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崇祯到奇怪,又问道:“你说是王德化么?他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自来有事面奏,不需要别人传报,为什么不自己进来呀?真是怪事!”吴祥回道:“王德化登上丹墀以后,听说皇上正在生气,不敢贸然进来,所以叫奴婢来启禀皇爷。”崇祯又问:“他在守城,有什么好的消息禀奏?”吴祥已经问过了王德化,但是他不敢说出实话,吐吐地说道:“王德化要当面奏明皇上,他,他,他正在丹墀上恭候圣旨。”

“叫他进来!”吴祥起身退出。魏清慧也赶快退出去了。

当王德化走进乾清的时候,两腿不住索索打颤。皇上的脾气他很清楚,他想着十成有八成杜勋会立时被杀,他也会以带进叛监之罪连累被杀。在宣武门一时糊涂,相信了杜勋的花言巧语,同意将杜勋带来面见皇上,如今后悔也迟了。

原来当李自成坐在彰义门外时候,王德化在成门上。这时曹化淳国听说成门和西直门面对李自成的钓鱼台老营,情况最紧,也来到成门察看并同他密商。他们本应指示守彰义门和西便门的太监和兵民对李自成的毡帐开炮,但因为眼见明朝的大势已去,正考虑如何投降,保住自己的命和家产,所以他们只是来到靠近西便门不远的内城转角处观看,却不下命令向城外开炮。后来他们看见李自成同一群文武要员走后,有一个人从彰义门缒上城头,并且传说是宣府监军太监杜勋进城。他们大为吃惊,立刻下城,带领一群随从骑马奔往宣武门等候。

因为外城未失,内城的三座南门,即正、崇文、宣武,仍未完全关闭,可以单人进出。杜勋一到彰义门城上,立刻被守城的太监们围了起来,向他打听城外消息。他急于要进叩见皇帝,没有时间在城头多留,只说李王兵力强盛,所向无敌,如今李王亲率二十万兵包围北京,北京断难坚守。他又说李王如何仁义,古今少有,所以义兵所到之处,军民开门降。他毫不隐讳地在城头上说出了煽惑人心的话,还对问他认识的、守彰义门的太监头儿小声说道:“你放心,不管谁坐天下,都不会不用内臣!”他向这个太监头儿惜了一匹马,便奔往宣武门了。

杜勋在宣武门内看见了王德化和曹化淳,赶快跪下去叩头请安。王德化又喜又惊,弯身拉他起来,叫着他的字说:“子猷,看见你平安无恙,我很高兴。你,真胆大!你为何缒进城来,自己寻死?”不等杜勋回答,曹化淳也说道:“前些于,传闻你在宣化尽节。皇上特降天恩,追封你为司礼监秉笔太监,饬宣府地方官为你建忠烈祠,秋致祭,又荫封你的侄儿为世袭锦衣千户。皇上英明,你竟敢缒进城来!给皇上知道了,不惟你活不成,你的一家人活不成,连许多缒你进城的人也都要受到连累,陪着你白送命。你做事真是荒唐!”杜勋也到害怕,脸灰白,但是他既然在大顺皇帝面前说出大话,而且已经进了内城,便只好硬着头皮,冒死进见皇帝,至于见了皇帝后如何说话,他将见机而行,总要保住自己的命,平安回到城外。他在缒城之前,想好了要指望王德化或曹化淳带他去面见皇帝;如今不同平,他已是投了贼的内臣,倘若没有他们帮助,他不但不能进入紫城和内,甚至走到承天门前也会被拿。他在颤栗中向王德化和曹化淳深深一揖,请求说:“两位老爷所言甚是。请屏退左右,愚晚有私话禀明。”王德化将袍一挥,从人都退到十丈以外,谁也听不清这三个权贵内臣站在一起头接耳地如何商议,只见王德化和曹化淳表情沉重,有两次坚决摇头。后来王德化在迟疑中勉强点头,叹口气说:“子猷,你平押宝。这一宝倘若押不准,可就输惨啦!”

