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卷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十载正月乙酉朔。壬辰,朝献太清。癸巳,朝飨太庙。甲午,有事于南郊,合祭天地,礼毕,大赦天下。太庙置内官,供洒扫诸陵庙。己亥,改传国宝为承天大宝。丁未,李林甫领安北副大都护、朔方节度使。庚戌,大风,陕郡运船失火,烧米船二百余只,人死者五百计。癸丑,分遣嗣吴王祇等十三人祭岳渎海镇。二月丁巳,安禄山兼云中太守、河东节度使。夏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将兵六万讨云南,与云南王阁罗凤战于泸川,官军大败,死于泸水者不可胜数。五月丁亥,改诸卫幡旗绯者为赤黄,以符土运。秋八月乙卯,广陵郡大风,水覆船数千艘。丙辰,京城武库灾,烧器械四十七万事。是秋,霖雨积旬,墙屋多坏,西京尤甚。

冬十月辛亥,幸华清。十一月乙未,幸杨国忠宅。丙午,兵部侍郎、兼御史中丞杨国忠兼领剑南节度使。

十一载正月辛亥,还京。二月癸酉,恶钱,官出好钱以易之。既而商旅不便,诉于国忠,乃止之。三月,朔方节度副使、奉信王阿布思与安禄山同讨契丹,布思与禄山不协,乃率其部下叛归漠北。丙午,制今后每月朔望,宜令荐食于太庙,每室一牙盘,仍五一开室门洒扫。改吏部为文部,兵部为武部,刑部为宪部,其部内诸司有部字者并改,将作大匠、少匠为大、少二监。夏四月,御史大夫兼京兆尹王鉷赐死,坐弟銲与凶人邢縡谋逆故也。杨国忠兼京兆尹。五月戊申,庆王琮薨,赠靖德太子。六月戊子,东京大风,拔树发屋。八月己丑,幸左藏库,赐群臣有差。九月甲寅,改诸卫士为武士。冬十月戊寅,幸华清

十一月乙卯,尚书左仆兼右相、晋国公李林甫薨于行在所。庚申,御史大夫兼蜀郡长史杨国忠为右相兼文部尚书。十二月甲戌,杨国忠奏请两京选人铨便定留放,无长名。己亥,还京。

十二载正月壬子,杨国忠于尚书省注官,注讫,于都堂对左相与诸司长官唱名。二月庚辰,选人郑怼等二十余人以国忠铨注无滞,设斋于勤政殿下,立碑于尚书省门。癸未,追削故右相李林甫在身官爵,男将作监岫、宗李复道等五十人皆贬,国忠诬奏林甫结叛胡阿布思故也。夏五月乙酉,以魏、周、隋依旧为三恪及二王后,复封韩、介、酅等公。辛亥,太庙诸陵署依旧隶太常寺。

七月壬子,天下齐人不得乡贡,须补国子学生然后贡举。八月,京城霖雨,米贵,令出太仓米十万石,减价粜与贫人。仍令中书门下就京兆、大理疏决囚徒。

九月己亥朔,陇右节度使、凉国公哥舒翰进封西平郡王,食实封五百户。冬十月戊申,幸华清。和雇京城丁户一万三千人筑兴庆墙,起楼观。至十二月,改横城为天德军。庚寅,行从官宪部尚书张筠等请上尊号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

十三载正月丁酉朔,上御华清之观风楼,受朝贺。己亥,安庆绪献俘于行在,帝引见于中,赏赐巨万。乙巳,加安禄山尚书左仆,赐实封千户,奴婢十房,庄、宅各一区;又加闲厩、五坊、苑、陇右群牧都使,以武部侍郎吉温为副。丙午,还京。二月癸酉,上亲朝献太清,上玄元皇帝尊号曰大圣祖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甲戌,亲飨太庙,上高祖谥曰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太宗谥曰太宗文武大圣大孝皇帝,高宗谥曰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宗谥曰中宗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睿宗谥曰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乙亥,御兴庆殿受徽号,礼毕,大赦天下。左降官遭父母忧,放归。献陵等五署改为台,令、丞各升一阶。文武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已下加一阶。赐酺三。戊寅,右相兼文部尚书杨国忠守司空,余如故。甲申,司空杨国忠受册,天雨黄土,沾于朝服。禄山奏前后讨契丹立功将士跳等,请超三资,告身仍望好写;于是超授将军者五百余人,中郎将者二千余人。

