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九章第九章虽然进了北京以后,大顺军有一部分士气低落,但是多数部队还很可用。经过上午一战,虽只略占上风,但此时此刻,纵然小胜也给大顺将士的军心士气起到了鼓舞作用。黄昏前大小将领们奉刘宗的紧急传谕,骑马来到御营所在的村庄。因为御帐前边的打麦场及附近地方都被马匹占,所以将领们恭听皇帝训话的地方就只好移至小村庄背后的高岗南坡,也就是今天上午李自成同宋献策立马观战的地方。这个地方,由于是李自成在这次大战前召集全体大小将领恭听作战命令的地方,后世就传说为李自成的“点将台”传至今。

李自成身材魁梧,神威严,面南站立。他的背后站立着一群护卫他的心腹武将,最为重要的是负责御营警卫重任的、他的族侄李强,养子李双喜。肃立在李自成面前第一排的是几位地位较高的权将军,刘宗站中间燃后一排是制将军,约有十几个人;然后是众多的果毅将军和游击将军直到千总一级等等。宋献策不属于武将之列,便恭立在李自成的右边偏后。在刘宗的略含怒意的炯炯双眼的注视下,武官们的队列很快地站好了。由于一则大决战在明就要发生,二则从渡黄河东征以来,这是皇上第一次向将领训话,三则刘宗的炯炯目光中含有震慑众人的威严,所以岗坡的武将队列静极了,连往常不可避免的刀剑碰击声也未发生。一只失群的孤雁从南飞来,飞得不高,一边飞一边发出-亮的叫声,快到了李自成和刘宗站立的地方,叫声突然停止了,静悄悄地飞过岗头。

在雁叫声停止后,刘宗用低声向众将发出命令:“向皇上行礼!”因为不在室内,不在帐内,而是在野外,在战场,所以大家只是抱拳躬身,齐声说道:“皇上万岁!”刘宗接着说:“今上午一战,我大顺军只用了很少兵力,吴三桂也没有倾巢来犯。这一战,我们占了上风,杀伤了不少敌兵。皇上一直立马岗头观战,十分意。明上午作战,是一次决定两军胜负的大战,我要代皇上统率全军,与全军将士们同心合力,杀败敌军。今夜洲的鞑子兵大概有一部分从山海关进来,明参加作战。我没有见过洲兵,想来他们也是血之躯,人人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既不是三头六臂,也不是铜头铁额。我想,趁洲兵的先头部队初来乍到,没有充分休息,我们先杀掉他们的锐气,也使吴三桂的关宁兵失去依靠。我大顺朝国家草创,立脚未稳,这一仗只能胜,不可败。明打了一个大胜仗,我大顺朝就能够立定脚跟;倘若打了败仗,洲人占了北京,我大顺朝就很难立足了。所以明作战,只要鼓声不止,人人必须向前,奋力杀敌。洲人也是血之躯,一个人只有一条命,我不怕死,你们也不要怕死。总之,只要我军的鼓声不止,前边纵然有刀山火海,将士们也得拼命向前。我已经禀明皇上,明作战时候,凡是畏惧不前,制将军以下的将领,不管过去立过什么功,也不管追随皇上多久,立即在阵前斩首;制将军以上,凡是怯阵的,打过这一仗之后,也要按律治罪。至于我刘宗,只有两句话:只能做断头将军,不会做逃跑将军!”刘宗的这一番讲话简单扼要,慷慨坚决,李自成和众将领都深为动。在众将领的眼中,刘宗格豪,做事情说一不二,多年来深受大家尊敬,所以他的这些话特别能够使众将奋。至于李自成,他对刘宗的秉和忠心更为清楚,那两句“只能做断头将军,不会做逃跑将军”的话,他今天已经听到两次了。现在第二次听刘宗重复这两句话,他的心中又是一动,而且他的主意也随之拿定了。