“请宗主爷放心。昨晚宋矮子替我卜了一卦,他包我平安无事。”王德化并不放心,说道:“哼,听说宋矮子从前在北京也卖过卦,不料他一到李闯王那里就变成了诸葛孔明!”他转向曹化淳说:“老曹,我带子猷进一趟,你到平则门等着。子猷从中出来,从平则门缒出城最为近便,不要走顺承门出到外城,再从彰义门缒城了。”随即,王德化吩咐送杜勋的人将杜勋借的马送回彰义门,让杜勋换骑另一匹马,同他往北奔去,只带着侍候王德化的一个青年答应骑马跟在后边。王德化的其他众多随从跟随曹化淳转往平则门了。

王德化等人到了西长安街的东口,西三座门的外边下马,留下青年答应照料马匹,然后从长安右门进入承天门、端门和午门。王德化一路走着,心中很不踏实,后悔不该带杜勋进来。杜勋也是胆战心惊,脸苍白,很后悔他在李自成的面前夸下海口,说他可以进来劝说崇祯皇帝自己退位,以成就禅让的千古美名。想着他可能被立刻斩首,可能被打死,连两条腿都软了。

王德化叫杜勋在有后门(平台)等候,自己鼓着勇气往乾清去见崇祯皇帝。当他进入东暖阁跪在崇祯面前时,崇祯一眼就看出来他的惊恐神。崇祯以为城上出了变故,十分吃惊,厉声说道:“王德化,你有何不好的消息禀奏?”王德化不敢抬头,俯伏地上,颤声回答:“回皇上,杜勋进来了…”崇祯睁大了惊恐的眼睛,大声问:“你说什么?说什么?”

“奴婢向皇上禀奏,杜勋进来了。”

“有几个社勋?”

“只有一个社勋。”

“胡说!杜勋已经死了。你带进来的这个杜勋是鬼呀是人?是他的鬼魂进来了?”

“不是鬼魂。皇爷,是他的本人进来了。”在片刻中,崇祯惊吓得目瞪口呆,望着跪伏在他面前的王德化,不由得想起来近中几次出现鬼魂的事,再也说不出话来。

大约二十天前,李自成破了宣府以后,他接到塘报,说监军太监杜勋同总兵官王承胤、巡抚朱之冯都被贼捉到,慷慨不屈,骂贼尽节。尤其是塘报中说,杜勋十分忠勇,手刃贼多人,正要冲出重围,继续指挥杀敌,不幸受伤被俘,敌人劝其投降,杜勋骂不绝口,遂致见杀,死事最烈。他下旨阁臣,偕同礼部堂上官速议如何厚赐族表,以酬忠节。虽然当时在言官中曾有人上过奏本,说杜勋已经降“贼”所传尽节是虚,请将杜勋在京城中的弟弟和侄儿斩首,但崇祯绝不相信杜勋竟会辜负皇恩,降了“逆贼”认为原塘报称杜勋在宣府尽节的消息是实在的。于是不等内阁与礼部复奏,立刻下旨说:“国家不幸,贼氛鸱张。值大局危,正忠臣效命之时。顷据确报,钦派宣府监军内臣杜勋骂贼身死,忠义可嘉。特降鸿恩,赐杜勋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立祠宣府,有司秋致祭;荫其弟为锦衣卫堂上官①,其侄为世袭锦衣千户。钦此!”①堂上官--负实际责任的主管官,并非虚衔。

虽然这一道圣旨下了以后,举朝为之失,然而崇祯坚信杜勋是他亲手“豢养”的知兵内臣,忠诚可靠,为国尽节之事定无可疑。由于这时候李自成的大军迅速东来,朝廷上惶惶不可终,关于皇帝是否应该南迁的问题和是否应该调吴三桂来京勤工的问题,正在争论不休,牵动着京师臣民的心,所以大家不再关心杜勋的问题了。如今崇祯猛听王德化说杜勋确实已经进,有紧要事向他面奏,他怔了片刻,不住心中惊叫:“又一件咄咄怪事!”停了一阵,他望着王德化问道:“王德化,这是怎么一回事呀?”王德化胆怯地回答说:“杜勋降贼是真,前传骂贼死节是虚。”

“你为何不早奏明?”

“奴婢原来也受蒙蔽,只以为杜勋已经为皇上尽节,不知他竟然降了逆贼。”

“他来见朕何事?”王德化不敢说出实话,应付道:“他不肯向奴婢说明,只说这话十分重要,为解救皇上目前危难,他才冒死进城。”崇祯又问道:“他如何进得城来?”