三月丁酉,太常卿张垍贬卢溪郡司马,垍兄宪部尚书均贬建安太守。丙午,御跃龙殿门张乐宴群臣,赐右相绢一千五百疋,彩罗三百疋,彩绫五百疋;左相绢三百疋,彩罗绫各五十疋;余三品八十疋,四品五品六十疋,六品七品四十疋,极而罢。壬戌,御勤政楼大酺。北庭都护程千里生擒阿布思献于楼下,斩之于硃雀街。乙丑,左羽林上将军封常清权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万公主出降杨朏。夏五月,荧惑守心五十余。六月乙丑朔,有蚀之,不尽如钩。侍御史、剑南留后李宓率兵击云南蛮于西洱河,粮尽军旋,马足陷桥,为阁罗凤所擒,举军皆没。废济郡,以所领五县隶东平郡。秋八月丁亥,以久雨,左相、许国公陈希烈为太子太师,罢知政事;文部侍郎韦见素为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秋,霖雨积六十余,京城垣屋颓坏殆尽,物价暴贵,人多乏食,令出太仓米一百万石,开十场粜以济贫民。东都瀍、洛暴涨,漂没一十九坊。上御勤政楼试四科制举人,策外加诗赋各一首。制举加诗赋,自此始也。冬十月壬寅,幸华清。贬河东太守韦陟为桂岭尉,武部侍郎吉温为澧郡长史。乙巳,开府仪同三司、毕国公窦曳薨。戊午,还京。其载,户部计今年见管州县户口:管郡总三百二十一,县一千五百三十八,乡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户九百六十一万九千二百五十四,三百八十八万六千五百四不课,五百三十万一千四十四课;口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四千五百二十一万八千四百八十不课,七百六十六万二千八百课。

十四载三月丙寅,宴群臣于勤政楼,奏《九部乐》,上赋诗斅柏梁体。癸未,遣给事中裴士淹等巡抚河南、河北、淮南等道。八月壬辰,上亲录囚徒。

冬十月壬辰,幸华清。甲午,颁《御注老子》并《义疏》于天下。十一月戊午朔,始宁太守罗希奭以停止张博济决杖而死,吉温自缢于狱。丙寅,范节度使安禄山率蕃、汉之兵十余万,自幽州南向诣阙,以诛杨国忠为名,先杀太原尹杨光翙于博陵郡。壬申,闻于行在所。癸酉,以郭子仪为灵武太守、朔方节度使。封常清自安西入奏,至行在。甲戌,以常清为范、平卢节度使、兼御史大夫,令募兵三万以御逆胡。戊寅,还京。以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以卫尉卿张介然为陈留太守、河南节度采访使,以金吾将军程千里为潞州长史,并令讨贼。甲申,以京兆牧、荣王琬为元帅,命高仙芝副之,于京城召募,号曰天武军,其众十万。丙戌,高仙芝等进军,上御勤政楼送之。十二月丙戌朔,禄山于灵昌郡渡河。辛卯,陷陈留郡,杀张介然。甲午,陷荥郡,杀太守崔无诐。丙申,封常清与贼战于成皋罂子谷,官军败绩,常清奔于陕郡。丁酉,禄山陷东京,杀留守李憕、中丞卢奕、判官蒋清。时高仙芝镇陕郡,弃城西保潼关。常山太守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贾深等杀贼将李钦凑,执贼将何千年、高邈送京师。辛丑,诏皇太子统兵东讨。以永王璘为山南节度使,以江陵长史源洧副之;颍王璬为剑南节度使,以蜀郡长史崔圆副之。二王不出閤。丙午,斩封常清、高仙芝于潼关,以哥舒翰为太子先锋兵马元帅,领河、陇兵募守潼关以拒之。辛亥,荣王琬薨,赠靖恭太子。