刘宗大声请皇上向众将训话,然后退回几步,站在几位权将军的行列。李自成向众将望了一遍,然后说道:“吴三桂已经投降了洲,勾引东虏头目名叫多尔衮的率领鞑子兵南犯,前队已经到了山海关外。估计今夜会进入关内,明会与吴三桂合兵同我作战。据孤看来,明上午必然是一场恶战。我大顺军几年来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强敌。但鞑子兵来到的只是前队人马,大队人马还在路上。就明这一仗说,鞑子兵同关宁兵合起来比我人少,我军必须一战挫败敌人锐气,也就是说,明这一仗,只能打胜,不能打败。孤命令提营首总将军、汝侯刘宗代孤指挥明大战。全体将领在鼓声中只许向前,勇猛杀敌,不许对敌畏怯,不许后退一步。倘有违犯军纪的,制将军以下立即斩首,制将军以上的随后议处,决不宽贷!孤的这几句话就是给汝侯刘宗的尚方宝剑。大家都听清了么?”众将齐声回答:“听清了!”李自成接着说:“至于孤本人…”突然,从西罗城上开了一炮,声震大地,离石河西岸不远处落下。由于距李自成站立的岗坡不足一里,开花弹炸开之后,四散迸飞的碎铁片发出来尖锐的呼啸。过了片刻,西罗城又开一炮,但是这一炮是朝红瓦店方向隆隆飞去,没有听见碎铁片的尖锐呼啸。

又过了一阵,西罗城不再打炮,李自成接着说道:“今上午,孤与宋军师一直立马这岗头上观战。明上午仍要像今一样,同宋军师立马高岗,亲自阵,不挫败敌人的锐气,孤绝不离开这座岗头。望大家努力杀敌,英勇向前,不辜负孤的厚望!”刘宗重新面对众将,说道:“刚才紧急召集大家,有的刚吃过晚膳,有的没有。现在各自回营休息,准备明大战。至于如何杀敌,自有主管的权将军、制将军分头下令。现在,各归本营!”因为关于明的大战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商量,所以李自成同刘宗、宋献策、李过、谷英和刘体纯回归御帐,随即,简单的晚膳端上来了。

李自成在吃饭时候看见众位亲信将领和军师的神情都很沉重,心中十分清楚:第一,对明的作战并不乐观;第二,刘宗和宋献策为他的安全起见,本来都希望他今晚月出之前,驰回燕京,而他却改变主意,决定留下,明立马在岗头观战,违背了刘、宋二人的意见,也使李过等不能放心。他愈是清楚明大战的不可乐观,愈要亲自观战,借以鼓舞军心。在沉默中用过晚膳以后,他用沉重的语气说道:“捷轩和献策因为孤是一国之主,建议孤今晚饭之后,月出之前,火速驰回燕京。补之和子杰虽然没有说话,但孤看也都有此意。孤起初也在犹豫,难作决定。后来孤反复斟酌,拿定了主意:今晚孤绝不离这里,明仍然如今一样立马高岗观战。…”刘宗大声说:“皇上,明击东虏,绝不后退,这是将士们分内之事,不是皇上的事!”宋献策赶快附和说:“是的,汝侯刘爷的意见很是,很是!

