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十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早饭呢?几点开早饭?我好通知厨师。”

“气都气了,吃什么饭?”

“你呀你,醒世,论年纪,快50岁了,论级别,副省级大员,怎么动不动就急三火四的?你可不是科长处长小干部,要‘每临大事有静气’!”听了王心宛的话,郭醒世不吱声了。王心宛的人生虽然没有选择仕途,但这位大小姐毕竟是出身于高官家庭,政界仕途的游戏规则并不陌生。从政为官,到了省这一级,可谓另一番景象了。这里是官场高处,另有一番风景。这里风的痕迹更委婉,这里雨的旋律更凄楚,这里的故事更经典。看不见刀光剑影,听不到战马嘶鸣…

“告诉厨师,给我煮碗面条吃,顺顺气。”郭醒世说。

王心宛叹了口气,说:“这就对了,要有战略思考,要有政治谋略。”一会儿,厨师把一小盆家常面条端到了餐厅。八个煮蛋已经剥了壳,放在一个大碗里。郭醒世吃煮蛋,并且一口气能够吃八个,对此,王心宛常常到不可思议。二人刚处对象时,王心宛就批评说,这一饮食习惯完全是土财主阶层的,缺少层次和文化。但是,郭醒世却长期坚持不变,并且认为多年来公务繁重,需要蛋提供身体必需的营养。当然,郭醒世对蛋也是有所选择的,他只吃“笨蛋”郭醒世虽然是省委副书记,但是,因为他是临海市的市委书记,因此,在省委领导分工中,他不分管省里的工作。也就是说,郭醒世在临海市可以一手遮天,但对省里的工作却鞭长莫及。对这一局面,郭醒世始终耿耿于怀,认为这是省委书记方大公有意实施的权力制衡。害得他对省里的工作,难以手,常常受制于人。比如,前天郭醒世主持召开棚户区改造现场办公会,中央和临海市的媒体都大肆报道宣传,北方省的媒体却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并没有作为重点新闻推出,出现了两头热、中间冷的奇怪现象。一贯对宣传舆论工作十分重视的郭醒世,到非常恼火。

来到办公室后,郭醒世让秘书孙启运给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武大华打电话,让他马上赶来,有要事相商。

一会儿,武大华气吁吁地来到郭醒世的办公室。武大华是军人出身,转业前是某集团军政治部主任。长期的军营生活,使这位宣传部长对上级领导唯命是从。也正是因为他听话,一切行动听指挥,郭醒世比较喜他。

“大华,这两天省里媒体的动向,有什么变化没有?”郭醒世开门见山问道。

“…我…没有观察出什么变化。”武大华丈二和尚,一时摸不到头脑。

“我主持的棚户区改造现场会,省里的报纸、电视不是不报道,就是几句话一笔带过。好赖我还是省委副书记,省里媒体这么做是不是太过分了?”

“郭书记,你批评得对,我这个宣传部长有责任,我马上请省里几家主要媒体领导吃饭,和他们密切沟通沟通。还有,我亲自去省委宣传部,和分管媒体的副部长好好谈谈,让他们和几家主要媒体打打招呼…”郭醒世也不隐瞒,恶狠狠地骂道:“这些记者,全是势利小人,看你在官场上势头看涨,官运亨通,便溜须拍马,摇旗呐喊;觉得你时运不济,仕途坎坷,就落井下石,躲得远远的。”曾几何时,郭醒世将出任省委书记传闻正盛时,临海市委、市政府门庭若市,各路媒体高手云集,纷纷寻找途径要接触郭醒世,要深度报道临海经验,要隆重推出魅力执政者郭醒世。可是今天,这些媒体,在郭醒世没有实现登基目标后,竟然改变了态度,真是狗眼看人低。郭醒世想。

“大华,舆论这个阵地,历来十分重要。你也知道,我如果当上省委书记,你就是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我欣赏你。可是,现在,你我都必须委曲求全了。仕途本来就写了坎坷,有挫折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等待时机吧,大华,我们会东山再起的!”