“他在城濠边叫城,说他是宣府监军太监杜勋。起初城上以为是杜勋的鬼魂出现,后来在城头上认识他的内臣看清楚了,才相信他果然没死,就用绳子将他缒上来了。”

“是谁差他进城的?”

“听他说是李贼差他进城。”崇祯气得脸发青,说道:“该死的叛奴!去,命人将他抓起来,立刻斩首!”王德化恳求说:“请皇上暂息雷霆之怒,见过他以后再斩不迟。至少可以从他的口中知道一点闯贼的情况。不问就斩,连逆贼的一点情况也不知道了。”崇祯犹豫片刻,觉得王德化的话也有道理。但是他决不能容忍一个家奴叛变投敌,又引着敌人来围攻北京。他恨不得亲手将杜勋杀死,咬牙切齿地连声说道:“杀!杀!非杀不可!”想了片刻,决定问过杜勋以后再杀,决不让杜勋活着出城。王德化问道:“皇爷,要不要叫杜勋进来?”崇祯说:“胡说!这乾清是朕十七年间敬天法祖,经营天下的庄严神圣地方,怎么能叫这个该死的奴才进来?”王德化又问:“杜勋正在平台候旨,可否就在平台召见?”

“不行!平台是朕平‘御门听政’的地方,杜勋是该死的奴才,不配在平台受朕召见!”

“那么…皇爷,在什么地方召见好呀?”崇祯沉片刻,记起来十年以前他曾经在乾清门审问并处死过一个犯罪的太监,于是向窗外问道:“吴祥在哪里?”站在窗外的吴祥随即进来,跪到地上。崇祯吩咐吴祥准备在乾清门审问杜勋,又吩咐他速去准备一切,还要他差人去午门叫十名锦衣旗校来乾清门伺候。等吴祥出去以后,崇祯恨恨地对王德化说:“朕要在乾清门审问杜勋,你,你,你亲自去带他进来!”王德化听见皇上两次使用“审问”二字,不是说的“召见”知道杜勋必死无疑,他自己也难逃罪责,心头怦怦狂跳,充了恐慌和后悔。他在地上叩了一个响头,两腿不住打战,退出了乾清。在走下台阶时,因为心慌和两腿瘫软,几乎摔了一跤。

乾清的太监们都明白杜勋必死,认为是罪有应得,同时也为宗主爷王德化捏了一把冷汗,埋怨他一向小心谨慎,稳居司礼监掌印太监的高位,今天为杜勋事难免不受重责,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吴祥心中明白,王德化处此亡国关头,为保护自己的身家命和偌大家产,所以甘愿受杜勋利用,栽跟头也是应该。

杜勋站在右后门平台的一个角落等候消息,愈等愈到害怕,愈后悔不该进。看见王德化走出右后门,脸十分沉重,他的心头狂跳,暗中叫道:“我完了!”他赶快上去,小声问道:“宗主爷,皇上怎么说?”王德化说道:“皇上在乾清门召见,快随我去吧。皇上的脾气你是知道的,他已经为你的投敌很震怒,经找苦劝,他才没有下旨抓你斩首。为着你的脑袋,你说话千万小心,不要再火上浇油!”杜勋‮腿双‬瘫软,浑身打战,硬着头皮随王德化向乾清门走去。当杜勋到乾清门时,御案和御座已经摆好,乾清的太监们分两排肃立伺候。稍过片刻,十名驻守午门的锦衣旗校跑步赶到,分两排肃立阶下。这种异乎寻常的气氛简直使王德化和杜勋不能呼。又过了很长一阵,一个太监匆匆走出,说道:“圣驾到!”杜勋赶快跪下,以头伏地,不敢仰视。随即,一柄黄伞前导,崇祯在几名随驾太监的簇拥中走完了汉白玉铺的御道,出了乾清门,升了御座。一个长随太监跟在他的后边,等他坐定以后,将捧来的一把宝剑从绣有“御用龙泉”四字的黄缎剑套中取出,恭敬地双手捧放在御案上。这是一柄据传是永乐皇帝用过的,削铁如泥的龙泉剑,漆成墨绿的鲨鱼皮剑鞘上用金丝镶嵌着一条矫健的飞龙,用银丝镶嵌成朵朵白云,另外还用一些耀眼的小宝石、珊瑚、贝壳等镶嵌成月星辰。据官中世代相传,永乐皇帝曾经用这把龙泉剑亲手斩过叛臣。崇祯曾经习过骑,也略通剑术。前几年举行内①时候,崇祯因慕成祖皇帝整军经武之风,命太监从内库中取出这把龙泉宝剑自己佩用,曾命人用这把宝剑在寿皇殿前斩过一个迟到的太监头儿以肃军纪。后来这把宝剑就挂在乾清后边养德斋中的柱子上,据说有时在风雨雷电之夜会发出啸声。