”李自成摆摆手,不让他们说下去,然后说道:“你们的用心,孤全明白,无非是为大顺国家着想,不愿孤留在战场。可是,你们的考虑并不周全。倘若孤今晚先走,必然要带走吴襄,带走崇祯的太子和永、定二王,还要带走随营文臣,所以没有一两千御营的兵保护不行。俗话说,连蠓虫飞过都有影,何况像御营撤退这样的大事,能够瞒住何人?目前已经军心不稳,一旦御营丢下大军,仓皇撤退,岂不引起全军惊骇,军心大?再说,明上午,大战开始的时候,我军将士望不见孤立马岗头,看不见孤的一柄黄伞,岂不军心动摇?一旦军心动摇,如何击强敌?所以,你们只是考虑孤一个人的安危,没有全面考虑,孤不同意!”刘宗和宋献策到李自成说的话也有道理,而且口气十分坚决,就不敢再说别的话了。但是宋献策因为曾看见了“天狼星犯紫微垣”的不吉之兆,又看见了“白虹贯”的天象,他身为军师,不能不为大顺皇帝的安危担心。他低着头想了一阵,然后抬起头来说道:“陛下从稳定军心与鼓舞士气方面着想,决定留在这里,这种大智大勇的英明决策,虽十个家献策也不能有此见解。臣眼下只有一个建议,请皇上务必采纳。”李自成问道:“你有什么建议?”宋献策说:“从长安出发时,御营扈从官兵,定制是三千官兵,每人战马一匹,另有驮运东西的骡子若干头。陛下离开燕京东征,因为内阁与窦娘娘都在紫城中,所以留下一千人守卫紫城,扈从东征的是两千将士。因为跟随御营前来有一部分文臣,有崇祯的太子和二位皇子,即永王、定王,还有吴襄,还要携带御用辎重。平两千御营官兵实在不够,明大战,至少要增加三千御营官兵,以应非常之需。罗虎原有三千人马,驻在通州,训练有素,军纪严整。罗虎被刺以后,这一支兵暂归权将军李过指挥。臣建议将罗虎的旧部三千将士改归御营,这样,扈驾的御营就有五千锐官兵,遇有非常情况,御营可保安全。愚臣此一建议,敬恳皇上采纳。”李过立刻表示赞成,刘宗也说很好。李自成问道:“御营兵将众多,派谁统带?”宋献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目前统带御营亲军的是果毅将军李强,他是皇上的族侄,对皇上忠贞不二,武艺娴,是一位很好的将才。还有李双喜是皇上的养子,对皇上的忠贞不二,武艺的娴,都不在李强之下。他近些年在皇上的督促之下,喜读书写字,可以说通文墨,在我们大顺小一辈将领中十分难得。”谷英问道:“你的意见是命双喜统率御营?”宋献策摇头,说道:“不。双喜在皇上身边,既有保驾之责,又要随时传达诏谕,引见臣属,事情够忙了,所以不能由他来统率御营。以我愚见,皇上…”李自成点头微笑:“孤已经猜到了。你直说吧,不必耽误时间。”宋献策转向大家说:“我看刘体纯最为合适!刘体纯不惟武艺娴,忠心耿耿,而且十分机警。明两军决战,战场上变化迅速,眨眼间就要作出决断,刘体纯就有这样的长处!况且他在大顺武将中是制将军,本来就在李强之上,双喜是他的侄辈,更不用说了。刘爷,我推荐的这个人,你认为如何?”刘宗愉快地大声说:“老宋,你不愧是好军师!皇上,军师的建议你同意么?”李自成面意神情,向坐在方桌对面的制将军刘体纯说道:“你去传谕李强和双喜进帐。”李强和双喜立刻进来,恭听上谕。他们平对刘体纯都很敬佩,情也极融洽,也明白明的大战不容乐观,所以军师才建议将罗虎原先指挥的三千人马拨归御营,并且命刘体纯专门负责掌握御营的事。李自成下了上谕之后,宋献策立刻带刘体纯、李强和双喜离开御帐,带他们到自己的军帐中面授机宜,随后又把罗虎营的一群将领叫来,告诉他们三千人马已经拨归御营,从今晚起就要移营到御营驻地,一切听刘体纯的命令行事。

在李自成的御帐中,李自成同刘宗等几位权将军讨论了明的作战方略,赶快散会,分头向下传达命令,为明的决战进行准备。

从黄昏以后,大顺军方面,从御营到全军各营,都在紧张地为明的决战准备。在山海城中和西罗城中,今天夜间也在紧张地进行准备。不管是洲将士、关宁将士、大顺军将士,尽管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神状态,但是都认为明天要进行的不是一般的战争,而是关系重大的决战。

大决战一步一步地临近了!