“郭书记,您对我的栽培,我终生不忘…”见武大华涕零的样子,郭醒世走了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其实,有一件事情,我本不想告诉你。我已经和省委组织部长马怀远打过招呼了,推荐你到省委宣传部去担任常务副部长,把宣传舆论的大权牢牢掌握在手里,等机遇到来时,担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郭书记…”武大华张了张嘴,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好好干,好好干…”郭醒世摆了摆手,示意武大华可以告辞了。

武大华走后,张牧臣走了进来。

“牧臣,我已经和省委组织部马怀远部长说过了,建议提拔你担任我们临海市的副市长。”郭醒世说。

“谢谢你,醒世书记!”张牧臣同样恩戴德。

“这几天,市里干部都有些什么议论?”郭醒世问。张牧臣长期承担一项特殊任务:搜集官场舆情,向郭醒世单独汇报。

“主要议论有三点。一是说省委常委会封杀了以‘太广场’为主体的商务区项目,说这个项目与民争利,不符合棚户区改造神;二是说钟兴邦也在着手创造政绩工程,着眼点放在民生方面,意在赢得民心,很快将镀得金身,展翅高飞;三是说你和胡清泉二人,将有一人担任省长,然后在钟兴邦离任后,接任省委书记。但是,大家都认为,论政绩、年龄、学历,你远远优于胡清泉,是省长的不二人选。”郭醒世和胡清泉同样仕途历练完整,乡、县、市、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升上来的。但是,胡清泉已经57岁了,比郭醒世大10岁,并且,他只有省委校本科学历,而郭醒世已经获得了博士学历。近些年来,一些高等学校举办了若干硕士、博士班,虽然学费贵了点,但教学上要求比较宽松,领导干部基本可以不去上课,或者偶尔让秘书代为上课,毕业后,博士学位倒是货真价实的。至于上次在省委常委会上,他谦虚地说自己是大学学历,那是讽刺其他常委。因为,在目前的常委中,他的学历最高。

“说省委常委会封杀我主导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封杀‘太广场’商务区,纯属于造谣。省委常委会只是定了原则,怎么可能涉及具体项目?但是,这个信息很重要,我要认真对待。议论钟兴邦的去留,为时过早,他刚上任,即使再快,也得在北方省干上一年两年的,然后才能离开高就。曹仲伯的年龄,现在已经快到中央规定的正省级领导干部任职年龄界限,应该很快从省长岗位上退下来。接续人选,也很难讲就是我。干部任用很复杂,千变万化难以捉摸。不久前,很多人都认为我郭醒世担任省委书记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怎么样?突然从天上掉下来个钟兴邦,我们还不是空喜一场?当然,争取的工作一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北京方面的工作,力度还要加大。总的战略微调,把省长岗位作为第一目标,把省委书记岗位作为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临海市的大局,继续紧紧控制住。这是我们的据地啊,千万不能失守。其他的事情,我们可以相机行动!”

“好,我明白。”郭醒世说:“牧臣,你那张网撒的范围再大些。正局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思想动态,言行举止,都要严加掌管,不能失控。现在是特殊时期,对这些人是严峻的考验。立场不坚定的,一经发现,立即免去领导职务,绝不能手软。对于投敌变节者,更是要格杀勿论,毫不客气。当然,对于缺乏坚定信心的,或者是对政局发展持悲观态度的,要多做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念,让他们认识到,我郭醒世这棵大树倒不了,这次没有当上省委书记纯属偶然,中央对我的安排是分两步走,先让我接任省长,然后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接钟兴邦的职务,担任省委书记。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要看到光明。还有,要让大家认识到,现在是关键时期,对每个人都是考验。立场坚定的,将来一定论功行赏,意志薄弱的,必将被历史所淘汰!”