①内--崇祯十五年(1642),崇祯挑选了一大批年青力壮的太监,在景山北边和寿皇殿前边的院中练,称为内

此刻,一个长随太监将这把轻易不令人见的龙泉剑出了鞘放在御案上,加上崇祯皇帝的愤怒脸,使乾清门外充了恐怖的气氛。

吓得面无人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退立一侧侍候。看见御案上的御甩龙泉剑,知道社勋不免被斩,而他也要连累而死,恐怖得面无人,心中想道:“我上了杜勋的当,今大祸临头!”他又看一眼皇上的愤怒脸,脊背上冒出冷汗。

“杜勋,你知罪么?”崇祯间,威严的声音中带着杀气。

杜勋连连叩头,颤栗说道:“奴婢死罪!奴婢死罪!恳皇爷开恩!”崇祯恨恨地说:“朕命你到宣府监军,抵御逆贼东犯,原是把你作为心腹家臣,不想你竟然毫无良心,辜负皇恩,投降逆贼。你不能为朕尽节,却引贼东犯,罪不容诛,为什么敢来见朕?”杜勋说道:“当时奴婢见宣府官兵都蜂拥出城,闯贼,喝无效,正要拔剑自刎,被手下人夺去宝剑,又被鼓噪将士挟制,强迫出城,面见李贼,使奴婢死不能。后来奴婢转念一想,既然军心已变,宣府已失,奴婢徒死无益,不如留下这条微命,缓急之际还可以为陛下出一点犬马之力,以报陛下豢养之恩。”崇祯忽然产生一线幻想,冷笑一下,用略微平静的口气问道:“你已经降了闯贼,还能为朕做什么事情?”杜勋说:“奴婢此次冒死进,就是要为陛下竭尽忠心,敬献犬马之力。”崇祯心中惊异:莫非他能说出来使朕出城逃走的办法?随即问道:“你究竟进何事,速速向朕奏明,不得隐瞒!”杜勋叩头说:“奴婢死罪。说出来如皇爷认为不对,冒犯了大威,恳求皇爷想着这不是平常时候,暂缓雷霆之怒,饶恕奴婢万死之罪。奴婢敢在此时冒死进,毕竟是出自犬马忠心。”崇祯说:“你说吧,只要有救朕之策,确实出自忠心,纵然说错了也不打紧。”杜勋问道:“目前京城决不可守,皇上到底作何打算?”崇祯说:“三天以前,吴三桂所率关宁铁骑已到山海关了,正在赶来北京勤王。逆贼屯兵于坚城之下,一旦关宁铁骑到来,逆贼必然溃逃,京城可万无一失。”杜勋默然不语,伏在地上,等待崇祯继续问话。崇祯果然又接着问道:“杜勋,李贼命你进城,究竟为了何事?”杜勋知道崇祯厉内荏,带着恐吓和威胁的意图说道:“皇爷千古圣明,请听奴婢的逆耳忠言。李自成亲率二十万兵进犯京师,尚有数十万人马在后接应。吴三桂虽有关宁边兵,号称锐,但只有数万之众,远非闯贼对手。他如今闻知贼已经包围北京,必然停留在山海关与永平之间观望徘徊,不敢冒险前来。奴婢听宋献策说,京师臣民盼望吴三桂的救兵只是望梅止渴。奴婢又听到贼中纷纷传说…”杜勋不敢直然说出,心惊胆战,咽下一口唾沫。

崇祯脸大变,心中狂跳,怒目望着壮勋,厉声喝道:“什么传说!不要吐吐,快快奏明!”