十五载正月乙卯,御宣政殿受朝。其,禄山僭号于东京。庚申,以李光弼为云中太守、河东节度使。壬戌,贼将蔡希德陷常山郡,执太守颜杲卿、长史袁履谦,杀民吏万余,城中血。甲子,哥舒翰进位尚书左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乙丑,贼将安庆绪犯潼关,哥舒翰击退之。乙巳,加平原太守颜真卿户部侍郎,奖守城也。

二月丙戌,李光弼、郭子仪将兵东出井陉,与贼将史思明战,大破之,进取郡县十余。丙辰,诛工部尚书安思顺。三月壬午朔,以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为御史大夫、范节度使。乙酉,以平原太守颜真卿为河北采访使。己亥,改常山郡为平山郡,房山县为平山县,鹿泉县为获鹿县,鹿成县为束鹿县。夏四月丙午,以赞善大夫来瑱为颍川太守、招讨使。

五月戊午,南太守鲁炅与贼将武令珣战于滍水上,官军大败,为贼所虏,进寇我南。诏嗣虢王巨自蓝田出师救南。六月癸未朔,颜真卿破贼将袁知泰于堂邑,北海太守贺兰进明收信都。庚寅,哥舒翰将兵八万与贼将崔乾祐战于灵宝西原,官军大败,死者十六七。其,李光弼与贼将史思明战于常山东嘉山,大破之,斩获数万计。辛卯,哥舒翰至潼关,为其帐下火拔归仁以左右数十骑执之降贼,关门不守,京师大骇,河东、华、上洛等郡皆委城而走。甲午,将谋幸蜀,乃下诏亲征,仗下,从士庶恐骇,奔走于路。乙未,凌晨自延秋门出,微雨沾,扈从惟宰相杨国忠、韦见素、内侍高力士及太子,亲王,妃主、皇孙已下多从之不及。平明渡便桥,国忠断桥。上曰:“后来者何以能济?”命缓之。辰时,至咸望贤驿置顿,官吏骇散,无复储供。上憩于门之树下,亭午未进食。俄有父老献鋋,上谓之曰:“如何得饭?”于是百姓献食相继。俄又尚食持御膳至,上颁给从官而后食。是夕次金城县,官吏已遁,令魏方进男允招,俄得智藏寺僧进刍粟,行从方给。丙辰,次马嵬驿,诸卫顿军不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奏曰:“逆胡指阙,以诛国忠为名,然中外群情,不无嫌怨。今国步艰阻,乘舆震,陛下宜徇群情,为社稷大计,国忠之徒,可置之于法。”会吐蕃使二十一人遮国忠告诉于驿门,众呼曰:“杨国忠连蕃人谋逆!”兵士围驿四合。及诛杨国忠、魏方进一族,兵犹未解。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玄礼等见上请罪,命释之。丁酉,将发马嵬驿,朝臣唯韦见素一人,乃命见素子京兆府司录谔为御史中丞,充置顿使。议其所向,军士或言河、陇,或言灵武、太原,或言还京为便。韦谔曰:“还京,须有捍贼之备,兵马未集,恐非万全,不如且幸扶风,徐图所向。”上询于众,咸以为然。及行,百姓遮路乞留皇太子,愿戮力破贼,收复京城,因留太子。戊戌,次扶风县。己亥,次扶风郡。军士各怀去就,咸出丑言,陈玄礼不能制。会益州贡彩十万匹,上悉命置于庭,召诸将谕之曰:“卿等国家功臣,陈力久矣,朕之优奖,常亦不轻。逆胡背恩,事须回避。甚知卿等不得别父母子,朕亦不及亲辞九庙。”言发涕。又曰:“朕须幸蜀,路险狭,人若多往,恐难供承。今有此彩,卿等即宜分取,各图去就。朕自有子弟中官相随,便与卿等诀别。”众咸俯伏涕泣曰:“死生愿从陛下。”上曰:“去住任卿。”自此悖之言稍息。庚子,以司勋郎中、剑南节度留后崔圆为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副大使。以颍王璬为剑南节度大使,以监察御史宋若思为御史中丞充置顿使,韦谔充巡阁道使,并令先发。辛丑,发扶风郡,是夕,次陈仓。壬寅,次散关。分部下为六军,颍王璬先行,寿王瑁等分统六军,前后左右相次。丙午,次河池郡,崔圆奏剑南岁稔民安,储供无阙,上大悦,授圆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蜀郡长史、剑南节度如故。以前华州刺史魏犀为梁州长史。秋七月癸丑朔。壬戌,次益昌县,渡吉柏江,有双鱼夹舟而跃,议者以为龙。甲子,次普安郡,宪部侍郎房琯自后至,上与语甚悦,即拜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丁卯,诏以皇太子讳充天下兵马元帅,都统朔方、河东、河北、平卢等节度兵马,收复两京;永王璘江陵府都督,统山南东路、黔中、江南西路等节度大使;盛王琦广陵郡大都督,统江南东路、淮南、河南等路节度大使;丰王珙武威郡都督,领河西、陇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大使。初,京师陷贼,车驾仓皇出幸,人未知所向,众心震骇,及闻是诏,远近相庆,咸思效忠于兴复。庚午,次巴西郡,太守崔涣奉。即以涣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韦见素为左相。庚辰,车驾至蜀郡,扈从官吏军士到者一千三百人,女二十四人而已。