现在月亮出来,通常在一更之后,将近二更时光。在月亮出来之前,多尔衮走出大帐,仰视天空,但见天星斗,显然明必将是好晴天,利于大军作战。自从几天前在翁后(今新境内)接到了吴三桂请兵的紧急书信,当即招降吴三桂,转道南下山海关以来,直到今天午后在威远堡的帐殿中接见了吴三桂及随同朝见的许多文武官员及山海城中士绅,又同吴三桂在帐殿外对天盟誓,决定在今夜他亲率洲大军进关,明与吴三桂的关宁兵合力作战,杀败“贼”他的喜悦心情,不能用语言表达。所以仰看天星斗,不觉在心中说道:“明好天气,准能旗开得胜,一战杀败贼!”多尔衮的格是遇事考虑周密,轻易不说出口来。此刻乍然起了一阵东南风,使长城外的初夏夜晚略微有些寒意。这寒意使他不由得想起来年轻貌美的圣母皇太后在他率领大军从沈出发的两天以后,派人赶上,送给他一件貂皮坎肩,供他在征途上御寒之用。他此刻想起了这件事,想到她的情意,又想到明的必胜无疑,不从心头到嘴角同时绽开了微笑。

准备今晚开进山海关,明参加大战的有洲的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还有“三顺王”率领的汉军八旗。其余人马,包括洲八旗中的另外几个旗和蒙古八旗,以及从锦州运来的红衣大炮,尚在途中,今夜和明天可以陆续赶到。多尔衮相信,仅凭随同他今来到的兵,加上吴三桂率领投降的关宁兵,明准定可以杀得李自成溃不成军。多尔衮是从二十岁左右起就参预大清国的国事活动,受太宗皇太极之命领兵打仗,所以他知道太祖努尔哈赤一代艰苦创业的种种往事,也清楚太宗一代种种军政方略及战争历史,所以他对今能够不费一一刀而招降吴三桂,占领山海关,认为是太宗建立大清至今的空前胜利,也是他身任摄政王之后初建的不朽功业。想到这里,他无心观察夜景,立刻带着范文程和洪承畴走回帐殿。

他估计各旗将士已经用过晚餐,立刻传下谕旨,命将士们赶快休息,三更进关,在西罗城的树林中搭好军帐,继续休息。明五更以前,所有进关将士,要将马匹喂,将士们也要吃,如何出战杀敌,临时另有指示。多尔衮说出了这样几句话:“传谕各旗将领,我大清兵十几年来几次进入长城,深入冀南、山东,都如入无人之境。从前,我大清与明朝是两个敌国,所以我大清兵每次南下,攻破城寨,俘虏男女人口,抢掠耕牛财物,都是合法的。这次我兵进入关内,每到一地,都是我大清国土,人民是我大清人民,所以严扰百姓,不许动一草一木。各地大小官吏,凡愿意投降的,照旧任职;以后犯法,决不宽容。”多尔衮又命人进关去向吴三桂传下谕旨:洲大军将于今夜三更进关,大部分暂驻西罗城中,一部分驻扎西罗城外的小树林中。本摄政王定于四更时候率领随征文武官员与朝鲜世子及其左右官员进关。摄政王的帐殿设在西罗城中的高敞地方,早餐和进关时间,定在明晨寅时。他的谕旨,一方面立刻传达到各旗将领,一方面派官员叫开关门,传达给吴三桂知道。

