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887章大清崛起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清国运,在此一战!”当朱重八的吼声响起时,场的军官站得笔直,一动不动,只能听见各自重的息声,每个人都是神动,脸上肌

他们等这一等的实在太久了。虽然五年前大明皇帝陈宗道就批准了大清国和大西洋总督府联合提上来的“助元剿贼”案。同时还命令大明内阁帮助大清国在江都券业市场上发现一亿贯天道票作为“助元剿贼”的军费,还命令大西洋舰队随时准备向清军提供支援。但是直到今天,耶稣天国的耶稣好汉爷已经在天京克拉科夫当了十年天王。还和大元国的军队在易北河一线反反复复打起了拉锯战…

或许是因为得到了大明大西洋总督府提供的武器,或许是因为组建了黑森团练军,总之大元朝不仅维持住了易北河中下游的防线,还在易北河以东,依托易北河支弗哈尔河水运建立起了柏林大营。

而耶稣天国一方,在初期的势不可当之后,就是各种各样的荒唐。首先是耶稣天国本无法摆“耶稣下凡”的教义,也就无法和任何一个外国建立起比较正常的外关系。

因为耶稣天国的领袖是耶稣本人,基督教世界当奉其为主,天方教国家则应该视其为真神的使者(穆罕默德封耶稣当了前辈先知)…罗马大公教会和埃及的马木鲁克苏丹当然不能接受这么一个存在了。毕竟罗马和埃及都没有进入民族主义或种族主义的时代,宗教在这基督教和天方教国家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上的。

同时,耶稣天国又认为太一神和孔夫子还有陈德兴都是神。认为陈德兴和耶稣是同一个等级的神。如果耶稣好汉爷没有下凡这也没什么,或许天道教神圣派会在乎。但是世俗化程度很高的科学派本不会在乎。可问题是索伦全这个活耶稣还在世呢!这位活耶稣认为自己应该和陈德兴称兄道弟,那不等于是大明圣人陈宗道曾祖父一辈的神仙?这个辈份摆着。大明帝国自然不会和耶稣天国有什么正常的往了。而且陈宗道这位大明圣人是一心一意要当地球球长的,怎么能容忍一个不向自己俯首称臣的耶稣天国存在?

于是,在耶稣天国闹起来之前全都支持他们的外部势力,现在全都成了耶稣天国的敌人!而在大元国内(耶稣天国之当视为大元内战),反对耶稣天国的势力居然也非常强大。不仅仅是大元国的旗人将天国视为死敌,就连大元国的士大夫也一样反对耶稣天国。因为天国的底毕竟是穷人造反,索伦全依靠的都是被士大夫地主迫的底层欧人,一朝掌权自然要搞点均贫富的事情,也必须清理一下大元国在基层的统治基础——士大夫地主。

当然。大元内外部也不是没有支持天国的力量。在外部支持耶稣天国的就是大同,支持的方式就是写文章…哦,还派过代表通过共济会的路子进入过耶稣天国,去向索伦全推销大同主义,不过没有见到忙着替上帝家“造人”的索伦全,只见到了他的弟弟索伦干。

索伦干还真的对大同主义很兴趣,还在大同革命者的帮助下了个《天国新策》献给索伦全,提出要平分土地给农民,还要利用国家的力量发展工商。修造铁路,开发矿山云云。索伦全倒也同意了索伦干的主张,只是耶稣天国忙着打仗,本无力贯彻这个《天国新策》。只是在平分土地上做了些事情,结果把大元国的读书人彻底得罪死了…

而真正能给索伦全的耶稣天国提供一些帮助的,就是混成了黑帮的共济会了。可是失去了大清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支持。共济会又能拿出多少力量去支援耶稣天国呢?他们无非就是帮着走私一点武器弹药罢了。

可是即便如此,耶稣天国依旧不是大元国能够战胜的。就在一个月前。耶稣天国的大将甘秀夫率领十万耶稣圣兵打破了柏林大营,还趁势一举将战线推过了易北河!

几乎就在同时。耶稣天国的另外一个巨头关赫贵率军攻破了位于北匈牙利的佩斯大营,随即将元兵逐出了北匈牙利(包括后世的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彻底切断了南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奥地利的联系。实际上就是将这两块地盘变成了飞地。

现在,被隔绝在南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元军孤立无援,又将面临耶稣天国大军的讨伐。走投无路之下,大元国的巴尔干总督巴图尔阿桂只好亲自前往盛京向大清国投降——虽然大元国早就签署条约,同意以割让南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为条件换取大清国出兵助剿。但是由于朱重八一直拖延出兵,静观大元国和耶稣天国之战。因此割让也就没有履行。

不过现在,朱重八终于等到出兵的时机。他要的本来就不是南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而是整个大元国。

巴图尔阿桂和他麾下的两万八旗兵,五万欧人新附军的归顺,就是朱重八五年来所夜盼望的。

其实这七万人的战斗力,在朱重八看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早在元兵佩斯大营被耶稣天国攻占之前,朱重八就下达了总动员令。不仅清八旗壮丁全体动员入伍,就连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两个大清藩属都得到了出兵三万的任务。二十四万清军,六万番兵,已经动员完毕。

而且,天道骑士团也在差不多的时候完成了动员,超过十万人的大军已经集结到了基辅城。兼任骑士团总团长的光明左使杨逍也亲到基辅坐镇。

但是,巴图尔阿桂所带来的元八旗和欧人新附军,还有避居在保加利亚公国和那海省的官僚士绅。却是大清取元而代的带路!有了他们的带头和配合,大元国内的官僚士绅。一定会争先恐后投靠到能够保护他们利益的大清国一边。

大清国王朱重八此刻已经全副戎装,站在队列前面。身边侍立的是徐达和李善长这对大清文武双璧。面前就是超过两千名这个时代第一的陆军军官,他们是大清陆军的华所在!