“请恕奴婢死罪,奴婢方敢直说。”

“你说吧,快说实话!”

“贼中传说,宋献策在来京的路上卜了一卦,如今看来是有点儿应验了。”

“他卜的卦怎么说?怎么应验了?”

“奴婢听到贼军老营中纷纷传说,宋献策在居庸关来北京的路上卜了一卦,卦上说,倘若十八有微雨,十九必定破城。倘若十八是晴天,破城得稍迟数。今巳时左右,曾有微雨,奴婢暗中心惊,不觉望着城中悲叹。”崇祯浑身打颤,拍案怒骂:“胡说!你是我家家奴,敢替逆贼做说客么?敢以此话来恐吓朕么?该死!该死的畜生!”杜勋深知崇祯的秉暴躁,有时十分残酷,对大臣毫不容情,说杀就杀,说廷杖就廷杖,所以他见崇祯动怒,吓得浑身打战,以头碰地,连说:“奴婢死罪!奴婢死罪!

”崇祯忽然问道:“李贼叫你进来到底有何话说?”杜勋横下心向崇祯奏道:“李自成进犯京城,但他同皇上无仇…”

“胡说,朕是万民之主,他是杀戮百姓的逆贼,何谓无仇!”

“以奴婢所知,李贼直至今天还是尊敬皇上,不说皇上一句坏话。他知道皇上也是圣君,国事都坏在朝廷上群臣不好,误了皇上,误了国家。倘若群臣得力,皇上不失为英明之主。李自成离开西安时,曾发布一张布告,沿路张贴,疆臣们和兵部一定奏报了皇上,那布告中就说得十分明白,皇上为何不信?”李自成的北伐布告也就是檄文,虽然崇祯曾经见到,但是看了头两句就十分暴怒,立即投到地上,用脚踏,随即被乾清的太监拾起来,拿出去烧成灰烬,以后通政使衙门收到这一类能够触动“上怒”的文书再也不敢送进了。现在经杜勋一提醒,他马上问道:“逆贼的布告中怎么说?”

“恳皇爷恕奴婢死罪,奴婢才敢实奏。”

“你只实奏,决不罪你!”杜勋的文化修养本来很低,李自成的“北伐檄文”中有一句典故他不懂,也记不清楚,只好随口胡诌,但有些话大致不差:“奴婢记不很准,只记得有几句好像是这样写的:‘君甚英明,孤立而蒙蔽很多①;臣尽行私,比而公忠绝少。’还有许多话,奴婢记不清了。皇爷,连李自成的文告也称颂陛下英明,说陛下常受臣下蒙蔽,政事腐败都因为臣下不好。”①李自成“北伐檄文”中的原句为:“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杜勋将前半句改为“君甚英明”将下半句的“炀蔽”一词改为“蒙蔽”

“恒多”改为“很多”崇祯望着杜勋,沉默不语,一面想着李自成写在文告中的这几句话仍然称颂他为英明之君的真正含义,一面生出了一些渺茫的幻想。过了片刻,他又向杜勋问道:“杜勋,看来逆贼李自成虽然罪恶滔天,但良心尚未全泯。他叫你进见朕,究竟是何意思?”杜勋抓住机会说道:“李自成因知朝政都是被文武群臣坏了,皇上并无失德,所以二十万大军将北京团团围住,不忍心马上攻城,不肯使北京城中玉石俱焚…”崇祯似乎猛然醒悟,问道:“他要‘清君侧’么?岂有此理!”

“皇爷,请恕奴婢直言。他不是要‘清君侧’,是要,是要…”

“是要什么?快说!”

“奴婢万死,实不敢说出口来。”

