退。另一男生马上身而出:“我北大的!”师大败退。又一男生推开他说:“我北大的,是研究生。”众本科生纷纷败退…
所谓人才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大型排热系统,把人们的热情排干、尽,只剩下心灰和意冷。
两次经历给吴冰带来不小的震撼,她总算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做的好不如嫁的好,当个阔太太比什么都好。不过吴冰理解更彻底些:男人天生是干事的,女人天生是用来征服男人的,这个界限要搞清楚。矜持,纯情,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关键在于演技。女人的髓在于把男人的意识导到设定好的格局中去,使其始终不由自主。于是吴冰不再淑女,而是姿态千变万化,随机应变应付各类有价值的男人。
婚姻不死“吴冰,几年不见,真是越来越年轻漂亮了!”方锐刻意奉承。
吴冰只是笑笑,没有说话,放下随身的小提包,在沙发上坐好。
“国华,不是一直暗恋吴美人吗?哈哈!不要不好意思承认,这绝对是事实,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吕国华把一杯绿茶端给吴冰:“吴冰是我们经贸学院的院花,当年兄弟默默无闻,想追还真没那勇气。”方锐揶揄:“太晚了吧。再追,吴美人的‘老公’要找你决斗了。”
“拿我开心是不是?都快成老太太了。国华,当年你也没给我写过一封求信,更别提当面求,连个字条也没有。今天你们两个说的全是假话,早干什么去了?国华,我看你就是个软蛋!”吕国华赶忙站起来赌咒发誓:“我承认,当年我写过字条,只是没敢给你。你信不信?”吴冰佯装不:“我从国外回来,还没来得及歇歇脚,就跑你们这来。现在,倒成你们的笑料了。你们两个还有没有良心?”方锐跟着切换话题:“到国外考察吗?”
“考察个!出去玩玩罢了。”也许茶杯里冒出的蒸汽破坏脸部的原生态,吴冰掏出随身的化妆盒,打开盒盖,照着一面小梳妆镜,仔细修饰那张巧的脸。动作娴,训练有素。女人的脸可真是一件艺术品!
“这我知道,这次你们李总带的队吧?”
“国华,你消息还灵通的。”
“真羡慕你们啊!两个都是强人。”吴冰摇头叹息:“强人,强人真有那么好吗?你看看我,都有白头发了。如今我也老了,对待任何事情,都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活如此,情也是如此。”方锐表示关切:“对了,你和李老师都那么久了,怎么还不领证?”吴冰的脸白里透红:“在我看来,结婚证不过是一道符咒,一道没被当事人破解的符咒。一对对不同出身的男女,只因一时冲动,极有限的了解,加上这道符咒,就可以保证情天长地久吗?那是幻想!”
“为什么对婚姻这么悲观?人不是为了幸福才结婚的吗?”吴冰继续展开论述:“表面上是这样,可实际上婚姻是恐惧的产物,因为人类恐惧自身的力量导致秩序的崩溃。婚姻本不是为了人的自由,而是为了减轻人的恐惧,所以婚姻强调的是责任。至于幸福,那就离婚姻更远了!有几个自由的灵魂能在婚姻里面找到幸福?所以大师都是单身,耶稣、老子、佛陀都是。多数婚姻就像鱼刺卡喉,但要挑出刺还非得一番血之苦,因为牵扯的神经太复杂。”吕国华也附和:“婚姻双方凭借一纸文书保持一种形式上的关系,这张文书就像一个营业执照。外面的人只看到他们在营业,而实际经营情况怎么样,谁也不清楚,甚至连当事人自己都不清楚,成为唯一指标或者主要指标。社会又没要求每对夫像上市公司那样定期公布婚姻的经营状况。”方锐表示抗议:“这里就我一个人结过婚,你们这在讽刺我吗?”吴冰嫣然笑语:“真是抱歉!没有考虑你的受。不过这个世界没有什么能够永恒,婚姻终究都是要破裂的,人世间永远不会存在永恒的情。”方锐继续争辩:“果真如此,离婚率岂不是百分之百?天下的婚姻岂不是都将死掉?”吴冰简直成了婚恋问题专家:“婚姻不可能不死,假如人类可以活一万年,天下的婚姻肯定都会死掉。之所以仍然存在成功的婚姻,是因为人类的寿命有限。假设婚姻能持续一百年,但人的寿命很难超过一百岁,只因存在这个局限,才会有成功的婚姻。”
“辟,真是辟!”深巷奇人海州医药的副总李复兴,四十出头,未婚,十多年前受聘为海州大学公共选修课《上市公司概论》任课讲师,方锐、吴冰和吕国华都选修过这门课程。