为着明黎明进关,上午要亲自指挥大战,多尔衮在仆人的服侍下早早地就寝了。

因为关于明大战的一切准备就绪,对胜利充信心,加上长途行军,十分疲倦,多尔衮很快就睡了。

但是,同是月明之夜,却有另外一种情况。

距多尔衮临时驻节的威远堡大约十多里外(因为要绕道山海关),在石河西岸的大顺军御营驻地,却是一个令人不安的紧张之夜。

晚膳以后,几位权将军一个个神情严肃,怀着不同的沉重心情,迅速地离开御帐,各自召集自己属下的重要将领,下达明作战的重要决定。主要的几项决定是:第一,驻扎在石河西岸几里远的人马统统在晚饭后移驻西岸近处,不许迟误。第二,所有各营人马,明四更造饭,五更一律人要吃,马要喂好,为战斗准备齐全。第三,明作战胜败,对大顺关系重大,必须奋力死战,不许后退一步。制将军以下的将领中倘有畏怯动摇的,由跟随刘宗的执法队在阵前立即斩首;制将军以上将领,事后由皇上严加惩处,绝不姑息。第四,通往一片石的山口部署一千兵,以防后通勾引清兵从一片石间路进来;也在红瓦店的南边濒海地方部署一千兵,弓弩火器齐全,以防清兵乘船从海神庙绕过澄海楼进犯红瓦店的侧背。

刘体纯在这一晚比别的将领更为忙碌。他将新合并的五千御林军(多是骑兵)的将领们召集一起,作了训话,说明战争形势,鼓励大家明奋力作战,挫败洲兵的锐气,保护御营无事,皇上平安。据他估计,明大顺军与清兵混战时候,吴三桂会亲自率一支关宁兵猛力扑向大顺军御营,不但想加害大顺皇上,还要夺走吴三桂的老子吴襄,也夺走崇祯的太子和永、定二王。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原是罗虎的将,动地大声说:“刘将爷,我们宁可全部战死,绝不让吴三桂这狗汉奔上河岸!请问将爷,你有什么御敌良策?”这时,一轮明月开始从海面升起,继续冉冉上升。过了不久,从西罗城中惊起了一群宿鸟,纷纷飞往别处。又过片刻,从西罗城传出来战马嘶鸣。这一突然发生的情况,使刘体纯略吃惊,他停止说话,遥望石河东岸,继续倾听。

再过片刻,从西罗城传过来一阵炮声,以后就炮声不断。每次炮声响时,都看见月影处红光一闪,然后才听见隆隆炮声向四面滚来。但这并不是远程火器,炮弹打不到石河西岸。

李过的军帐就设在离御帐不远处的石河西岸。这时由李过的老营中派出一股部队,大约一百多人,由一军官率领,向石河东岸方面跑去,侦察敌情,同时也差人来告诉刘体纯,西罗城中的情况很快就会探明,要刘体纯安心部署保护御营的军事。

刘体纯继续向手下的将领们说道:“洲兵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关,到了西罗城中。大部队和东虏头目多尔衮随后进来。西罗城不断打炮,不是敌人现在要向我进攻。他们打炮,是为着不让我们注意西罗城中的鸟飞马嘶。我估计,洲人马与多尔衮今夜进关,在西罗城安营扎寨,休息一夜,明与吴三桂的关宁兵合兵对我作战。宋军师向皇上建议,将罗虎原来统带的三千兵拨归御营,也是为着明的大战。有几件事,我现在向各位将领说出,要你们立刻照办,然后休息,不可耽误!”接着,刘体纯将新拨归御营的原来由罗虎率领的三千将士,连同原有的御营亲军,共有五千锐骑兵,重新部署。据刘体纯与宋献策的估计,明开战之初,多尔衮必然令吴三桂的关宁兵首先出战,一则要看一看吴三桂的关宁将士是不是实心降清;二则要关宁兵同李自成的人马先杀一阵,双方都有死伤,然后埋伏在小树林中的大清兵突然冲出,取得胜利。据这样估计,刘体纯遵照军师的授意,对御营的五千人马作了两三种准备,最重要的一种准备是战事不利,保护御营迅速撤退,不仅要保护皇上平安,还要保护吴襄和崇祯的太子和永、定二王不被敌人夺走。

刘体纯从明会遇到的最坏的情况考虑,对手下将领们作了部署,看着将领们走掉以后,他自己正要回帐中休息,军师陪侍皇上从御帐走出来了。夜守护在御帐外边的李双喜赶快从一座小帐篷中出来,小心地跟在李自成的背后。

