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三章一个人的起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就要看书网

第1节历史深处永远的谜民国三十五年——也就是辛亥革命成功后的第三十五年,召开了一次盛大的茶话会,与会人员,都是参加了辛亥革命之战的首义元勋,有当年的工兵熊秉坤,老熊的亲密战友吕中秋,会议之中大家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突然之间噼呖啪啦,两位老元勋打起来了。

打架的,就是熊秉坤,和他的亲密战友吕中秋。辛亥革命过去35年,两人都已经从血方刚的少年,成长为了德高望重的老革命九九藏书网家,虽然年龄老矣,但打起架来,却仍是不减当年之风采。

大家急忙上前劝架,将两位老干部拉开,再问为啥打架,原来是两人讨论辛亥革命是谁放的第一。这个第一实在是太重要了,开人及这一声响,要永久载入史册,供子孙后人凭吊怀想的。

老元勋熊秉坤认为:辛亥革命的第一,是由他老人家率先打响的,此事千真万确,如假包换。

老元勋吕中秋则认为:辛亥革命的第一,是由他先打的,此事如假包换,万确千真。

两人观点不同,意见分歧,又始终无法说服对方,情急之下,就动起手来。

于是老元勋们就这个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一致认为:辛亥革命的第一,即不是熊秉坤放的,也不是吕中秋放的,而是工兵营另一名士兵金兆龙放的。

对这个决议,熊秉坤发挥了老干部的高风亮节,说:他和金兆龙同在工兵营,生死与共,福祸相连,而且他又是工兵营的革命代表,所以呢,金兆龙放的,就等是他熊秉坤放的,这没有区别。

老干部吕中秋的反应,是嚎淘大哭,破口大骂,发表意见曰:我的股,把给别人做脸。第一是我放的,是我打的,功却被人领去…

武汉地方话,大家虽然听不太懂,但意思还是明确的。

那么这事就奇怪了,首义第一声,到底是谁放的,如此重大之事,怎么会说不清楚呢?

这个话题扯起来,那就乏味透了。主要原因是当时大家都没有表,只有排长以上的才有块怀表,普通士兵没有表也就无法说出确的时间,不清楚谁在几点几分打响了第几

此外,当时是数营发动,有人在工兵营里放,有人在炮营放,有工兵营的第一,也有炮营的第一,但工兵营和炮营到底谁才是第一,这事要想说清楚,那麻烦可就大了。

可是老革命吕中秋都为此骂娘了,这个话题,是一定要说清楚的。不说清楚怎么行?

于是老元勋们继续研讨,会议一致通过:首义第一这个事,太复杂了,实在是太复杂了,就由历史学家们来研究解决吧。

晕死,老元勋们都是首义的当事人,当事人自己都说不清楚的事儿,却要指望着不在场的人替他们摆明白,这岂不是钻冰求火,缘木求鱼?

但这事确实没得法子,老元勋们既然把这个活给了我们,那我们就来看一看,首义的铁血之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第2节不是我多吃多占1911年10月9下午5点左右,人邓玉麟,杨洪胜匆匆来到武昌新军工程营前队第三棚,找来营中的革命代表熊秉坤,告诉他:出大事了,汉口的秘密机关发生炸弹爆炸,孙武被炸伤,进了医院,我们起事的旗帜符号和名册,都已经被捕探搜走,此时正按图索骥,捉拿我等。所以我等兄弟如今是退亦死进亦死,唯其今夜起事,拼个鱼死网破。今夜的行动,安排由炮营先发动,而你们工程营是驻守军械营的,所以今天晚上不管你有多少困难,一旦听到藏书网炮响,就必须要抢占军械营,以便在发难后提供给各营所需子弹,听清楚了没有?

熊秉坤道:听清倒是听清了,可是现在的情形,清廷早就知道了咱们今夜要起事的消息,事先已经搜走了我们的子弹,没有子弹,如何一个发动法?

邓玉麟道:这事不用担心,我们在秘密机关还藏了一些子弹,等过一会儿让杨洪胜给你们送来。

于是邓玉麟,杨洪胜向熊秉坤吩咐今夜的联系及行动方案:第一:所有起事人员,必须要肩章反扣,右臂上一九九藏书网条白绷带,有白绷带的就是自己人,没有白绷带的,打他就是了。

第二:行动时要全副武装,不要背负行囊行李,以免累赘。

第三:工程营要尽快占领楚望台的军械营,而后派兵一部分,出城去接南湖炮队入城,再分头占领各个阵地。

第四:今夜的口号:同心协力。

吩咐过后,邓玉麟并杨洪胜匆匆离去,熊秉坤这边急忙找来共进会的人,吩咐道:你马上跑步去楚望台,通知守护军械库的同志,今夜我们要占领楚望台,让他们做好九九藏书接应准备。

那名人去了,杨洪胜已经返回,悄悄的给熊秉坤两盒子弹,并低声道:过一会儿我给你们把炸弹送来。

熊秉坤道:你快点走,排长离我这里太近,小心被他发现。

杨洪胜道:好,我马上走,不过门口站岗的,你最好想办法换上自己人,否则我怕炸弹送不进来…

杨洪胜走了,熊秉坤急忙安排人杨金龙到门口站岗,接应杨洪胜。然后他把子弹盒拆开,分给各队的革命代表每人三粒,自己留下六粒,再挑选营中胆子大,对营官素来有恶人,每人也发给两粒,并叮嘱道:不要以为我留六粒,是多吃多占,要知道起事之时,要由我来向场鸣三声,打完这三粒子弹,我就和你们一样,都只有三粒子弹了…对了,有句话我先告诉你们,起事之时,如果长官不阻拦,就决不要故意杀死他们,咱们这是革命。

说话间,杨洪胜又送炸弹来了,他把炸弹伪装成酒瓶,来到了营门,开始敲门。恰好这时候右队队官黄坤荣来到门口巡示,负责站岗接应的人杨金龙不敢吭声,心说杨洪胜敲几下门,见门不开,就会知道营里出了问题,就会自己走开了。但杨洪胜没想那么多,只是不停的敲门。杨金龙无奈,只好装腔喝问一声: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