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书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三十八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十八章第三十八章袁时中的心中十分沉重和愤意,不自于外。他一路上信马而行,浓眉不展,默无一语。快到小袁营老营驻扎的村子时,刘玉尺站在路旁候,离老远看见他气不佳,暗暗吃惊。时中的乡亲老王被闯王斩首,小袁营的老营上下都已传遍,人心不服,都在窃窃议论。刘玉尺深怕时中在将士前出对李闯王的不心情,所以他独自带几个亲兵出村等候。等时中来到面前时,他面堆笑,赶快拱手说:“恭喜将军!”袁时中到愕然,奇怪他的军师对刚才在闯王面前发生的事儿竟然不知。他正要说话,却看见军师赶快向他使眼,随即又说:“刚才的事情我全都知道,所以要向将军贺喜。我平所担心的是闯王仍把将军作客将看待,今之事使我的担心全消了。大元帅对曹营的黄龙那样处分,对咱营的人员如此处分,正显出大元帅对曹营客客气气,看待咱营如同老府的诸营一样。他巴不得咱营处处替他争气,恨铁不成钢啊!”袁时中是一个十分乖觉的人,恍然明白了刘玉尺的深刻用心,慌忙点头说:“你说的完全对,完全对。”刘玉尺又说:“闯王素对谁愈亲,在心中愈是青眼相看,必定责之最严,不稍假借①。今受闯王严责,实为难得。今后惟有我们全营更加奋勉,整饬军律,一心为大元帅尽忠效命,报答他的深思厚。”①假借--对坏人坏事宽容袁时中身边的亲兵们有的向刘玉尺投以愤愤不平的眼,有的到惶惑,有的疑心刘玉尺已经被李闯王暗中收买。大家又望望袁时中,却奇怪时中完全听信玉尺,微笑点头,连说:“我明白。我明白。”有一个亲兵原是袁时中的表兄弟,最不甘心小袁营目前所处的地位。他向身旁的一个亲兵看一眼,在心中抱怨说:“起初听信刘军师的主意,去投闯王上了大当,又听军师的话向闯王求亲,中了闯王的美人计。咱们将爷一味听信军师的话,到今还执不悟!”另一个亲兵明白了他的眼,也在心里说:“看吧,咱们小袁营的偌大家底儿都要断送在军师手中!”袁时中看出来亲兵们的不忿神,愈明白刘玉尺提醒他的话有多么要紧,多么及时。当他来到老营门外时,有许多将士都在等候着他。他带着坦然的微笑下马,向大家扫了一眼,同军师走进大帐。

朱成矩、刘静逸和三四位最亲信的将领都在时中的帐中等候。立在帐外的头目们也有跟进来的。大家看见时中进帐时面带笑容,右手悠闲地摆动着马鞭子,到莫名其妙,也不好急着问,等他坐下说话。时中坐下以后,刘玉尺先挥手使亲兵们和不关紧要的人们全部退出,他并且走到帐门口又挥一下手,使人们退远一点,然后在时中的旁边坐下。时中登时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望着大家,用严峻的口气小声说:“事情的经过你们都知道啦,目前务必要小心谨慎,万不能使别人抓住把柄。不许将士们对闯王、对老府说出一句闲话!你们要传谕各人手下将士:有谁敢私下里对闯王发一句怨言,我知道后立即斩首!”有一个将领说:“可是众心不服…”袁时中一摇头将他的话头阻止,说道:“此时但求不再替我惹祸,讲说不着众心不服。宁可枉杀几个好弟兄,也不能让别人找到借口,突然吃掉我的小袁营。”另一个将领说:“像这样住在别人的矮檐下①,终不是长久之计。还不如…”①矮檐下--俗话:人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袁时中赶快用手势将他阻止,说:“莫慌①。我自有计较。你们稍不忍耐,咱们小袁营就一起完事。”他又望着大家提高声音说:“你们要恪遵大元帅钧谕,整饬营规,加紧练,严将士们饮酒赌博,打架斗殴,扰百姓。有敢违反的,不论何人,一律治罪,轻则吊打,重则砍头。我是言出法随,你们要好生传谕将士,不要以身试法!”①莫慌--莫急,要沉着。