“快说!快说!一字不许隐瞒!”杜勋连叩两个头,十分惶恐,冒着杀身之祸,吐吐地说道:“皇爷天纵英明,烛照一切,奴婢照实把李、李、李自成的大逆不道的…意见说出,请皇爷不要震怒…李贼实是叫奴婢进来劝、劝说皇上…让出江山。他说,这是效法尧舜禅让之礼。他还说,只要皇上让出江山,他誓保城内官绅百姓平安,保皇上和宗室皇亲照旧安享荣华富贵。他将尊称皇上为…让皇帝,仍享帝王之福。他说…”崇祯听到这里,将御案用力一拍,又猛力一推,几乎将御案推翻,随后突然站起,抓起横放在御案上的龙泉宝剑,登时有一道寒光在众人眼前闪烁。站在他的两边和背后的太监们一个个面目失,停止了呼。站立在阶下的十名锦衣旗校都以为杜勋替逆贼劝皇上让出江山,必斩无疑,立时紧张起来,紧紧地握住剑柄,准备随时登上台阶,将杜勋推出午门斩首。但皇上没有口谕,他们只能肃立等候,怒目注视伏在地上战栗叩头的杜勋,身子却纹丝不动,也不敢违制拔剑出鞘。那恭立在御座背后,擎着黄伞的青年太监,担心杜勋身上暗藏兵器,可能会突然跃起,向皇上行刺,所以在刹那间按了伞柄机关,黄伞刷拉落下,伞柄上端出来半尺长的锋利尖。

在众人屏息的片刻之间,崇祯决定不下是就地挥剑杀死杜勋,还是命锦衣旗校将叛监推出午门斩首。王德化不敢迟误,赶快跪下,叩头说道:“恳皇爷暂息圣怒!杜勋进来原是为要替陛下解救目前之危,实非帮逆贼劝陛下让出江山。请陛下命杜勋将话说完,再斩不迟。”一团疑云扫过了崇祯的眼前,他将龙泉剑在御案上平着一拍,震得一支斑管很毫朱笔从玛瑙笔架上猛然跳起,滚落案上。他厉声问道:“杜勋,该死的奴才,你还有何话说?”杜勋说:“皇爷!刚才说的那些效尧舜禅让天下的话,全是李贼一派胡言,奴婢当时就冒死反驳,使逆贼不得不改变主意,同意不再攻城,不再争大明江山,甘愿为圣明天子效力。”崇祯大意外,半信半疑,问道:“你如何劝逆贼改变主意?他又如何说不再争大明江山?”杜勋说:“奴婢对李贼言讲,大明朝有万里江山,三百年基业,纵然你能破了北京,也不能亡了大明。江南必有宗室亲王兴师继统,以陪都为京师,用江南财富与人力,恢复中原;洲人兵强马壮,久已虎视于关外,时时伺机南侵。大王…”

“什么大王!”

“奴婢死罪!奴婢是对闯贼说话,为要以理说服敌人,所以称他‘大王’。其实,奴婢对逆贼恨之入骨,恨不能吃他的,饮他的血!”崇祯点头说:“你说下去吧。…王德化平身!”王德化叩头起来,看见皇上脸上的怒容已减,心中略觉宽松,暗中骂道:“好险!杜勋这小于真有一手!”杜勋接着说:“奴婢对李贼说道,你纵能攻破北京,可是大明的臣民四海同愤,誓为皇上复仇,使你应付不暇。洲人必然乘机进犯北京和畿辅,更可怕的是进占山西、山东两省,席卷中原。到那时你腹背受敌,反而顾南不能顾北,顾东不能顾西,到了那时,大王…”杜勋住口,重重地对自己左右掌嘴。

崇祯皱一下眉头,催促道:“说下去,快说下去。逆贼怎么说?”杜勋又接着说:“他说他愿意拥戴皇上,拥戴大明。只要皇上肯让出一半江山给他,他愿意为皇上率领大军出关,征服辽东,平定国内。保皇上的江山像铁打铜铸的一样坚固。”崇祯片刻无言,默默地暗想:杜勋这话是真是假?哪有逆贼到此时还不想夺取江山?闯贼已经包围北京,岂有拥戴朝廷之理?显然这话不足出自李自成的真心!何况他要挟朕分给他一半江山,岂有此理!哼,这不过是来试试朕的口气罢了。但是他想从杜勋的口中多知道一点敌人的情况,所以他没有动火,向站在一旁的王德化问道:“王德化,你听杜勋这话可是真的?”王德化赶快跪下,心头慌,不知如何回答。他晓得杜勋的这些话都是漫天撒谎,欺哄皇上,试探皇上口气,但是他不能点破杜勋的谎言,使杜勋身首异处,也连累他自己惹出大祸。崇祯见王德化俯首跪地不语,便对杜勋怒冲冲地说道:“你说的话全不可信!无非是对朕恫吓,欺朕身陷重围。你这个叛主逆奴,实实该死!

