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云南,意为“云岭之南”又称“滇”

“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在这块红土高原上,生息繁衍着26个民族,其灿烂的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千差万别的气候,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地下宝藏赋予了它富饶而神秘的魅力。除了众所周知的被誉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之外,云南还有“香料之乡”、“天然花园”、“‮物药‬宝库”之称。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梁子山蜿蜒纵横,奔不息的南盘江(珠江上游)、牛栏江南北分,自古以来便是进入云南的陆地要,史称“入滇锁钥”小祖师一行人仍旧夜行昼伏,连来横穿海拔2000多米的乌蒙山区。是夜,月皎洁,迟老二背着小禽眼,太岁母肩上驮着小祖师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月上中天,迟老二已经是气吁吁了,再看太岁母驮着小祖师一跃一跃的跳行,端的是轻松无比,姿势优美。

少晌,大家停下休息,顺便吃点东西,迟老二本身钱就不多,眼下见囊中羞涩。太岁母体谅到大家的经济不景气状况,早几就已经戒酒了,每当饭口,自己就去捕捉一些啮齿类的小动物如山鼠之类甚或昆虫果腹充饥,但始终神意志高昂。

迟老二与小祖师商议太岁母落脚何处最安全,关山万里,何处可依?此刻,前面林中人影一闪,那迟老二本就是赶尸人,夜里眼力极佳,早已瞅个分明,便抬高嗓音喝道:“吆死人过界喽,见者回避!”林中传来呵呵笑声:“多年不见湘西赶尸人,今得遇故友,不如小酌如何?”树下转出一人,中等身材,短装打扮,四方脸,浓眉大眼,约莫五十岁上下,肩后背一竹篓,一把鸭嘴锄,看来是山中采药人。

那人到得近前,拱手抱拳,朗声笑道:“故人张一刀见过黑衣迟老二。”迟老二站起身来:“我当是谁?原来是滇西神医。”张一刀放下背篓,取出一大酒葫芦,笑道:“多年不见,老兄嗓门丝毫未变,越发洪亮了,如今走脚行当,老兄可谓是硕果仅存了吧。”他转头望见小祖师同小禽眼“咦”了一声奇怪道:“不是走脚啊,老兄莫不是该行贩卖儿童了?”迟老二扼要介绍了来由,并将苦于寻找太岁母安身之地的窘境坦白告知。张一刀听罢沉思良久,道:“原来如此。若老兄所言不虚,那太岁母竟存活了7000年之久,恐怕这当今世上再也难有其立椎之地,人人必得之而后快,可谓是危机四伏啊。”灌木丛中,太岁母高兴得直蹦,原来它捉到了一只黄鼠狼,那黄鼠狼不停的对着太岁母的头部放,太岁母却浑然不觉,正入腹中,突闻一阵酒香,按捺不住好奇,便叼住黄鼠狼越出灌木丛。

神医仔细端详着太岁母,太岁母也用独眼打量着这个陌生人,最后神医长叹道:“真是天地之大,无奇不有,造化人啊。”小祖师道:“神医伯伯,难道天下之大,竟无太岁母栖身之所?”神医张一刀见小姑娘口齿伶俐,落落大方,心下已是喜,思索片刻说道:“既然太岁母原是母系社会的氏族圣女,不如去泸沽湖吧,那里人烟稀少,通不便,是世界上唯一遗留下来的母系氏族部落,隐藏在摩梭人的格姆女神山中或许安全些。”小祖师望望太岁母,太岁母用力点头,表示十分愿意。

迟老二道:“如此甚好,此去滇西北路途遥远,只是…”囊中羞涩之事实难启齿。

神医见其言又止,心下明白,便说道:“老兄是否经济拮据,不妨,我这里盘足够,不如我们一同上路如何?我也正要滇西北一走,到丽江探望一位病人。”迟老二大喜,小祖师也到多一个人就更安全些,也表示十分。神医摇晃着酒葫芦道:“来来,我与老兄痛饮一番。”太岁母独眼一眨一眨的盯上了酒葫芦,肥厚的嘴角滴下口水。

神医见状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原来还有一位同道中人,张一刀今有幸与7000年前的老前辈共饮一壶酒,也算是青史留名了。”太岁母闻言喜笑颜开,张开大嘴等着,神医凑上葫芦口,太岁母稍稍一,葫芦里早已去了一多半。