众将领明白他的意思,齐声回答:“是!遵令传谕!”众将退出以后,大帐中只剩下袁时中、刘玉尺、朱成矩和刘静逸四人。每逢他遇到重大问题,他总是先向刘玉尺等三人问计,然后再跟几个亲信将领密商。在三位谋士中,他对刘玉尺最为倚重,人们说刘玉尺好像是他的魂灵,遇大事总得刘玉尺帮他拿定主意。现在他轻轻地吁一口气,先看刘玉尺一眼,然后向三位谋士问道:“目前咱们小袁营的情况很不好,你们各位有什么高明主意?”刘玉尺知道近几天来,许多人在暗中埋怨他当不该力主投闯,得受制于人,所以他不肯首先说话。朱成矩原来也附和投闯,也不想说话。他两个都望着刘静逸,等他发言。刘静逸本来有腹牢,但眼前一则小袁营处境甚危,他想着应该同刘玉尺和衷共济,对付老府并为急务,二则他怕得罪了刘玉尺,将来遭到陷害,所以他苦笑一下,有成竹地说:“如能化客为主①,自是上策,但恐甚难。既不能化客为主,应以速走为妙。”①化客为主--原来居于从属地位,通过谋诡计和各种努力,改变了形势,夺得了主动权、领导权,居于支配地位。

刘玉尺因没有受到刘静逸的责难,顿轻松,向朱成矩问:“朱兄有何妙策?”朱成矩忧虑地说:“我也想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但恐走不能,反成大祸。”袁时中问:“为什么走不能?”朱成矩说:“闯王一面将养女许配将军,一面对将军心存疑忌,近指示我小袁营驻扎于闯、曹两营之间,两边夹持,岂不是防我逃走?何况我军只有三万将士,闯、曹两营数十万,骑兵又多,求安然逃走,岂是容易的事?”袁时中略不愉之,说:“照你说,难道我们只能坐着等死?”朱成矩摇头说:“不然,不然。我的意思是,必须先使闯王信我们决不走,不再对我们防范,然后抓住时机,突然而去,动如兔,使他追之不及。”刘静逸说:“闯王思虑周密,又有宋献策等人为之羽翼,恐怕不会给我逃走机会。如无机会逃走,看来不出三月,小袁营已经不复存在矣。”袁时中的心头上格外沉重,背上冒出汗珠,将焦急的眼光转向刘玉尺的脸上。

刘玉尺态度镇静,一如平,分明刘静逸和朱成矩想到的种种困难,他早已“筹之矣”他故意沉默片刻,使大家冷静下来,然后淡淡一笑,轻捻短须,用极其平静的声音说道:“当时我们决计投闯,求亲,今决计离开,都有道理。盖此一时,彼一时也。从目前看来,纵然闯王无意吃掉小袁营,我们也应离开,不必久居‘闯’字旗下。何况闯王已经将小袁营化为老府一队,以部曲看待我们。未来吉凶,明若观火,不走何待?”朱成矩间:“如何走法?”刘玉尺回答:“山人自有良策,暂时还不能奉告。”袁时中急切地问:“何时可走?”刘玉尺含笑回答:“山人昨夜卜一文王神课①,知道半月内即可全师远走高飞。但究竟如何走法,到时再定。”①文王神课--即文王课,旧免费的卜卦方法的一种。按照《易经》卜卦方法,用三个铜钱代替蓍草。

袁时中又问:“往哪儿逃走?”

“东南为宜。”

“你算准了可以全营逃走?”

“此是何等大事,山人岂敢妄言。”刘玉尺在参加袁时中起义以前,乡试三考不中,只好隐居故乡,教蒙馆①与读书为生,郁郁无聊。虽然豫东是一马平川地方,他却自称山人,一则表明他无意功名利禄,标榜清高;二则显示风雅,抬高身价。自从他做了袁时中的军师以后,已经算是“出山”所以不再以山人自居,但遇着想出奇谋妙计,心中得意,谈起话来,仍然不由得自称山人。这是因为,他在起义前常看民间唱戏,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仍然自称山人,给他的印象很深,被他模仿。现在袁时中等听他的口气,看他的神气,又听他自称山人,果然都信他必有妙计,心情为之稍宽。袁时中笑着说:①蒙馆--教初学儿童的私塾或家塾。

“但愿军师有神机妙算,使小袁营得能平安走!”刘玉尺站起来说:“老府耳目众多,我们不宜聚谈过久。”他又专对时中说:“将军,山人先走一步,晚饭请不必相候。晚饭之后,请将军在大帐稍候,山人再来与将军细谈。”他带着十分自信的神气,先向袁时中躬身一揖,又向朱、刘二人略一拱手,匆匆地走出帐去。他给袁时中等留下了一团希望和宽,但随即在希望中产生了疑问。朱、刘二人互相望一眼,又望望时中。时中挥手让他们出去,同时赞叹说:“军师常有出人意料的鲜着!”从袁时中的大帐回到自己的军帐以后,刘玉尺即刻找出他的一份未完成的文稿,进行补充和修改。这是他到商丘以后,猜想到李自成可能有并小袁营之心,私自利用夜间赶写的一篇稿子。他是一个用心很深的人,不到拿出来的时候,不肯对任何人提起,甚至对袁时中也瞒得很死。