八月癸未朔,御蜀都府衙,宣诏曰:“朕以薄德,嗣守神器,每乾乾惕厉,勤念生灵,一物失所,无忘罪己。聿来四纪,人亦小康,推心于人,不疑于物。而臣凶竖,弃义背恩,割剥黎元,扰区夏,皆朕不明之过也。今巡抚巴蜀,训厉师徒,仍令太子诸王蒐兵重镇,诛夷凶丑,以谢昊穹;思与群臣重弘理道,可大赦天下。”癸巳,灵武使至,始知皇太子即位。丁酉,上用灵武册称上皇,诏称诰。己亥,上皇临轩册肃宗,命宰臣韦见素、房琯使灵武,册命曰:“朕称太上皇,军国大事先取皇帝处分,后奏朕知。候克复两京,朕当怡神姑,偃息大庭。”明年九月,郭子仪收复两京。十月,肃宗遣中使啖廷瑶入蜀奉。丁卯,上皇发蜀郡。十一月丙申,次凤翔郡。肃宗遣骑三千至扶风卫。十二月丙午,肃宗具法驾至咸望贤驿奉。上皇御之南楼,肃宗拜庆楼下,呜咽涕不自胜,为上皇徒步控辔,上皇抚背止之,即骑马前导。丁未,至京师,文武百僚、京城士庶夹道呼,靡不涕。即御大明之含元殿,见百僚,上皇亲自抚问。人人咽。时太庙为贼所焚,权移神主于大内长安殿,上皇谒庙请罪,遂幸兴庆。三载二月,肃宗与群臣奉上皇尊号曰太上至道圣皇帝。乾元三年七月丁未,移幸西内之甘殿。时阉宦李辅国离间肃宗,故移居西内。高力士、陈玄礼等迁谪,上皇浸不自怿。

上元二年四月甲寅,崩于神龙殿,时年七十八。群臣上谥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初,上皇亲拜五陵,至桥陵,见金粟山岗有龙盘凤翥之势,复近先茔,谓侍臣曰:“吾千秋后宜葬此地,得奉先陵,不忘孝敬矣。”至是,追奉先旨以创寝园,以广德元年三月辛酉葬于泰陵。