神医张一刀,滇藏一带名医,不但通藏医,善长蛊毒解药,尤其是祖传之神奇刀术,当今世上无出其右。九十年代初曾被请去京城做开颅手术,他使用祖传医术无需现代麻醉技术和任何医疗仪器,病人坐在了椅子上,他一边开颅取瘤,一面与病人聊天,并当场将割下的肿瘤递与病人看,病人非但不觉疼痛而且不见血。合颅后病人握手道谢,径直走出医院。此次匪夷所思的手术震惊了京城医学界,打破了数百年西方医学的理论与戒律,被时任总书记誉为“中华国宝”京城各大医院争先高薪聘用,开的都是天价,但张一刀不为所动,溜出京城返回滇藏一带,依旧穿行于雪域高原、金沙河谷,为普通百姓治病和采集神秘的祖传麻沸草药。他每次将采集齐的草药和药引放入坛中,深埋于选中的地下位之中,做好记号,十年之后再来取出已化为体的麻沸散。他一向独来独往,从无人得知其药方和埋坛之地点,可惜的是佳难觅,平均十坛中只得成药三坛,其他七坛均因位有误而导致‮物药‬变质腐败。

可是他并不知道,当今天下觅第一高手就在身边,那臭未干的小女孩。

收拾停当,一行人披星戴月朝滇西北方向而去。

不一,山势逐渐高丛,月光也是渐清澈明亮,远处白皑皑的山峰,神医说那就是玉龙雪山,他们已经来到了滇西北。

玉龙雪山位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北十余公里处,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为长江南岸第一高峰,也是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现代海洋冰川。这是一座人类尚未征服的‮女处‬峰,扇子陡壁仞千丈,中外登山队望峰兴叹,均知难而退。

玉龙雪山北麓接近川西南有一神秘高原湖泊——泸沽湖,这里被称为东方古老的“女儿国”摩梭人世代居住在这偏僻不为人知的湖畔,保留着“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型态。

泸沽湖是由断层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湖泊,水面海拔为2680米,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泊,面积达50多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90余米,能见度12米,也是世所罕见的至今尚未被污染的‮女处‬湖,当地摩梭人称之为“母海”因湖的形状如曲颈葫芦,故名泸沽湖。

湖边格姆山雄伟高大,传说山上有一位名格姆的女神,她亘古以来守护着山下摩梭人的平安,人们为它建立神龛,将格姆女神视为摩梭人的保护神。格姆山周边一众小山称之为男山,象征着阿注,群星拱月般烘托着格姆山——母系氏族的神祉。

摩梭人保留着具有早期对偶婚特点的阿注婚姻形态,维系着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一些特点,这种婚姻,在时间上,可长达数十年,也可短到一天,在数量上,可与一两人结为阿注,也可以与更多的人偶居,结合自愿,解除容易,双方不来往即算解除阿注关系。与此相适应,家庭是由血缘为纽带的母系亲属组成,家中财产均由母系血统的成员继承,子女均留母家,随母姓,男子的身份是舅父或舅祖父。妇女在家庭中是主持人,享有崇高的地位。

终于在一天深夜,神医带领他们来到了泸沽湖边、格姆山下。

月光下,海拔3800米的格姆山宛如雄狮般在湖边蹲伏静息,狮头朝向湖水,狮身升腾起白的雾气,仿佛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神圣不可侵犯。

神医道:“格姆山中深处只住着一户人家,是两个老太婆姐妹,自耕自食从不下山,政府多次动员她们搬下来,她们还是不肯。我曾经上格姆山采药,顺便治好了她们的股骨头坏死病,故有一面之缘,太岁母躲在那里最隐秘不过。山下自从92年对外开放旅游以来,泸沽湖游人大增,十分不安全,所以不要下山为好。”山道崎岖陡峭,众人一路小心,约摸一个多时辰光景,前面出现了一个清澈的水潭,月儿倒映水中,潭边茂林修竹、古木参天,三间草房就坐落于林下水潭边。夜深人静,百般寂寥,宛如一处世外桃源。

神医上前叩门,朗声道:“滇西张一刀深夜冒昧到访。”屋内掌上了油灯,听得一个苍老声音说道:“是神医来了么?”话未落音,门扉打开,是一位眉目慈祥但面带忧郁的老阿婆。

“大阿婆,我带来几位朋友,打扰了。”神医拱手施礼。

“神医见外了,你的朋友就是尊贵的客人,咦,还有两位小客人,这位是…”大阿婆见太岁母的模样一时语,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进得屋内,神医将一行人来历一一道来,并请求阿婆安置太岁母。

阿婆说道:“神医的朋友有难,阿婆一定照顾好,放心。”

“大阿婆,怎么不见小阿婆?”神医问道。

阿婆叹了口气,落下眼泪:“今早去了,临死前还念叨你来着。”张一刀也神情黯然,问阿婆道:“小阿婆葬于何处,容我拜祭。”阿婆说道:“跟我来吧。”说着走入里间。

上躺着一个瘦弱的老太婆,面如黄纸,双目紧闭,神医上前拉着老太婆干枯的手,触之冰凉,人已僵,去世多时矣。

神医长叹不已,竟也滴下热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