清军的三角月龙旗。就在朱重八身后猎猎飘扬。上千军官全都以最标准的军姿站立,身都是肃杀之气。头顶是欧罗巴的蓝天——比江都和北京的要蓝多了!身边是波涛起伏的马尔马拉海。大西洋舰队所辖的地中海分舰队的旗舰,排水量高达2500吨的澳门号战列舰高大桅杆举目可见。

地中海舰队已经调集了上百艘战舰商船,随时可以将数万人的清军官兵海运往多瑙河入口处的那海港。

眼看着大清几代君王的梦想就要成真,朱重八竟然一时语

“我大清的国运,诸君还有我大清三百万国人的前途,就在此一战…诸君的祖宗和寡人的祖宗都是筚路蓝缕一路从东方大明而来(清八旗里面已经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很可能有什么鞑子血统了),在小亚细亚。在欧罗巴繁衍生息,继续力量,无非就是要在欧罗巴这个极西之地,再造一个华夏家国!百年以降,吾父吾祖,为了我们这个国,无时无刻不是奋发努力(奋发努力生孩子?),为的就是今今朝,寡人与诸君可以共同奋斗。在神洲之西,开创一个不亚于大明的华夏大国!”这是朱重八第一次喊出要把大清搞成和大明一样…这可有点礼崩乐坏了!但是所有的清军军官都是面不改,只是静静的听着。

他们都是几代清八旗子弟,绝大部分人都没去过大明。大清和新大陆诸国也不一样。不是收大明移民的地方。而且大清还是信奉神圣派天道教的。所以这些大清的军官对大明帝国这个庞然大物并没有太多的敬畏。

对于这些清军军官们而言,建立一个如同大明一样的大帝国,本就是最符合他们利益的!

朱重八目光炯炯。扫过他的军官们的面庞,突然又高声大喊:“诸君可愿随寡人开疆辟土。将大清和华夏的旗帜遍欧罗巴之地!?”

“大王所命,臣等无有不从!”

“臣等愿随大王踏平欧罗巴!”在场的军官。都同时呐喊起来,发出了隐藏在中不知多少子的心声。

朱重八这才浮出了淡淡的笑容,看着他的军官。军心已然可用,其他的,就要看他的运筹展布了。说真的,他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不过能做的准备,他都已经做了,只等他的清军在战场上展现实力了!

“…元国巴尔干总督巴图尔阿桂现在已经是寡人的臣子了,他手下的两万八旗,五万新军,也都一并归顺我大清了!他掌管的那海省(南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公国,从今起也是我大清的国土了!现在孤王下令,大清全军进入战时状态!各部立即备足粮弹,按照陆军参谋部下发之作战计划行事,随时准备登船向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开进!”随着这一声声令下,大清国百年来的梦想,就要成真了!

百年的准备,特别是耶稣天国战争爆发后的数年的心布局。实际上已经让这场战争变得毫无悬念了。无论是耶稣天国还是大元国,都不是所谓的民族国家,也没有什么高效率的国家机器。即便治下的人口数以千万,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力量组织起庞大的军队。

在耶稣天国一方,虽然动辄出兵十万二十万,但是真正能战的还是埃森矿区的拉出来的几万老兄弟。不过这些老兄弟打了那么多年,有些升官发财,有些筋疲力尽,大多都已经拖家带口。也没有了昔那种拼劲儿了。

至于大元国,看看他们这些年和耶稣天国打的烂仗就知道了。

三十万按照最新的大明陆军典组织训练起来的军队,还有十万天道骑士团的战士,就这样如水洪一样杀向欧罗巴辽阔的大地!

他们先是在引狼入室的元国官绅的配合下花了两年时间,“稳扎稳打”的消灭耶稣天国。朱重八还利用自己实际主持战局的机会,将一早已经投靠自己的大元巴尔干总督巴图尔阿桂还有他的几个手下,都一一扶上了波希米亚巡抚(波希米亚公国被耶稣天国攻灭)和波兰总督的保座。同时又让大清国派出的“顾问”实际上掌握权力。

而在大元国最大的武力支柱,由一批终于元朝的德意志书生组建的黑森团练军费劲力气打下天京克拉科夫后,朱重八又毫不犹豫的接触了他们的武装,逮捕了全部的黑森团练军头目。还假传大明皇帝圣旨,宣布讨伐大元国!

早就在长期战争中耗尽了最后元气的大元国,本就无法对抗兵强马壮的朱重八。仅仅在朱重八发难后的三个月,清军就浩浩开进了巴黎城。大元末代大汗仓惶登上了开往香港的帆船,随后又辗转前往大明定居。子孙都成了大明贵族…

而大明皇帝,那位死后得了个“高宗武皇帝”谥号的陈宗道,对朱重八的胡作非为却只能隔着几万里地跳脚。因为得到大清灭元消息的时候。陈宗道正在督军攻打本天道国…他以为服和削弱大元的目标已经完成,于是就将天道教神圣派的光明右使,也就是本天道国的首领大谷琳招到了北京,要求对方拥戴自己兼任本国王。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小事一桩,因为大谷琳本来就是他从一堆候补圣女中挑选出来,又调教了十年,才送回本去的。可是结果却让他大跌眼镜,那个女人居然在陈宗道提出要兼任本国王的第二天切腹自杀了。于是,本来可以和平解决的事情,变成了一场长达八年的战争,史称“本八年抗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