史臣曰:孔子称“王者必世而后仁”李氏自武后移国三十余年,朝廷罕有正人,附丽无非险辈。持苞苴而请谒,奔走权门;效鹰犬以飞驰,中伤端士。以致断丧王室,屠害宗枝。骨鲠大臣,屡遭诬陷,舞文酷吏,坐致显荣。礼仪无复兴行,刑政坏于犬马,端揆出阿之语,冕旒有和事之名,朋比成风,廉都尽。

我开元之有天下也,纠之以典刑,明之以礼乐,之以慈俭,律之以轨仪。黜前朝徼幸之臣,杜其也;焚后庭珠翠之玩,戒其奢也;女乐而出嫔,明其教也;赐酺赏而放哇,惧其荒也;叙友于而敦骨,厚其俗也;蒐兵而责帅,明军法也;朝集而计最,校吏能也。庙堂之上,无非经济之才;表著之中,皆得论思之士。而又旁求宏硕,讲道艺文。昌言嘉谟,闻于献纳;长辔远驭,志在于升平。贞观之风,一朝复振。于斯时也,烽燧不惊,华戎同轨。西蕃君长,越绳桥而竞款玉关;北狄酋渠,捐毳幕而争趋雁。象郡、炎州之玩,林、鳀海之珍,莫不结辙于象胥,骈罗于典属。膜拜丹墀之下,夷歌立仗之前,可谓冠带百蛮,车书万里。天子乃览云台之义,草泥金之札,然后封观,禅云亭,访道于穆清,怡神于玄牝,与民休息,比屋可封。于时垂髫之倪,皆知礼让;戴白之老,不识兵戈。虏不敢乘月犯边,士不敢弯弓报怨。

“康哉”之颂,溢于八纮。所谓“世而后仁”见于开元者矣。年逾三纪,可谓太平。

于戏!国无贤臣,圣亦难理;山有猛虎,兽不敢窥。得人者昌,信不虚语。昔齐桓公行同禽兽,不失霸主之名;梁武帝静比桑门,竟被台城之酷。盖得管仲则不害霸,任硃异则善不救亡。开元之初,贤臣当国,四门俱穆,百度唯贞,而释、老之,颇以无为请见。上乃务清净,事薰修,留连轩后之文,舞咏伯之说,虽稍移于勤倦,亦未至于怠荒。俄而朝野怨咨,政刑纰缪,何哉?用人之失也。自天宝已还,小人道长。如山有朽坏,虽大必亏;木有蠹虫,其荣易落。以百口百心之谗谄,蔽两目两耳之聪明,苟非铁肠石心,安得不惑!而献可替否,靡闻姚、宋之言;妒贤害功,但有甫、忠之奏。豪猾因兹而睥睨,明哲于是乎卷怀,故禄山之徒,得行其伪。厉阶之作,匪降自天,谋之不臧,前功并弃。惜哉!

赞曰:开元握图,永鉴前车。景气融朗,昏氛涤除。政才勤倦,妖集廷除。先民之言,“靡不有初”部分译文玄宗本纪(下)开元二十五年(737)正月二十七,道士尹忄音为谏议大夫、集贤学士兼主持史馆事务。二月,新罗王金兴光去世,子承庆继位,派赞善大夫邢王寿代理鸿胪少卿,前往吊祭封立承庆为新罗王。八,加给宗正附属官员丞一名。十四,撤销江淮运输,停止河北运输。二十九,张守王圭在木柰禄山攻破契丹剩余部众,杀死俘虏很多。三月五,河西节度使崔希逸从凉州南率领部队侵入吐蕃地界二千多里。二十五,希逸在青海西边郎左素文子觜,与吐蕃军相遇,大破吐蕃军,斩首级二千多个。夏四月六,陈、许、豫、寿四州开稻田。十七,监察御史周子谅上书违忤圣旨,在殿廷上拷打,在朝堂上用杖打死。二十,尚书右丞相张九龄因为曾经推荐周子谅,降职为荆州长史。二十一,皇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都废为庶人。太子妃兄、驸马都尉薛钅肃长期放氵襄州,走到蓝田驿被赐自尽。秋七月七,大理少卿徐岵奏道“:全国今年判决死刑五十八人,大理寺之监狱,刑法几乎搁置不用。”皇上特别赞许宰相的功劳。八,封李林甫为晋国公,牛仙客为豳国公。命令所有陵庙全部隶属于宗正寺,宗正寺官员,从今以后都由宗亲枝属担任。九月一,向天下颁布新定的令、式、格及事类一百三十卷。冬十月,诏命从今年起每年立到东郊,夏、秋、冬三季一如往常。十二月一在正殿受朝拜,读时令。十一月二,驾到温泉。七,开府仪同三司、广平郡公宋王景去世。十二月七,惠妃武氏去世,追加谥号为贞顺皇后,葬在敬陵。吐蕃派其大臣属卢论莽藏来朝拜进贡。

