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御林军纪律森严,阵势屹立不摇,箭手躲在铁盾手后面,发箭时纵空隙中出半身,每一个官兵,都沉着镇静不为所动。
阵势不动,刺客不可能乘突入。
双方僵住了,谁也奈何不了谁。
“嗷…”豹吼声愈来愈刺耳。
传出一声沉喝,箭停止发。
十余名举着火把的官兵,突然向两侧移动。
片刻,卅名拥盾的甲士出现。
领先的三名披甲军官出现,戴的是盔,而非斗笠形的军帽。身后,出现了穿了掩心甲的燕山三剑客。
前面列阵的两队官兵中,军官发令起立,盾手立即站起,盾排列如城。
“伊里…”口令声震耳聋,悠长洪亮,打破了四周的沉寂。
两队官兵动作如一,按口令,肃立举刀剑行礼。
伊里,意思是立正敬礼,是州军礼的口令。
出来的三名军官与燕山三剑客,左右一分。
后面的甲士们,也整齐地左右挪动。
十二名带甲御前侍卫出现,拥簇着一身黄的小皇帝向前超越,后面跟了一大群王公大臣。
新觉罗福临,那时还只是十岁的孩子。
他六岁被扶上皇帝的宝座,面对虎视耽眈的皇叔摄政王多尔衮(睿亲王),与野蛮人争夺皇位的谋杀戮传统,他不得不装出天真、无
、无知等等幼稚无用神态来保护自己,而且一直扮演得十分成功。
甚至在三年后(顺治六年)多尔衮的元妃死后,第二年(顺治七年)多尔衮被他杀死之前,亲自颁诏让他的母亲(母后)嫁给皇叔多尔衮。
诏书当然不是他写的,自有一些无的臣下替他写,其中最后一段妙文,真可作为茶余酒后的笑料:“…太后盛年寡居,
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贵为天子,以天下养,乃仅能养口体,而不能养志。使圣母以丧偶之故,
在愁烦抑郁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
皇父摄政王现在鳏居,其身份容貌,皆为中国第一等人,太后颇愿纾尊下嫁。朕仰体慈衷,敬仅遵行,一应礼典,着所司预备…”那时的太后只有三十来岁,而多尔衮已经是快要进棺材的七十老翁。第二年,他就把多尔衮宰了。
其沉雄鸷,自小养成实非偶然。
国母大婚典礼,书成六册,礼部领衔具名的人,与及百官贺表,正是出于无大汉
钱谦益的手笔。
可堪玩味的是,从顺治二年始,多尔衮已经被改称皇父而不称皇叔了,很可能早就与太后双宿双飞啦!
而多尔衮娶太后的前数月(七年),便已接收了死鬼肃亲王豪格的福晋(王妃),一年中连娶王妃和太后两个女人,真是老当益壮。
人对男女关系的随便,由此可见一斑。
“张家全!”海山沉声大叫:“皇上要见你,你过来,你不会受到伤害。”
“哈哈哈哈…”百步外亭顶上的张家全狂笑震天:“瓜尔佳索翁科罗,你应该说,小心你们自己受到伤害才是,你们敢说伤害得了我?”
“不要嘴强,你应该知道…”
“哈哈!我知道,下次,我要带弓箭来,不把五台闹个天翻地覆,我是不会罢手的。告诉你的小皇帝,给我小心了,再见。”
“等一等。”小皇帝福临高叫:“我要见见你这个自称魔豹的人,我愿意和你谈谈。”