杀!”王德化赶快提醒杜勋说:“杜勋,你真是胆大包天,竟敢以逆贼的话亵渎圣听,还不速速谢罪!”杜勋明白必须赶快身,倘若再怒皇上必将立刻被杀,于是他连叩两个头,说道:“皇上天纵英明,烛照一切。李贼确实想皇上禅让江山,但经奴婢冒死相争,详陈利害,他也不能不略微动心,说只要皇上封他为王,世守秦晋,他愿意不进北京,率大军征剿辽东。但奴婢人微言轻,必须皇上钦差一二皇亲重臣,出城详议;议定之后,对天盟誓,并请皇上颁降明诏,宣谕四海,天下共闻。李贼本来定于今申时攻城,后来为等候奴婢回话,决定暂缓攻城。李贼还说,只要皇上封他为王,世守秦晋,他不但不下令攻城,还可以退兵二十里,以待盟誓。”崇祯问:“他要申时攻城?”

“是的,皇爷。此刻已是未时。倘若奴婢在申时前不出城回话,李贼就下令攻城了。”崇祯皇帝本来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又有十七年丰富的政治经验,像杜勋的话前后矛盾,漏百出,如何能欺骗了他?但是一则他此时心慌意,失去常态;二则此时只要有万分之一的救命和保国的机会,他也不肯放过。李自成兵围京师,胁迫他封王裂土,这是他绝对不能允许的。此刻作为缓兵之计,他以为只好同意,求得北京城能够有二三内不被攻破,等候吴三桂救兵来到。他望着杜勋思忖片刻,说道:“你赶快出城去吧。必须使逆贼李自成上体朕心,不要攻城,能退兵二十里外更好。朕明一早即钦差皇亲重臣携带手诏,出城去面议封王裂土及讨伐东虏之事。你速速出城!”杜勋叩头说:“皇上圣明,京师臣民之福,国家之福。万岁,万万岁!”崇祯立刻起身,回到乾清东暖阁中。此时过了午膳时候已经很久了。尚膳监一个太监来到他的面前跪下,恭问是否即用午膳。崇祯无意用膳,挥手使尚膳监的太监退出。他的心中充了狐疑、愤懑和屈辱,眼泪滚落颊上。他很快清醒起来,明白杜勋对他说的那些话,只有李自成他禅让是真,其余的话全是信口胡说,决非李贼原意。他将吴祥叫到面前,恨恨地吩咐:“你火速亲自带人到城上将杜勋抓回,在午门外打死!”却说杜勋离开乾清门以后,同王德化赶快走出紫城,到长安右门外上马,扬鞭疾驰,到成门下马,登上城头。曹化淳早在城楼等候,并且命人备好酒肴。杜勋已经很饿,坐下去饮了一杯长酒,正要吃菜,王德化提醒说:“子猷,皇上秉多疑善变,你赶快缒城走吧!”杜勋一听,投箸而起,连声说:“是,是。宗主爷想得周到!”随即他们屏退从入,头接耳地商量一阵。在城楼外伺候的内臣听不清他们所商何事,只看见王德化和曹化淳轻轻点头,最后王德化叮咛说:“子猷,你向李王献出了宣府重镇,又劝说居庸关的监军内臣和镇将降,为李王立了大功。李王坐了天下,你必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我同曹东主都已年近半百,早有退隐之心。今后要仰仗你多赐关照,方好安度余年。”杜勋说:“李王十分仁义,请两位前辈完全放心。”城头上的长绳于和竹筐子已经准备好了。杜勋要缒下城时,被一群识的太监围住,问长问短。杜勋对他们说:“你们都不要害怕。李王进城,坐了江山,我们的富贵仍然照旧。”有个别太监还拉住他问别的话。杜勋又说:“你们不必多问,有我杜勋在,你们就不会吃亏。”说了以后,同大家拱手告别,坐在竹筐中缒下城去。

杜勋出城后不到一个时辰,申时未过,守彰义门的太监和百姓将城门打开了,西便门也跟着打开了。几千大顺军整队进入外城,占领了各处十字路口和重要街道,其他外城诸门也都随着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