二十六年(738)正月六,工部尚书牛仙客为侍中。八,在东郊祭祀五帝,祈祷丰年,祭祀青帝。诏命天下被关押囚犯,死罪犯放到岭南,其余罪犯都免罪放还。京兆府新开稻田,并散给贫苦人。百官按勋爵赐给绢绸。长安、万年两县各给予本钱一千贯,收到利息供给驿马,仍然付给驿站杂用。天下州县,每乡设一学校,仍旧选择老师,让他们教授。所有由州县选拔出来的士子每年令他们到国子监谒见先圣先师,明经加口试。内外八品以下官员及平民有博学文辞之士,各委派本州本司推荐使皇上知道。二月三,以李林甫在京城兼任遥远的陇右节度使。六止在寒食节用蛋相赠送。二十二,在敬陵安葬贞顺皇后。十七,以牛仙客兼任远处的河东道节度使。二十三,废弃仙州,分其下属县隶属许、汝等州。三月一,减少秘书省校书,正字等官员。十七,河南洛两县也借给本钱一千贯,收取利息充当赋税及徭役。十五,京兆地震。吐蕃入侵河西,左散骑常侍崔希逸攻破了他们。鄯州都督杜希望又攻克新罗城,诏命以新罗城为威戎军。夏四月一,开始命令太常卿韦纟舀在宣政殿读时令,百官在殿上列坐倾听。五月十八,以李林甫遥兼河西节度使,又兼任职级较低的梁州事。二十三,驾到咸宜公主住宅。六月三,立忠王王与为皇太子。

秋七月二,封立皇太子,大赦天下,法令所不能赦免者都加以赦免。内外文武官员及五品以上成为父亲继承人者各赐加勋爵一等。忠王府官员及侍讲加一级。赐宴三。三,分越州而设置明州。九月一,有蚀。五,在旧六胡州之地设置宥州。益州长史王昱率兵攻打吐蕃安戎城,城被贼人所据守,官军大败,王昱抛弃铠甲逃跑,兵士死亡数千人。冬十月四,驾到温泉