那时侯李复兴跑去教书,只是为了给他的履历添点彩,没有想到竟有意外收获,把一个女学生“拐”到自己身边。在李复兴那里,吴冰不用任劳,但要任怨、任谤。后来吴冰熬成李复兴的秘书,再后来确如多数人所想,两人熬出“关系”近来李复兴知道自己还有两个男学生,如今已是金融界的实力人物。都在一个圈子里混,于公于私都应该会个面,联络联络情。李复兴特意选了一个星期天,亲自打电话约他俩来家做客。
李复兴家在老城区的一个巷子里,起初方锐和吕国华以为能很容易找到,没有想到,一进巷子就了路。小巷小家碧玉似的出特有的神秘和羞涩。他们两人一时没法适应,走街串巷,路过一个一个半敞的门。门里传来阵阵声响,人影若隐若现,拒还,引他俩继续向前。抬头仰视,天空被这小巷分割成长条形,电线七七八八,各种新旧衣服随风飘起。
终于看到一个大敞的门,方锐和吕国华以为这是李复兴家,大大咧咧进去。谁知其中另有乾坤,并不像是之前想的弹丸之地。进入此门,一切豁然开朗,之前的神秘和羞涩不复存在,光洒在墙上,红的墙越发鲜起来。两人继续向前走去,看到一个正打扫屋子的女人。两人忽因闯入别人的私人空间而到惶恐。女人看到他们两个,哼了一句方言。方锐和吕国华并没听懂,以为在赶自己,走时又听她说了一遍,原来她问他们是不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建筑。
真是奇人!一位上市公司高管怎会住这样的地方?
巷子越走越深,人也越走越少,总算到了尽头。这才见不远处,吴冰正朝他们两人招手。
“真让人好找哇!”李复兴坐在院子里,已经备好茶座,正静静等他们。
“李老师好!”话刚出口,方锐隐约觉有点别扭。跟“美女”和“小姐”不同“老师”是个绝对意义上的尊称,套在谁的头上都会光彩。于是乎一些不相干的人胡对号入座,许多不良股评人士经常被人捧成“老师”这个头衔瞬间成了狼身上的羊皮,一个极恶毒的假象。利益纠葛之下,这时把李复兴称作“老师”似乎有一种别样的讽刺意味。
李复兴笑起来:“你们都忙得很,过年也不晓得来给我拜个年?”说这话时,李复兴眼角的皱纹宛如战场上的掩体,块垒不平。
方锐和吕国华相视一笑,都不作声,静候接下来的训示。
李复兴似乎在暗示什么:“都是一个圈子的人,我看,以后往机会不少。”四人坐好,一边喝茶,一边聊些闲话。
见茶喝得差不多了,李复兴忽然摆出一副诡秘的面孔:“我来给你们看几样宝贝。”李复兴从屋里端出一个方盒,掀开盒盖,出一个册子。李复兴小心翼翼把册子翻开,里面一张票子十分醒目:“认得这东西吗?”
“飞乐音响?原始股票?”在场的人异常震惊。
1986年11月04,邓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纽约证所董事长约翰?凡尔林先生,并赠送给他一张面值50元的飞乐音响股票。据说,这张股票目前正收藏在纽约城博物馆。如今价值几何?简直难以想象。
现如今股票发行早已实现无纸化,这原始的票证,不仅仅是一种金融符号,还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最形象的物证。
自从国家承认民间收藏的合法,收藏渐渐成为一种时尚,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很多人为得到独家收藏,几乎穷尽思维。李复兴竟然收藏有同样一张最原始的面值为50元的飞乐音响股票,匠心别具,令人啧啧称奇。
“二十年前,一位朋友向我借了一千块钱,后因无力偿还,就给了我这张股票,如今已成稀世珍品。纸质股票早已退出通,我忽然获得了灵,开始踏破铁鞋四处收集原始股票。我这里已收集到发展、万科、金田、原野的原始股票,战果喜人!”方锐凝神定目:“听说,收藏是一个苦差使,这期间李老师应该辛苦吧?”
“苦!苦死了!”稍加思忖,李复兴叹口气:“我曾跑到一个真空电子企业职工家里‘收货’,我开价也不低,那人却是死活不卖。我那晚在他家门口站个通宵,凌晨邻居起,竟然把我当贼一顿痛打。我被打得浑身是血,才让那个职工松口。这才买下那张真空电子股票。”
“真不容易!”李复兴的脸沉下来:“不知怎的,现在我的心里只剩下这些宝贝了,经常为它睡不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