“局以上领导干部很重要,他们的心态和言行,我一定会掌握住的。发现什么苗头,我会及时向你汇报的。如何处置,当然由你拍板定夺。”作为市委书记,郭醒世对市管领导干部握有绝对的生杀大权。郭醒世对部下的第一要求就是忠诚,这也是他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首要标准。这些年来,郭醒世基本上已经把市委、市政府部委办局主要领导、各区(市)县一把手普遍调整了一次,基本上都由对他忠诚的人把持。郭醒世觉得,这是保证政令畅通的必然要求。西方国家就是这样,内阁阁员都是由总统挑选任命,对总统负责。郭醒世要求局一级领导干部,把处一级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一来,一级一级环环紧扣,全市的政权都集中在郭醒世的手上。按照现行的干部选择任用规定,一般来讲,在考核提拔市一级领导干部时,中央考核组要在局一级领导干部中进行民意测验、推荐和考核谈话。为使自己的职务再上一个层次,郭醒世在相关的每个环节上都丝毫不敢松懈。

“牧臣,还有离退休老干部,这支队伍的能量也不可忽视,要继续抓在手里。”

“遵照你的指示,老干部吃喝玩乐,特别是副市级老干部,照顾得面面俱到。他们对你,对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都很意。”郭醒世对老同志始终是高看一眼,厚待一分的。这些老头子离开了权力,心里自然难以平衡。看什么什么不顺眼,听什么什么不顺耳也是正常的。可是,他们这些人有个共同点,就是很关心现在在领导岗位上的执政者。挑三拣四,品头论足,是那种做不一定甜,做醋肯定酸的群体。而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方面,老同志责任格外强,上级领导对他们的意见也十分重视。郭醒世不可能放弃这一股力量。记得那还是他当县委书记的时候,有一年节前,召开全县工作通报会。为了显示对老同志的重视,郭醒世亲自出面,向老领导介绍县里的工作情况。因为年龄太大的原因,有两位刚刚离开县委书记、县长岗位的老同志在郭醒世开始介绍情况时,打起了瞌睡。当他们醒来时,郭醒世正在介绍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两位老领导不意了,认为郭醒世只讲问题不讲成绩,是对前任工作的否定。其实,按照惯例,汇报介绍情况,都是前半部分讲成绩和经验,后面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介绍工作成绩的时候,他们睡着了,没有听到…郭醒世哭笑不得,只好从头再来,直到他们意为止…

“曾经担任过副市级以上的离退休老同志,我们照顾得很好,对他们我是有求必应的。可是,我们忽视了一个群体。”

“忽视了一个群体?”

“是啊,一个很重要的群体被我们忽视了!”

“…”

“我指的是,曾经担任过副省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老同志。”

“按规定,曾经担任过副省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老同志,由省委管…”

“你呀你,脑子里就是缺乏一弦,缺少开拓神。这些老同志住在哪里?他们是不是在我们临海市休息?是不是我们临海市的市民?”

“…是…”

“这就对了嘛。我既是省委副书记,又是临海市的书记市长,难道不应该把这些老同志照顾好?这些老家伙是离开了领导岗位,无职无权了,可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政治责任心很强,在省级领导班子调整中,同样具有话语权,并且,他们的话作用可是非常特殊。”

“对,这股势力是非常特殊,以前我还真没想到。”

“要把这些老同志拉过来。但是,手段要巧妙一些,不要简单化。我想,你拿个方案,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定期邀请这些老同志视察临海市工作,在政治上给他们戴戴高帽,不要让他们有失落,让他们乐呵呵地重新拾起尊严。生活上,同样是经常免费供应绿农产品,海参、鲍鱼要每逢节特供。要说清楚,这是请老同志品尝我们农业改革的成果,帮助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做好工作。他们的待遇,和我们临海市副市级以上老同志一样。”

“这些省级老领导在位时,对临海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至今,仍然关注我们临海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吃水不忘打井人,我们临海知恩图报!这些话我会讲。”

“这件事情,你要亲自去办,挨家挨户去走访。”

“我明白,我会特意告诉每一位老同志,是郭书记派我来膝前问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