这年渤海…。王大武艺死,其子钦茂继位,皇上派使者吊唁祭祀封立他为王。

这年冬天,东、西两京建皇帝行,造殿屋宇各一千多间。润州刺史齐遆在扬州南瓜州浦开伊娄河。分左右羽林军设置左右龙武军,以左右万骑营隶属它。

二十七年(739)正月十二,天下大雪。二月七,加皇上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大赦天下,法令所不能赦免者都赦免无罪,开元以来所有受黥刑脸上有痕的人都听任他们洗涤掉,贬职官员酌情改移到近处。百姓免除今年租税。三品以上赐爵位一级,四品以上加一阶。宗庙上贡祭祀,从今以后都用宗子主祭。赐宴三天。夏四月十六,废洮州改隶属兰州,改临州为洮州。二十四,太子少傅窦王曳为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李高为太子少傅。五月六,侍中牛仙客为兵部尚书兼侍中;兵部尚书兼中书令李林甫为吏部尚书,依旧兼中书令。以东内侍隶属内侍省而成立官署。五月十二,设置龙武军官员。在此之前,息阝国公主之子薛谂与其羽李谈、崔洽、石如山同在京城杀人,有的为了财宝之利,有的因为违逆了他的意愿,就白槌杀百姓,并且煮人来吃。这年夏天杀人事被揭发,三人都在京兆府门被判决死刑。薛谂因为是国亲而放氵襄州,在城东驿被赐自尽。六月十三,内常侍牛仙童贪赃犯法,判决死刑。幽州节度使、兼御史大夫张守王圭因为贿赂贬为括州刺史。太子太师、徐国公萧嵩因为曾经贿赂牛仙童,降为青州刺史。秋七月十一,北庭都护盖嘉运在碎叶城用轻装快速的骑兵袭击打破了突骑施,杀了苏禄,威震西面边疆。八月,吐蕃入侵白草、安人等地。二十四,诏令追赠孔宣父为文宣王,颜回为兖国公,其余十名贤哲都封为侯,在两旁陪侍坐着。孔子后人褒圣侯改封为文宣公。九月,皇太子改名绍。汴州刺史齐遆请求开通汴河下,从虹县到淮北会合于淮河。开河按时完工。因为抛沙堵旧的水道,行人认为是个弊端,不久新开河水势急,于是就填新开河。先前辞官之刑部尚书崔隐甫去世。冬十月,将改作明堂。谣传官员取小孩埋在明堂之下,用巫术诅咒制服人。乡村儿童都躲藏在山谷,都城动,都说军队开到了。皇上厌恶此谣传,派主客郎中王佶前往东都及各州抚百姓,很久才安定。十一月,毁东都明堂之上层,改拆下层为乾元殿。十,驾到温泉。十三,从温泉来。十二月,东都副留守、太子宾客崔沔去世。以益州司马章仇兼琼暂代剑南等地节度使。这年,盖嘉运大破突骑施之部众,活捉突骑施王吐火仙,送到京师。

二十八年(740)正月,两京路上及城中苑内种果树。六,驾到温泉。十三,从温泉返回。十五,因为是正月十五皇上登上勤政楼宴请群臣,连夜点花灯,恰遇大雪而取消,因而命令从今起常以二月十五夜晚点花灯。三月一,有蚀。二十六,暂且以大官代理长史章仇兼琼攻克吐蕃安戎城,然后分兵镇守,夏五月十,太子少师韩休、太子少傅李詗病逝。六月,怀州刺史、信安王。。为太子少师。七月六,太子宾客李尚隐去世。秋七月十八,追尊宣皇帝陵名叫建初,光皇帝陵名叫启运,仍然设置官员。九月,魏州刺史卢晖开通济渠,从石灰窠引水到州城而后向西,转回来注入魏桥。六,封皇孙亻叔等十九人为郡王。冬十月十一,驾到温泉。二十八,从温泉返回。十一月二夜。东都新殿后面佛光寺火灾。吐蕃入侵安戎城。十一月,牛仙客停止遥兼朔方、河东节度使。十二月三,突骑施酋长莫贺达干率部众归附。七,礼部尚书杜暹去世。这年,金城公主去世,吐蕃派使者前来告丧。当时连年丰收,京师米每斗不二百文,天下太平,即使行走万里不带兵器。

