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七章素莲师太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若兰听说蒙头尼姑不会淹死,心中不安似乎平静了不少,这时见银龙仍向著数点灯光的湖滨划去,立即不解的问:“龙哥哥,我们还要去观音庵吗?”银龙颔首应声说:“当然要去,现在距湖岸已经没有几里了。”若兰柔顺的点点头,回头再看,距离浮在湖面上的那顶竹笠已有十几丈远了,水中,再看不见那道灰影。
银龙运桨有力,小艇前进速度较之蒙头尼姑快多了。
片刻之后,已到了湖岸,岸上一片如茵草地,十数丈外即是一座广大竹林,观音庵,就在竹林深处。
银龙、若兰,纵身登上湖岸,回头一看,荷莲广阔,一望无边,远处湖面,在月华照下,映出一道弧形银线,显得极为壮观。
两人看罢,转身向竹林纵去,只两个起落已至林沿。
游目一看,发现左前方现出一道路面,两人沿著竹林纵了过去。
只见路面宽有一丈,俱是青石铺地,一端起自湖边,另一端直伸林内。
两人发现湖边系著不少供人游湖的小艇,形式与蒙头尼姑那艘一样。
银龙、若兰,沿著石路,直向竹林深处奔去。
前进中,发现路面清洁,两侧林内并无落叶,知道庵中尼姑经常清扫,由此,也证实湖中莲荷,亦是庵中尼姑整剪。
两人看罢,知道店夥说的是实,这座雄伟的观音庵确是一个名胜之地!香火定极旺盛。
因此,银龙心中对那位下柬的素莲师太,有了与若兰同样的触。
这时,已看到十数丈外的观音庵大门,和气势雄伟的巍峨殿脊。
臂音庵的两扇漆黑大门,紧紧关闭著,门上两个大铜环,在暗影中闪著暗淡金辉,门前耸立著一对高大石狮,看来栩栩如生。
两人来至竹林尽头,双目不一亮,只见竹林边沿,距离观音庵的高大红墙,尚有数丈,庵外筑有不少小亭石凳,想是香客憩息之处。
来至庵门阶前,发现门上悬著一方横长近丈的大匾,上面横书三个斗大金宇观音庵。
若兰看罢,转首对银龙问:“龙哥哥,我们要越墙进去吗?”说著,游目看了看红墙上闪闪发光的绿瓦…。
银龙立即摇摇头说:“不,我们是正大光明的持柬赴约,当然由正门进入。”说著,已登上台阶,走至门前,举手拍了两下门环。
由于夜深寂静,铜缓一拍,铮铮有声,遐迩可闻。
这时,皓月当空,光华更皎洁了。
稍时过后,银龙正待再拍,庵内已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银龙、若兰互看一眼,同时向后退了两步。
一阵沉重的门闩声,庵门拉开一扇,立即现出一个一身灰僧袍,年约二十二一岁的光头尼姑来。
银龙、若兰一见尼姑光头,不觉同时一楞,想到蒙头尼姑蓄发,两人俱都有些茫然了。
扁头尼姑,面带愠,但看了银龙,若兰两人的装束,又有些惊异,于是,稽首说:“两位施主为何夜阑打门,莫非是错过了宿头,本庵定有明文例,庵内不留宿男客,请两位施主另找别处吧。”银龙、若兰,听了光头尼姑的话,不觉又是一楞,但看了尼姑身上的灰布僧袍,又与蒙头尼姑所穿的一般无二。
扁头尼姑看了银龙两人神,尚以为未允入庵而失望,因此转身就要关门。
银龙一见立即拱手,说:“烦请小师傅禀报素莲师太,就说萧银龙,裘若兰已遵谕前来面谒。”小尼姑一听,立现诧异神,茫然问:“两位施主何时接到本庵师太的请柬?”银龙心知有异,立即和声说:“就是今傍晚!”若兰在旁又补充一句说:“我们发现师太的纸柬,已是初更时分了。”小尼姑一听,神愈加惊异,略一沉讥思,讷讷的说:“莫非与刚刚逃回的三师姊有关…”银龙一听,知是说的蒙头尼姑,因此未待小尼说完,立即连连颔首说:“是的,是的,正是那位小师傅。”小尼姑一听,面微微一变,光头一点,急声说:“两位施主请稍候,贫尼即去禀报师太。”说罢,转身疾步走去,脚下显得矫捷轻灵。
银龙、若兰一看,即知小尼姑颇有武功基。
两人目光随著小尼姑的背影举目前看,只见七八丈外的大殿,建筑巍峨,殿门大开,内悬数盏琉璃灯,著清亮光辉。
由于正中神像高大,看不清殿内供奉何神,据庵名判断,想是‘南海菩萨观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