将稿子补充修改完毕,他吩咐一个职司抄写的新入伙贫苦童生,一班将士戏称之为“录事官”就坐在他的帐中誊抄一份。这个童生看完文稿,到惶惑,悄声问道:“军师,目前全营将士对闯王和老府多有怨言,你命我抄写这份稿子给谁看呀?”刘玉尺严厉地看他一眼,说:“你快抄吧,休得多问!”那位“录事官”凭着是军师的乡亲,固执地说:“这文稿倘若传布,对军师十分不利,务请军师三思!”刘玉尺嘲笑地问:“你说对我有何不利?”

“不惟军师将不免遭将士们背后议论,恐怕也不能见谅于袁将军。”刘玉尺淡淡一笑,说:“你快抄写吧,不要耽误!”晚饭以后,刘玉尺带着誊清的稿子,来到袁时中的大帐。时中正在焦急地等候,并且嘱咐了中军,今晚同军师有事相商,任何人一概不见。看见刘玉尺进来,他示意叫他赶快坐下,然后低声问道:“玉尺,有何善策?”刘玉尺从怀中掏出文稿,请时中过目。袁时中就着烛光,将稿子看了一遍,心中大觉奇怪。他对文稿上的字儿大体上都能认识,只是对个别句子略觉费解,但整个意思是明白了。他怕自己文理浅,误解了稿子的真正意思,谦逊地说道:“军师,请你替我念一遍,有些句子你得讲解一下。”刘玉尺笑一笑,就替他一边小声念一边小声讲解。这是模仿《千字文》和《百家姓》的通俗四言押韵体,歌颂李自成的不平凡的出身:降生时如何有红光照屋,瑞鸟翔呜;母亲梦一穿黄缎龙袍的人扑人怀中,蓦然惊醒,遂生自成。接着写李自成幼年颖悟多力,异于常儿,常在牧羊时独坐高处,命村中牧羊儿童向他朝拜,山呼万岁。跟着写他如何起义,如何屡败官军,威震中原。下边有一段是刘玉尺的得意之笔,他不觉稍微提高声音,拉开腔调①,朗朗念道:①腔调--从前读诗、词、古文,都是按照抑扬顿挫的腔调朗诵,有音乐节奏。

诞膺天命,乃武乃文。

身应星宿,名著图谶。

吊民伐罪,四海归心。

泽及枯骨,万姓逢

德迈汤、武古今绝伦。

袁时中叫刘玉尺停住,问他“诞膺天命”一句是什么意思。刘玉尺解释说就是“承受天命”的意思,是借《尚书》①上的一句称颂周文王的话。时中点点头,又问:①《尚书》--“庭膺天命”是《武成》(《尚书》中的一篇)篇中语。

“有人说李闯王是天上的破军星下凡,原是骂他的话。你这一句说他‘身应星宿’,怕不妥吧?”刘玉尺笑着回答:“有人说他是破军星降世,自然是人们因见他到处破军杀将,随便猜想之词。然而像他这样人,必应天上星宿无疑。倘有人问起闯王究系何种星宿降世,你就说是紫微星降世。闯王和老府的人们听到必甚高兴。”

“说闯王是紫微星降世,有没有依据?”

“没有依据。紫微星是帝星,是人君之像,所以这么说闯王必甚高兴。”

“难道像这样大事也可以信口开河?”

“自古信口开河的荒唐事儿多着哩。汉朝人编造刘邦斩白蛇的故事,又说他在芒砀山中躲藏的地方上有五云,谁看见了?像这类生编的故事哪一个朝代没有?请将军尽管大胆地说,其结果呀,哼哼,只有好处,决无坏处。”袁时中仍不放心,又问:“倘若闯王和牛、宋等人问我何以知道是紫微星降世,我用什么话儿回答?”

“将军只推到我的身上,说是听我说的。”

“他们会当面问你!”

“我但愿他们问我。”

“你如何回答?”

“我同宋献策一样,奇门、遁甲、风角、六壬、天文、地理,样样涉猎。我还通望气,老宋未必胜我。我会说:多年来紫微垣帝星不明,正是因为紫微星已降人间,如今那紫微垣最北一星不过是空起来的帝座而已。”

“他们会问你,你怎么知道帝星就应在闯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