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特务头李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多尔衮从代善的府上出来,拍拍果仑的肩膀道:“看来代善大哥肯定会帮我这个忙了,有他给我说好话,大汗怎么也得斟酌一二。”果仑点点头,进。
“爷,如何让大玉儿替您说话,果仑就帮不上忙了。”多尔衮一笑,道:“那是自然,大玉儿那边我明天就过去,她不是一个忘情的人,只要我拉下脸面去求她,一定能成功的。”果仑走到马匹前刚要上马,发现马鞍上系上了一条红绸,这让他的心加快了跳动,趁人不备将红绸扯下收到袖口内,翻身上马陪着多尔衮往回走。
回到住处的果仑坐立不安,马鞍上的红绸带条说明有紧急情况,系在第三个鞍轴上是说在多尔衮住所后的第三条街见面,可是他现在想要分身去见上级会冒很大的风险,万一这是敌人设下的圈套呢?上次就因为战友的疏忽,使沈城内一个重要的据点被鞑子端掉了,害他现在有情报都送不出去。
果仑权衡再三,决定冒这个险去试试,他手中现在己经积了两份非常重要的情报,再不送出去必然会给大明帝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这就必须让他冒险尝试一下。
“果少爷,这么晚了您还出去呀!”看守后门的老头见果仑往外走,没话找话道,果仑现在是多尔衮的心腹,下人们都非常愿意巴结这位少年新贵。
果仑答应一声,道:“大爷,我出去一下就回来,您可得给我留门啊!”说着递给老头一块指甲大的碎银子。
老头见状赶紧把碎银子接过来,道:“那好,我一直等着您回来再去睡。”他紧握碎银子喜的紧。
果仑出了后门佯装闲逛在街上溜达,不一会就到了第三条街,这条街白天的时候很热闹,但是现在却非常冷清,他把那条红丝带系在上,从街头走到街尾也不见有人过来和他搭汕。
就在果仑觉得奇怪的时候,一间民房内走出两个人,一前一后来到果仑身边,道:“进去吧!李大人在里面等你呢!”果仑哦了一声,知道他们所说的李大人乃是特务部的高层人员李信,没想到李信竟然到沈来了,看来是有重大的变故啊!果仑来到里面果然看到了李信,当初就是李信将他送到沈的,两个人还十分的悉呢!
李信阻止了果仑的礼节,仔细看了看果仑,道:“你长高了,一年不见你,变化还大果仑嘿嘿一笑道:“在这里吃的倒是不错,顿顿酒,想不快点长都不行,我现在几乎忘了家乡菜是什么滋味了呢!有机会一定要大吃一顿家乡菜不可。”聊过家常之后,李信询问了重要据点被端的情况,他这次来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这个,据点被端掉说明u子的反间谍能力有了长足进步,算是给特各部敲响了警钟。
“如果不是几位兄弟自杀,我很可能就暴了,我欠兄弟们的买在是太多了。”果仑对那些为了掩饰他身份而自杀的特务部成员,有深深的愧疚。
李信也非常难过,那些人都是特务部里的英,牺牲了确实非常可惜“你也不要太难过,加入特务部的第一天我们就背过条例,我们整个人都是属于大明帝国,属干皇上,他们也算死得其所,我己经呈报给了参谋总长大人,他们的家属会得到丰厚的抚恤金,子侄也将得到大明帝国的培养,他们走的会非常安心的。”果仑略安后深一口气道:“大人,我手里有两份非常重要的情报,第一条就是皇太极决定从开原、叶赫等地北上,突破后和豪格会合袭击吴三桂部;第二个是由我亲自策划的帮助多尔衮兵变的…。”李信仔细的听之了果仑的汇报,关于第一个情报,综合他所知道的宋献策和桂北上,他认为参谋部肯定能想到,第二个情报是最新情况,而且迫在眉睫,送回去询问崇祯皇帝等人的意见在时间上己经来不及了。
李信告诉了果仑崇祯皇帝班师回朝的信息以及大明帝国在海外取得的战果,这些情报都是他通过地下报纸得到的消息,具体的情祝他因为没有回京知道的也不够详细。
尽管如此,果仑听到之后也高兴的不得了,道:“这么说大明帝国很快就要北上了,我做卧底的子也到头了。”李信摇摇头道:“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据我从报纸上的内容来看,皇上一时半会还不会对鞑子展开大规模的作战,很可能仍旧是围而不攻的策略为主,所以我觉得你策划多尔衮兵变有很多变数,我们得分析一下,一旦多尔衮兵变成功,那么他将会采取什么策略,如果多尔衮兵变失败,那么皇太极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这些都必须做出判断来。”果仑想了想,道:“如果多尔衮兵变成功,鞑子仍旧会北上,领军作战的很可能是阿济格或者是多铎,别人多尔衮是不会相信的,如果多尔衮兵变失败,那么皇太极很可能会亲自挂帅出征。”李信闭上眼睛思考了一会,道:“如果多尔衮发动兵变失败,那么皇太极更不可能离开沈,我倒是有一个好主意…。”果仑告别李信后,一边往回走一边想着李信的那个主意,他觉得李信的主意妙则妙,就怕皇太极会识破,那样就不太好玩了。
“果少爷,您回来啦!主人找了您两回呢!”看门的老头见果仑回来了,一边给果仑开门一边道。
果仑哦了一声,多尔衮找他,难道有什么变化不成?他快走两步去见多尔衮,一进多尔衮的房间,发现里面除了阿济格和多铎之外就是多尔衮的心腹,看来这是一次多尔衮集团的高级会议。
多尔衮并没有问果仑去干什么了,笑着告诉果仑“果仑,你可能没有想到,范文程这个老鬼刚刚死了,是暴毙而亡,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