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铁箫韵荡孤寒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中原大陆以西的外高原上,冬总是早至,鹅般的飞雪轻盈飞坠、层层积累,皓尽安大地。
天际苍寒,风霜凄苦,如此恶劣的天候一旦越过大雪山,由西康入四川境内,循着青衣江往东汇进长江水脉,气候便一转温和,有众山作为屏障的蜀地,寒不易侵进。
循水路再往东行三,过云,出巫山、宜昌,当舟船回到两湖一带时,正是中原的深秋时分。
中秋已过,她较预定时候晚了半个多月返回。
她未守离去前对义兄所作的承诺,迟了这些子,义兄必定十分为她忧心…淡淡沉着,殷落霞右手探进左袖,轻拍了拍在宽袖底袋里、一包微鼓的玩意儿。便是为了采撷这难得的奇材,她才在大雪山上拖延了许久时候。
船只进入两湖地带,天已沉,她让船老大在近庭湖的一处江畔泊下篷船,打算等天亮再启程。此处离目的地武汉已然不远,估量着,明黄昏便能抵达。
小睡过后,神好上许多,她将及肩的发俐落地扎作一髻,几缕较短的软丝轻在颈后和两鬓,她也不理,只拂了拂男子款式的素衫,弯着身步出船篷。
篷外夜风凄清,凉意阵阵。
她不畏寒似地静伫片刻,瞅了眼缩在船头打盹儿的船老大,一对凤眸跟着缓移,瞥向岸上随风摇曳的芦花。连绵整片坡地的白芦儿在夜月下温柔起伏,着美好的皎光。
那书生相公般的清秀脸容掉转过来,借着月光和映在江上的潋滟打量起周遭,暗暗一数,今晚夜泊于两岸的篷船竟也有十来艘。
她秀眉微蹙,侧耳捕捉,不太确定那幽清的韵调从何而来。
静夜中,除蛙鸣外,尚有不知名的虫儿唧唧叫着,在一切自然声音里,开朴沉却也清朗的曲音。
懊是箫声。
音却比寻常的箫更为清峻。
她虽对乐器了解不多,非为行家,也听得出吹奏这箫曲之人技巧极为纯婉转,有信手拈来便成美调的潇洒。
教她困惑的不单单如此,而是自蜀地云换船入两湖,连着几夜里,全是让这莫名的箫声给唤醒过来。
江上闻吹箫,原也是风雅的事儿,只可惜当中透着古怪。虽知两湖一带有不少帮会专干没本钱的下勾当,可她来去就只一个包袱,身上的书生长衫也已洗得泛白,从不觉得自个儿这穷酸样儿,会成为河寇垂涎的对象。
除非…有谁知晓了藏在她袖里的救命宝贝。
明便回武汉了,这当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她下心中那股子好奇,深了几口气,正回身窝进篷中,却发现不远的江面上有一艘中型篷船徐行而来。
箫声随篷船的接近渐渐清明,那沉中带扬的曲调仿佛藉着谁、思忆着谁,留连着什么,却又不得不舍弃什么似的,漾在寒月下更引幽情。
她微微怔然,下意识抬首望去,朦胧中,便见对方那船老大立在尾端缓摇大橹,船首则立着一抹修长的男子身影。
后者面容淡垂,隐在幽暗里,手中长箫轻抵着,随着长指按捺,逸出近乎孤伤的音。
殷落霞左一凛,似被触动了某种心绪,一时之间,竟突生出瞧清那男子面容的想望。
可随即,她又教自个儿这突如其来的渴望吓了一跳。
她是个医者,却自觉谈不上什么仁心仁术,一对冷眼看世人,生老病死本属常情,即便有腔热忱,也全用在医术的钻研上,越是顽强的难题,越能出她的兴味。
除对一些奇难杂症的深究外,在寻常周遭的人事物上头,从来,她就不是个好奇心旺盛的姑娘,然而接连几夜,她却是难以抗阻地沉浸在这箫音里,不由自主地揣测起对方,想象着究竟是何人物。
有时,她在舟中睡去,清悠箫曲却点点钻进她睡梦中,将一向浅眠的她唤醒。
又有时,那箫声彻夜催韵,如诉情衷、似排遣幽怀,她彻夜不寐,细细倾听,与那吹箫人在凄清夜里同赏娟娟素月。
短短几夜,她的心湖受到前所未有的拨,那神秘人物犹似要吊足她胃口般,她竟有些恼怒起自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