二十九年(741)正月,诏命两京,诸州各设置玄元皇帝庙并崇尚玄学,设置学生门徒,令他们学习《老子》、《庄子》、《列子》、《文子》,每年准许明经照旧例‮试考‬。内外官员有伯叔兄弟子侄能胜任刺史、县令,有关部门应亲自推荐。止九品以下清贫官员设置客舍官邸商店车坊、止士庶百姓厚葬。三月,吐蕃、突厥各派使者来朝见。二十五,大风卷起尘土,无光。夏五月七,以太原裴亻由先为工部尚书。韦虚心去世。亲王以下及内外官各赐钱令他们宴取乐。六月三,以左右金吾大将军裴宽为太原尹、北都留守。秋七月七,洛水泛滥,毁坏了天津桥及上仪仗房屋;幽州节度副使安禄山为营州刺史,充当平卢军节度副使,并且执掌两个外族及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九月,下大雪,稻谷禾苗被倒断折,又长期下雨一月有余,道路不通。这年秋天,河北博、氵名等二十四州报告雨水太多损害庄稼,命令御史中丞张倚前往东都及河北救济抚恤。二十四,皇上登兴庆门,考明经科姚子产、元载等人四子的学问。冬十月十九,驾到温泉。二十一,分别派遣大理卿崔翘等八人往各道处置升降官吏。十一月三,司空、。。王守礼去世。十四,皇上从温泉回来。二十二,雨和树木皆结冰,凝冽寒冷,数天不解。二十四,太尉、宁王宪去世、谥号为让皇帝,葬在惠陵。十二月二十,吐蕃入侵,攻陷廓州达化县及振武军石堡城,节度使盖嘉运不能守。女国王赵曳夫及佛逝国王、南国王派其子前来朝拜进贡。

天宝元年(742)正月一,大赦天下,改纪元,法令所不能赦免者都加以赦免。百姓所应负担之租税以及其他负担都加以免除。当官有资历以及无资历的人如有博通儒学、文辞秀美俊逸以及有军事计谋武艺者,所在地方官员详细把名字情况推荐上来,京中文武官员才干能担任刺史者令各人密封个人情况自我举荐。改黄钺为金钺。内外官员各赐勋两等。八,陈王府参军田同秀上奏道:“玄元皇帝在丹凤门之通衢降临显现,告知已经赐给灵符在尹喜之旧宅。”皇上派遣使者到函谷关尹喜台西发掘得到灵符。于是在大宁坊设置玄元庙。陕郡太守李齐物先凿通三门。二十五,三门渠凿成放水。二月十一,皇上加尊号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十五,亲自在新庙祭祀玄元皇帝。十八,亲祭太庙。二十,同时在南郊祭祀天地。诏命天下囚徒,罪过不论轻重都释放。放远边的人改移到近处。降职官员据资历议定官职起用,在被贬之处已死者都酌情加以追赠。贪赃枉法十五疋判罪绞刑,现在加到贪污二十疋判绞刑。庄子号为南华真人,文子号为通玄真人,列子号为冲虚真人,庚桑子号为虚真人。上述四子所著书改为真经。崇玄学设置博士、助教各一人,学生一百人,桃林县改为灵宝县。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左右丞相依旧为仆,另外黄门侍郎改为门下侍郎。东都为东京,北都为北京,天下各州改为郡,刺史改为太守。陕州河北县为平陆县。老人授予官职。文武官三品以上加一爵,四品以下加一阶。二十四,平卢节度使安禄山进阶为骠骑大将军。夏六月十七,武功山水暴涨,破坏民人房屋,淹死数百人。秋七月一,有蚀。二十九,左丞相豳国公牛仙客去世。八月五,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李适之为左相。十五,突厥阿布思及默啜可汗之孙、登利可汗之女共同率领其部属来降。二十,吏部尚书兼右相李林甫加尚书左仆,左相李适之兼兵部尚书,左仆裴耀卿为尚书右仆。九月二十四,改天下县名不妥者及重名一百一十处。两京玄元庙改为太上玄元皇帝,天下以此为准。十月二十,皇上登上花萼楼,发女宴请毗伽可汗可登及男女等人,赏赐不可胜记。十月二十六,驾到温泉。三十,改骊山为会昌山,仍旧在秦始皇坑儒之所在建立庙宇,以祭祀遭难的所有儒生。新建成的长生殿名叫集灵台,以祭祀天神。十一月二十八,皇上从温泉来。

这年,命陕郡太守韦坚引氵产水在望亭之东开广运潭,以沟通河、渭;京兆尹韩朝宗又分渭水从金光门进入,在西京之两衙设置潭以贮放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