李自成的心中一直十分沉重,着明战事会不利的预。晚膳以后,他同刘宗等几位心腹大将又谈了一阵,进一步商量好明的作战方略。等几位大将走后,李自成因为预到明大战不利,心忧如焚,不能睡觉,留下来献策继续密谈。来献策几年来对李自成的许多重大失误看得清楚,他明白李自成虽然高过张献忠、罗汝才等许多同辈起义的领袖人物,但毕竟是一位草莽英雄,所以步步失误,倘若明一战失败,前途不堪设想。但是他同李自成不是一般的朋友关系,而是君臣关系,所以他每次进谏,都只能适可而止。他既怕当面触怒皇上,又怕皇上记在心头,后杀戮功臣时同他算账。所以他虽然想到明大战失败,退出北京,处处瓦解,继续奔窜,将无立足之地,但当李自成向他询问退出北京后万一洲兵穷追不舍,有何妙策时,他只是回答说,以后是汉、作战,对各地人民以民族大义相号召,看情况再作计较,更具体的意见他避而不谈。

看见皇上同军师从御帐出来,刘体纯赶快了上去,禀报说刚才西罗城中群鸟惊飞,战马嘶鸣,补之将军已经派人去西罗城外侦察去了。

李自成不动声地说道:“我们在御帐中都听见了。今夜无事,大战是在明。二虎,你赶快回你的帐中休息吧,准备明与敌人决一死战,打下去洲敌人的锐气。献策,我们赶快到岗头上看看!”这时月亮已升得很高,还在继续上升。月光皎洁,如同白昼。李双喜马上召集了二十名护卫亲兵,几个人先跑上岗头,四面警戒,其余的跟随在皇上和军师的左右和背后,一个个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不敢有半点疏忽。

李自成登上岗头,可以看见驻扎西边数里远的人马尚在向石河西岸移营,人马杂沓,灯火零。他对于这情况很不意。从前打仗,说走就走,十分迅速。哪有像今天这样迟慢!然而如今军心不固,人怀怯战之心,他没有对移营将士说出一句责备的话,目光向山海关和西罗城的方向望去。

巍峨的山海关城楼连同末段长城,以及关里边的山海城(清代改为临榆县城),李自成在岗头上都不能看见,只看见无边的茫茫月。倒是在西罗城中,常有灯笼晃动,也有几处烧水煮饭的火光出现在幽暗的林木中间。从西罗城中不时传来忿怒的马嘶。宋献策回头对站在身后不远的李双喜说:“双喜,洲的骑兵已经有一部分先头部队来到西罗城了。多尔衮与大队人马大概在三更以后进关。”双喜到奇怪,恭敬地小声问道:“军师,你如何听出来是洲骑兵来到了西罗城中?”宋献策神略显沉重,解释说:“倘若都是吴三桂手下的关宁骑兵,两马相遇,可以发出高昂的快叫声,就是人们常说的萧萧长鸣。洲的骑兵同吴三桂的骑兵到了一起,原不相识,气味不同,关宁骑兵中有的公马情暴躁,为保护本队中的母马不被勾引,所以发出忿怒的叫声。我们听见的就是吴三桂的骑兵中一两匹公马的叫声。”双喜听军师说得有趣,想笑一笑。但是看见军师表情严肃,毫无笑容,他也想到洲兵开始进关,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就在明天,他的心情也马上变得沉重了。

由于多年养成的职业习惯,宋献策上到岗头以后,先仰首向北极星方向的天空望了一眼,没看见异常天象。他在随驾东征的路上曾看天狼星犯紫微垣,预示大顺皇帝所居住的北京城或长安城都将有受敌兵侵犯之祸。他没有对别人说出,但自己的心中很不愉快。天狼星犯紫微垣的不吉天象,同他今午间所看见的白虹贯天象,正相符合,不在心中叹道:几个月前,他同李岩认为国家基未固,都不同意过早地北伐幽燕,几乎因此获罪,如今看来他同李岩的意见是对的,可惜他二人空有忠心,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